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家怎麼使用氧氣袋
氧氣袋是一個特製的長方形橡皮枕,袋內灌滿氧氣,袋子的一角連接橡皮管,用以供給氧氣,解除病人呼吸困難和增加心肌供氧量。它攜帶方便,可供家中搶救危重病人或轉送病人途中使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1.氧氣袋灌滿氧氣後要用螺旋夾將橡皮管夾緊。檢查氧氣袋是否漏氣,可用雙手壓氧氣袋,貼近面頰,若有漏氣,則面頰上可感到一股氣流,有時還可聽到氣流的響聲。如發現漏氣,要及時修理好,以保證及時供氧。
2.將消毒鼻導管接上玻璃接管,使之與氧氣袋皮管連緊,打開螺旋夾,將鼻導管口端對准面頰,如感到有氣流,則表示鼻導管通暢;也可將鼻導管口端放入一隻盛有冷開水的杯中,如見水中有氣泡逸出,則表示鼻導管通暢,並可從氣泡逸出的多少,了解給氧量的大小。
3.用棉簽蘸)令開水清潔一側鼻腔,然後把帶有氧氣經過冷開水濕潤的鼻導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膠布把鼻導管固定在鼻孔邊上,以防滑脫。
4.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導管刺激性小,較舒適,病人易於接受。買不到鼻塞時,可用滴管橡皮頭改裝,即把橡皮頭連接在接管上,在橡皮頭前端剪一個小孔即成。
5,氧氣袋內壓力降低時,可用手加壓,以利氧氣排出,或把氧氣袋當枕頭放在病人頭下,用病人頭部的重量,使氧氣排出。
6,有條件的最好能在氧氣袋皮管中間加1個濕化瓶,這樣可以使氧氣濕潤,以免病人因吸入乾燥的氧氣而損害呼吸道粘膜。濕化瓶內盛1/3的)令開水,瓶塞上有兩個孔,可插入長、短兩根玻璃管,長玻璃管上端接氧氣袋皮管,下端要深入到水面以下2—3厘米處,使氧氣通過玻璃管從水下面逸出,再進入離水面4—5厘米處的短玻璃管及與其上端連接的皮管、鼻導管輸送氧氣。這樣進入病人鼻腔的氧氣,因經過水的濕化,使病人感到舒適。但千萬注意不能把兩個玻璃管接錯了位置,否則濕化瓶中的水會因氧氣通入,壓力升高而進入病人口乎吸道,導致病人窒息。
B. 氧氣袋能壓嗎會不會漏氣
氧氣袋一般情況下最好是不要壓,因為裡面也就裝的氣體,如果你壓力過大的話肯定是會導致漏氣的,所以正常情況下為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最好是不要壓會比較好。
C. 【每日一學】臨床護理操作規范流程——吸氧
三. 吸氧①在病房:核對病人→xx,您好,我是您的責任護士xx,今天您的治療護理由我負責。由於您最近胸悶氣急,這是缺氧的表現,根據醫囑我來為您進行鼻導管吸氧。吸氧就是將鼻導管前端插入鼻腔,吸氧可以減輕您缺氧的症狀,您也會感覺舒服些。現在讓我看一下您的鼻腔。
您的鼻腔無分泌物。我去准備一下,一會兒就來。
②在治療室:洗手、戴口罩→檢查氧氣筒及各部位→沖塵→裝氧流表(略傾斜接氣門,用手旋緊,扳手加固直立)→在治療車上打開吸氧包→接灰管→打開蒸餾水沖洗瓶口→倒入濕化瓶1/3-1/2高度→接濕化瓶→查流量表是否關好,開總開關,開流量開關,查有無漏氣(用棉簽)氧氣是否通暢→關總開關,關流量開關→推氧氣筒至病人床邊固定穩妥→推治療車至病房。
③在病房:將治療盤放在床頭櫃上→將剩餘的蒸餾水倒入治療碗內→對病人說我先幫你清洗一下鼻腔,用2根棉簽蘸水分別清洗兩側鼻腔→接鼻導管→打開總開關、流量開關調節氧流量(刻度以紅球的中心部分為標准)→將鼻導管前端放入治療碗內查有無氣泡→插鼻導管→固定鼻導管於耳後→掛卡片(觀察記錄)→對病人說我現在已經幫您插好了,請您跟您的家屬不要吸煙,周圍不要有明火,不要隨意調節氧流量,如果有事請按床頭鈴,我也會隨時來看你的。→撤。
④拔管:在病房,對病人說XX,您的缺氧症狀已有所改變,根據醫囑來為您拔管停止吸氧。→拔管,關總開關,關流量表(待紅球降至最低部),清理用物(如病人有鼻腔分泌物用紗布擦一下)→記錄停止吸氧時間→撤。敬請期待下期:臨床護理操作規范流程——穿脫隔離衣
D. 求護理操作雙鼻導管吸氧法口述部分
(一) 適應症
1、 呼吸系統疾患影響肺活量者。
2、 心臟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難者。
3、 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細血管滲入組織而產生缺氧者。
4、 昏迷病人,如腦血管意外等。
5、 某些外科手術後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顱腦疾患病員、產程不定期長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 准備質量標准
1、 著裝整潔。
2、 用物准備
① 氧氣筒及氧氣表,扳手、棉簽、膠布、用氧記錄單、鼻導管,橡膠管,清水一碗。
