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dhcp服务器如何设置 要简单 最好讲步骤
在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都必须至少有一个IP地址,才能与其他计算机连接通信。为了便于统一规划和管理网络中的IP地址,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应运而生了。这种网络服务有利于对校园网络中的客户机IP地址进行有效管理,而不需要一个一个手动指定IP地址。
DHCP服务的安装
DHCP指的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首先,DHCP服务器必须是一台安装有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d Server系统的计算机;其次,担任DHCP服务器的计算机需要安装TCP/IP协议,并为其设置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内容。默认情况下,DHCP作为Windows 2000 Server的一个服务组件不会被系统自动安装,必须把它添加进来:
1. 依次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打开相应的对话框。
添加IP地址范围
当DHCP服务器被授权后,还需要对它设置IP地址范围。通过给DHCP服务器设置IP地址范围后,当DHCP客户机在向DHCP服务器申请IP地址时,DHCP服务器就会从所设置的IP地址范围中选择一个还没有被使用的IP地址进行动态分配。添加IP地址范围的操作如下:
1. 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HCP”,打开DHCP控制台窗口。
2. 选中DHCP服务器名,在服务器名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作用域”,在出现的窗口中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关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所示。
3. 在图1所示的窗口中,根据自己网络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进行设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如图2所示的窗口。
4. 在图2所示的窗口中,输入需要排除的IP地址范围。由于校园网络中有很多网络设备需要指定静态IP地址(即固定的IP地址),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此时必须把这些已经分配的IP地址从DHCP服务器的IP地址范围中排除,否则会引起IP地址的冲突,导致网络故障。
5.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出现的“租约期限”窗口中可以设置IP地址租期的时间值。一般情况下,如果校园网络中的IP地址比较紧张的时候,可以把租期设置短一些,而IP地址比较宽松时,可以把租期设置长一些。设置完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配置DHCP选项”窗口。
6. 在“配置DHCP选项”窗口中,如果选择“是,我想现在配置这些选项”,此时可以对DNS服务器、默认网关、WINS服务器地址等内容进行设置;如果选择“否,我想稍后配置这些选项”,可以在需要这些功能时再进行配置。此处,我们选择前者,单击[下一步]按钮。
7. 在出现的窗口中,常常输入网络中路由器的IP地址(即默认网关的IP地址)或是NAT服务器(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器)的IP地址,如WinRoute、SyGate等。这样,客户机从DHCP服务器那里得到的IP信息中就包含了默认网关的设定了,从而可以接入Internet。
8.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此对话框中设置有关客户机DNS域的名称,同时输入DNS服务器的名称和IP地址。,然后单击[添加]按钮进行确认。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出现的窗口中进行WINS服务器的相关设置,设置完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9. 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是,我想现在激活此作用域”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出现的窗口中单击[完成]按钮,设置结束。此时,就可以在DHCP管理器中看到我们刚刚建好的作用域。
注意:如果您的校园网络是以工作组的形式存在的,可以在第6步的“配置DHCP选项”窗口中选择“否,我想稍后配置这些选项”,此时设置过程跳过第7、8步。如果您的校园网络是以域的形式存在的,建议您的网络配置顺序为:活动目录的建立→WINS的建立→DNS的建立→DHCP的建立,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DHCP服务的测试
经过上述设置,DHCP服务已经正式启动,我们需要在客户机上进行测试。只需把客户机的IP地址选项设为“自动获取IP地址”,随后重新启动客户机。在客户机的“运行”对话框中键入“Ipconfig/all”,即可看到客户机分配到的动态IP地址。
2. 用鼠标左键点击选中对话框的“组件”列表框中的“网络服务”一项,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出现带有具体内容的对话框。
3. 在对话框“网络服务的子组件”列表框中勾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单击[确定]按钮,根据屏幕提示放入Windows 2000安装光盘,复制所需要的程序。
4.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下就会出现“DHCP”一项,说明DHCP服务安装成功。
DHCP服务器的授权
出于对网络安全管理的考虑,并不是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安装了DHCP功能后就能直接使用,还必须进行授权操作,未经授权操作的服务器无法提供DHCP服务。对DHCP服务器授权操作的过程如下:
1. 依次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HCP”,打开DHCP控制台窗口。
