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自動錄入數據的工具推薦嗎要把數據錄到公衛系統...
隨著我國新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對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也不斷加大。我國醫院經歷了2003年後HIS的建設熱潮後,其基礎業務平台已逐步成型,HIS系統占醫療行業總體解決方案的比例分別由2013年的35%變為2014年的34.3%,HIS系統佔比略有下降。至2014年,CIS系統在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中佔比44.4%,HIS系統佔比34.3%。預計2014年至2019年,CIS系統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3.24%,高於HIS系統的18.80%。
目前,我國大中型醫療機構已經建成了具備基本功能的HIS系統和PACS、RIS、LIS等基礎CIS系統,臨床醫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開始向手術室和ICU等診療行為更為密集的科室延伸。
然而這一切架構格局的實現,都離不開數據與數據之間的聯系。
眾所周知,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網路是有內網和外網之分,對內是各科室、各崗位的業務流程化管理;對外是HIS系統和外部醫衛公共平台的連接等。隨著醫療信息化對醫院運營管理的全面滲透,互聯互通評級、電子病歷評級等帶來下游新需求。各種數據介面的建設已變得越來越迫切,幾乎到了不做數據介面,醫院很多業務就難以開展的地步。
包括國家衛健委已推出相關硬性政策要求:比如,2020年,所有二級醫院要達到衛健委電子病歷分級評價3級以上;三級醫院要實現院內各診療環節信息互聯互通,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准化成熟度測評4級水平。
傳統介面方式有道繞不過的坎
正因如此,作為一名曾經在多個基層醫院信息科任負責人,目前就職於專業的醫療IT公司的多年醫療IT從業者。一直以來,在醫院信息科,最讓我疲於奔命的不是各種軟硬體頻繁安裝和維護,而是上級又下達了各種信息化對接需求;在IT公司,我做得最多的也不是產品開發,而解決各種數據採集,軟體數據介面,多方協調關系的問題。
傳統的實現多系統數據共享的方法有很多種,這些方式各有優劣,舉一種常見的數據對接方式:
資料庫共享數據方式。系統A和系統B通過連接同一個資料庫伺服器的同一張表進行數據交換。這種方式交互更加簡單。通過資料庫的事務機制,可以做成可靠性的數據交換。但這種方式能夠同時連接的系統數量有限,而且,來自兩個不同公司的系統,不太可能開放自己的資料庫。
其他實現的方式還有,ftp/文件共享伺服器方式、message方式等。這些傳統的數據介面方式雖然實現的原理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全都需要再原軟體廠商配合開放介面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與其他行業的IT系統不同,醫療行業的IT系統更復雜,且核心數據極為重要。其實很多廠商也不願意看到醫院提出這個數據介面的要求,因為對任何醫療軟體廠商來說,這同樣意味著給自己找麻煩。更因為,相關利益方太多了,各個醫療IT廠商的產品相互獨立,各佔一個山頭,或出於數據安全考慮,或出於商業競爭考慮,並不願意配合。這些因素也導致,醫療行業介面開發的費用在所有行業中,可能是最高的。往往需要花費數萬至數十萬不等。
無介面開放之下 醫院多系統數據對接與公衛自動上報的設計與實現
那麼,有沒有可以繞開原軟體廠商可以實現的數據介面方式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無介面開放之下,醫院多系統數據對接與公衛自動上報的一種設計與實現。
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個場景,醫院需要將HIS系統中的數據上傳到區域公衛平台,這些需要上傳的數據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就診、收費記錄,出院的醫囑、費用數據、甚至是醫學影像圖片等。目前,這些數據在HIS系統的各個模塊中,包括各種表格數據、詳情頁欄位、圖片等。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不能獲得HIS廠家的數據介面支持。於是,我們能夠獲得這些數據的途徑就只能從HIS的界面上抓取數據,然後再錄入到公衛平台的界面上去。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用101軟體通用數據介面生成器來實現生成一個介面。
首先,我們需要用101軟體介面生成器配置一個從HIS系統採集數據的工具。101軟體通用數據介面生成器對目標軟體界面的固定頻率的數據刷新和數據採集,並且寫入到採集資料庫之中,並基於採集資料庫向公衛平台提供數據介面(包括:資料庫視圖,數據字典),可以以資料庫視圖介面方式提供,或者web service方式提供;
軟體通用數據介面生成器的適用范圍
相對於傳統的數據介面,101軟體通用數據介面生成器有以下幾個特點:
