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閘的意義
為什麼要使用安全隔離網閘呢?其意義是:
(一)當用戶的網路需要保證高強度的安全,同時又與其它不信任網路進行信息交換的情況下,如果採用物理隔離卡,用戶必須使用開關在內外網之間來回切換,不僅管理起來非常麻煩,使用起來也非常不方便,如果採用防火牆,由於防火牆自身的安全很難保證,所以防火牆也無法防止內部信息泄漏和外部病毒、黑客程序的滲入,安全性無法保證。在這種情況下,安全隔離網閘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彌補了物理隔離卡和防火牆的不足之處,是最好的選擇。
(二)對網路地隔離是通過網閘隔離硬體實現兩個網路在鏈路層斷開,但是為了交換數據,通過設計的隔離硬體在兩個網路對應的上進行切換,通過對硬體上的存儲晶元的讀寫,完成數據的交換。
(三)安裝了相應的應用模塊之後,安全隔離網閘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戶可以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在不同網路上的資料庫之間交換數據,並可以在網路之間交換定製的文件。 安全隔離網閘的主要性能指標有那些呢? 其性能指標包括:
系統數據交換速率:120Mbps
硬體切換時間:5ms 1.有哪些功能模塊 :安全隔離閘門的功能模塊有:
安全隔離、內核防護、協議轉換、病毒查殺、訪問控制、安全審計、身份認證
2.防止未知和已知木馬攻擊:
為什麼說安全隔離網閘能夠防止未知和已知木馬攻擊?
通常見到的木馬大部分是基於TCP的,木馬的客戶端和伺服器端需要建立連接,而安全隔離網閘由於使用了自定義的私有協議(不同於通用協議)。使得支持傳統網路結構的所有協議均失效,從原理實現上就切斷所有的TCP連接,包括UDP、ICMP等其他各種協議,使各種木馬無法通過安全隔離網閘進行通訊。從而可以防止未知和已知的木馬攻擊。
3.具有防病毒措施:
安全隔離網閘具有防病毒措施嗎?
作為提供數據交換的隔離設備,安全隔離網閘上內嵌病毒查殺的功能模塊,可以對交換的數據進行病毒檢查。
『貳』 網閘的概念
網閘是使用帶有多種控制功能的固態開關讀寫介質連接兩個獨立主機系統的信息安全設備。由於物理隔離網閘所連接的兩個獨立主機系統之間,不存在通信的物理連接、邏輯連接、信息傳輸命令、信息傳輸協議,不存在依據協議的信息包轉發,只有數據文件的無協議擺渡,且對固態存儲介質只有讀和寫兩個命令。所以,物理隔離網閘從物理上隔離、阻斷了具有潛在攻擊可能的一切連接,使黑客無法入侵、無法攻擊、無法破壞,實現了真正的安全。
安全隔離與信息交換系統,即網閘,是新一代高安全度的企業級信息安全防護設備,它依託安全隔離技術為信息網路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安全防護能力,不僅使得信息網路的抗攻擊能力大大增強,而且有效地防範了信息外泄事件的發生。
第一代網閘的技術原理是利用單刀雙擲開關使得內外網的處理單元分時存取共享存儲設備來完成數據交換的,實現了在空氣縫隙隔離(Air Gap)情況下的數據交換,安全原理是通過應用層數據提取與安全審查達到杜絕基於協議層的攻擊和增強應用層安全的效果。
