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电脑配置单
电脑的配置如下:
1,CPU:计算机的心脏,负责运算。核心数越多,性能越好;
2,显卡:电脑的显示核心,用于处理图像数据。如果是游戏玩家或者图形工作者,需要独立显卡。如果进用来上网,可以不购买独立显卡;
3,内存:用于CPU和硬盘交换数据,进行临时存储。内存月到,性能越好;
4,硬盘:计算机的所有文件均存储到此。硬盘月到,存储的文件越多;
5,主板:计算机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协同工作;
6,电源:给各部件供电;
7,机箱:用于保护机箱内部的所有部件。
8,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脑的图像;
9,键盘鼠标:用于操作电脑;
10,音响:用于输出声音;
11,摄像头:用于摄像、视频聊天、拍照等;
12,话筒:用于输入声音、语音聊天等。
2.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是什么样20
按管理的严格程度,配置项一般分3个等级:(1)纳入基线管理的配置项纳入基线管理的配置项是指变化时要走严格变更手续的配置项,需要做变更申请,要审批。审批一般分2种严格程度: i) 项目经理或分CCB审批就可以,一般是局部的小的变更。 ii)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审批纳入基线前,一般要经过评审或测试(称为验证)和质量保证。 (2) 没有纳入基线但是也不能随意变更的配置项,一般称为受控项这类配置项不需要变更申请,但是要经过配置管理员或项目经理的允许才可以变更。基线项与受控项写的权限要唯一,一般是CM或PM有唯一的写权限。(3)非受控项对变更不做控制。拟纳入基线管理的配置项状态变化一般是先非受控,然后受控,最后基线化。变更时,先检出(checkou)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再检入(checki)转为受控,等待验证(测试或评审),通过验证后进行基线化。拟纳入受控而不入基线的配置项状态变化一般是先非受控,然后受控。变更时,检出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再检入提交受控。纳入基线管理的时机是管理平衡问题,一般是当配置项基本稳定后才纳入基线管理,如果处与频繁的变动之中,纳入基线后会增加管理成本,如单元测试通过后一般不形成基线,因为此时代码并不稳定,但是可以作为受控项,也不能任意变化。这个问题的判断也和项目组的规模有关系,如果规模很大,涉及到的人员很多,也可能需要建立基线。在系统测试后要形成基线,一般称为产品基线,此时系统基本稳定了,可以对外发布,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使用了。代码在没有纳入基线但是受控后(提交测试人员测试了),也不能随便变更了,要经过配置管理员的批准,并通知测试人员。
3. 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分别是什么
1、硬件配置:表示负载均衡产品的硬件基本配置,如CPU、内存、硬盘等参数的指标。
2、软件配置: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
1、硬件配置包括:CPU,硬盘,内存,主板,显卡等。
2、软件配置包括:
(1)、与合同、过程、计划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资料;
(2)、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
(3)、相关产品,包括软件工具、库内的可重用软件、外购软件及顾客提供的软件等。
(3)计算机课软件配置怎么写扩展阅读: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
配置管理过程是对处于不断演化、完善过程中的软件产品的管理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控性,使产品极大程度地与用户需求相吻合。通过控制、记录、追踪对软件的修改和每个修改生成的软件组成部件来实现对软件产品的管理功能。
4. 常见的软件配置项有哪些
csci是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简称,在软件设计文档中经常用到。
配置与配置项
在配置管理中,“配置”和“配置项”是重要的概念,“配置”是在技术文档中明确说明并最终组成软件产品的功能或物理属性。因此“配置”包括了即将受控的所
有产品特性,其内容及相关文档,软件版本,变更文档,软件运行的支持数据,以及其他一切保证软件一致性的组成要素,相对与硬件类配置,软件产品的“配置”
包括更多的内容并具有易变性。
受控软件经常被划分为各类配置项(configuraion
items,
cis),这类划分是进行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和前提,cis是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比如一个软件产品包括几个程序模块,每个
程序模块及其相关文档和支撑数据可能被命名为一个ci。一个系统包括的cis的数目是一个与设计密切相关的问题,关于怎样将一个软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
cis将在以下有关章节中阐述,注意如果一个产品同时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一般一个ci也同时包括软件和硬件部分,一个纯软件的ci通常也称之为软件配置
项(csci)。本规范的ci一般指csci,软硬件的配置管理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因为软件更易于修改,所以软件配置管理是一个更应该系统化的过程。
基线与基线管理
各cis随软件开发活动的进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部件进入受控状态。一般地,软件开发过程从概念演绎和需求分析开始,然后是设计,各cscis的编码或写
作,集成测试,最后是用户手册的编写等。软件配置管理包括了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时间分散点上对各cis进行标识并对对他们的修改进行控制的过程。在一个开发
阶段结束或一组功能开发完成后,要对相应的cis进行基线化并形成各类基线。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基线就是一个ci或一组cis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
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
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对其的修改将严格按照变更控制要求的过程进行,在一个软件开发阶段结束时,上一个基线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线内容形成下一个基线,这就是“基线管理”的过程,因此基线具有以下属性:
通过正式的评审过程建立
基线存在于基线库中,对基线的变更接受更高权限的控制
基线是进一步开发和修改的基准和出发点。
一般地,第一个基线包含了通过评审的软件需求,因此称之为“需求基线”,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基线,受控的系统需求成为进一步软件开发的出发点,对需求的变更被正式初始化、评估。受控的需求还是对软件进行功能评审的基础。
