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数据库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那三种
关系基本运算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选择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投影是选择若干属性;连接是两个关系通过关联字段合并为一个新的关系。
1、选择(selection)
选择运算是单目运算,它从一个关系R中选择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所有元组,并同R具有相同的结构。
关系R的选择运算是从关系R中选择满足指定条件(用F表示)的元组构成的新关系.换言之,选择运算的结果是一个表的水平方向的子集。关系R的选择运算记为:σF(R)。
2、投影(projection)
投影运算也是单目运算,它从一个关系R所有属性中选择某些指定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选择运算选取关系的某些行,而投影运算选取关系的某些列,是从一个关系出发构造其垂直子集的运算。
3、连接(join)
连接运算是关系的二目运算.关系R与关系S的连接运算是从两个关系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称为连接条件,记为AθB)的元组形成一个新关系。
(1)数据库第二章连接计算扩展阅读:
关系运算符有6种关系,分别为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
1、小于a<b,a小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2、小于等于a<=b;a小于等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3、大于a>b;a大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4、大于等于a>=b;a大于等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5、等于a=b;a等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6、不等于a!=b;a不等于b时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关系运算符的值只能是0或1。关系运算符的值为真时,结果值都为1。关系运算符的值为假时,结果值都为0。
前4种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别相同,后两种也相同。前四种高于后两种。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低于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赋值运算符。
⑵ 分布式数据库半连接 ρ 怎么算
(1)方案一(数据库保存所有服务器索引信息)
全对称结构,没有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只从本地数据库检索符合条件的记录,给出结果
每次检索都要从本地服务器的海量数据中进行
数据库方案:
数据库保存所有服务器的索引内容
缓存命中率高的记录,减少检索时间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个结点一万条记录
web服务器:同时一百线程在本地数据库服务器检索
数据库服务器:每次接收一百个查询请求;每个请求要从一百万条索引中检索(最坏的情况);缓冲机制可以稍微减轻负担
数据更新操作:
同时更新所有数据库/只更新本地,服务器间相互同步
方案二(数据库保存本地索引及少量缓冲)
每高校作为一个结点
所有结点全对称结构,网络中没有一个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接收到请求时同时多线程向其它服务器同时搜索(服务器压力问题?)
数据库方案:
数据库保存本地数据
数据库保存一定量缓冲数据,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
则每个web服务器同时发起一万个线程向其它数据服务器搜索(oops!)
每个数据库服务器会同时接收到一万个查询请求(oops!)
采用学习过程只能少量减少查询请求和web服务器搜索线程
数据更新操作:
只更新本地
方案三(中央服务器方案一)
每高校一个结点
每结点结构相同,连接到同一个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每个查询向中央服务器进行,由中央服务器实行检索,中央服务器返回检索结果
数据库方案
中央数据库保存所有索引信息
每结点可以只用小型数据库保存本地用户和其它信息即可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结点资料记录一万条
web服务器:同时发起一百个进程向中央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服务器(中央):同时接收一万条查询请求并返回大容量结果
数据库服务器(结点):少量工作
数据更新操作:
只更新中央服务器
方案四(中央服务器方案二)
每高校一个结点
每结点结构相同,连接到同一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每个查询向中央服务器进行,由中央服务器根据查询内容进行转发到结点数据库,再由结点数据库返回结果
数据库方案:
中央服务器保存各结点分类信息,根据页面请求的分类转发查询到相应服务器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结点资料记录一万条,每结点一百个类别
web服务器:同时一百个进程向中央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服务器(中央):同时接收一万条请求并转发
数据库服务器(结点):从中央服务器接收查询请求,最坏情况下每结点接收到一万条查询请求
数据更新操作:
只更新本地服务器
分类变化时更新中央服务器
⑶ 数据库访问时间怎么计算-----或者说连接上数据库需要的时间怎么算,可以举一个连接sql server的案例(C#)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Stopwatch sw = new Stopwatch();
sw.Start();
//连接数据库
sw.Stop();
string msg = "连接耗时:" + sw.Elapsed.ToString();
⑷ 数据库与数据处理第二章习题答案
2014电大最新《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 (第1~第3章)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空括号内填写上正确选项的字母,每小题2分,共36分) 1.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第3个发展阶段是( C )。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实体中能够唯一标识自己的属性被称做( A )。 A.码 B.域 C.联系 D.元组 3、关系数据模型属于( B )。 A.概念数据模型 B.逻辑数据模型 C.存储数据模型 D.对象数据模型 4.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 C )联系。 A.1对1 B.1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1 5.在数据库体系结构的三级模式中,全局模式处于( B )层。 A.最内 B.中间 C.最外 D.应用 6.下面不属于数据库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的是( C )。 A.存储模式 B.逻辑模式 C.数据模式 D.应用模式 7.设D1、D2和D3定义域中的基数分别为2、3和4,则D1xD2xD3的元组数为( B )。 A.9 B.24 C.10 D.14 8.设关系R1具有a1个属性和b1个元组,关系R2具有a2个属性和b2个元组,则关系R1×R2所具有的元组个数( D )。 A.a1+b1 B.a2+b2 C.a1xa2 D.b1xb2 9.