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布式数据库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分布式数据有不同的理论支撑,TiDB 官方社区(AskTUG)
目前国产数据排名靠前的可以了解下 TiDB
水平弹性扩展
通过简单地增加新节点即可实现 TiDB 的水平扩展,按需扩展吞吐或存储,轻松应对高并发、海量数据场景。
分布式事务
TiDB 100% 支持标准的 ACID 事务。
真正金融级高可用
相比于传统主从 (M-S) 复制方案,基于 Raft 的多数派选举协议可以提供金融级的 100% 数据强一致性保证,且在不丢失大多数副本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恢复 (auto-failover),无需人工介入。
㈡ 双活数据中心 是什么
双活数据中心指的是热备份数据中心和冷备份中心。
1、在热备份的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用户的业务,此时备数据中心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的备份,备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主数据中心的业务,用户的业务不会中断,所以也感觉不到数据中心的切换。
2、在冷备份的情况下,也是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业务,但是备用数据中心不会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备份,这时可能是周期性的进行备份或者干脆不进行备份,如果主数据中心挂掉了,用户的业务就会中断。
(2)数据库多活原理扩展阅读:
双活数据中心的优点: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避免了一个数据中心常年处于闲置状态而造成浪费。通过资源整合,“双活”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是双倍的。双活数据中心如果断了一个数据中心,另外一个数据中心还在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不可感知的。
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三个条件:
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首先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应用双活,也就是说数据库一定要实现双活,第二个是网络要双活,业务网络要保证能够同时联通两个数据中心,第三个是数据要双活,两边的数据要能够实现被独立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中心
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依据它所支持的数据库模型来作分类,例如关系式、XML;或依据所支持的计算机类型来作分类,例如服务器群集、移动电话;或依据所用查询语言来作分类。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
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
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
(3)数据库多活原理扩展阅读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操纵与管理功能,实现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操作和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其防护手段主要有:
(1)使用正版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及时安装相关补丁。
(2)做好用户账户管理,禁用默认超级管理员账户或者为超级管理员账户设置复杂密码;为应用程序分别分配专用账户进行访问;设置用户登录时间及登录失败次数限制,防止暴力破解用户密码。
(3)分配用户访问权限时,坚持最小权限分配原则,并限制用户只能访问特定数据库,不能同时访问其他数据库。
(4)修改数据库默认访问端口,使用防火墙屏蔽掉对外开放的其他端口,禁止一切外部的端口探测行为。
(5)对数据库内存储的重要数据、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库备份或数据文件被盗而造成数据泄露。
(6)设置好数据库的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库被破坏后能迅速恢复。
(7)对数据库内的系统存储过程进行合理管理,禁用掉不必要的存储过程,防止利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探测与攻击。
(8)启用数据库审核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事件跟踪和日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