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壶的基本结构是怎么样的呀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关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
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 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
2. 怎样辨别紫砂壶质量。和好坏
方法:
1、看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涓滴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3. 紫砂壶鉴别名字
一般砂壶的名字鉴别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
一、象形命名法。此法即根据壶形加以命名这种命名方法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可读名而知壶,是最常用的方法。如传统圆器之“掇球”壶,即因壶形似 两球相累而名之;而“四方”、“八方”、“砖方”、“升方”壶则是直接描摹了方器的壶形。象形命名法尤其适合花货和筋囊货。如僧帽、合梅、南瓜、八卦龙头一捆竹,鱼化龙以及玉兰六瓣、菊花八瓣等;甚至还可以加上高矮、大小而加以区分,如高僧帽、大合梅等等;至于象秦权壶、井栏壶、柱础壶、竹简茶具、博浪锥 壶等则完全以砂壶所仿制的器物直接命名。象形命名法的好处是可以由名思壶或睹壶思名,通俗形象,大众欢迎。
二、引申命名法。从摹形状物的形象中,略加抽象引申而加以命名。这种壶名往往更富哲理性、具有文字味,因而能发人深思。如思源壶。原本是形如古井的井栏壶,由吃水不忘挖井人即饮水思源而引申称之为“思源”壶;而以竹为题材的壶命之曰“劲节清风”壶或“高风亮节壶,顿觉气势不凡;朱可心创作的梅花壶,而命之曰“报春”壶,使人联想到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生肖纪念壶,叫做“吉祥”壶(鸡年),“兴旺”壶(狗 年),“三羊开泰”壶(羊年)……也有这种意思。它如“竹报平安”壶(以竹为题材的壶)、“流塘月色”壶(以莲为题材的壶)、天际壶(因绞泥装饰如江水而 取唐人诗句“唯见长江天际荷”之意)这些由象形而引申,或富哲理、或具雅趣,或营造一种情境,或铺垫诗情画意,更能满足文人雅士的需求,也是文人命名砂壶的常用方法。
三、用典命名法。即以某些历史典故命名,如传统作品“东坡提梁壶”(或称“苏提”),相传是大文人苏东坡设计的。东坡曾卜居阳羡,且好饮茶,有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话流传,后人加以附会,便把提梁壶命名为“东坡提梁壶”,使之更加厚重。曼生壶中的“石铫”壶,相传北宋周 曾送给东坡一把石凿的“石铫”壶,曼生沿用此名,并说“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 ”,意思是这把“石铫”的紫砂壶,并非周 的式样了,而是我设计用紫砂抟制的了,用 了这样一个典故。前面提到的“秦权”壶、“博浪锥”壶,虽以仿器物而命名,因使人联想到历史典故而使人产生沧桑感。
四、装饰命名法。即以壶艺的某种装饰加以命名的方法。如历史作品“八卦彩绘大壶”、“开光彩绘紫砂方壶”、“四方彩绘壶”等壶名中,既点出壶形(大壶、方壶、四方等),又指出了装饰特点——彩绘;而如“锡色方础壶”、“包锡罩壶”在壶名中点出了包锡装饰工艺:象“红木镶嵌御包壶”、“贴花四方开光壶”、“泥绘束腰圆壶”、“绞泥中壶”则分别在壶名中点出了“红木镶嵌”、“贴花”、“泥绘”、“绞泥”等装饰手法。
五、拟人命名法。将砂壶当成有生命的人而加以命名。运用此法最典型的莫过于日本人奥兰田(玄宝),他在其所着《茗壶图录》中,将收录的32把茶壶分别取了一个人名,诸如“梁园遗老”、“萧山市隐”、“独乐园丁”、“卧龙先生”、“凌波仙子”、“浴后妃子”、“铁石丈夫”、“风流宰相”……还有一 对壶,他分别称之为“渔童”、“樵青”。不仅如此,这些壶还有姓、名、字,如“方山逸士”姓“区”,名“端”,字“元正”;“红颜少年”姓“殷”名 “妍”,字“倩兮”等等,其实“方山逸士”就是“砖方壶”;“卧龙先生”就是曼生的“箬笠壶”,“凌波仙子”就是筋囊货“水仙六瓣”、“红颜少年”就是 “朱泥壶”……,这种命名法别有情趣。在传统作品,用拟人法命名的有:“寿星壶”、“笑婴壶”、“三友壶”、“西施壶”等等。
总之,紫砂壶的命名方法很多,而以象形、引申法最为常用,但不管什么方法题名总要以雅俗共赏为原则。可以通俗形象、直呼其名。如“牛盖洋桶”、 “小型竹节”等等,显得朴素、亲切但不能庸俗、媚俗。如有人称自己的壶为“神壶”、“魔壶”、“怪壶”,便不免贻笑大方,令人作呕。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鉴 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砂壶题名能更高雅脱俗些,于是引申法、拟人法会更多被采用,如前面提到“思源壶”、“报春壶”等。又如曼生壶中的“却月”、“横云”、 “合欢”、“饮虹”等不仅壶名雅致高洁,加上切壶切茗的铭文,将壶名、壶形、壶铭完全融为一个整体。
请采纳!