2. 在控制台窗口中,用鼠标左键点击选中服务器名,然后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中“授权”,此时需要几分钟的等待时间。注意:如果系统长时间没有反应,可以按F5键或选择菜单工具中的“操作”下的“刷新”进行屏幕刷新,或先关闭DHCP控制台,在服务器名上用鼠标右键点击。如果快捷菜单中的“授权”已经变为“撤消授权”,则表示对DHCP服务器授权成功。此时,最明显的标记是服务器名前面红色向上的箭头变成了绿色向下的箭头。这样,这台被授权的DHCP服务器就有分配IP的权利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如何调整nginx服务器的性能
当linux下Nginx达到并发数很高,TCP TIME_WAIT套接字数量经常达到两、三万,这样服务器很容易被拖死。事实上,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修改Linux内核参数,可以减少Nginx服务器的TIME_WAIT套接字数量,进而提高Nginx服务器并发性能。
vi /etc/sysctl.conf
增加以下几行: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tw_reuse = 1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简单说明: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表示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小时,改为20分钟。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表示用于向外连接的端口范围。缺省情况下很小:32768到61000,改为1024到65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表示SYN队列的长度,默认为1024,加大队列长度为8192,可以容纳更多等待连接的网络连接数。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表示系统同时保持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字,TIME_WAIT套接字将立刻被清除并打印警告信息。默认为180000,改 为5000。对于Apache、Nginx等服务器,上几行的参数可以很好地减少TIME_WAIT套接字数量,但是对于Squid,效果却不大。此项参 数可以控制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数量,避免Squid服务器被大量的TIME_WAIT套接字拖死。
echo “====================== 执行以下命令使配置生效:=========================”
#更改linux内核参数后,立即生效的命令!
/sbin/sysctl -p
Nginx优化
使用FastCGI 缓存
fastcgi_cache TEST
开启FastCGI 缓存并且为其制定一个名称。个人感觉开启缓存非常有用,可以有效降低CPU 负载,并且防止502 错误。
fastcgi_cache_path /usr/local/nginx/fastcgi_cache levels=1:2
keys_zone=TEST:10m
inactive=5m;
这个指令为FastCGI 缓存指定一个路径,目录结构等级,关键字区域存储时间和非活动删除时间
其它说明
Nginx 是由 Igor Sysoev 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 Rambler.ru 站点开发的,它已经在该站点运行超过两年半了。Igor 将源代码以类BSD许可证的形式发布。
在高并发连接的情况下,Nginx是Apache服务器不错的替代品。Nginx同时也可以作为7层负载均衡服务器来使用。根据我的测试结 果,Nginx 0.6.31 + PHP 5.2.6 (FastCGI) 可以承受3万以上的并发连接数,相当于同等环境下Apache的10倍。
根据我的经验,4GB内存的服务器+Apache(prefork模式)一般只能处理3000个并发连接,因为它们将占用3GB以上的内存,还 得为系统预留1GB的内存。我曾经就有两台Apache服务器,因为在配置文件中设置的MaxClients为4000,当Apache并发连接数达到 3800时,导致服务器内存和Swap空间用满而崩溃。
而这台 Nginx 0.6.31 + PHP 5.2.6 (FastCGI) 服务器在3万并发连接下,开启的10个Nginx进程消耗150M内存(15M*10=150M),开启的64个php-cgi进程消耗1280M内存 (20M*64=1280M),加上系统自身消耗的内存,总共消耗不到2GB内存。如果服务器内存较小,完全可以只开启25个php-cgi进程,这样 php-cgi消耗的总内存数才500M。
㈢ 如何重新设置服务器参数
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1)在IDE设备设置中,用户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为Auto,使每次启动系统时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 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来设置。用户还可以使用User选项,手动设定硬盘的参数。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头数(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z),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 SV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等四种,以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EGA/VGA显示类型。
(3)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 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 But 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 But Disk/Key(BIOS检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以改善系统的性能。常见选项说明如下:
(1)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这项功能在外部数据写入硬盘引导区或分配表的时候,会提出警告。为了避免系统冲突,一般将此功能关闭,置为Disable(关闭)。
(2)CPU In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为Enable(开启),它允许系统使用CPU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以上档次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e,将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