若一个关系为R(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则可以作为主码的属性为( A )。 A.学生号 B.姓名 C.性别 D.年龄 10.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的关系内容为R={{1,10,50},{2,10,60},{3,20,72},{4,30,60}},则δB>15(R)的运算结果中具有的元组个数为( B )。 A.1 B.2 C.3 D.4 11.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生号,课程号,成绩)。则求出所有选修课程信息的运算表达式为П课程号(X)与( A )的自然连接。 A.C B.S C.X D.П课程号(C) 12.设两个关系中分别包含有m和n个属性,它们具有同一个公共属性,当对它们进行等值连接时,运算结果的关系中包含的属性个数为( C )。 A.m*n B.m+n-1 C.m+n D.m+n+1 13.在一个关系R中,若X,Y和Z为互不相同的单属性,并且存在XY和YZ,则必然存在X到Z的( B )函数依赖。 A.部分 B.传递 C.直接 D.平凡 14.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学号系号,系号系主任”,则该关系必定存在着( )函数依赖。 A.部分 B.平凡 C.相互 D.传递 15.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CD,(A,C)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B )。 A.(A,B) B.(A,C) C.(A,D) D.(A,E) 16.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BC.BD,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C )。 A.(A,B) B.(A,D) C.A D.B 17.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 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C )。 A.(A,C) B.(C,D) C.(A,D) D.(B,D) 18.设一个关系为R(A.B,C,D,E,F,G),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CE,AF,FG},若要规范化为高一级的范式,则将得到( C )个关系。 A.1 B.2 C.3 D.4
⑸ 数据库中 两个相同关系的自然连接运算 是什么意思
自然连接就是把两个表中相同属性"衔接",属性值相同的就保留下来,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在数据库中,有时需要用到两张或以上表的数据,就可以考虑采用连接查询。
⑹ 谁知道数据库中的自然连接是怎么算的我学C语言,那是公共基础知识。我看不懂.........最好具体点
就是域相同的属性值相等就连接。
比如:比如有R(A,B)和S(B,C)两个关系,自然连接的条件就是R.B=S.B,结果是一个关系,为3个属性(A,B,C)。
⑺ 数据库包括那些课程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总体设计要求:
四到五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又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编程语言可由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参考使用的语言有:VF、VB、Delphi 、PB、VC、SQL_Server等。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学生基本情况数据表,学生成绩数据表,课程表,代码表等。
2.主要功能模块
1)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对学生基本信息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完成一个班级的学期选课功能。
4)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5)能方便的对学生的个学期成绩进行查询。
6)具有成绩统计、排名等功能。
7)具有留级、休学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功能。
8)能输出常用的各种报表。
9)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学生成绩表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对于新生班级,应该首先进行基本情况录入、选课、然后才能进行成绩录入。
图书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要的数据表
图书基本信息表,借书卡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图书分类信息表,代码表等。
2.功能模块
1)图书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办理借书卡模块。
3)实现借书功能。
4)实现还书功能。
5)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6)对超期的情况能自动给出提示信息。
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图书编号可参考国家统一的图书编码方法,再完成基本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尽量使系统能具有通用性。
银行储蓄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的数据表
定期存款单,活期存款帐,存款类别代码表等。
2.功能模块
1)实现储户开户登记。
2)办理定期存款帐。
3)办理定期取款手续。
4)办理活期存款帐
5)办理活期取款手续。
6)实现利息计算。
7)输出明细表。
8)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要进行实际调研,系统功能在实现时参照实际的储蓄系统的功能。同时要考虑银行系统数据的安全与保密工作。数据要有加密功能。
设备管理系统
一、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
1.主要数据表
设备明细帐表,设备使用单位代码表,国家标准设备分类表等。
2.功能模块
1)实现设备的录入、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2)实现国家标准设备代码的维护。
3)能够对设备进行方便的检索。
4)实现设备折旧计算。
5)能够输出设备分类明细表。
6)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三、设计要求
具体设备编码参考国家统一编码方法,功能实现也要考虑通用性。
医院药品进销存系统
⑻ 网络数据库的选择,投影,连接运算
SQL语句中select对应投影运算,where语句对应选择运算,from后面的表对应连接运算,其中
from a, b表示笛卡尔集
from a join b on a.A=b.A对应自然连接
⑼ 数据库中的自然连接是怎么算的
自然连接就是把两个表中相同属性"衔接",属性值相同的就保留下来,如果属性值不相同则去掉,注意,连接后的表的属性值个数为原来两个表的属性之和减去公共属性的个数,如果两个表没公共属性则自然连接就是笛卡尔乘积。
在连接运算当中,一种最常用的连接是自然连接。如果关系R与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且该属性组的值相等时的连接称为自然连接,结果关系的属性集合为R的属性并上S减去属性B的属性集合。
R和S自然连接可记作:R⋈S={t r⌒ts |tr∈R∧ts∈S∧tr[B]=ts[B]}
自然连接也可看作是在广义笛卡尔积R×S中选出同名属性上符合相等条件元组,再进行投影,去掉重复的同名属性,组成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