4. 如何规划家庭理财资产配置
家庭理财总逃不过一个词,那就是“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资金对各种资产进行分配的一个过程,如果做好了合理的资金安排,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时就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家庭财务的稳定,既不对家庭产生影响,又能产生一定收益。本篇我将以此为主题来解答家庭如何理财。
在文章开始前,向大家推荐一门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收入的理财课程,用七天时间感受理财能力的突飞猛进:限时福利!点击加入理财训练营,实现收入三倍增长。
关于家庭理财,比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的收入用来进行财富的保值或升值,投资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的收入用来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
20%的收入存入银行,对未来的风险未雨绸缪,也可以投资一些货币基金增加收益。
10%可用于保险规划,对一些可能会出现的人生风险进行一些保障。
一个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投资、消费、储蓄、保险这四个“账户”,来构建一个进攻和防守兼备的家庭财务体系,我们分别来讲讲:
一、投资增值的账户,用来追求收益。
这个账户的关键就是可以赚也可以亏。很多家庭买股票第一年占比30%,结果赚了很多钱,第二年就用90%的钱去买股票了,可如果中间遇到什么需要急用钱的事情,就会导致家庭资产的各种问题了,这样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采用50:50的简单配置法则。
即把投资的钱平均分成两半,一半投资于股票市场买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资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债券基金等)。挑选基金是门技术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实力过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训练课程就可以帮到你:今日仅限50个名额,点击报名《基金训练营》,带你轻松稳健掘金!
二、日常开销账户
生活的消费可配置1~2张信用卡,可以覆盖大部分的日常消费。对于这个账户,每个小伙伴必须要有的,但是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是很普遍的情况,所以准备其他账户就缺乏资金了。
三、储蓄账户,即保本的钱
这个账户是专属的:不能随便用。每个家庭都想给家人存在养老金和教育金,但肯定避免不了因为要买车或者装修用掉一些。
重在积累,需要为长远的财务目标,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这个账户。
这个账户被认为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是比较适合实现的。
四、保命账户,用来实现风险的管理和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买保险,根据“双十”定律,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个人不是一开始就都有四个账户,要通过我们对理财知识的学习,然后一点一点去完善。理财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财课程能让你少走弯路:点击了解《理财训练营》,7天开启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对《如何规划家庭理财资产配置》的回答,望采纳~
点击文中链接了解理财训练营,让你在理财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5. 紫砂壶用过有收藏价值还是没用过的有收藏价值
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紫砂壶的收藏,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收藏到一把适合收藏的紫砂壶,面对鱼龙混杂的紫砂壶收藏市场,怎样才能挑到适合收藏的紫砂壶呢?
怎样判断一把紫砂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市场上的紫砂壶千姿百态,各有特点,有的宣称是大师名作,价格高达百万;有的则称泥料、做工好,最贵的也就几百元。由此不少紫砂藏友会有这样的疑惑:紫砂价格差别悬殊原因何在?难道只要是大师的作品价格就一定会高的离谱,甚至比普通艺师的高出百余倍?