1.支持兼容基於Windows平台的幾乎所有各種CS/BS軟體;
2.不需軟體廠家配合,生成數據介面;
3.工具簡單實用,用戶可以按照自己需求DIY配置生成數據介面;
4.通常情況下,配置一個目標軟體的數據介面的生成工作,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5、成本遠低於軟體廠家配合做數據介面。
正和目前所有的數據介面實現方式一樣,101軟體通用數據介面生成器雖然通用,但並不是萬能。在以下三種情況下,101介面生成器暫時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需求。
1、數據實時性要求非常高,要求數據刷新的實時性在秒以內的,比如醫院的叫號系統,暫時還無法滿足(受限於軟體機器人點擊操作目標軟體的響應時間一般都需要數秒到數十秒);
2、所需獲取的數據在目標軟體界面上不能顯示可見的。(因為該工具只能對目標軟體所見即所得的數據實現數據採集)
3、目標軟體的服務端不能支持持續數據查詢請求壓力的。(該方式的數據採集需要對目標軟體進行反復的數據查詢,以獲得最新的實時更新數據,這個反復查詢請求的過程可能給目標軟體服務端產生壓力)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它已經實現了數據介面真正零代碼操作。 就算是不具備IT背景,不懂代碼的普通醫護人員,也很容易針對自己工作場景DIY一個軟體數據介面。我曾經找到一位普通的住院醫師,他完全靠自己動手就生成了一個體檢車上報醫院健康管理系統的數據介面。
在數據孤島林立的醫療IT行業,作為傳統數據介面以外的一個選擇,實現自動化的公衛平台數據上報工作,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它究竟能在多大范圍,多少領域解決數據介面的諸多痛點,我們可以嘗試一下。
B. web訪問資料庫的一般過程
web就是網頁了,一般就是讀資料庫,修改資料庫,查詢資料庫,寫入資料庫,保存數據的這幾個過程。
C. 如何測試webservice介面
1.了解url : http://localhost:8080/test/services/user?wsdl;
2.新建web service 項目 Test,啟動介面;
3.在項目Test上新建一個 web service client ,選擇JAX_WS;
4.Test項目會自動生成關聯代碼,新建一個Java類,main方法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System.out.println("123");
ServiceCommandServicesc=newServiceCommandService();
IServiceCommandis=sc.getServiceCommandPort();
Strings=is.queryInstanceById();
System.out.println(s);
Strings2=is.queryInstanceList();
System.out.println(s2);
}
D. java web數據介面一般用什麼框架和技術來實現
開發webservice應用程序中離不開框架的支持,當open-open網站列舉的就有很多種,這對於開發者如何選擇帶來一定的疑惑。性能Webservice的關鍵要素,不同的框架性能上存在較大差異,而當前在官方網站、網路資料中可以方便的找到各自框架的介紹,但是很少有針對不同框架性能測試數據。本文選擇了比較流行幾個框架:
Apache Axis1、Apache Axis2、Codehaus XFire、Apache CXF、Apache Wink、Jboss RESTEasy、sun JAX-WS(最簡單、方便)、阿里巴巴 Dubbo(除外)等,採用Java作為測試用例,通過本機和遠程兩種進行測試方式,對這幾種框架進行了性能測試,並對測試結果分析和性能比較,最後並對性能優異的框架進行了推薦。
目前三種主流的web服務實現方法:
REST(新型):表象化狀態轉變 (軟體架構風格)RESTEasy、Wink、CXF、Axis2…….
SOAP(比較成熟):簡單對象訪問協議 Xfire、Axis2、CXF、Axis1
XML-RPC(淘汰):遠程過程調用協議(慢慢被soap 所取代)
REST 簡單易用,效率高,貌似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有宣稱rest性能個方便比soap強大的,已經有很多框架宣稱對rest進行支持比如spring 3.0、struts…….. (網路觀點)
SOAP 成熟度較高,安全性較好
E. 什麼是介面
介面分類:
硬體介面:指的是兩個硬體設備之間的連接方式。
軟體介面:簡單來說就是軟體程序之間的數據交互通道。
軟體介面分類:
程序內部介面:同一個系統中模塊與模塊間的介面。
外部介面:是跨系統平台與平台間的對接。
常見介面協議:
webService介面:使用soap協議通過http傳輸,請求報文和響應報文都是xml格式的,常用的測試工具soapUI
http協議介面:目前使用最為廣泛,使用http協議傳輸數據,常用的測試工具jmeter、postman等
什麼是介面測試呢?
本質上基於某種協議,發送請求給服務端,服務端返回響應數據,對響應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和我們的預期是否一致,從而驗證功能是否正確。
為什麼做介面測試自動化測試?
