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数据库中包含主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辅助数据文件三种文件。
1、主数据文件
该文件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并用于存储数据。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主要数据文件。
2、事务日志文件
这些文件包含用于恢复数据库的日志信息。每个数据库都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
3、辅助数据文件
这些文件含有不能置于主要数据文件中的所有数据。如果主文件可以包含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那么数据库就不需要次要数据文件。
(1)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扩展阅读
sql数据库特点
1、SQL数据库的数据体系结构基本上是三级结构,但使用术语与传统关系模型术语不同。在SQL中,关系模式(模式)称为“基本表”(basetable);存储模式(内模式)称为“存储文件”(storedfile);子模式(外模式)称为“视图”(view);元组称为“行”(row);属性称为“列”(column)。
2、sql数据库是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3、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SQL语句可嵌入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语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语言等。SQL用户也能作为独立的用户接口,供交互环境下的终端用户使用。
⑵ 一个数据库至少包含几个文件和文件组主数据文件和次数据文件有哪些不同
最少1个主文件mdf,一个日志文件ldf,每个数据库有一个主要文件组。主要文件主要数据文件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并指向数据库中的其他文件。用户数据和对象可存储在此文件中,也可以存储在次要数据文件中。每个数据库有一个主要数据文件。主要数据文件的建议文件扩展名是 .mdf。次要文件次要数据文件是可选的,由用户定义并存储用户数据。通过将每个文件放在不同的磁盘驱动器上,次要文件可用于将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另外,如果数据库超过了单个 Windows 文件的最大大小,可以使用次要数据文件,这样数据库就能继续增长。次要数据文件的建议文件扩展名是 .ndf。事务日志文件事务日志文件保存用于恢复数据库的日志信息。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事务日志的建议文件扩展名是 .ldf。什么时候应该备份master数据库?最好每天都备份。一般可以在有系统设置,添加用户后备份也可以。
⑶ sql数据库中包含哪几种文件
根据作用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1、主数据文件。
用来存储数据库的数据和数据库的启动信息。
每个数据库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主数据文件,其扩展名为.mdf。
实际的主数据文件都有两种名称:操作系统文件名和逻辑文件名(在sql语句中会用到)
2、辅助数据文件
用来存储数据库的数据,可以扩展存储空间。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辅助数据文件。扩展名为.ndf
3、事务日志文件
用来存放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凡是对数据库进行的增、删、改等操作,都会记录在事务日志文件中。
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扩展名为.ldf
⑷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1.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数据库系统的物质基础,是存储数据库及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硬件资源,主要包括主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
2. 计算机软件
数据库系统中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之一。它提供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立和维护以及通信等功能。DBMS提供对数据库中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将用户、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相互隔离,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其功能的强弱是衡量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DBMS必须运行在相应的系统平台上,有操作系统和相关系统软件的支持。 DBMS功能的强弱随系统而异,在大型系统中功能较强、较全,在小型系统中功能较弱、较少。目前较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Visual FoxPro,Access,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它分为两类。
(1) 管理信息系统。这是面向机构内部业务和管理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例如,人事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
(2) 开放式信息服务系统。这是面向外部、提供动态信息查询功能,以满足不同信息需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例如,大型综合科技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系统和专业的证券实时行情、商品信息系统。
3. 数据库
数据库(DateBase,DB)是指数据库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的、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及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面向多种应用,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数据的程序,对于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检索由DBMS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各种操作都是DBMS实现的。
4. 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
数据库系统的有关人员主要有3类:最终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最终用户指通过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使用数据库的人员,他们一般对数据库知识了解不多。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分析,他们和用户、数据库管理员相配合,参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员负责应用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程序员则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编码。数据库管理员是数据管理机构的一组人员,他们负责对整个数据库系统进行总体控制和维护,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
⑸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包含哪些数据库文件,其中哪些是在一个数据库中必须存在的
分为“主要文件,次要文件,事物日志文件”,其中“主要文件和事物日志文件”是必须存在的。
⑹ 数据库系统包括哪 几个部分
数据库系统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
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硬件:
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存储所需的外部设备。硬件的配置应满足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需要。
3、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
4、人员:
第一类为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数据库设计人员负责数据库中数据的确定、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
第二类为应用程序员,负责编写使用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第三类为最终用户,他们利用系统的接口或查询语言访问数据库。第四类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总体信息控制。
(6)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扩展阅读: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
1、能够保证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相互独立有利于加快软件开发速度,节省开发费用。
2、冗余数据少,数据共享程度高。
3、系统的用户接口简单,用户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够确保系统运行可靠,出现故障时能迅速排除;能够保护数据不受非受权者访问或破坏;能够防止错误数据的产生,一旦产生也能及时发现。
5、有重新组织数据的能力,能改变数据的存储结构或数据存储位置,以适应用户操作特性的变化,改善由于频繁插入、删除操作造成的数据组织零乱和时空性能变坏的状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库系统
⑺ Access数据库可以包含哪7个数据库对象
Access 数据库由七种对象组成,它们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页和模块。
1、表(Table)
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
2、查询(Query)
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3、窗体(Form)
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窗体也称表单。
4、报表(Report)
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
5、宏(Macro)
宏相当于DOS中的批处理,用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6、模块(Mole)
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细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模块使用Visual Basic编程。
7、页
页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连接到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WEB页。通过数据访问页将数据发布到Internet 或Intranet上,并可以适用浏览器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操作。
(7)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扩展阅读
Access的用途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用来进行数据分析: access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汇总、平均等统计。并可灵活设置统计的条件。
比如在统计分析上万条记录、十几万条记录及以上的数据时速度快且操作方便,这一点是Excel无法与之相比的。
二、用来开发软件: access用来开发软件,比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其最大的优点是易学。
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也能学会。低成本地满足了那些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的管理需要,通过软件来规范同事、下属的行为,推行其管理思想。
⑻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哪3个方面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
(1)数据库
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2)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解决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
(3)数据管理员:主要有4类
第一类为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第二类为应用程序员,第三类为最终用户,第四类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总体信息控制。
(8)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扩展阅读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要求:
1、能够保证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相互独立有利于加快软件开发速度,节省开发费用。
2、冗余数据少,数据共享程度高。
3、系统的用户接口简单,用户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够确保系统运行可靠,出现故障时能迅速排除;能够保护数据不受非受权者访问或破坏;能够防止错误数据的产生,一旦产生也能及时发现。
⑼ 一个数据表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
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张数据表,数据库是更高层次的集合结构。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
(9)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扩展阅读:
数据独立性概念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不仅如此,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还增加了一个叫分布式透明性的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作用是让数据进行转移时使程序正确性不受影响,就像数据并没有在编写程序时被分布一样。
在分布式数据库里,数据冗杂是一种被需要的特性,这点和一般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不一样。第一点是为了提高局部的应用性而要在那些被需要的数据库节点复制数据。第二点是因为如果某个数据库节点出现系统错误,在修复好之前,可以通过操作其他的数据库节点里复制好的数据来让系统能够继续使用,提高系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