(1)紫砂价格相差悬殊的原因分析
在一般人眼中,同样外形的紫砂壶有的价格几十元,有的几千甚至上万元,这很难理解。决定紫砂壶价格的因素主要是时代、泥料和工艺。时代上,比如清宫的紫砂壶,凝聚着历史,多是大师的精品,价格自然不菲,拍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不足为奇。
(2)对于现代紫砂壶而言,撇开工艺不说,材质也很重要紫砂已经是一种稀缺资源了,几十元的紫砂壶可以肯定地说,要么用的原料是沙锅泥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要么用的是掺了化工原料的泥料,茶壶有异味,茶叶入壶,泡一小时后,茶水变色。
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产于宜兴丁蜀镇的紫砂泥,其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好的紫砂壶越擦越润。
(3)怎样看紫砂壶的工艺
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在于你去把玩它,能够与心灵相通,获得一种平和的愉悦。这源于它的工艺,不同的制壶大师总是赋予作品独特的气韵与灵魂。
对于初涉紫砂的藏友而言,鉴赏的基本原则是作品是否精良。比如,壶嘴与壶身的连接是否浑然一体,壶把的弧度一定要柔和、顺势。转动壶盖,口盖摩擦声音柔和,壶口边沿薄厚一致,沿内表面上下齐整,等等。当然,把玩久了,就得鉴赏紫砂壶蕴含的神韵。
(4)紫砂壶的造型和胎质,以及工艺风格是否相符等角度去判断例如,清代早期的紫砂壶造型多为自然形和几何形,明朝,紫砂壶的胎质较粗,而到清中期,紫砂的胎骨坚致,色泽温润。
另外,由于生产的朝代不同,紫砂的工艺痕迹也非常明显。例如,明中期的紫砂壶多为手工制作,因而壶的内壁上往往留有指纹痕迹。到了明晚期,由于借助了木质模具,紫紫砂壶内壁的指纹就非常少见了,但会出现一些削刮的痕迹。清代,一般采用打泥片的形式制作紫砂壶,因而紫砂壶的胎壁厚薄十分均匀。
(5)佳品紫砂泥是升值保证
紫泥中的上品"底槽青"泥的储藏量也日渐稀少,绿泥属于紫砂泥原矿中比较稀少的泥料。
收藏紫砂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紫砂艺术收藏三大误区。一是"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品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二是"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因此造成市面上作旧的假壶横行。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三是"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出的茶却对身体有伤害。
6. 如何判断紫砂壶的好坏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
一是“泥”: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近代许多陶瓷专着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着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
(一)容量适度;
(二)高矮得当;
(三)盖严紧;
(四)出水流畅。
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三百五十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小,宜泡红茶;矮壶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盖溢出,使风景大刹。刹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堵住,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称独,使流水明显比以前畅通。要求壶的盖严紧,能使冲壶水落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7. 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
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
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是红茶的一种,它被称为天下红茶的始祖,这种茶叶原产于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解毒排毒也是正山小种的首要效用之一,下面来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
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1
