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腳本體感覺訓練方法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腳本體感覺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 2022-12-09 17:59:36

1. 有什麼能夠鍛煉腳趾的運動

有三個比較好的方法:
1、長時間的站立、步行或奔跑後,一定記得拿網球或高爾夫球滾動按摩一下足底筋膜。
2、多進行赤足訓練,也就是不穿鞋在路面上走或者赤足進行一些常規的健身訓練,提高足部的本體感覺能力。(你可以搞雙五指鞋穿穿,挺不錯)
3、進行一些專項的足部力量訓練。

2. 感統訓練方法

鏈接: https://pan..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提取碼:37us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 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3. 習慣性崴腳,應該怎麼去調養

這種情況是踝關節穩定性較差的表現,所謂崴腳,就是為外力使腳踝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讓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受損。建議你平時加強踝關節穩定性鍛煉。多走路對腳底摩擦和壓力較大,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而且對踝關節穩定性沒有多大的針對性幫助。可以適當走鵝卵石路,最好是站在平衡墊上訓練踝關節穩定性,每周鍛煉3-4次就可以了,大概就是隔天一次,不需要天天練,每次時間不超過10分鍾。

彈力帶勾腳

勾腳的動作既可以鍛煉小腿,也能強化腳踝,最好以坐在地板上的姿勢進行,輔助拉力不大的彈力帶。其中彈力帶勾腳有兩種方法:


1、彈力帶繞過腳底,雙手抓住兩端,用力踩到極限,然後慢慢收回。


2、彈力帶繞過腳背,兩端可以固定在床腿或門上,用力勾回,慢慢還原。

抓毛巾

這個練習訓練可以加強我們的足底肌,這部分也和崴腳有密切關系,需要松解和激活。尤其是當你有習慣性崴腳後,更需要鍛煉足底肌。可以先從坐姿開始,適應後提升到站姿。


方法:輕輕踩住毛巾,腳趾用力,模擬手抓東西的動作,把毛巾抓起來。




4. 感統失調在家怎樣訓練

感統失調家庭訓練方法有以下幾條:
1、觸覺刺激訓練,可以用干毛巾或絲綢等柔軟的綢布,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也可以用梳子刺激頭皮,並且進行順其自然的梳頭訓練,指導孩子順應身體的動作;
2、前庭感覺刺激訓練,讓孩子兩腳分開,左腳踏左邊的圈圈,右腳踏右邊的圈圈前進,通過走圈圈游戲強化孩子的視覺運動,雙側協調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
3、本體感覺刺激訓練,可以進行球類訓練,比如趴地推球、對牆拋球、排球等,通過球類訓練讓孩子在家中玩小皮球,可以發展孩子的身體運動能力、注意力、雙手和雙腳的協調能力,對感統失調的孩子有很大好處。

5. 叒萌分享 | 本體感的作用和訓練方法

簡單的說:人對自身的感覺就是本體感。

本體感在感覺統合中相對成熟最晚,是感覺統合中最基本的感覺。這是指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肌腱、關節、韌帶等來自自己身體的一種感覺,人體依靠這種感覺進行動作和行為的調節,有目的的行動肌肉的收縮和鬆弛,由此所產生的自身狀態和運動,都是來自自己身體刺激信息經感覺處理的結果。

例如:對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協調,手-耳協調,身-腦協調,動作靈活和靈巧等等。

本體覺的作用

本體覺的作用

(一)對自己身體的一種控制

本體覺就好像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一副感覺地圖,有了它即使不能聽不能看,我們也可以對全身有一個准確的掌握,例如,閉上眼睛,我們依然可以用手准確的指出鼻子,耳朵,嘴巴等器官所在的位置,上下樓梯時,我們不用可以去注意腳下,也不會出現踩空的情況,駕駛汽車時,我們可以一邊觀察前方道路的情況,一邊控制雙腳踩離合剎車,當夏季蚊蟲叮咬時,我們可以准確判斷出叮咬的位置並進行驅趕。這些行為的完成都依賴於本體覺。

(二)對肌肉的控制能力

手指肌肉控制力較差的孩子在寫字繪畫時效率非常低,而且寫出來的字也不工整,畫畫的線條也是歪歪扭扭的。口腔肌肉控制力較差的兒童容易出現語言障礙,嘴唇舌頭和聲帶都不是特別靈活,所以會在說話時口齒不清,令人難以理解。我們的身體活動幾乎都靠肌肉的伸縮來幫助完成。

(三)本體感和前庭覺共同影響身體的協調性

手和眼睛如果不協調,那麼輸入的視覺信息通過手部動作的反應就會存在偏差,具體表現在寫作業時常常抄錯數,抄寫課文時也經常顛倒。手和耳朵如果不協調,會導致兒童聽到的和做出來的不一致,例如,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常常記錯或者漏記。身體和大腦如果不協調,就會無意識的做出一些動作,上課時身子扭來扭去,注意力不集中。

(四)為大腦皮質運動進行復雜的分析綜合創造條件

在運動中,兒童藉助本體感受器感知每一動作中肌肉、肌腱、關節以及韌帶的縮短、放鬆和拉緊的情況,為大腦皮質運動進行復雜的分析綜合創造條件。良好的本體覺,那麼對肌肉運動的分析能力、運作時間的判斷能力就會很強,自然也會擁有出色的運動能力。

(五)向大腦傳遞當下環境的一些信息

使大腦和身體神經體系之間的信息傳送暢通無阻。例如:當身體處於一種高速的運動狀態時,常出現對稱性的緊張性頸反射,導致全身僵硬,在站立時,大腿以下肌肉常常難以伸展或彎曲,在坐電梯、摩天輪等空間不穩定移動的活動時,會出現全身僵硬,無法動彈的現象。

本體失調的影響

本體失調的影響

1、手腳笨拙,不能很好地協調身體動作,容易摔倒

2、動作慢、沒有上進心,缺乏自信心,脾氣暴躁,粗心大意

3、上課身體轉來轉去,不安地亂動,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

4、害怕旋轉、跳動,怕黑,閉上眼睛容易摔倒

5、空間知覺能力不足,容易迷路......