5. 计算机软硬件配备情况说明 怎么写
需要给计算机配置什么样的硬件,如下:
双核酷睿CPU,内存2G,硬盘350G(这三个比较主要)
软件如下,几个主要的 :
windows7 还是windows xp 还是linux操作系统
瑞星还是360还是金山杀毒软件
office2007
6. 每一台计算机的基本软件配置 六年级信息书上的问题,具体点
每一台计算机的基本软件配置包括:
1)系统软件,如常用的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
2)支撑软件,如数据库软件等;
3)应用软件,如浏览器,文本编辑软件都属于此类
7. 计算机组装配置论文怎么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对计算机进行商务、学习、工作等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品之一。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同时希望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技术。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个课程学了8周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觉得受益颇多。下面来谈谈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认识。
一、多媒体计算机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即用手能摸得着的计算机实物),如机箱、主板、内存。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下面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简单地谈谈这些硬件的功能及选购。
1.CPU: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PU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详细种类及型号请读者自己到网上查询)。相比之下,AMD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方面比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在性价比方面,AMD的处理器略优于Intel的。
在选购时,要避免买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装线、水印字和激光标签是否正规。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时最好选择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产品。
2. 主板:
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选购主板时应优先挑名牌大厂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选购时,还要观察主板的包装及板材质量:先观察包装是否正规,是否有防静电袋,然后要仔细观察主板体,主板体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在此前提下,选厚着为宜。
注意,主板上芯片的生产日期(如9452为94年第52个星期)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否则将影响主板的性能。
3. 内存条:
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选购内存条时也要挑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4.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是储存量大。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选购硬盘时,要注意硬盘接口类型应与本人的计算机相匹配(现在市场的主流接口是 SATA接口)。选购时,注意区分“行货”与“水货”。辨认“水货”的方法是:首先看防伪标签是否正规;其次看硬盘体和代理保修单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5.光驱、刻录机:
此类硬件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存放数据。光驱或刻录机对稳定性及缓存的要求较高,因此,选购这类硬件时优先挑选大厂家(如索尼、明基、三星等)的产品。选购时还要注意硬盘的接口类型与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匹配。
6. 显卡:
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在选购显卡时,注意显存要与主机性能相匹配(位宽选128 bit以上为宜)。并且要优先选择大厂家生产的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7. 网卡:
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购买时,如发现商家所给网卡上标注的MAC地址相同,
8.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是什么
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
软件配置项包括:
①与合同、过程、计划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资料;
②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
③相关产品,包括软件工具、库内的可重用软件、外购软件及顾客提供的软件等。
在软件建立时变更是不可避免,而变更又加剧了项目中软件工程师间的混乱。之所以产生混乱,是因为在进行变更前没有仔细分析,或没进行变更控制。
(8)计算机课软件配置怎么写扩展阅读:
软件配置管理是贯穿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一项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的改变,减少各种改变所造成的影响,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正确应用软件配置管理是开发高质量软件所不可缺少的。软件配置管理的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精髓。
软件配置管理,它是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它为软件研发提供了一套管理办法和活动原则。软件配置管理无论是对于软件企业管理人员还是研发人员都着重要的意义。软件配置管理可以提炼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
配置管理过程是对处于不断演化、完善过程中的软件产品的管理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可控性,使产品极大程度地与用户需求相吻合。它通过控制、记录、追踪对软件的修改和每个修改生成的软件组成部件来实现对软件产品的管理功能。
9. 软件开发中的软硬件配置怎么写
写到ini文件或是做一个配置文件就可以了嘛