(3)Ex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he,选择该项的设置。
(4)BIOS Update:开启此功能则允许BIOS升级,如关闭则无法写入BIOS。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缺省设置为Enable,该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上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一些自测试。使引导过程加快。
(6)Hard Disk Boot From(HDD Sequence SCSI/IDE First):选择由主盘、从盘或SCSI硬盘启动。
(7)Boot Sequence:选择机器开电时的启动顺序。有些BIOS将SCSI硬盘也列在其中,此外比较新的主板还提供了LS 120和ZIP等设备的启动支持,一般BIOS,都有以下四种启动顺序:C,A(系统将按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A,C(系统将按软驱,硬盘顺序寻找启动盘);CDROM,C,A(系统按CDROM,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C,CDROM,A(系统按硬盘,CDROM,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8)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盘驱动器)缺省设定为Disable。当它Disable时,BIOS把软驱连线扭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当它开启时,BIOS将把软驱连线对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即在DOS下A盘当作B盘用,B盘当作A盘用。
(9)Boot Up Floppy Seek:当Enable时,机器启动时BIOS将对软驱进行寻道操作。
(10)Floppy Disk Access Contol:当该项选在R/W状态时,软驱可以读和写,其它状态只能读。
(11)Boot Up Numlock Strtus:该选项用来设置小键盘的缺省状态。当设置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缺省为数字状态;设为OFF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状态为箭头状态。
(12)Boot Up System Speed:该选项用来确定系统启动时的速度为HIGH还是LOW。
(13)Typematic Rate Setting:该项可选Enable和Disable。当置为En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你重复按下该键对待;当置为Dis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键入该键一次对待。
(14)Typematic Rate: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置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当你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一秒钟,那么相当于按该键6次。该项可选6、8、10、12、15、20、24、30。
(15)Typematic Delay: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置为Enab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按下某一个键时,延迟多长时间后开始视为重复键入该键。该项可选250、500、750、1000,单位为毫秒。
(16)Security Option:选择System时,每次开机启动时都会提示你输入密码,选择Setup时,仅在进入BIOS设置时会提示你输入密码。
(17)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当该项设为Enable,机器提供对于PS/2类型鼠标的支持,AUTO可以在系统启动是自动侦测PS/2 Mouse,分配IRQ。
(18)Assign PCI IRQ For VGA:选Enable时,机器将自动设定PCI显示卡的IRQ到系统的DRAM中,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19)PCI/VGA Palett Snoop:该项用来设置PCI/VGA卡能否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当PCI/VGA卡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或使用其他非标准VGA时,该项应设为Enable。
(20)OS Select For DRAM>64MB:如果使用OS/2操作系统,使用64MB以上的内存。该项选为OS2。
(21)System BIOS Shadow:该选项的缺省设置默认为Enable,当它开启时,系统BIOS将拷贝到系统Dram中,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22)Video BIOS Shadow:缺省设定为开启(Enable),当它开启时,显示卡的BIOS将拷贝到系统DRAM中,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23)C8000-CBFFF Shadow/DFFFF Shadow:这些内存区域用来作为其他扩充卡的ROM映射区,一般都设定为禁止(Disable)。如果有某一扩充卡ROM需要映射,则用户应搞清楚该 ROM将映射地址和范围,可以将上述的几个内存区域都置为Enable;但这样将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因为映射区的地址空间将占用系统的 640K~1024K之间的某一段内存
㈣ 跪求 服务器 优化步骤
