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線等,急需企業人事檔案管理系統的案例
1. NRC公司概貌
NRC公司是一家國有大型外貿公司,年營業額100億元以上,在行業中佔有相當地位。公司成立於70年代末期,是中國第一次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公司成立初期,只經營國際貿易,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逐步擴充到國內貿易、金融投資、服務貿易等其他業務領域。同時先後於八九十年代先後成立了十家國內子公司,經營模式基本與總公司一致。
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由於主客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除總公司主營業務國際貿易外,其他業務的經營效果都不理想。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都有待調整,新的現代企業制度亟待建立,同時現代管理手段的應用水平也是企業亟待提高的方面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外貿企業基本經歷了四個變革時期:80年代初期,對外開放時期;80年代末期,經濟緊縮期;90年代初期,經濟膨脹期;90年代中後期,經濟軟著陸。每個時期都給外貿企業管理提出不同的課題,也導致了企業內部組織機構、管理模式不同的變化。而企業對於管理信息系統的認識和態度,以及對於管理信息系統的投入和建設也不斷發生變化。
NRC公司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也經歷了四次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歷史。
2. 1987年建立第一代管理信息系統
進出口業務使公司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發達國家,受到一些先進管理思想的影響,也了解了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80年代中期,NRC公司調入了一個新的總經理,拉開了NRC公司建設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的序幕。
當時NRC公司只經營外貿進出口業務,且主要是出口業務。外貿業務全部由總公司經營,國內子公司只負責產品的發運工作。總公司業務比較單一,業務流程復雜但清晰,業務量很大(見圖1)。
總經理
副總經理
(主管管理)
副總經理
(主管經營)
副總經理
(主管綜合)
副總經理
(主管財務)
1. 辦公室
2. 計劃處
3. 人事處
4. 信息中心
5. 後勤處
1. 出口一處
2. 出口二處
3. 出口三處
4. 出口四處
5. 進口處
1. 貨源處
2. 運輸處
3. 庫房
4. 技術安全處
1. 綜合財務處
2. 業務財務處
圖1 1980--1990年NRC公司組織結構圖
NRC公司的業務合同執行周期都很長,有些在數年以上。新產品的研發、市場推銷、商務談判、產品訂貨、產品儲運、貨款回收、售後服務、老產品改造等諸多復雜的業務環節需要大量的檔案管理。手工管理使NRC的檔案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工作分離,很難准確掌握業務發展的狀況和進行完善的業務分析。總經理決心將這些紛亂的數據管理好。
1987年公司經理工作會議決定在總公司建立一套管理系統,系統用於財務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運輸管理等公司業務管理,總經理希望在1~2年內能夠建立起公司基於計算機系統的管理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成立了信息中心,人才來源是本行業的其他單位。該項目得到了上級的批准,拿到所需的投資,系統建設的資金規模規定在100萬人民幣以內。
公司從本行業中的計算機技術機構調入了兩名計算機軟硬體的專家,擔任新成立的信息中心領導,並負責此項目的開發。軟體開發方是行業內的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總經理將該項目交給主管綜合管理工作的副總經理負責,由公司計劃處負責協調各部門的業務關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計劃處權力是很大的,企業內部資源的計劃與調配、業務任務和工作進度幾乎全部由計劃處負責,由計劃處協調系統開發過程中的關系應當說是很合適的,計劃處處長對於這種管理方式也很感興趣。