正山小种品鉴方法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正山小种分为“有烟”和“无烟”两种,有烟小种是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松烟熏制,具有明显松烟香,口感上有独特的桂圆汤味;无烟小种没有采用松烟熏制,有淡淡的花蜜香,口感类似蜂蜜水。二者主要区别在此,其他如干茶、汤色等比较相似,下面我们从干茶开始,一步步品鉴正山小种。
1、干茶:正山小种干茶是条索状的,条索紧结,粗壮,黑褐色,由于正山小种采取芽叶制作,所以其干茶条索不会太细,也很少有金毫。有烟小种干茶闻之有松烟香,无烟小种闻之香味较淡,无杂味。
2、冲泡:正山小种无论有没有烟都可以用开水直接冲泡,且不怕坐杯。冲泡时可使用盖碗、紫砂壶、甚至飘逸杯都可以,即冲即出,也可根据个人口感适当坐杯。
3、汤色:正山小种汤色一般为金黄色,坐杯会略带红色。茶汤清澈、透亮,在光照下像宝石一样亮丽。一般好茶的茶汤都会即清透又亮丽。
4、香气:有烟小种香气似桂圆干,烟熏味明显;无烟小种香气似蜜香,略带花香。两种香气均醇和、细柔、饱满,没有杂味。不会有焦糖香、薯香(地瓜香)、明显花香等。
5、口感:烟小种入口似桂圆汤味,口感醇厚、细柔、爽滑;无烟小种入口似蜂蜜水,口感同样醇厚、细柔、爽滑;不会有焦糖味、地瓜汤等味道。醇厚是指茶汤内质丰富,味道与水融为一体,有喝汤的感觉,而非喝水里加点调味料的感觉;细柔指茶汤细腻、柔和,茶汤在舌面上划过有“清风拂面”之感,没有麻、粗涩等感觉;爽滑指茶汤滑润、清爽,饮后口腔像涂了油一样滑,但是口腔清爽无负担。
6、回甘:正山小种入口甘甜,回甘快、强烈且持久。品鉴时要注意其“后返甘”,即茶汤咽下后,满口生津,甚至从喉口往上返甘,一般回甘能持续半小时以上。
7、耐泡度:正山小种极耐泡,一般可以冲泡12泡以上,无烟小种一直都是蜂蜜水的味道;烟小种从头到尾都应是桂圆汤味,若前面有烟味,5、6泡后没烟味,则可能是后加烟,非传统工艺。
8、叶底:正山小种叶底很“活”,冲泡后,其叶底自然舒展,有张力,发酵均匀,看上去似有生命力,手感柔软,轻扯有韧性。
9、体感:正山小种饮后口腔清爽、滑润、生津、回甘持久,不会有苦、涩、麻、紧、寡淡等感觉。
品鉴小窍门:
正山小种可以冷喝,茶汤温度降下来喝会觉得更甜。喜欢喝奶茶的可以在茶中加奶和少量红糖,别有一番风味。
从干茶开始品鉴正山小种2
正山小种怎么冲泡 正山小种冲泡方法
1、正山小种特别适合用盖碗来冲泡,但在用盖碗冲泡正山小种以前,应该先准备好茶具,并准备好95度左右的开水,要把茶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倒入准备好的.开水,让整个盖碗儿都温热起来,然后再把里面的水倒掉。
2、正山小种适合用水质较软的水来冲泡,大家尽量不要使用家中的自来水,可以使用桶装纯净水或者矿泉水,也可以使用野外的天然矿泉水。再把茶具温热以后,可以取适量的正山小种茶叶,3到5克,直接放在盖碗儿的底部,然后盖上盖儿盖儿,用手轻轻摇晃着驶正山小种会在盖碗中慢慢觉醒。
3、人们打开盖儿的杯子盖儿以后,就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这时需要向里面注水,水的数量不能太多,大约占盖碗容积的1/3就可以,五秒之内要把泡出的茶汤直接倒掉,然后尽快二次注水,这次注水可以让盖碗八成满。
4、注水以后,盖好盖儿的茶杯盖,一分钟以内可以把里面的茶糖取出,倒在依次排开的小茶杯中,然后观赏茶汤的颜色并能闻到它们散发出的淡淡茶香。等茶汤的温度适宜以后可以直接品饮,品饮的时候要小口慢饮,一定不能大口喝下。
5、盖碗中的茶汤倒出以后可以再次注水,这次的出汤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大约一分半时可以直接出汤,以后每增加一泡,出汤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8. 怎么选择紫砂壶才最好
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紫砂壶也是很有学问的,陈壶认为选择一把好壶需要懂得七要领,分别是:质地、美感、出水、壶味、重心、精密、合用。
(一)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由于砂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形状较瓷器纯朴亲和,如在上面题款也较有韵格,所以大致在泡茶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
茶壶的质地,主要是看胎骨及光彩,胎骨坚、光彩润为佳,在程度上愈接近这种质地愈好,善于胎骨坚硬性的验别,可将壶置于手掌上,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铿锵轻扬为佳;音响痴钝,劲道不足,导热效果稍逊;但若音高尖利,则逼热过甚,泡茶时又须特别留意各项因素的调整,总之壶音以听来动听为佳,不外测验时壶须干净。这是指在选用新壶时而言,面临一把古壶时,您每拨敲一下,原主的心也必定会忐忑一下,此为不可不知。
(二)美感
