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魚的脊椎骨和脊柱的區別
魚的脊椎骨和脊柱的區別是脊柱由體椎和尾椎兩種脊椎骨組成。魚中間的那條大骨應當叫做脊柱而不是脊椎,脊椎是指椎骨而脊柱是由所有椎骨構成的柱狀結構脊柱由體椎和尾椎兩種脊椎骨組成,體椎附有肋骨尾椎無肋骨著生兩者容易區別,魚類的偶鰭骨沒有和脊柱聯接與其他陸生脊椎相比顯然又是一個特點。
魚的構造
魚骨骼有內外之分外骨骼包括鱗甲鰭條和棘刺等,內骨骼通常是指埋在肌肉里的骨骼部分包括頭骨脊柱和附肢骨骼,頭骨由腦顱和咽顱兩部分組成硬骨魚類常見的淡水養殖魚類均為硬骨魚類的腦顱由許多骨片所合成其主要作用是保護腦,咽顱由一對頜弓一對舌弓和五對鰓弓所組成分別具有支持頜舌和鰓的功能。
脊柱由體椎和尾椎兩種脊椎骨組成體椎附有肋骨尾椎無肋骨著生兩者容易區別,每個脊椎的椎體前後兩面都是凹形的故稱之為雙凹椎體,這是魚類所特有附肢骨骼是指支持魚鰭的骨骼支持背鰭、臀鰭和尾鰭的骨骼是不成對的奇鰭骨骼支持胸鰭和腹鰭的骨骼為成對的偶鰭骨骼。
2. 魚的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尾鰭分別有什麼用
背鰭:保持魚體側立,對魚體平衡起著關鍵作用,若失去,會失去平衡而側翻。
胸鰭和腹鰭: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
尾鰭:決定運動方向,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臀鰭: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體輕微搖晃。
魚鰭還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
3. 魚的身體部位名稱是什麼
1、骨骼
魚的骨骼是由軟骨(軟骨魚)或硬骨(硬骨魚)構成的,在頭骨的兩邊有四至七片鰓,其中最前面的一片演化成了下劾骨。魚的脊椎骨是與頭骨連在一起的,在胸部有肋骨與脊椎相連,在背部,尾部和腹部有從脊椎伸出的長的刺。
硬骨魚在肌肉內常有硬化的脛所構成的魚刺。魚使用鰭來控制它的方位和運動。大多數魚的鰭內有骨質的刺來加強。胸鰭和腹鰭是成對的,並通過肩和髖的肌肉相連。背、尾和肛鰭與脊椎相連。有些魚背和尾之間的鰭內沒有刺,但可以硬化成角質以得以加強。魚運動時主要依靠身體的擺動和尾鰭。
2、皮膚
魚有兩層皮膚,表層的皮膚內含有能夠分泌粘液的腺,內層有許多連接組織,鱗和色素細胞也在這一層里。外層的粘液幫助魚減輕其游泳時的阻力。軟骨魚沒有粘液,但它們皮膚上細小的、牙齒般的突起有類似的作用。
3、血液循環和呼吸
魚的血液循環是封閉的,其心臟比較簡單,位於鰓附近,由一個心房和一個心室組成。魚的鰓有許多毛細血管的小葉,通過它巨大的面積它將水中溶解的氧吸收到血液中。魚鰓的功率非常高(有些魚可以利用70%的水溶解的氧),這可能說明魚的紅血球的功率很高。
硬骨魚的鰓外有一塊角質的蓋,魚在呼吸時同時張嘴和將鰓蓋打開,這樣將水吸入口中,鰓蓋上的膜防止水從這個方向流入。合嘴時可以通過嘴前部的一個機構將水從鰓縫中擠出去。軟骨魚沒有鰓蓋,它們必須不停地張著嘴游動,來讓水通過它們的鰓流過。
一些硬骨魚(比如鰻魚)的鰓縫非常小,它們的鰓在陸地上也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潮濕,這樣它們可以在陸地上呼吸一段時間。一些其它多多少少可以兩棲的魚還有其它的呼吸器官:有些魚可以通過皮膚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如彈塗魚。
有些魚可以將空氣吸入腸內,其流暢良好的腸壁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氧。有些魚身上有突出器官可以作為呼吸器官使用,一些魚的魚鰾與它們的腸相連,它們的魚泡也可以用來輔助呼吸空氣中的氧。肺魚的腸的突出物已經演化為肺了。
4、魚鰾