系統開發工作進行到半年,公司經理層對工作分工進行了調整,原主管公司綜合管理工作的副總經理調往其他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的領導工作轉交給另一位副總經理負責,同時計劃處處長外派海外長駐,由一位新調來的處長接替工作。新的主管領導與新的計劃處處長對管理信息系統較前一任領導有著不同的看法,在態度上不支持也不反對。
由於企業第一次使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單位作為計算機研究部門也不了解用戶信息系統的具體要求,為慎重起見,開發小組採用了邊開發邊使用的方式。由於系統使用對工作習慣改變較大,系統試用過程中,使用單位反映出來的意見較多,需要大量的修改。部委計算機研究所在開發軟體過程中嚴格按照行業要求,開發的軟體的源程序不提供給用戶單位,如果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要調整功能必須找開發單位,由他們來修改,這樣使NRC公司在功能修改上很繁瑣,往往在一些小小的功能調整上,都要等很長時間。主管的副總經理與計劃處處長經過廣泛聽取了用戶的意見後,一致認為——「系統不適應公司的業務」。
整個開發工作從1988年開始,1990年全面完成投入使用,使用中業務部門反映使用太麻煩,能輸入到系統中的信息僅僅是合同的一小部分,這些信息業務員都能在腦子中記得很清楚。另外系統使用起來很慢,終端都集中在二樓計算機室,業務員使用時還要跑上跑下到二樓來輸入和查詢信息。在硬體方面,個人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小型機的應用受到強烈挑戰,由於王安計算機公司堅持不向個人計算機轉向,認為小型機才是計算機發展的方向,企業在市場上受到很大的沖擊,經營發展面臨很大的危機。
1991年底,在用戶的強烈抗議和領導的否定下,系統應用已全部停滯,沒有正式宣布過項目實施的結果,但實際項目應用完全失敗了,使用的設備也隨著「王安」電腦公司的衰敗變為一堆「廢鐵」。 非常巧合,總經理在系統失敗後,因為與系統無關的原因調離了公司,公司又調來一位新的總經理。既然管理信息系統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還沒有重要到像財務部門那樣,沒有會計、出納就無法領到營業執照,沒有業務部門就沒有利潤來源,企業領導對它的態度無論是重視還是輕視,都不能說他有哪些不對。雖然說已經進入九十年代,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國的企業中開始受到普遍重視,但NRC公司的新任總經理對MIS可以說絲毫不感興趣,從此NRC公司的信息中心走上了一條艱難的道路。
3. 1992年建立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
1991年信息中心被撤消,合並到計劃處,信息中心主任改任計劃處副處長,負責信息工作。計劃處將信息工作改編為一個信息組,業務與處內其他業務毫無聯系,辦公室也與計劃處不在一起。計劃工作在公司內是舉足輕重的,但信息工作卻被認為無所謂。
1992年,隨著「南巡」熱潮在全國各地產生的連鎖反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投資熱潮高漲起來,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也隨著PC機的使用熱了起來。
這時的NRC公司在企業結構上有了很大調整,總公司在業務方面開拓了新的出口業務領域和國際工程承包業務領域,並成立了相應的業務部門。經過調整,公司將傳統出口業務通稱「第一業務口」,新的出口業務口通稱「第二業務口」,進口業務稱「第三業務口」,工程承包業務通稱「第四業務口」。每個業務口進行模擬獨立核算,分別有各自的財務處和管理處,總公司財務處改為綜合財務處負責協調各財務處間的關系,總公司計劃處負責協調各業務口的業務和各口管理處的管理工作(見圖2)。
1. 綜合財務處
2. 業務財務處
1. 貨源處
2. 運輸處
3. 庫房
4. 技術安全處
出口二口
1.出口一處
2.出口二處
3.出口三處
4.出口四處
5.進口處
工程口
1. 工程一處
2. 工程二處
國內外分支機構
出口一口
1. 出口一處
2. 出口二處
3. 出口三處
4. 出口四處
