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氣管炎怎麼治療和預防
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徵。病情若緩慢進展,常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原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多見。
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將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
一、外因:
1.吸煙。
2.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支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
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支的誘發病因之一。
4.氣候。寒冷常為慢支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
5.過敏因素。
二、內因:
1.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
2.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綜合上述因素,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氣道存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礎上,有一種或多種外因的存在,長期反復作用,可發展成為慢支。
症狀
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主要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開始症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變冷感冒後,則引起急性發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演變發展為慢支。到夏天氣候轉暖時多可自然緩解。
(一)咳嗽: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於支氣管腔內均可引起咳嗽。咳嗽嚴重程度視病情而定,一般晨間咳嗽較重,白天從較輕,晚間睡前有陣咳或排痰。
(二)咳痰: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
(三)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慢支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鳴音。早期無氣急現象。反復發作數年,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
檢查
一、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晚期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
二、呼吸功能檢查:早期常無異常。發展到氣道狹窄或有阻塞時,就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肺功能表現,。
三、血液檢查: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並發肺部感染時,可見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緩解期多無變化。
四、痰液檢查。
治療
針對慢支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採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對臨床緩解期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復發為主。應宣傳、教育病人自覺戒煙,避免和減少各種誘發因素。
一、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一)控制感染 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葯敏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黴素G、紅黴素、氨基甙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能單獨應用窄譜抗生素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產生耐葯菌株。
(二)祛痰、鎮咳 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鎮咳葯物,以改善症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葯,以求消除症狀。常用葯物有氯化銨合劑、溴已新、維靜寧等。中成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協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強的鎮咳劑,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導致病情惡化。
(三)解痙、平喘 常選用氨茶鹼、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吸入劑。若氣道舒張劑使用後氣道仍有持續阻塞,可使用皮質激素,潑尼松20-40mg/d。
(四)氣霧療法 氣霧濕化吸入或加復方安息香酊,可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聲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釋劑。
二、緩解期治療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氣功亦有一定效果,加強個人衛生,避免各種誘發因素的接觸和吸入。耐寒鍛煉能預防感冒。
B. 拍片發現肺部氣管紋理增多怎麼回事
(1)支氣管性肺紋理增多:表現為肺紋理粗細不勻,其中常夾雜變形紋理和小蜂窩影,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
(2)血管性肺紋理增多:肺紋理粗大,從肺門向肺內保持血管走行的特性,常伴有心臟增大的表現,主要見於風心病、先心病等。
(3)淋巴性肺紋理增多:肺紋理在兩肺內呈纖細的網狀,常見於塵肺、癌性淋巴管炎等。
(4)吸煙性肺紋理增多:顯示雙肺紋理增多,但走行正常,主要是由於長期吸煙引起的炭末沉著症所致。
(5)生理性肺紋理增多:主要見於老年人和肥胖者。前者是由於老年人肺間質相對較豐富,從而在X線胸片上顯示肺紋理增多,後者是由於受檢者體質肥胖,皮下脂肪增多,導致X線吸收增加,從而引起胸片上肺紋理增多的假象。
X線是肉眼看不見的光線,能夠穿透人的身體,使照相膠片感光。由於人體各種組織透光程度不一樣,膠片感光影像濃淡不一,從而顯示出內部結構。X線檢查透過胸部、氣管、血管和淋巴管,會在熒光屏或照片上顯示出樹枝狀陰影。由肺門向外延伸,越分越細,止於兩肺邊緣。對此,放射科有個專門術語,叫肺紋理。
當構成肺紋理的氣管發生炎症,血管增粗充血,肺紋理即會增強或增粗。引起肺紋理增粗的常見的原因有:急、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先天性多發性肺囊腫、心臟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二尖瓣狹窄為主的風濕性心臟病,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間質性肺炎、膠原性疾病、有害氣體引起肺部損害及外傷等。
但是,肺紋理在形態和分布上,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有的粗些,有的細些;透視、攝片因條件不同,有的模糊些,有的清楚些;醫生判定標准也不完全一樣,像肺纖維化等都是有可能出現這類症狀的疾病。而在無法定義的情況下患者的診斷書上就會出現肺間質改變這個名詞。當然,對放射科報告的肺紋理增粗,也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作出正確的診斷。
C. 支氣管炎檢查有哪些方法
支氣管檢查可採用以下方法:
一、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若反復發作可引起支氣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症細胞浸潤或纖維化,X線圖像可表現為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雙下肺野明顯。
二、呼吸功能檢查:早期亦無異常。若出現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量曲線在75%和50%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
三、血液檢查:若有細菌感染,可出現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四、痰液檢查:可培養出致病菌。塗片檢查可發現革蘭陽性菌或者革蘭陰性菌,或者大量破壞的白細胞和已破壞的杯狀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