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周歲的小孩肚子疼怎麼辦
你好,新生兒脹氣是常見的事,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寶寶腹部脹氣,其中大多數都屬於健康良好的情形。其實,只要家長把握日常生活的照顧原則,只要寶寶能夠正常地吃、喝、睡,活動力良好,體重持續增加,那麼就不必太過於擔心,更不要沒事就敲敲孩子的肚子,這樣不但對寶寶不好,也會憑空增加家長自己的煩惱。 寶寶腹脹的原因 一般來說,小寶寶的肚子本來就會比成人大,看起來鼓鼓脹脹的,那是因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卻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腹部會顯得突突下垂。此外,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另一個造成寶寶腹脹的常見因素,是嬰兒比大人更容易脹氣。 脹氣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1寶寶進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氣,尤其是當寶寶餓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時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空氣通過奶嘴的縫隙而進入寶寶體內。 3寶寶過度哭鬧。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 消氣diy 其實,嬰兒也有一些消散氣體的方式,例如: 餵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有些寶寶很會排氣,可以通過肛門將氣體排出; 另外,依靠胃腸壁的吸收,也可以緩解腹脹的現象。 治療與否 至於脹氣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療,原則上要以寶寶的臨床症狀為判斷標准。如果寶寶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現象、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力良好、排氣正常、體重正常增加,那麼這一類的腹脹大多屬於功能性腹脹,無須特別治療。 如果寶寶生病了,例如:呼吸道感染、腸炎或便秘,也容易導致胃腸蠕動和消化吸收功能變差,進而產生脹氣,甚至影響食慾。若有這些症狀出現,那麼就應該讓醫生加以治療。 如何預防脹氣 1盡量不要讓寶寶哭泣。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2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食後促使寶寶適當排氣。 3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 4餵奶時,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5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並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甘薯、蘋果、甜瓜等。 在什麼情況下的腹脹應該特別注意並就醫治療呢? 1腹脹合並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狀況,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有壓痛感。 3肚子鼓脹有綳緊感。 4合並呼吸急促。 5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 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那麼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包括:腹部長腫瘤、腹部實質器官(例如:肝、脾、腎)腫大、腹水、泌尿系統出問題等。 如果這樣,必須立刻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⑵ 離預產期還有不到一個月了,前端時間小肚子老疼醫生說是假宮縮不讓老溜達,現在能溜達嗎有時候小肚子
注意休息哦
⑶ 肚子疼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你好!肚臍下部裡面就是小腸的位置,有疼痛和腹瀉,應當是急性腸炎引起的。這種情況常常是吃了一些被病菌污染的食物。
指導意見:
可以用左氧氟沙星或諾氟沙星一類葯物治療,效果不錯,也可以用瀉立停。自己這幾天注意飲食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又沒有刺激性的粥類,不要吃生冷食物和辛辣油膩食物。如果感覺腹痛腹瀉比較重,應當暫時禁食,輸液治療。
⑷ 肚子左上側有時間會疼是怎麼回事
樓主,根據你說的應該初步懷疑是十二指腸潰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基本上每部分都是先講醫學專業方面的,括弧里的內容分有助於普通非醫學專業的理解。
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都屬於胃潰瘍,它是一種全球性的常見病。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青壯年,胃潰瘍多見於中老年,後者發病高峰比前者約遲10年。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多見,兩者之比約為3:1。消化性潰瘍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生,但並不是說別的季節就不發生,而且通常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的比較明顯。樓主可以大概先從概況上對照一下。
下面說一下典型的症狀。其實樓主的症狀非常典型。
(1)上腹痛為主要症狀,性質可為鈍痛、灼痛、脹痛、劇痛或飢餓樣不適感。多位於中上腹,可偏右或偏左。一般為輕至中度持續性痛。(也就是說,最明顯的特點是上腹痛,不管是疼的輕還是疼的重。)
(2)疼痛有典型的節律性,在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疼痛在兩餐之間發生,持續不減至下餐進食後緩解;在胃潰瘍表現為餐後約1小時發生,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至下餐進食後再重復上述規律。(其實十二指腸潰瘍最典型的也就是一樓說的飢餓痛,這里的飢餓並不是說樓主感到餓了才餓了,人的胃是不停的在蠕動的,上一餐進食之後就會進行消化活動,所以相比較來講下一餐進食之前就是相對的「飢餓期」。另外進食後緩解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然後講一下檢查的問題。確診潰瘍的首選檢查方法是胃鏡檢查,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做胃鏡。由於一樓提到了鋇餐,所以兩種我都講一下好了。
(1)胃鏡檢查不僅可以對胃十二指腸粘膜直接觀察、攝像,還可在直視下取活組織作病理學檢查及幽門螺桿菌檢測,因此胃鏡檢查對消化性潰瘍的診斷及良、惡性潰瘍的鑒別診斷的准確性高於鋇餐檢查。(通俗說來,就是有一根管子前端安有一個類似放大鏡的東西,管子進入到胃裡,醫生可以直接從外接的屏幕上看到胃內的真實情況,而且管子前端也有一個類似小鉗子的東西,可以直接取一些組織,然後做進一步精確的檢查。)
(2)鋇餐檢查適用於對胃鏡檢查有禁忌或不願接受胃鏡檢查者,但沒辦法做到象胃鏡那麼准確。原理這里就不再詳述了,因為牽涉到影像學,又要講很長很長。
潰瘍不及時治會變成慢性病的,很痛苦,所以最好樓主是去檢查一下,才能確診。
當然這是比較壞的說法,也有可能只是小小的岔了氣。無論如何,都先去檢查一下!