1、更早的發現問題,降低研發成本
2、自動化測試落地性價比更高,比UI穩定
3、減少回歸測試人力成本與時間,快速的質量反饋
4、更容易實現持續集成
自動化測試最佳實踐模型:-代表時間
UI---service-------Unit
UI----service--Unit
F. webService介面是什麼
Web是使應用程序可以與平台和編程語言無關的方式進行相互通信的一項技術。Web 服務是一個軟體介面,它描述了一組可以在網路上通過標准化的 XML 消息傳遞訪問的操作。
它使用基於 XML 語言的協議來描述要執行的操作或者要與另一個 Web 服務交換的數據。一組以這種方式交互的 Web 服務在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中定義了特殊的 Web 服務應用程序。
簡單的說WebService是一個SOA(面向服務的編程)的架構,它是不依賴於語言,不依賴於平台,可以實現不同的語言(通過xml描述)間的相互調用,通過Internet進行基於Http協議的網路應用間的交互。
通過SOAP在Web上提供的軟體服務,使用WSDL文件進行說明,並通過UDDI進行注冊。
(6)軟體數據介面web擴展閱讀
Web Service技術, 能使得運行在不同機器上的不同應用無須藉助附加的、專門的第三方軟體或硬體, 就可相互交換數據或集成。
依據Web Service規范實施的應用之間, 無論它們所使用的語言、 平台或內部協議是什麼, 都可以相互交換數據。Web Service是自描述、 自包含的可用網路模塊, 可以執行具體的業務功能。
web廣泛用到的技術:
TCP/IP:通用網路協議,被各種設備使用
HT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應用):通用用戶界面,可以使用HTML標簽顯示數據
NET: 不同應用程序間共享數據與數據交換
Java:寫一次可以在任何系統運行的通用編程語言,因為java具有跨平台特性
X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子集):通用數據表達語言,在web上傳送結構化數據的容易方法
G. WEB網和資料庫的主要介面方式有哪四種
不理解你所說的是什麼意思.我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一下,就是前台(Asp.net,php,jsp)等和後台資料庫(Sql server,oracle啥的)的連接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和後台資料庫的一組類庫,比如我是學.net的,連接資料庫有ado.net可以連接幾乎所有的主流資料庫,有一些比較偏的資料庫會自己提供類庫
而不同語言之間的訪問,比如我用asp.net想訪問java做的數據訪問層,現在比較通用的是通過web service,即一個與語言無關的中間層將其隔離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幫助~
H. 請教高手,什麼是介面什麼是數據介面
個人觀點:
介面可以比喻為:一個通道,兩個相互獨立的程序,通過這個介面通道,實現數據傳輸,信息交流。當然這個兩個程序都必須遵守這個介面規定的一些標准,只有共同遵守這個介面標准,才能進行正常的通信。
如:程序A 把它運行後的結果數據(比如包括:數量,單價)分別放在了,紅盒子和黑盒子里,
(即:紅盒子里放的是:數量如1000個,黑盒子里放的是:單價10元/個)
那麼其它程序,如程序B 就可以到紅盒子里讀取數量,到黑盒子里讀取單價,
按照紅盒子里放數量,黑盒子里放單價的這個事先規定好的標准,兩個程序之間進行了正常的數據傳遞。
這個事先規定或預訂好的標准,即可稱為這兩個程序之間的「介面」。
I. 如何設計 webservice介面
Web service是一個平台獨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於可編程的web的應用程序,可使用開放的X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子集)標准來描述、發布、發現、協調和配置這些應用程序,用於開發分布式的互操作的應用程序。[1]
Web Service技術, 能使得運行在不同機器上的不同應用無須藉助附加的、專門的第三方軟體或硬體, 就可相互交換數據或集成。依據Web Service規范實施的應用之間, 無論它們所使用的語言、 平台或內部協議是什麼, 都可以相互交換數據。Web Service是自描述、 自包含的可用網路模塊, 可以執行具體的業務功能。Web Service也很容易部署, 因為它們基於一些常規的產業標准以及已有的一些技術,諸如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子集XML、HTTP。Web Service減少了應用介面的花費。Web Service為整個企業甚至多個組織之間的業務流程的集成提供了一個通用機制。
J. 軟體如何接收web伺服器數據
既然webservice服務端C、D
不需要再C里操作
那麼按照需求,A直接調用C的webservice介面,而c的介面只是一個調用D伺服器的介面。
然後等C獲得D的操作結果後,然後c在ruturn給A。
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類調用另一個類的方法。只是這兩個類分屬不同伺服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