从服务器的角度上分析,随需应变时代的企业数据中心应该是一个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提供稳定、先进、易于扩展、可以灵活运用资源、可以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提高运转效率的基础架构平台。 第一步:服务器整合 主要有向上整合和向外整合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比较适合数据库服务器应用,后者比较适合前端服务器应用。 主机和UNIX服务器整合 利用逻辑分区功能进行物理整合,把多台独立的物理设备整合到少数有限的大型设备,而且每个分区或虚拟机的资源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动态调整。 Intel服务器整合 刀片技术 -- 对于大量的边缘前端应用(例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用高密度、低成本的刀片服务器整合。 VMware -- 对于运行在PC服务器上的大量分散小型数据库服务器,通过使用VMware软件,集中到少数的高端PC服务器上。 第二步:虚拟化和自动化系统管理 服务器整合解决了数据中心物理层面的问题,简化了物理复杂度,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但这只是服务器优化的第一步,属于初级阶段。在整合成功之后,虚拟化的进程就应该被考虑。主要侧重于基于业务需求的服务器资源全面自主管理和使用,包括: 基于策略的面向应用的性能管理 基于业务需求,自动优化系统资源的部署,保证优先级最高的业务有足够好的响应时间。 屏蔽硬件特性的资源快速部署 系统性能下降或新增加业务时,能够按照事先确定的机制自动的从空闲服务器资源中找到可用的设备,快速的安装和配置相应系统。 单点管理异构服务器平台 提供标准的公用管理接口和单一管理界面,可以控制所有服务器资源,监控系统的运行。 服务器优化带来的好处 服务器环境的优化对用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效的控制服务器数量的过渡膨胀,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当今的IT技术已经可以在大机、iSeries UNIX和高端PC服务器上通过逻辑分区或虚拟机的技术,把多台物理独立的服务器整合在一起。过去的多台物理设备可以转化为同一物理设备上的虚拟服务器。一些高端的型号往往可以整合数十台独立的服务器,而大型机更是可以整合上百个不同的应用。 整合可以按照应用的逻辑关系进行也可以按照安全级别进行。这样以往需要上百台设备构建的数据中心,可以用少一个数量级的服务器来实现。同时,每一个分区或虚拟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链接、独立的用户管理等。目前的技术实现手段也可以充分保证不同分区或虚拟机间的故障隔离。 服务器数量的大幅度下降,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的降低了用户在机房等方面的投资,改善了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2)更高的服务器系统资源利用率,更好的共享资源,按需分配资源 在整合架构中,服务器运行多种应用,系统资源的平均利用率将得到提高,统计表明,运行单一应用的服务器平均CPU利用率往往不足30%,而几乎都采用整合模式运行的大型服务器的平均CPU利用率可以达到75%以上。不止如此,通过将多种应用整合在同一服务器的技术,还可以在这些应用之间有效的共享处理资源,更可以使用户能够按照业务需求的变化,按需的调整不同虚拟服务器的资源配置。 (3)更好的服务器投资保护 与传统架构相比,整合优化架构大量减少了中低端服务器的数量。统计数据表明,以UNIX服务器为例子,高端服务器在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平均大约可到七年,中端服务器一般为五年,低端服务器一般三年左右。更多的高端、更少的低端设备就意味着平均使用年限的增长,意味着服务器的投资回报率就更高。 (4)更强的管理系统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 以虚拟化为代表的服务器优化高级阶段,有效的降低了异构服务器环境的复杂度,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彻底的解放了数据中心的系统管理员,使他们从不同厂家复杂的技术细节中走出,可以更加专注于思考如何利用IT技术去满足企业各业务部门的新需求。同时面向业务应用的性能管理软件能够帮助您在第一时间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尝试自动优化系统,以尽可能保证业务优先级高的事务可以得到最佳的响应速度。 (5)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部署服务器资源 在虚拟化的服务器环境中,响应的系统部署软件可以按照预先定义的方式自动发现空闲服务器资源,并自动实现应用的部署和配置。与过去纯人工的手动方式相比,这将极大的提高IT系统对业务系统新需求的反应速度。
㈤ 服务器该怎么选择配置才能更快的适应5G时代
5G网络改变的是端到端性能,即无线网络与服务器始终处于连接状态的状况。可想而知,5G的部署与快速发展未来肯定离不开服务器性能的提升。未来选择服务器配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带宽和网络时延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直观的数据来看一下5G到底是什么黑科技——在5G标准下,网络延迟需要小于1毫秒。也就是说,从实际效果来看,5G时代的网络通信延迟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关于延迟,是指一个数据包从用户的计算机发送到网站服务器,然后再立即从网站服务器返回用户计算机的来回时间。目前,互联网上典型的网络延时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于是,更低的延迟,意味着对带宽网速有较高的要求。根据2015年6月ITU对5G未来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的定义:人的通信是移动通信需要优先满足的基础需求。未来eMBB将通过更高的带宽和更短的时延继续提升人类的视觉体验。
二、数据存储
5G的到来,会大幅度的增加社会信息量,社会对存储服务器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度的提升。拿大众最关心的视频播放体验来说,随着清晰度的上升,视频所占用的空间也随之增加,普通的存储设备将面临巨大挑战。据分析,由于传统存储系统显然不能跟上5G的闪电传输,分布式存储将成为主流。
不止是大量的数据面临存储容量的压力,5G设备的读写速度也需要跟上。5G网络理论下载速度有1G/s,而现在主存储介质里的机械硬盘写入速度仅在100MB/s左右(固态硬盘稍高),所以与5G服务配套的硬盘的读写速度必然要升级。
三、内容分发(CDN)
可以预见,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CDN)会对未来5G网络的容量与用户访问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面向大规模用户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业务急剧增长,如何更有效并且快速地分发大流量的业务内容,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时延,将是5G大规模商用服务器端所必须解决的难题。