⑸ 怎樣區分是肚子痛還是胃痛
肚子痛是有很多種的。
「肚子痛」就是醫生說的「腹痛」意思。「腹痛」所包括范圍很廣,不是通常人們所理解只包括胃、腸、肝、膽、胰,還包括腹腔里的所有器官、組織以及腹壁的肌肉出了問題都會引起肚子痛。
對號入座疼痛的性質
脹痛:常與氣相伴,胃或腸里有很多空氣感覺很脹,多為機能性腸胃障礙。
絞痛:多是痙攣在搗亂,好像在把東西絞轉的痛,多為結石、腸堵塞、急性腸炎。
刺痛:好像用針刺般地疼痛,多為消化性潰瘍。
燒灼痛:往往是胃酸多,像胃裡有團火在燃燒。多為消化性潰瘍或其前兆。
隱隱作痛:可以忍住,輕微的痛感。
悶痛:像有重物壓著,或肚子里有東西而不舒服。
咬痛: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啃咬的痛。
感覺疼得厲害不厲害
劇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的程度,不排除:胃或十二指腸穿孔、膽囊(道)結石、闌尾炎及腸梗阻、輸尿管結石、嵌頓疝等,女性有下腹部疼痛時,應特別注意子宮外孕或婦科其他急症。
輕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如何看病掛號
根據腹痛輕重緩急,可按以下順序就診:
1、普通外科
發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一般首次就診應掛普通外科。腹部脹痛、伴嘔吐、不排氣、不排便的病人,應除外腸梗阻,均應去普通外科就診。
2、消化內科 發生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急性腹痛,或者慢性上腹痛伴反酸或嘔吐、腹瀉的病人,應去消化內科就診。
3、泌尿外科 急慢性左、右腰腹痛,伴血尿的,應確診有無泌尿系統結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瀦留等。
4、婦科 女性病人,在行經期、月經中期或者有停經史的,突發急性腹痛,應去婦科就診。確診是痛經還是宮外孕等疾病。
5、兒科 14歲以下的兒童,應該去看兒科。普外科
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窩處常發生疼痛為主的疾患。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民病胃脘當心而痛。」《醫學正傳》說:「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至於心臟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內經》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在臨床上與胃痛是有區別的。
胃痛發生的原因有兩類:一是由於憂思惱怒,肝氣失調,橫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氣為主。一是由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導致,宜用溫通、補中等法,以恢復脾胃的功能。
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個症狀,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宮能症。也見於胃粘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症等病。
(病因病理)
1.肝氣犯胃
憂思惱怒,氣郁傷肝,肝之疏泄失調,橫逆犯犯胃,氣機阻滯,胃失和降則胃脘頭痛正如沈金鱉所說:「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氣郁化火,可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陰虧耗,則病程每多纏綿;如久痛入絡,絡脈損傷,則見吐血,便血等症。
2.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或過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傷,食滯中焦,氣機不利而產生胃脘疼痛。或因寒涼傷中,胃陽被遏,正邪交爭,而胃痛乃作。
3.脾胃虛弱
病後脾胃受損或素體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從內生,以致脾不運化,胃失和降,而發生疼痛。胃陰素虛或病久陰傷,胃失濡養,胃氣不和亦能發生疼痛。
上述病因,既可單獨致病,又往往相互影響,而出現寒熱互見、虛實錯雜、陰陽並損之證候,臨證時必須靈活掌握。
(辯證論治)治療胃痛,首應辨其疼痛的虛、實、寒、熱性質及病在氣在血,然後審證求因,給於恰當的治療。大抵新病暴痛,痛勢急迫而痛處拒按者多屬實證;久病痛緩,病勢綿綿而痛處喜按者,多屬虛證;寒證疼痛,喜溫熨熱飲,遇寒則疼增;熱症疼痛,喜涼熨冷飲,遇熱則痛劇;以脹痛為主,或痛引胸脅,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此多為氣滯;痛處固定不移,多為刺痛者,常屬久病血瘀;若煩熱似飢,舌紅無苔或少津者,多屬胃陰不足之證。
胃痛的治法,古雖有「通則不痛」的原則,但決不限於「通」之一法,臨證之時,應運用四診八綱,詳加審察,根據病者的不同情況,確立恰當的治療方法。
