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仓库 » 联合国fao数据库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联合国fao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2-08-03 11:26:31

A. FAO是什么意思

FAO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简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B.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更新时间.因为写论文想要最新的,目前只看到13年的,想问什么时候更新14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
题目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C. 棕榈油精炼发展怎么样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世界棕榈油生产格局

第一,棕榈油生产高度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具备独特的性能特点,棕榈油在食品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其产量已经超过豆油成为世界第一大植物油品,约占世界植物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其贸易量约占世界植物油贸易总量的6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的统计数据, 截至2010年,全球共有43个国家生产棕榈油,主要集中于东南亚、西非和拉美地区。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十多年来,两国棕榈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产量实现翻番,超过世界总产量的85%。西非地区尼日尔爾利亚的种植面积最大,但产量较低。拉美地区种植比较分散,产量也较少。

第二,各国油棕榈种植水平差距较大。

第三,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各具发展特色。

印度尼西亚。主要生产特点有:一是油棕榈种植与生产区域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这两个岛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90%;二是受国家产业鼓励政策和可供开发土地面积广阔影响,油棕种植面积、棕油产量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将发展油棕业与扶贫有机结合在一起,私营农场需执行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四是榈油加工业发展滞后,棕油加工厂的建设跟不上油棕园的扩展速度,已有加工厂的棕油精炼分提能力和下游产品开发能力也远远落后于马来西亚,目前还是以生产和出口毛棕油为主。

马来西亚。马来是棕榈油产业最成熟、最发达的国家,其特点有:一是油棕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经济作物,全行业年收入占其农业GDP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二是油棕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全国可耕地面积的30%左右,受国土面积所限,产量增长空间不大;三是在政府引导和研发支持下,其种植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高,棕榈油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下游产业发展较为全面,油棕产业化程度、综合利用水平高;四是逐步将种植产业延展到国外;五是油棕产业金融产品丰富、服务水平高。

国内棕榈油产业状况

第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消费快速增长。

我国不具备油棕榈规模化种植条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第二,外资牢牢控制国内棕榈油产业链。

国际粮油商控制原料供应。由于棕榈油主要生产于赤道周边纬度正负5度,我国内资企业不具备天时地利优势。国际粮油商借助棕榈油原料来源及贸易上的优势,牢牢控制了棕榈油原料供应,我国内资企业处于被动地位。近几年,天津聚龙、中兴能源等通过在东南亚地区收购种植园等方式做出了拓展上游资源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国内庞大的需求而言,其声音仍然相当微弱。

外资不断渗透并逐渐控制国内棕榈油产业链。从价格走势看,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能源价格、豆油和菜籽油等替代品价格等因素交互影响,棕榈油价格在剧烈振荡中一路高企。棕榈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其价格将继续呈现振荡上扬态势。我国内资企业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动应对价格振荡大潮,难以分享定价收益。国内下游产业将被动承受巨大风险,甚至可能面临全行业萎缩的威胁。

国内油企步入“走出去”机遇期

第一,国际经济形势提供了“走出去”机遇窗口。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粮油商放慢了拓展的步伐,而印度尼西亚等棕榈油主要生产国,急需资金发展棕榈油产业、提振国内经济发展。目前,全球主权债务危机轮番上演,欧美等传统经济强国经济发展迟缓、对外投资力量不足,而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这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我国能够有效利用海量外汇储备,可能会取得良好的博弈效果。

第二,我国逐步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鼓励并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棕榈油产业上游资源竞争,形成种植、贸易、加工和销售一体的优化产业链,是一条有效的长远战略路线。国家粮食局之前发布的《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有实力的粮油加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建立并完善国内供求偏紧的粮油品种境外产业链体系,扩大粮油加工业国际合作,鼓励粮油加工装备骨干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预计国家相关部门还会不断出台相关的落实政策,这些政策将站在保障农业资源安全的高度,给予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动力和信心。目前,天津聚龙集团、中兴能源等已经成功在印尼开展并购、油棕榈种植等业务。

全球棕榈油发展前景预测

预计未来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2022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将突破7000万吨。

D. 世界三大农业文献数据库是指什么

世界三大农业文献数据库:
CABI的“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CAB ABSTRACTS
FAO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AGRIS
NAL的“农业联机检索数据库”—AGRICOLA