第二代網閘正是在吸取了第一代網閘優點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利用全新理念的專用交換通道PET(Private Exchange Tunnel)技術,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夠完成內外網之間高速的數據交換,有效地克服了第一代網閘的弊端,第二代網閘的安全數據交換過程是通過專用硬體通信卡、私有通信協議和加密簽名機制來實現的,雖然仍是通過應用層數據提取與安全審查達到杜絕基於協議層的攻擊和增強應用層安全效果的,但卻提供了比第一代網閘更多的網路應用支持,並且由於其採用的是專用高速硬體通信卡,使得處理能力大大提高,達到第一代網閘的幾十倍之多,而私有通信協議和加密簽名機制保證了內外處理單元之間數據交換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信性,從而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提供更好的處理性能,能夠適應復雜網路對隔離應用的需求。
『叄』 隔離網閘有哪些功能
安全隔離網閘,又名「網閘」、「物理隔離網閘」,用以實現不同安全級別網路之間的安全隔離,並提供適度可控的數據交換的軟硬體系統。
安全隔離網閘的組成:
安全隔離網閘是實現兩個相互業務隔離的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通用的網閘模型設計一般分三個基本部分:
a. 內網處理單元
b. 外網處理單元
c. 隔離與交換控制單元(隔離硬體)
其中,三個單元都要求其軟體的操作系統是安全的,也就是採用非通用的操作系統,或改造後的專用操作系統。一般為Unix BSD或Linux的經安全精簡版本,或者其他是嵌入式操作系統VxWorks等,但都要對底層不需要的協議、服務刪除,使用的協議優化改造,增加安全特性,同時提高效率。
下面分別介紹三個基本部分的功能:
內網處理單元:包括內網介面單元與內網數據緩沖區。介面部分負責與內網的連接,並終止內網用戶的網路連接,對數據進行病毒檢測、防火牆、入侵防護等安全檢測後剝離出「純數據」,作好交換的准備,也完成來自內網對用戶身份的確認,確保數據的安全通道;數據緩沖區是存放並調度剝離後的數據,負責與隔離交換單元的數據交換。
外網處理單元:與內網處理單元功能相同,但處理的是外網連接。
隔離與交換控制單元:是網閘隔離控制的擺渡控制,控制交換通道的開啟與關閉。控制單元中包含一個數據交換區,就是數據交換中的擺渡船。對交換通道的控制的方式目前有兩種技術,擺渡開關與通道控制。擺渡開關是電子倒換開關,讓數據交換區與內外網在任意時刻的不同時連接,形成空間間隔GAP,實現物理隔離。通道方式是在內外網之間改變通訊模式,中斷了內外網的直接連接,採用私密的通訊手段形成內外網的物理隔離。該單元中有一個數據交換區,作為交換數據的中轉。
安全隔離網閘的兩類模型:
在內外網處理單元中,介面處理與數據緩沖之間的通道,稱內部通道1,緩沖區與交換區之間的通道,稱內部通道2。對內部通道的開關控制,就可以形成內外網的隔離。模型中的用中間的數據交換區擺渡數據,稱為三區模型;擺渡時,交換區的匯流排分別與內、外網緩沖區連接,也就是內部通道2的控制,完成數據交換。
還有一種方式是取消數據交換區,分別交互控制內部通道1與內部通道2,形成二區模型。
二區模型的數據擺渡分兩次:先是連接內、外網數據緩沖區的內部通道2斷開,內部通道1連接,內外網介面單元將要交換的數據接收過來,存在各自的緩沖區中,完成一次擺渡。然後內部通道1斷開,內部通道2連接,內外網的數據緩沖區與各自的介面單元斷開後,兩個緩沖區連接,分別把要交換的數據交換到對方的緩沖區中,完成數據的二次擺渡。
內部通道一般也採用非通用網路的通訊連接,讓來自兩端的可能攻擊終止於介面單元,從而增強網閘的隔離效果。安全隔離網閘設計的目的,是隔離內外網業務連接的前提下,實現安全的數據交換。也就是安全專家描述的:協議落地,數據交換。
功能
由於職能和業務的不同,用戶的應用系統及其數據交換方式也多種多樣:各種審批系統、各種數據查詢系統需要在網路間傳輸和交換指定資料庫記錄;各種匯總系統、各種數據採集系統需要在網路間傳輸和交換指定文件;各種復雜的應用系統需要傳輸和交換定製數據;內外網之間的郵件互通和網頁瀏覽需求要求網路之間能夠進行郵件轉發和網頁轉發。