1.肝氣犯胃本證按其不同情況,可分為氣滯、火郁、血瘀三種類型。
(1)氣滯
主證 胃脘脹滿,痛引兩脅,噯氣頻繁,噫氣或失氣後疼痛稍減,舌苔薄白,脈沉弦。
分析
情志不暢,氣郁不舒,肝氣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疼痛;氣病多遊走,脅為肝之分野,故痛引兩脅;胃氣上逆故噯氣頻繁,噫氣失氣後,氣逆暫緩,故疼痛亦稍減,苔白,脈沉弦為肝鬱之象。
治則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選穴 肝俞、脾俞、胃俞、中脘、粱門、章門、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晃撥俞穴行氣法,捏拿背肌理氣法與推揉腹部和中法。
若痛甚而噫氣嘔惡者,可同取雙內關、雙內庭、以利氣止痛;如泛嘔酸水,時時嘈雜;且肝膽互為表裡,肝熱則膽火上乘,故見口乾而苦;苔黃脈弦數乃肝胃郁熱所致。
治則 疏肝、泄熱和胃。
選穴
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章門、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提拿捏背助運法,按揉腹部消積法,揉壓陽陰清熱法,加用推揉胸脅疏肝法(見發熱)。
痛甚者,可用拇、食指分別捏拿兩側血海、粱丘、如痛已緩和,肝脾未調,可用雙手拇指對揉、對壓兩側三焦俞,單拇指按揉中脘,以調理三焦。
(3)血瘀
主證 痛有定處而拒按,多為刺痛,食後更甚,或見吐血便黑,甚則舌紫,脈澀。
分析 久痛入絡,絡脈損傷,故吐血便黑;瘀血為有形之物,故痛有定處而拒按;食與瘀並,故食後痛劇;瘀血阻滯血行不暢故舌紫、脈澀。
治則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選穴
肝俞、脾俞、胃俞、章門、內關、勞宮、粱丘、內庭。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晃撥俞穴行氣法,捏拿背肌理氣法,擦摩上腹散寒法;配用揉壓陽明清熱法,加用遠端誘導止痛法(雙拇指同取兩側內關、勞宮、粱丘、內庭)。
如嘔血便血不止,以葯物治療為主,待病情穩定後,方可施術手法。
2.病邪阻滯
(1)飲食阻滯
主證 胃脘脹痛,噯腐,厭食或嘔吐,吐後痛減,舌苔厚膩,脈滑實。
分析
食停胃中,傳化失常,故胃脘痛脹;飲食停滯,胃氣不降而反上逆,故噯腐或嘔吐;吐後積滯去而痛減;食濁熏蒸故苔厚膩;胃氣與宿食相搏,故脈滑實有力。
治則 消食導滯。
選穴 脾俞、三焦俞、粱門、天樞、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提拿捏脊健運法,按揉腹部消積法,拿揉抖顫導滯法,配用按壓背腰鎮痛法與揉壓陽明清熱法。
脹痛甚者,可雙拇指同按雙側天樞,以行氣導滯;食滯化熱,可晃撥兩側大腸俞。
(2)寒傷胃陽
主證 因受涼飲冷而胃痛暴作,痛勢較劇,喜溫熨熱飲,泛吐清水,或有惡寒發熱,苔白脈緊。
分析 突受寒邪,胃中陽氣不得宣通,正邪交爭,故胃痛暴作;惡寒發熱,苔白為寒邪外襲所致;脈緊主寒主痛。
治則 溫胃散寒止痛。
選穴 胃俞、脾俞、中脘、粱丘、內庭。可重用按揉背腰鎮痛法,捏拿背肌利氣法,搓擦胃俞溫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配用提拿捏背健運法與擦摩上腹三寒法。
3.脾胃虛弱(1)脾胃虛寒主證 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細緩無力。
分析 脾胃虛弱,寒氣凝滯,故胃痛隱隱;中陽不運,水飲停聚,故痛不甚而琺吐清水,喜暖喜按;脾陽虛故四肢欠溫,神疲乏力,舌淡、脈細緩無力。
治則 溫脾健胃。
選穴 肝俞、脾俞、三焦俞、粱門、中脘、章門、手三里、足三里。除拿揉抖顫導滯法和揉壓陽明清熱法不易使用,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
痛發之時,可拿搓胃俞,雙拇指同按粱門,以溫中止痛,痛止後,可按基本手法施術。如脾胃虛寒,而肝有郁熱,除胃痛外,尚見泛鉉嘔吐,時覺飢嘈,食則不舒,四肢欠溫,舌邊紅絳,苔白中黃,脈弦細者,可用雙拇指同取雙章門、立拳滾上腹部寒熱並投,肝胃同治。
(2)胃陰不足主證 胃痛隱隱,心煩嘈雜,口乾欲飲,大便乾燥,苔少或剝脫,舌光紅少津,脈細微數。
分析 胃陰不足,胃絡失養故胃痛隱隱;陰虛生內熱,故心煩嘈雜,口乾欲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苔花剝,脈細微數皆為胃陰不足之徵象。
治法 養陰益胃。
選穴 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可重用提拿捏脊健運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捏脊法反復施術十次。
食慾不振者,重用開三門、運三脘、大便隱血,腹部手法慎用。
胃痛一證,除用按摩等法治療外,注意飲食調節,心情舒暢,亦屬必要。
(基本手法)
1.按揉背腰鎮痛法 在單掌推背部膀胱經路線的基礎上,疊掌揉,雙掌根或雙拇指交替按壓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經內側線,注意局部重點取穴。
2��
�晃撥俞穴行氣法 單掌根著力,依靠脘關節作手掌晃動動作,帶動掌根晃撥,分別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壓力要適度,晃撥頻率均勻。
