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筋怎么配
非抗震梁、柱的构造要求配箍,是条文直接规定箍筋直径及间距的,见GB50010-2010;
抗震框架梁 其抗震构造要求配箍直接规定按抗震等级不同的加密区箍筋直径及间距的.
见GB50011-2010.
抗震框架柱的抗震构造要求配箍是条文表里按抗震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对加密区有不同的
配箍特征值λv,按公式算出体积配箍率,再计算出来配直径、间距的,非加密区不得少于一
半。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② 结构设计:梁中箍筋有哪些配置规定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③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规范》有何要求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0为跨度。
但当在构件中部l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矩形箍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
——外包长度=h-2c;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箍筋
④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需按照计算要求配置箍筋的条件是什么
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⑤ 怎么根据pkpm算出的箍筋配筋面积配箍筋
首先要清楚前处理输入箍筋间距,G1.2-0.0代表为柱子加密区每100间距配置1.2CM平方的箍筋(单方向),如果采用3肢箍的话配8@100就是0.5*3=1.5,足够了。所以这个柱子可以配8@100/200
同理对于梁的G0.5-0.5,前面的是加密区箍筋面积,后面的是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假如这根梁是2肢箍筋,那加密区配8@100,箍筋面积=0.5X2=1.0>0.5,非加密区配8@200,箍筋面积=0.5X2/2=0.5=0.5,所以这根梁可以配8@100/200(2)
(5)按照哪个表配置箍筋扩展阅读:
面积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构件截面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计算公式为:ρsv=Asv/(bs)=(n×Asv1)/(b×s)。
抗震设计时的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 ρsv,min=0.30×ft/fyv。
二级 ρsv,min=0.28×ft/fyv。
三,四级 ρsv,min=0.26×ft/fyv。
影响:
(1)自然环境下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呈现早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缓慢的特点,这与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当配筋率较低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来对待;当配筋率较高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减小作用需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
(3)通过对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分析中应考虑徐变的作用,忽略徐变的作用将对收缩应变产生较大的误差;配筋率的大小对徐变的影响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变越小,相同配筋条件下,不同加载龄期下混凝土徐变相近。
梁配筋:
(1)当连续梁跨高比≤9时,由于梁承受弯矩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缝宽度和烧度都较小;
(2)当跨高比≥10时,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纵筋计算配筋率明显减小;
(3)当跨高比较大荷载较大时,配筋可能受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限制,与釆用HRB400钢筋相比,不能体现HRB500钢筋的强度优势,宜选用钢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间时,与采用HRB400钢筋相比,采用HRB500钢筋节约钢筋较为明显,宜采用HRB500钢筋。
⑥ 次梁中剪力太小时还要配置箍筋吗,就是v<0.7ftbh的时候,改怎么配按照什么要求大于的时候
不是v≦0.7ftbh,而是v≦0.7ftbho哈。
梁中箍筋配置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章混凝土构件基本规定
9.2.9 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o/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o为跨度。但当在构件中部lo/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v≦0.7ftbho的时候见表9.2.9
这里0.05Npo是预应力项,没有预应力的就没有此项。
⑦ 梁箍筋怎么配筋
1、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2、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箍筋加密区
1、柱箍筋加密范围是:
底层柱(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2、梁箍筋加密范围:
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区间总长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⑧ 怎么配置钢筋
这是一条顺墙,两端以墙为支座的框架梁。
集中标注:KL17(1),300×550——17#框架梁、共1跨,截面宽300、截面高550mm;
Φ8@100/200(2)——箍筋直径8mm,间距200mm,加密区间距100mm,两肢箍;
2Φ18;5Φ18 2/3——上部通长筋2根直径18mm;底筋5根,直径18作两排,上排2底排3根;
N4Φ12——抗扭侧筋(腰筋)两侧各2,共4根直径12mm,沿高均匀布置。
原位标注:6Φ18 4/2——左、右支座上部都是6根直径18作两排,顶排4,下排2根;
所有钢筋等级都是HRB400级的。
平法规定原位标注优先。本题很简单,原位标注已包含了集中标注的通长筋2Φ18.(就是那两根角筋)
⑨ 如何根据计算结果配圆柱箍筋
上面的是satwe的说明, 根据计算面积配钢筋 satwe箍筋的都是按照100间距给出的计算面积,1.1X2/2=1.1 直径8间距200的配筋面积是2.51所以完全够用。 所以箍筋应该是 C8@200(C为三级钢) 全程加密。
纵向钢筋: 选择直径22的钢筋 17/3.8=4.47 应该是5根 所以纵向钢筋为 5C22(c为三级钢)
以上都是根据钢筋的计算面积及理论质量的表格 手配钢筋。以上只是初步配筋具体还要根据柱子的抗震等级、体积配箍率、轴压比确定配筋大小。
⑩ 剪力墙箍筋如何配置
剪力墙身没有箍筋,剪力墙的端柱、暗柱、翼柱、转角柱、暗梁、连梁等部件才有箍筋,它们的箍筋没有加密区,按大样图表配置;在加强层剪力墙的端柱、暗柱、翼柱、转角柱等属约束部件的箍筋也只是按抗震构造要求的体积配箍率配置得更密而已,图上都有交待。不知题意‘箍筋如何配置’为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