(1) .手腕力度不足、手指小肌肉不靈活:不會拍球,寫字容易出格,寫字不好,作業拖拉、很慢。

(2).手眼不協調:常常寫錯字、抄錯數、顛倒偏旁,看到的和寫的不一樣,粗心大意。

(3).手耳不協調:聽的和寫的不一樣,聽寫常出錯,唱歌、打節奏總是慢半拍,不跟節奏。

(4).身體和大腦不協調:大腦控制不住身體,上課老是轉來轉去,坐不住,姿態不良,小動作多。

本體訓練

本體訓練

項目名稱:蹦床

訓練目的:通過在蹦床中間跳(100個*3次—200個*4次),訓練孩子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空間感以及腿部肌力;在上下跳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刺激到前庭,提升注意力;眼睛保持看同一個地方,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能力,提升閱讀效率

項目名稱:羊角球

訓練目的:坐上去,雙腳往前放,雙手抓緊羊角,眼睛看前方,背挺直,用力往前。有效的訓練到孩子的腿部肌力以及掌握身體協調與平衡的能力

項目名稱:跳袋

訓練目的:身子走進跳袋中,向提褲子一樣提起來,雙手抓緊袋子,雙腳並緊同時用力往前跳,眼睛看前方,可以有效的訓練空間感,身體協調性,以及腿部力量

項目名稱:原地拍球

訓練目的:雙腳微微分開,原地不動拍球,球要高於跨低於肩,眼睛看球;通過原地不動拍球,有效的訓練孩子的手部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提升寫作業速度;眼睛看球,訓練孩子的視覺專注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項目名稱:鑽爬/跳躍項目

訓練目的:通過教具擺放各種各樣的通道與障礙,讓孩子身體能夠去感知各種的空間,訓練空間感,通過爬行與跳躍的訓練,有效的訓練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各部分,例如寫字速度

家庭訓練方案

家庭訓練方案

一、訓練項目

(一)側滾翻

操作方式:孩子平躺在墊子上,頭不動,手貼緊兩側褲縫,腳並攏夾緊,用力翻滾,過程當中觀察孩子位移程度和方向感。

注意事項:

1、向左和向右都要翻轉,根據孩子的暈眩反應來增加或者減少圈數。

2、注意孩子有翻出墊子的可能,周邊要有保護。

3、左右中間休息1-2分鍾。

(二)、閉眼原地踏步走

操作方式: 找一個目標點,眼睛閉上,原地踏步2分鍾,看看自己位移的程度,(在閉眼的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幫助孩子不斷去感受自身的位置和方向)

(三)跳繩

操作方式:每天跳繩1分鍾,記錄連續完成的個數

注意事項:

1、閉眼原地踏步要時刻注意孩子位移的情況,避免碰傷、撞傷。

2、跳繩前後盡量不站人,保持安全距離,以免位移,被誤傷。

(四)、拍球

操作方式:雙腳微微分開與肩同寬,球要高於跨低於肩,背挺直,眼睛看著球,前期可以不要求在原地拍,後期練習的很好了,可以要求在原地拍球、定點拍球或拍跨球等

(五)過山洞

操作方式:大人准備兩個一樣的凳子,然後用一塊木板搭在兩個凳子的中間,可以對木板的高度進行多次變換。讓孩子仰卧或仰躺著從木板下面鑽過去。或者可以讓孩子攜帶一些玩具、球類物品從木板下面鑽過去。

注意事項:

1、拍球要時刻注意孩子位移的情況,避免撞傷

二、游戲類

(一)摸一摸

操作方式:

家長與小孩面對面坐,訓練孩子摸五官,家長喊口令,孩子就指出與家長所喊道五官之一,如家長喊眉毛,孩子就用手摸眉毛,家長喊到哪裡,孩子就摸到哪裡,讓孩子摸的更准確。

(二)推小車

操作方式:第一步,讓孩子趴在地上,大人從後面抓住孩子的腳踝。第二步,大人將孩子的腿抬高,孩子用手撐起自己的身體。第三步,大人開始向前推,同時,孩子的手也開始移動。由慢到快,由直走到轉圈走。

注意事項:推小車的游戲,對參與雙方的體力要求會比較高,所以最好是父子或者父女之間來玩。同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第一次玩的時候,時間控制在五分鍾以內就可以,依次累加。此外,由於推小車的游戲,需要孩子的手掌撐在地面上,所以在進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地面的干凈與平滑,以免在游戲的過程中磨傷孩子的手

(三)閉眼聽聲音方位

操作方式:孩子閉眼坐著,家長在旁發出聲音,可以是拍手或擊打物品等,讓孩子判斷是哪個方向有聲音,用手指出來或是說出來。

(四)接傳球

操作方式:家長和孩子相對立站,中間距離大約2米,家長把球傳給孩子,孩子接到後在回來,反復練習。

(五)跳皮筋、跳繩、踢毽子、老鷹抓小雞、丟手絹、游泳、輪滑、體操等

注意事項:盡可能的多主動性訓練風,毫無預兆地席捲整片曠野,撩動人的思緒萬千。

圖文來源網路侵刪

6. 孩子觸覺失調,本體感差,有哪些訓練方法!

孩子觸覺失調,觸覺刺激可選用毛巾、絲綢、天鵝絨,手等,輕擦兒童的手、腳皮膚,要尊重兒童的反應。刺激皮膚的位置可從手、腳等部位依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