3.提拿捏脊健運法 雙手拇、食指沿督脈路線自上而下反復提拿(大椎穴至命門穴一段),施術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氣法 在肩胛內移的基礎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間區段,輕拿輕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轉動作。
5.搓擦胃俞溫中法 單掌根或小魚際肌快搓兩側胃俞穴,搓後緩緩揉動,使熱感滲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
兩拇指開三門、運三脘,單掌或雙掌於左脅肋部快速推撫,稱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脈路線;掌根輪狀順時針推脘腹;疊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 用單掌反復擦上腹部,頻率要快以溫熱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積法 雙拇指交替按壓腹部任脈及兩側胃經路線,雙掌重疊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雙掌扣臍輪狀揉腹部。
9.拿揉抖顫導滯法 在兩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礎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顫動作。
10.按揉陽明清熱法 用拇指或小魚際肌分別揉手足陽明經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為主
⑹ 早晨起床肚子疼,大便前端便秘,後部分拉肚子
您好,可能是因為胃病、消化不良、神經官能症等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糞便已經被運送到直腸但較長時間沒有排出,則因其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而變得乾燥。這些患者胃腸功能容易發生紊亂。
便秘形成後某種因素可能使腸蠕動忽然加快,結腸部分的糞便移動速度隨之加快,以致糞便中的水分尚未被充分吸收便被迅速推到直腸,使直腸充盈,讓人產生急於排便的感覺,這時就會出現糞便前一段乾燥,後一段較稀、較軟的現象。中醫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是患者因脾胃虛寒導致水谷運化失常造成的。
⑺ 走路久了腳肚肚疼得睡不著是怎麼回事
腳趾還是腳後跟呢?如果是腳趾的話說明鞋子前端空間較小,腳趾頭緊靠在一起,走路時間長的話就會出現疼痛感、紅腫等症狀;如果是腳後跟或小腿肚疼,說明你的鞋子是高跟鞋,站或走的時間長了會出現這樣的症狀,這是不長穿高跟鞋的原因。當然,如果你走路較長,也可能是過度勞累了。睡覺前拿熱水泡泡腳,然後塗少許的蘆薈膠按摩3-5分鍾,次日醒來再泡泡腳,然後再塗再按摩,就這樣會慢慢好的
⑻ 小孩經常肚子痛怎麼辦
您好,寶寶如果肚子痛,首先可能考慮是腹脹氣。引起寶寶腹脹氣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1、寶寶進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氣,尤其是當寶寶餓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時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空氣通過奶嘴的縫隙而進入寶寶體內。 3、寶寶過度哭鬧。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內通過...腸內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 有一些消散氣體的方式,例如:餵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有些寶寶很會排氣,可以通過肛門將氣體排出;另外,依靠胃腸壁的吸收,也可以緩解腹脹的現象。 如何預防脹氣:1 、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2 、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食後促使寶寶適當排氣。3 、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這樣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況。4 、餵奶時,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5、暫時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內發酵並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甘薯、甜瓜等。 如果肚子痛情況沒有好轉,建議可以帶寶寶及時就醫檢查原因。祝您寶寶健康成長!