总之,更低延迟、数据存储、内容分发等这些技术将会由于5G的正式到来而得到大大改善。而这一切基于服务器性能的提升。
㈥ 游戏服务器如何配置
一、服务器配置
对于所有服务器来说,配置越高,价格也就越高。比如一台普通独立游戏服务器配置的价格月付在1000元人民币以内,中等配置的价格月付在1000到5000块钱之间,高端配置的价格月付一般在万元以上。不同配置的价格相差很大,其性能相差也很大。因此,大家要合理的进行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二、服务器带宽
对于游戏服务器来说,带宽是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带宽的大小与质量的高低均是影响游戏服务器的重要原因。百兆共享带宽与百兆独享带宽的价格相差非常大,至于具体的价格也都不太一样,当然,也跟机房有一定的关系。
三、安全防御性能
对于游戏服务器来说,一般都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特别是对于一些热门网络游戏。所以,选择一家能提供高防服务器的IDC商尤为重要。对于游戏服务器来说,防御能力越强,其价格也就越高。
㈦ 如何配置php服务器
1、网络下载phpstudy安装包,然后安装该服务。
3.搞定。
㈧ 服务器网络配置怎么设置
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基本上是按照电脑买专业的服务器进行搭配,这个服务器只需要有电脑就可以直接搭配当前的服务器了,至于网络方面,你可以选择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当中的任何一家网线即可。
㈨ 如何对服务器进行配置
硬件
为了能使服务器更高效地运转,我们必须确保服务器各组件的性能合理搭配。例如我们购买了高性能的服务器,但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了兼容 组件,由于兼容组件的质量大大低于原装配件的质量,这样就会出现有的配件处于瓶颈状态,有的配件处于闲置状态,最后的结果就会导致整 个服务器系统性能下降。总之,一部高性能的服务器是整体性能的合理搭配,而任何一个产生系统瓶颈的组件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 。
1.处理器(CPU)
CPU对于服务器来说,就像人类的大脑。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目前,由于IA架构的服务器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因而受 到了国内外服务器厂商的青睐,并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而得到广泛的应用。Intel现在生产的CPU中主要分为3类,奔腾4(Pentium 4)系列、至 强(Xeon)系列和安腾2(Itanium 2)系列。其中:Pentium4 主要面向PC,对多处理器支持不够好,适用于入门级服务器。 被过滤广告
Xeon作为服务器专用CPU,除了拥有超线程技术外,还集成三级高速缓存体系结构,Xeon支持两个CPU,Xeon MP则支持4以上,适用于工作组和 部门级服务器。Itanium是与其他CPU完全不同的64位CPU,可用于处理大型数据库,进行实时安全交易等应用,适用于企业级服务器。
对于目前规模较小(如10个客户端)、服务器预算较低(如15000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选择CPU应该首先考虑Pentium 4。如果服务器的 数据处理量较大,可以考虑双Pentium 4处理器或Xeon系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买日后能升级到双CPU,但现在标配是单CPU的双路服务器 。因为CPU技术更新很快,当需要升级到双CPU时比较烦琐,而且同样费用下能买到性能明显比原来处理器高出许多的新一代的处理器。除此之 外,CPU的主频越高,缓存数量越大,则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就会越快、性能就会越高,但必需从自身的应用需求出发搭配相关硬件。
2.内存(RAM)
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往往重视CPU,而忽视内存的大小和性能。服务器内存比普通PC内存要严格得多,它不仅强调速度,还要求纠错能力和稳定 性。目前服务器上也有使用SDRAM内存的,但大部分服务器都使用采用ECC专用内存。内存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服务器本身所能配置的最 大内存来斟酌,因为服务器在工作时,会占用很多内存,所以应配置大一些,当然这也和资金投入有关。特别是对于数据库服务、Web服务等而 言,内存容量尤其重要。通常,入门级服务器的内存不应该小于512MB,工作组级的内存不小于1GB,部门级的内存不小于2GB。
3.磁盘阵列(RAID)
提升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RAID系统。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组,从 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而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 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RAID卡可以有效地提升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CPU占用率。由于价格的限制,SCSI RAID卡在入门级 服务器中还是很少采用的,但入门级服务器可采用廉价的IDE RAID卡以实现相似的功能。
4.硬盘(DISK)
硬盘和内存都是以大为美。现在的硬盘从接口上来说,主要可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 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SCSI硬 盘虽好但价格较高,因而较少在低端系统中应用。目前,在小型服务器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支持S-ATA(串行ATA)技术的IDE硬盘。这种IDE硬 盘与以往普通的支持P-ATA技术的IDE硬盘相比,由于采用了点对点而不是基于总线的架构,所以可以为每个连接设备提供全部带宽,从而提高 了总体性能。但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选用SCSI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5.主板(MAINBOARD)