② 檢查鼻導管及氧氣管道是否通暢,有無漏氣,環境是否安全。
③ 口述吸氧適應症。
(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
1、 裝表
① 先打開氧氣筒上總開關,放出少量氧氣,以沖氣門上灰塵後關上。
② 按氧氣表並用扳手旋緊。
③ 橡膠管連接氧氣表及濕化瓶。
④ 檢查小開關是否關好,開總開關,再開小開關,檢查氧氣是否通暢,全套裝置是否適用,關小開關待用。
2、 輸氧
① 將裝好的氧氣與吸投送用物帶至床旁,向病員說明目的以取得合作,使病員卧於舒適位置,備膠布兩條(均為五厘米),用濕棉簽擦凈鼻孔。
② 量鼻導管長度(耳垂至鼻尖2/3),用一膠布做標記。
③ 連接鼻導管,打開小開關調節好流量,將鼻導管前端放於清水中檢查鼻導管是否通暢並達到濕潤的目的,然後沿下鼻道輕輕插入若無嗆咳即固定(鼻翼、面頰部),記錄開始用氧時間。
④ 密切觀察缺氧改善狀況。
⑤ 停氧時輕輕撕去膠布拔出鼻導管,關小開關——關總開關——再開小開關放出余氣——關小開關。記錄停氧時間。
⑥ 整理單位,將用物歸還原處。
(四) 終末質量標准
1、 裝表動作迅速,符合操作規程。
2、 輸氧操作熟練,關心體貼病員。
3、 口述輸氧注意事項。
4、 根據病情調節流量。小兒1-2升/分,嚴重缺氧4-6升/分。
(五) 注意事項
1、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實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熱、防油。搬運時避免傾倒撞擊。氧氣筒應置陰涼處,周圍嚴禁煙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爐5米,暖氣1米,氧氣表及螺旋口上勿塗油,也不可用帶油的手擰螺旋。
2、 使用氧氣時應先調節流量而後應用,停氧時應先拔出導管,再關閉氧氣開關,以免一旦關錯開關,大量氧氣突然沖入呼吸道嘏損傷肺部組織。
3、 在用氧中,經常觀察缺氧狀況有無改善,氧氣裝置有無漏氣,是否通暢。持續用氧者應每日更換導管1-2次,並由另一鼻孔插入,以減少對鼻粘膜刺激。
4、 氧氣筒內氧氣不可用盡,壓力表上指針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時,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塵進入筒內,於再次充氣時引起爆炸。
5、 對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氣筒,應掛「滿」或「空」的標志,以便於及時調換氧氣筒。
E. 別人用過的氧氣袋還能再用嗎
氧氣袋是一個特製的長方形橡皮枕,袋內灌滿氧氣,袋子的一角連接橡皮管,用以供給氧氣,解除病人呼吸困難和增加心肌供氧量.它攜帶方便,可供家中搶救危重病人或轉送病人途中使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1.氧氣袋灌滿氧氣後要用螺旋夾將橡皮管夾緊.檢查氧氣袋是否漏氣,可用雙手壓氧氣袋,貼近面頰,若有漏氣,則面頰上可感到一股氣流,有時還可聽到氣流的響聲.如發現漏氣,要及時修理好,以保證及時供氧. 2.將消毒鼻導管接上玻璃接管,使之與氧氣袋皮管連緊,打開螺旋夾,將鼻導管口端對准面頰,如感到有氣流,則表示鼻導管通暢;也可將鼻導管口端放入一隻盛有冷開水的杯中,如見水中有氣泡逸出,則表示鼻導管通暢,並可從氣泡逸出的多少,了解給氧量的大小. 3.用棉簽蘸)令開水清潔一側鼻腔,然後把帶有氧氣經過冷開水濕潤的鼻導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膠布把鼻導管固定在鼻孔邊上,以防滑脫. 4.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導管刺激性小,較舒適,病人易於接受.買不到鼻塞時,可用滴管橡皮頭改裝,即把橡皮頭連接在接管上,在橡皮頭前端剪一個小孔即成. 5,氧氣袋內壓力降低時,可用手加壓,以利氧氣排出,或把氧氣袋當枕頭放在病人頭下,用病人頭部的重量,使氧氣排出. 6,有條件的最好能在氧氣袋皮管中間加1個濕化瓶,這樣可以使氧氣濕潤,以免病人因吸入乾燥的氧氣而損害呼吸道粘膜.濕化瓶內盛1/3的)令開水,瓶塞上有兩個孔,可插入長、短兩根玻璃管,長玻璃管上端接氧氣袋皮管,下端要深入到水面以下2—3厘米處,使氧氣通過玻璃管從水下面逸出,再進入離水面4—5厘米處的短玻璃管及與其上端連接的皮管、鼻導管輸送氧氣.這樣進入病人鼻腔的氧氣,因經過水的濕化,使病人感到舒適.但千萬注意不能把兩個玻璃管接錯了位置,否則濕化瓶中的水會因氧氣通入,壓力升高而進入病人口乎吸道,導致病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