魚鰾是魚體內一個充氣的囊狀器官,主要用處不是呼吸,魚靠魚鰾來調節它們的比重,魚藉由魚鰾可以不用運動就緩慢上升或下降,大部分硬骨魚類皆有魚鰾這個調節浮力的器官。魚鰾本來是腸的一個擴充,有些魚如鯉魚的魚鰾還和它的腸相連,其它的魚如鱸魚的魚鰾已經和腸完全分開了。
假如一條魚要減輕它的比重的話,它將血液中溶解的氣體釋放到魚鰾中去,有些魚使用魚鰾中一個血管很多的地方(Oval)來充氣,其它魚通過腸和一個連接腸和魚鰾的管道(ctus pneumaticus)。
通過同樣的方式魚也可以將氣體重新溶入血液中來加大它們的比重。鰾也可以做為發聲共鳴的器官。
軟骨魚及一些在水底生活的魚和專長速游的硬骨魚沒有魚鰾,它們假如不運動的話就會沉到水底。
5、神經系統和感官
魚的神經系統比較簡單,腦比較小,沒有大腦上皮。魚的嗅覺非常好,它們的鼻和口腔不是連在一起的。魚耳由封閉的液泡構成,一些魚的魚耳通過可動的骨頭與它們的魚鰾相連。魚的眼睛裡的水晶體是不可調節的,它們只能看清近的東西。
它們能夠感受紫外線。生活在水底的魚的觸覺非常好,尤其唇和觸須的上皮上有感受觸覺的細胞。魚擁有一種特別的可以感受水流的器官:體側線,它們的身體側面中部有一條由皮膚中的小坑組成的線,在小坑中有可以感覺到水流變化的細胞和毛。
魚可能缺乏痛覺,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大腦系統和感受器。
6、繁殖
魚的生殖器官位於身體側部腸的上方。大多數魚是體外交配,雄魚和雌魚同時將它們的生殖細胞排泄到水中。魚卵的數量可以相差很大,鱘魚每次產子可達上百萬,而育子之的刺魚每次產子不超過一百。大多數情況下養育後代的魚中公魚照管後代。
有些魚沒有固定的性別,它們的性別隨其伴侶而變化,甚至可以在一生中多次更改。也有的魚進行體內受精,這些魚大多數直接生小魚,而不生卵。
生態和棲息環境
按照魚的棲息環境,魚類可大致分為淡水魚、海水魚和介於兩者之間的河口魚類。有少部分魚類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會在淡水與海水之間洄遊。例如鮭魚(三文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之後移到海水生長,又會回到淡水繁殖。
河口魚類是廣鹽性生物,可以忍受較大的鹽度變化,像鮭魚等會在淡水與海水之間洄遊的魚類也屬於廣鹽性生物。
世界上大多數大的水系中都有魚,但一些含鹽量過高的湖中沒有魚。此外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污染過分嚴重,其中也沒有魚了。有些魚專門被人培養為供觀賞的魚。
魚是一種重要的食品。全世界每年的捕魚量達一億噸。許多魚因為過分捕捉而受到滅絕的威脅。2003年5月15日在《自然》雜志中的一個論文報道今天全世界各大洋中魚的總數不到1950年的10%。尤其鯊魚、鱈魚和沙丁魚受到極大威脅。
4. 把魚的脊柱弄斷後有一條東西是什麼
脊索,魚的脊椎神經。
5. 魚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
魚的附肢為鰭,是游泳和維持身體平衡的運動器官。鰭由支鰭擔骨和鰭條組成,鰭條分為兩種類型,一種角鰭條不分節,也不分枝,由表皮發生,見於軟骨魚類;另一種是鱗質鰭條或稱骨質鰭條,由鱗片衍生而來,有分節、分枝或不分枝,見於硬骨魚類,鰭條間以薄的鰭條相聯。骨質鰭條分鰭棘和軟條兩種類型,鰭棘由一種鰭條變形形成,是既不分支也不分節的硬棘,為高等魚類所具有。軟條柔軟有節,其遠端分支(叫分支鰭條)或不分支(叫不分支鰭條),都由左右兩半合並而成。魚鰭分為奇鰭和偶鰭兩類。偶鰭為成對的鰭,包括胸鰭和腹鰭各1對,相當於陸生脊椎動物的前後肢;奇鰭為不成對的鰭,包括背鰭、尾鰭、臀鰭(肛鰭)。背鰭和臀鰭的基本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傾斜搖擺,幫助游泳,尾鰭如船舵一樣,控制方向和推動魚體前進。一般常見的魚類都具有上述的胸、腹、背、臀、尾等五種鰭。但也有少數例外,如黃鱔無偶鰭,奇鰭也退化;鰻鱺無腹鰭;電鰻無背鰭等等。