10. 电脑各个硬件软件配置具体指的什么
CPU, 内存, 硬盘,主板,机箱 + 电源, 显卡,声卡,网卡
各种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一、基本构成(结合实物讲解)
外观上:显示器 主机 键盘 鼠标 打印机 扫描仪 音箱
1、 显示器:主要是CRT和LCD,此外还有离子体显示器(PDP)、场致显示器(FED)、
发光聚合体显示器(LEP)
CRT显示器的外形和电视机差不多,工作原理也很相近
LCD(液晶显示器)是较高级的显示器,与CRT显示器相比较有很多优点
补充材料:
LCD液晶显示器的优点:
1、超精致影像画质,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技术可产生比一般映像管显示器更清晰、更精准的影像画质,与更真实、更饱和的色彩呈现。
2、十足平面显示,液晶显示技术免除了笨重的映像管,体积更加扁平、轻巧。
3、节省空间,一台普通17英CRT显示器厚度大约为43cm,而一台15英LCD显 示器加上后面支架也不20cm左右,如银行、证券等寸土寸金的办公室,这一项费用的节省也不可小视,另外,空间节省带来的另一项直接好处是您可以购买更加精简的办公桌。
4、节省能源,CRT显示器需要加热电极元件使电子枪以极高的速度发射电子束,所以我们经常会感觉CRT的后壳总是很热,这也是CRT耗能的主要原因,而一台15 英寸LCD显示器功耗大约是一 台17 英 寸CRT 显示器的1/3 左右。同时液晶显示技术散发出来的热更少,相对地产生舒适、卓越的附加价值。
5、有利于健康,LCD无辐射、无闪烁,因而会使使用者眼睛感觉非常舒适,这对长期以来因CRT显示器而受到健康影响的人员来讲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LCD液晶显示器的缺点:
相比CRT显示器,LCD显示器图像质量仍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色彩鲜艳和饱和度上,而且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仍然不够短,静止画面时也许还可以,一旦用来玩游戏,这些画面更新剧烈的显示类别,液晶显示器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2、主机
主机的机箱内有很多板卡: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光驱、软驱、显卡、声卡等
主机的前面的面板上有:软驱和光驱的插口,有电源开关和指示灯
主机的后面的面板上有:电源线、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的插接口
3、键盘
现在的键盘一般有107个键,通过这些键可以向计算机输入英文字母、数字、符号和汉字,指挥计算机工作。键盘背后有一条与主机连接的电缆
4、鼠标
鼠标器也是微机常用的一种输入设备,具有较强的绘图功能。
5、打印机
打印机的种类繁多,按其印字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击打式点阵和非击打式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两种类型。
6、扫描仪
扫描仪是一种常用的图片输入工具,同样功能的还有数码相机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人们说的计算机,一般是指整个微机系统,就必须要有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因为只有硬件的计算机还不能用来信息处理,还需要有软件支持。
1、指令和语言
指令是计算机用以控制各部件协调动作的命令。
语言是一种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
2、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甚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就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指令系统,
是唯一的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用字母和代码表示的语言。与机器
语言一样,汇编语言也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3)高级语言 : 高级语言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上独立于机器
的程序设计语言。
(4)甚高级语言 : 通常把数据库系统语言称为甚高级语言,
它是比高级语言更贴近用户的语言。
3、软件:计算机程序及运用数据处理系统所必须的手续、规则、文件的总称。
通俗的解释: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内容组成
程序(program):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结果而编制的计算机指令的有序集合。
文档(document):是描述程序操作及使用的有关资料。
4、软件系统
(1)�软件系统的分类
通常,可把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每
一类又各有若干种类型,其大致情况如下:
系统软件:是用来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以提高工效、方便用户的各种程序集合。它与硬件配套的设施有时也称为软设备。
系统软件又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工具软件三类。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 、UCDOS、DOS6.22、WINDOWS9X、UNIX等
操作系统是用来直接控制和管理微机系统的硬件资源,以使用户充分而有效地利
用这些资源的程序集合。
语言处理程序是各种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的翻译程序(汇编、解释或编译),使之
产生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的各种程序的集合。
象早期的汇编语言,BASIC、C语言等
工具软件是开发和研制各种软件的工具。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包括面向问题的各种应用程序。
比如,你安装了字处理软件(WPS、WORD)等,就可以用计算机来写信、写
文章、打印文件等;安装了数据库类软件(FOXBASE、FOXPRO)等就可以用来
处理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财务及其他日常事物;安装了媒体体播
放器(WINNAMP、REALPLAY)就可以听音乐、看网络电影。
总而言之,一个计算机系统配备的软件品种越丰富,这个系统能处理的问题就
越多,功能就越强大。
三、多媒体计算机(MPC)
多媒体计算机(Multimedia PC)具有三个特点:集成性、交互性、多样性
人们一般认为MPC=普通微机+光驱+声卡+音箱
从国际通用的标准看,主要增加了四类设备:
1、声像输入设备:光驱、刻录机、声卡、麦克风、扫描仪等
2、功能卡:电视卡、股票接收卡、视频采集卡、VCD压缩卡等
3、声像输出设备:刻录机、声卡、视频输出卡、音箱、耳机、打印机等
4、软件支持:音响信息、视频信息(主要是驱动程序)
以及可以实时、多任务处理软件和视窗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