每个人对于美感的赏识角度各有不同,这里所说的美感,最主要的是指个人的感慨感染,对于壶的造型与外观,依个人喜好,只要自己看得惬意满足就好了,那就代表了个人的美感,究竟那是自己要使用的,又何必一定要去符合流行的样子容貌呢。
(三)出水
壶的出水效果如何?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里滴水不存为佳。至于出水态势,是刚直或柔和曲美,随个人喜好而定。但不管刚或柔,出水无劲不顺老是缺点。有时再看出水束的(集束段)是非亦可比较,长者为佳。
(四)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留意闻闻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土腥味、窑火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其他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
(五)重心
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除了与壶把设计的弯度及粗细有关外,壶把的力点是否位于(或接近于)壶身受水时的重心也是应留意到的,测定方法是灌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水平提起再慢慢倾壶倒水,若觉顺手则佳,反之若须用力紧握,甚或持壶不稳则不佳。亦有受小半升之法去品鉴的,即干壶轻放水面,如能受水半升,谓之(水平)。
(六)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测定方法是灌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丝绝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七)合用
壶的特性如再与茶的特性相配合则更佳,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相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由于香由热蕴。反之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由于逼热过烈味反而骓以醇滑,也较难控制,以上所做比较乃皆属(隐微之辨),并非相称详细可察,但如明察秋毫应可得知之。
作为泡茶的最佳利器,对紫砂壶购买时的选择越来越重要,一壶事一茶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刻,学会以上七个要点便让你在选壶时不再烦恼,让你喝茶的乐趣延伸,直至心底。
9. 如何鉴定紫砂壶的好坏
紫砂壶的好坏可以看六点,第一点是泥料,紫砂壶要想做的密度高,首先需要泥好,一般壶体密度越高的紫砂壶越好。第二点是颜色,好的紫砂壶有高贵的紫色、端庄的红色、典雅的黄色。
第三点是器型,好的紫砂壶身上的所有线条要有弹性,能够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第四点是比例,好的紫砂壶壶体造型应该协调。第五点是细节,好的紫砂壶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做得很认真,比如壶盖内部。
第六点是重量,真正的紫砂壶很有重量,拿到手中没有分量的不行,除非是薄胎的,薄胎紫砂壶比较轻,容易碰坏。另外也可以看壶底与内壁是否处理的干净平整,残留有泥点、泥块的自然不会是好壶。
关于泥料的鉴别
1、颜色,
学习紫砂壶泥料鉴别的首要是,察言观色,真正紫砂壶大概说来就是观之色泽沉稳,不艳不腻,虽有一定光泽,但应隐隐之如隔薄雾,由内而外,而非贼光。表面砂感明显,有层次感,颗粒若隐若现,以手抚之细而不腻,不剌手,不粘手。
2、气味,
掺了化工原料的茶壶有异味,或是泡茶后,茶水变色或有异味,掉色之类,属化工紫砂壶,真正的紫砂壶,一开始使用会有泥腥味。
3、触感,
纯紫砂壶的手感应是光滑圆润、舒坦自然的,虽有颗粒但仍很圆润,其实通过长时间的泡养,好的紫砂能显现出深沉、古朴、油亮的气质,而非紫砂或者紫砂不纯的壶基本上养不出来。
4、泡养效果,
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10. 如何挑选紫砂壶
选购一把紫砂壶前,首先要明确购买的壶的作用。紫砂壶可分为实用壶、收藏壶、观赏壶三种。
实用壶需考虑容积大小,一般有1、2人用的壶,2~4人用的壶;4~6人用的壶等。一把好用的紫砂壶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壶嘴、壶口、壶把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其次看壶盖与壶身是否密合,倒水时用手堵住壶盖上的气孔,水不外流证明壶的密闭性好;然后倾倒出水,看出水是否呈水柱状,是否流畅;第四步沸水浇淋紫砂壶后嗅闻壶内有无异味;最后感觉紫砂壶拿在手中是否舒适。
观赏壶主要考虑外形美观、奇特,可供人观赏,提升茶文化氛围。
收藏壶更注重壶所具有的纪念意义,或为名工匠制作的壶,对壶的造型、工艺等有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