(一)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文摘(CABI)
历史沿革:1928--85.8月,英联邦农业局,简称CAB; 1985.9--93.5月,英联邦国际农业局,简CABInternational;1993.6起更名为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简称CABI;2000年改为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
CABI的宗旨:通过传播、应用和研究农业和生物科学,以信息产品支持农业、林业、人类健康、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为人类健康服务。目前,加入该组织的成员国达41个,中国于1995年8月正式成为CABI成员国。
目前,CABI出版编辑和维护着两个大型数据库:农业和自然资源数据库(CAB ABSTRACTS)和人类健康与营养数据库(GLOBAL HEALTH),而它的许多产品都是从这两个数据库衍生而成。

(二)AGRIS光盘数据库
AGRIS光盘数据库是由AGRIS协调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属的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编辑的书目数据库。该数据库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食品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工程、人口、经济、法律、教育等。其文献来源于146个AGRIS国家中心及22个国际组织提供的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同时也收录少量的专利、技术标准等。

(三)AGRICOLA光盘数据库
AGRICOLA数据库是由美国农业图书馆(NAL)、食品与营养信息中心(FNIC)、美国农业经济文献中心(AAEDC)等机构联合编辑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除光盘外,还可以通过DIALOG和BRS等联机系统检索该数据库文献。AGRICOLA对应的印刷本是美国《农业文献题录》(Bibliography
of Agriculture,简称
B of
A),创刊于1942年,月刊。

E. 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哪里找。。中文的

联合国数据库之贸易数据库http://comtrade.un.org/db/dqBasicQuery.aspx

这是英文的,中文的我也在找。。。

F. 怎样可以查到FAO最新统计数据或者中国统计局的数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网站:http://faostat.fao.org/
需要什么数据自行查找下载

G. 数据来源与处理

区域地壳稳定性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1∶500万)》,1997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19]。基于ArcGIS平台,将中国区域地质稳定性图数字化,并对栅格化后的数据统计分析。

断裂活动性基础数据来源于邓启东主编的《中国活动构造图(1∶400万)》,2007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20]

海拔与地表起伏度基础数据来源于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的数字地表高程模型SRTM DEM,数据精度为3弧秒(90×90m),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提供。基于SRTM DEM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中邻域统计工具Neighbor-hood Statistics,以4×4像元的矩形作为模版算子对整个研究区进行遍历计算,分别提取各区域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数据,运用栅格计算器calculator,将两者求差,得到一个新栅格图层,其每个栅格的值是以这个栅格为中心的确定领域的地形起伏度值。

植被覆盖度基础数据来源于2009年全球旬NDVI数据集,空间分辨率:0.05°×0.05°,坐标系统:WGS1984,NDVI值域为[-1,+1],由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旬NDVI数据均通过国际通用的可以进一步消除云、大气、太阳高度角等部分干扰的最大合成法获得,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

岩溶发育程度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地质调查跟踪与部署研究项目”(121201110)。

地表湿润指数基础数据来源于1961~2013年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V2.0)数据、1961~2013年中国地面气温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V2.0)和日照时数数据,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地表湿润指数计算公式为:

W=P/ET0

式中:W为湿润指数;P为降水量(mm);ET0为潜在蒸散量(mm)。ET0采用Thornthwaite模型计算。

土壤可蚀性基础数据来源于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 v1.1),由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比例尺为1km格网,数据格式为Geotiff,时间为2009年。该数据库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荷兰ISRIC-World Soil Information、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ISSCAS)、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于2009年3月共同发布。数据库提供了各个格网点的土壤类型(FAO-74、85、90)、土壤相位、土壤(0~100cm)理化性状(16个指标)等信息。采用在我国广泛使用的EPIC模型,利用土壤有机质和颗粒组成因子(粘粒、粉粒、砂粒)进行估算土壤可蚀性因子K。

土壤侵蚀强度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图(1997~2000年),由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黄土高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内容覆盖1997~2000年1∶10万各省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数据,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工程侵蚀5个一级类别;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二级另类别,由第二次全国遥感水土流失普查获得。

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的是全国千米网格GDP分布数据集和全国千米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ww.geodata.cn)提供。

土地覆被数据采用的是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2009年全球1km土地覆被数据集(GlobCover)。GlobCover是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建立的全球土地覆被数据集,数据集是根据UNLCCS分类标准,综合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两种方法对多时相的MERIS L1B数据进行分类而得到的。GlobCover数据集空间分辨率5°×5°。根据需要,本书将土地覆被类型合并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等6种土地覆被类型。

本书栅格图层统一重采样为1km×1km的格网,各图层投影参数统一设定为:Projection: Albers;False_Easting: 0.000000;False_Northing: 0.000000;Central_Meridian: 105.000000;Standard_Parallel_1:25.000000;Standard_Parallel_2: 47.000000;Latitude_Of_ Origin: 0.000000;Linear Unit: Meter(1.000000);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_WGS_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