以下是五種鰭的簡介:尾鰭:依據外形和尾椎骨末端位置的關系,尾鰭可分為以下的類型: (1)、圓形尾鰭:尾鰭為1葉,尾椎骨一直伸到尾鰭後端,將鰭分成背腹對稱,尾鰭末端尖,多見於魚類的胚胎期及仔魚期。 (2)、歪形尾鰭:尾鰭分上下兩葉,尾椎末端稍曲向上伸展到尾鰭的上葉內。上葉較長,下葉小而略為突出,形成內外上下均不對稱的歪形尾鰭。常見於現代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類,如鯊、鱘等。 (3)、正形尾鰭:分為上下對稱的兩葉;尾椎末端僅達尾鰭的基部,而稍上翹,保留有歪形尾椎的痕跡;尾鰭外形完全對稱,下葉由增加的尾下骨片支持著。正形尾鰭是高等魚類的特徵之一,據鰭形的變化,又包括了多種鰭形。 (4)、原形尾鰭:尾椎的末端平直伸展至尾的末端呈圓形,不象圓形尾那樣尖,尾鰭上下葉大致相等,這是一種原始的尾型,見於圓口綱,魚綱僅見於幼魚。 胸鰭: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前肢,著生於鰓蓋後緣的胸部。對魚類具有運動、平衡和掌握運動方向的機能。當魚停止前進時,胸鰭用於控制魚體的平衡;緩慢地游動時,胸鰭又起著船槳的作用;高速行進時,胸鰭緊貼魚體,當胸鰭被舉起時,則可減速和制動;當胸鰭一側緊貼魚體,一側舉起,則魚體朝舉起的一側拐彎前進,協助尾鰭起舵的作用。 腹鰭: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後肢,具有協助背鰭、臀鰭維持魚體平衡和輔助魚體升降拐彎。腹鰭著生的位置隨不同的魚類而異,軟骨魚類的腹鰭一般位於泄殖孔的兩側,形狀和胸鰭相似而稍小。硬骨魚的腹鰭位於軀干腹側的叫腹鰭腹位,這是一類較原始的種,如鯉魚,鮭魚、鯰魚、鯡魚等;位於胸鰭前方,在腮蓋之後的胸部者叫腹鰭胸位,如鱸魚、黃魚和鯛魚等;位於兩腮蓋之間的喉部者叫腹鰭喉位,如鯰科和鰧科的魚類。腹鰭胸位和喉位是魚類進化後出現的高級特徵。這些位置各異的腹鰭,在魚類演化史上是一重要的標志,在動物分類學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背鰭和臀鰭:主要對魚體起平衡的作用。但也有些體形長的魚類,背鰭和臀鰭可以協助身體運動,並推動機體急速前進。如帶魚的背鰭、電鰻的臀鰭、海鰻的背鰭和臀鰭都能推動機體向前運動。又如特殊體形的海馬,也是靠細小的背鰭運動來推動機體前進。 有關於鰭的知識:鰭式,是表示鰭的組成和鰭條數目的記載形式。各鰭拉丁文的第一個字母代表鰭的類別名稱,如「D」代表背鰭,「A」代表臀鰭(肛鰭),「V」代表腹鰭,「P」代表胸鰭,「C」代表尾鰭。大寫的羅馬數字代表棘的數目。阿拉伯數字代表軟條的數目,棘或軟條的數目范圍以「一」表示,棘與軟條相連時用「一」表示,分離時用「,」隔開。例如鯉魚的鰭式:D..Ⅲ一Ⅳ一17一22;P.Ⅰ一15一16;VⅡ一8一9;A...Ⅲ一5一6;C.20一22。以上表示鯉魚有一個背鰭,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軟條;胸鰭1根硬棘和15至16根軟條;腹鰭2根硬棘和8至9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5至6條軟條;尾鰭20至22根軟條。鱸魚的鰭式為D..Ⅻ一Ⅰ一13;A..Ⅲ一7一8;P.15一18;V.Ⅰ一5。表示鱸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由12根硬棘組成,無軟條;第二背鰭包括1根硬棘和13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7至8根軟條;胸鰭15至18根軟條;腹鰭1根硬棘和5根軟條%D%A追問:%D%A簡潔點 %D%A回答:%D%A胸鰭: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前肢,著生於鰓蓋後緣的胸部。對魚類具有運動、平衡和掌握運動方向的機能。