故主流的安全隔離網閘一般具有如下功能模塊:資料庫模塊、文件模塊、消息模塊、郵件模塊和瀏覽模塊。
『肆』 網閘和防火牆的區別
網閘是一種由帶有多種控制功能專用硬體在電路上切斷網路之間的鏈路層連接,並能夠在網路間進行安全適度的應用數據交換的網路安全設備。
與防火牆的區別
防火牆一般在進行IP包轉發的同時,通過對IP包的處理,實現對TCP會話的控制,但是對應用數據的內容不進行檢查。這種工作方式無法防止泄密,也無法防止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攻擊。無論從功能還是實現原理上講,安全隔離網閘和防火牆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產品,防火牆是保證網路層安全的邊界安全工具(如通常的非軍事化區),而安全隔離網閘重點是保護內部網路的安全。因此兩種產品由於定位的不同,因此不能相互取代
『伍』 有沒有人遇到跨網閘調用webservice的情況
如果是擺渡的網閘,就算開了埠也沒有用,因為不是實時的通訊,
樓主可以了解下金瀚海科技的iCom-NetStrobe安全隔離網閘,是基於通訊重組的安全隔離與信息交換系統
我是金瀚海科技的銷售人員,樓主可以HI我取得更多的咨詢。
『陸』 誰能詳細闡述一下網閘的工作原理
網閘採用高速固態開關,在內外網路之間切換,開關的物理特性決定了任意一個時刻,系統在物理鏈路上只能處於內網或者外網的一側;當連入外網時,與內網斷開,從外網獲取需要交換的數據;斷開外網連接,連接內網,交換數據到內網。往復不斷,從而完成內外網路信息的交換;連接建立後,採用自定義信息交換報文和協議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換,防止黑客利用標准網路協議的各種漏洞進行攻擊;由於採用自定義安全傳輸協議,系統在底層自行完成對文件的分片、傳遞工作,在另一端負責對其進行重組、檢測;系統提供應用介面,對應用系統的表單內容進行嚴格的信息檢測和過濾,防止利用各種非法的查詢來獲取信息或者破壞信息;由於通過高速固態開關交換信息,時間延遲極短,為毫秒級,為用戶應用系統提供實時的在線訪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安全網閘不但提供標準的信息交流服務,如文件交流、資料庫交流和郵件交流等。還提供其他具體應用系統的二次開發介面,幫助用戶更快、更好的建立自己的安全信息交流平台。支持第三方安全軟體,如對傳遞和交換的數據進行殺毒等
『柒』 數據安全交換系統跟網閘比起來,有什麼優勢嗎
網閘類產品主要用於政府部門,其優勢是在實現物理隔離基礎上實現數據交換,但是其缺點也比較明顯包括:
· 無法實現多對多的數據交換
· 無法對交換行為進行審批和集中管控
· 無法對交換數據進行審批
· 系統過於封閉,很難與第三方系統集成審批
聯軟數據安全交換系統,也叫安全數據擺渡系統(以下簡稱「安渡」)。「安渡」產品相比於網閘有以下優勢:
· 功能更強,在不降低網路安全性的情況下,功能遠比「網閘」類產品強大和豐富,應用的場景更多;
· 支持多網間相互交換「安渡」允許多個網路間相互交換,而不僅僅是兩個網路間交換數據;
· 性能更高,「安渡」的體系架構以及在使用對比過程中確定,同性能情況下,「安渡」性能高於「網閘」類產品;
· 高效方便;只要策略允許,無論是同一個網路還是不同網路間的兩台主機,都可通過瀏覽器、專用客戶端軟體或Windows共享盤符的方式,方便、高效地交換數據文件;
· 易於擴展,「安渡」能非常方便地與用戶的OA等各種業務系統集成,擴展方便;
·維護方便,一方面,無論是單台設備,還是多台「安渡」設備的管控、部署、維護、升級,都可以通過Web頁面集中管理、設置;另一方面,同一用戶無論有在哪個網路上操作,都只需要一個帳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