⑼ 肚子瘦了肚子隱痛不規則的痛大便消化不良,偶爾大便前端有膿,吃飯感覺胃脹痛胃鏡腸鏡做了都沒問題
樓主如果胃脹,可能有消化不良,可以到葯店買【香砂養胃丸】幫助消化,菜市或者超市有茯苓粉,芡實粉賣樓主買回家加糖時常服用可以幫助消化。大便有膿應該長了痔瘡可以買【痔瘡栓】外塞。
⑽ 肚子左側只要一走長一點點的路就痛、有輕有重
經濟的三日減肥法: 香蕉1隻 蘇打餅2片 煮雞蛋1個 清咖啡1杯 酸奶1杯 (一日三餐,每餐的量) 蘋果牛奶減肥法: 第一天吃5—6個蘋果 第二天喝牛奶3—4斤 不能喝水 紅酒減肥法: 臨睡前30分鍾吃2片乳酪,1杯紅酒,三餐正常 黃瓜*雞蛋減肥法: 早、午各1個雞蛋1根黃瓜 晚1根黃瓜 一星期可瘦10多斤 一個月減30斤的方法: 早:脫脂牛奶 中午:吃1個雞蛋1根黃瓜 晚:1個蘋果 十二天減身上12%的方法: 頭3天以蔬菜和水果做為食物 早上吃水果 中午吃蔬菜晚上吃蔬菜 4—6天每天吃牛奶和酸奶(不帶防腐劑的)無限量 最後6天牛奶和蔬菜水果不限量 喝普爾茶減肥法: 此茶能美容、減肥、祛斑 中葯減肥法: 桑葚10克 決明子10克 百合10克 天冬10克 桑葉10克 潘瀉葉1克 日本迷你停食減肥法: 每周兩天不吃正餐,只吃流質食物 香蕉*乳酪減肥法: 早:香蕉1隻 低脂乳酪2杯 水1杯 中:香蕉2隻 低脂乳酪2杯 水1杯 晚:香蕉2隻 低脂乳酪2杯 青菜任吃 水1杯 蘋果減肥法: 連續3天只吃蘋果 第4天早上喝粥 雞蛋減肥方法: 連續3天只吃雞蛋 可瘦2—3公斤 不傷身體的減肥法 肥胖給人們帶來的煩惱與日俱增,雖然減肥的方法五花八門,但結果不是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就是引起不良反應。下面幾種中葯減肥方法既有較好效果,又不會帶來副作用。 1.枸杞子每日30克,沖茶服,早晚各1次,連用7周,用葯無禁忌,一般1個月後體重可下降2.6千克。 2.飯前半小時服用大**4-10片,每日1-3次,大便保持每日3次左右。 3.干荷葉100克,山楂250克,浙貝母100克,皂夾(火制)5克,生大黃50克,陳皮50克,上葯研細末為1療程劑量。每日取干葯50克,用開水浸泡,取汁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1個月1療程。 4.茵陳40克,首烏20克,金櫻子30克,黃精30克,生山楂15克,丹參20克,大黃10克,三七粉5克,澤瀉15克,葛根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決明子30克,澤瀉、郁李仁各15克,火麻仁、山楂各10克,研末,每袋20克,每日3次,每次1-2袋,飯前半小時服。 6.番瀉葉、桃仁、豬苓、積殼、黃芪各10克,研末。每次10克,開水沖服,每日1-3次,30天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