當魚停止前進時,胸鰭用於控制魚體的平衡;緩慢地游動時,胸鰭又起著船槳的作用;高速行進時,胸鰭緊貼魚體,當胸鰭被舉起時,則可減速和制動;當胸鰭一側緊貼魚體,一側舉起,則魚體朝舉起的一側拐彎前進,協助尾鰭起舵的作用。 腹鰭: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後肢,具有協助背鰭、臀鰭維持魚體平衡和輔助魚體升降拐彎。腹鰭著生的位置隨不同的魚類而異,軟骨魚類的腹鰭一般位於泄殖孔的兩側,形狀和胸鰭相似而稍小。硬骨魚的腹鰭位於軀干腹側的叫腹鰭腹位,這是一類較原始的種,如鯉魚,鮭魚、鯰魚、鯡魚等;位於胸鰭前方,在腮蓋之後的胸部者叫腹鰭胸位,如鱸魚、黃魚和鯛魚等;位於兩腮蓋之間的喉部者叫腹鰭喉位,如鯰科和鰧科的魚類。腹鰭胸位和喉位是魚類進化後出現的高級特徵。這些位置各異的腹鰭,在魚類演化史上是一重要的標志,在動物分類學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背鰭和臀鰭:主要對魚體起平衡的作用。但也有些體形長的魚類,背鰭和臀鰭可以協助身體運動,並推動機體急速前進。如帶魚的背鰭、電鰻的臀鰭、海鰻的背鰭和臀鰭都能推動機體向前運動。又如特殊體形的海馬,也是靠細小的背鰭運動來推動機體前進。%D%A
6. 魚身上的背鰭,胸鰭,腹鰭分別有什麼作用
大多數的魚類都具備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尾鰭,就像我們的四肢,是魚類的運動器官。
背鰭 --- 是魚類運動和維持身體直立的平衡器官。
胸鰭 --- 相當於高等脊椎動物的前肢;位於左右鰓孔的後側。
主要的功用是使身體前進和控制方向或行進中 "煞車" 的作用。
腹鰭 --- 相當於高等脊椎動物的後肢,不同於胸鰭的是,它的位置隨著種類而有很大的不同,是分類上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硬骨魚類進化程度愈高,腹鰭的位置愈位於體的前部。
尾鰭 --- 尾鰭位於尾部末端,在魚的運動中為推進和舵的作用。
7. 魚類脊椎的一條
脊索,魚的脊椎神經.
8. 魚背上的東西叫什麼
鯨魚背上的東西叫什麼?
鯨魚背上的東西叫「背鰭」。
背鰭(Dorsal Fin)指的是魚背部的鰭。沿水生脊椎動物的背中線而生長的正中鰭,為生長在背部的鰭條所支持的構造。主要對魚體起平衡的作用。如果剪掉背鰭,魚就會側翻,不能直立。
但有些體形長的魚類,背鰭和臀鰭可以協助身體運動,並推動機體急速前進。如帶魚的背鰭、電鰻的臀鰭、海鰻 的背鰭和臀鰭都能推動機體向前運動。又如特殊體形的海馬,也是靠細小的背鰭運動來推動機體前進。
9. 魚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魚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1、頭:控制中心;
2、身:裡面有好多器官;
3、背鰭:控制平衡;
4、尾:劃水,控制平衡;
5、尾鰭:決定運動方向,提供前進的動力,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6、腹鰭:保持魚體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
7、胸鰭:劃水;
8、鰓:呼吸,過濾;
9、眼:看東西;
10、嘴:吃東西;
11、臀鰭: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則身體會輕微搖晃。
(9)魚的脊椎前端那個東西叫什麼擴展閱讀:
一、魚的簡介: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二、魚類特徵:
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鰭大或形狀復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
網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