在服务器的主板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的设备和是否有充足的扩展插槽,像显卡、声卡、USB接口等是否是集成的,这样既可以节约开销,同时 也留下了更多的扩展插槽,散热空间也相对更大了一些。还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在服务器厂商的配置资料中所注明的扩展插槽的数量可能包括 出厂时已经使用的插槽,如网卡、显卡等,所以这样的话,可供您使用的插槽数量已经打了折扣。同时,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的整体 性能有所影响。这里还要提到intel,因为它不仅是CPU制造厂商,同时也是重要的主板厂商,Intel主板严格遵照规范制作,并对Windows做了 优化,可保证产品的最大兼容性,加上对自己所生产的CPU最为了解,更容易释放和获得性能。
软件
操作系统(OS)
如果把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比作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服务器所选用的操作系统就是血液和脉络。目前,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三大类:第一 类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这类产品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得到,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目前Microsoft的中小企业操作系统 是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以下简称SBS)。SBS是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容易安装,容易管理,容易使用 。如:你现在只需要使用一个向导,就可以轻松地为网络、防火墙和电子邮件配置正确的设置。目前SBS有两个版本: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和高级版(Premium Edition)。第二类是Linux操作系统,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价格比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便宜很多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导致它的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慎用,不要只图一时便宜而陷入后续无底的维护“梦魇”。第三类是 UNIX,代表产品包括HP-UX、IBM AIX等,但这类服务器主要定位于高端,不适合中小企业。
数据库软件(DB)
数据库软件是服务器软件的另一个重点,它是维护企业核心信息的工具,数据库软件选择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业务整合和信息 化的深入。如果你选用了SBS高级版,那么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与其他的数据管理平台相比较,SQL Server 2000 与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程序兼容,同时各种数据库分析、监控工具有助于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营。如果你安装的是Linux操作系统,那你运行的数 据库软件就应该是MySQL了。作为掌管企业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我们不太推荐MySQL。因为MySQL是数据库领域的“中间派”,它缺乏一个全功能 数据库的大多数主要特征,但是又有比类似Xbase数据库更多的特征。它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那样需要一个守护程序,但又不能象 它们那样消费资源。MySQL可以在Linux世界里找到一个位置,但考虑到中小企业今后的业务扩展,应该选用一个更专业的数据库软件。
㈩ 如何修改web服务器配置
第一步:IIS的安装 A.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添加/删除程序”,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B.在出现的复选框中选择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IIS),这一组件约需19MB的空间。 C.点击“下一步”,并将Win2000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安装程序即可将程序文件复制到硬盘中,点击“结束”即可完成。 第二步:IIS中Web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IIS中Web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 A.打开IIS服务器的配置窗口,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或者“选择”→“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也可,打开的窗口。 B.在打开的窗口中鼠标右击“默认Web站点”,选择“属性”菜单。 C.在出现的“默认Web站点属性”窗口中,选择“主目录”标签,用以设置Web内容在硬盘中的位置,默认目录为“C:\Inetpub\Wwwroot”,你可根据需要自己设置。 D.在属性窗口处选择“文档”标签,设置自己默认的首页网页名称,例如“Myfirstweb.htm”,将其添加并移动到列表的最顶端。 E.确认默认的Web站点是否已经启动,如果没有可以鼠标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选择“启动”,在打开的IE地址栏中键入本机的IP地址,即可看到自己指定的主页已经开始在Internet上发布了。 这里只是介绍IIS最基本的设置选项,大家还可以按照需要去具体设置上面提到的“默认Web站点属性”,通过它来配置IIS的安全和其他一些参数。 IIS虽然好用,但默认安装的情况下,它也有很多的安全漏洞,包括着名的Unicode漏洞和CGI漏洞,因此在IIS安装完成之后,建议继续在微软公司主页上下载安装它们提供的安全漏洞补丁SP1和SP2。此外,建议将磁盘的文件系统转换成NTFS格式,安装系统的分区可在系统安装候转换,也可在安装完系统以后用PQMagic等工具进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