5. 進口處
1. 辦公室
2. 計劃處
3. 人事處
4. 信息中心
5. 後勤處
副總經理
(主管財務)
副總經理
(主管綜合)
副總經理
(主管經營)
副總經理
(主管管理)
總經理
圖2 1991——1995年NRC公司組織結構圖
NRC公司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台式計算機,當政府提出企業使用會計電算化的要求後,會計電算化的概念也很快推開。由於每個「業務口」都要求自己的自主權,各自有不同的渠道和習慣,四個「業務口」形成了三種財務系統方式:
l 「第一業務口」找人開發了符合自己要求的財務系統
l 「第二業務口」購買了「安易財務系統」
l 「第三業務口」購買了「用友財務軟體」
l 「第四業務口」由於是工程業務,一般軟體無法滿足,經協商與第一業務口使用同一財務系統。
各自的方案分別提出來,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得到了領導的批准。當時的信息組從信息技術的角度提出了「統一模式」的意見,但沒被重視。財務系統形成了各自為戰的格局,信息組只有希望能將業務管理統一到新的信息系統上來。
1992年中,NRC公司計劃處信息組立項,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信息系統,新的系統完全擺脫第一代系統的結構,採用新的方式,但涉及到的業務范圍相對這時的企業業務范圍卻很小。
第二代系統建設的方案開發內容僅限於采購、銷售訂單及運輸單據管理。系統的原型採用公司某個子公司信息部門根據自己需求開發的系統,這套系統在子公司內已使用了兩年,使用范圍雖小,但使用情況較好。
總公司的業務較子公司復雜得多,引進的軟體不可能直接照搬使用,需要根據總公司的需求進行二次開發,因為總公司的需求基於的是第一次系統開發時的調研結果。二次開發的工作量相當大,好在此次購買包含源代碼,可以根據業務人員的需求及時修改,但是自身的開發力量不足,公司人事部門根本不考慮給予補充,開發進度慢,對系統投入使用影響很大。系統經過初步的修改即開始推廣應用,希望在使用中逐步調整到位。但是第一次系統開發的失敗決定第二次推廣的難度更大,第一、三、四「業務口」的業務員強烈抵觸使用新系統,相應的管理處也無精力去推廣。最後只有「第二業務口」的管理處室領導比較重視,才得以在其四個業務處和運輸處內推廣使用,邊使用邊修改。好在有「第二業務口」的管理部門的支持,系統才能艱難地使用下去,但系統功能也僅限於業務員製作合同,運輸部門製作單據,業務系統最終也沒有實現與財務系統的數據交換,而且由於統計數據與計劃處的統計數據不一致,被公司責令不得使用系統向外提供數據,系統的數據只能在「第二業務口」內使用。
NRC公司的第二代管理信息系統只是—個短短的過渡階段,1992年開始立項到1993年投入使用,1995年由於企業經營場所的變遷而終止了它的應用。
NRC的第三代系統的推出,完全是由於這一次經營場所的遷移,也正是這個原因決定了第三代系統最終的結果,無法真正完成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雖然它已具備了相當高的技術手段。
4. 1995年建立第三代管理信息系統
到1994年,連續三年的經濟熱潮使中國的國有外貿公司成為當時效益最好的企業,在1992年到1994年幾年間外貿公司的確大大積累了一筆資金,但很多企業的錢又很快被「房地產熱」和「進口熱」消耗得所剩無幾。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所有的外貿公司都投資房地產,幾乎全都被套死,幾乎所有外貿公司都有意無意被違規進口騙去大量資金。
1992年~1994年,NRC公司也在環境的推動下,經濟效益一路增長,公司決定拿出一筆資金投資一個房地產項目,直接的需求是改善自己的經營場所。1994年最終決定重新選址建造自己獨有的辦公大廈——NRC大廈,1994年動工,1995年12月完工。1996年元旦遷入新的辦公大廈。
在大廈設計過程中,根據當時高檔寫字樓的流行模式,公司決定要將大廈建成智能大廈,擁有現代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可用於通訊、監控和計算機系統,這個現代化大廈建造思想給了公司信息小組新的開發環境,也帶來了公司成立以來在信息上最大的一次投入。
1995年後期,NRC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了重大的調整。當時國有外貿公司為迎接「入關」的挑戰,建立與國際大公司勢均力敵的規模,提出建立「國際化、實業化、集團化」的綜合商社,其代表企業是「中化商社」。其他外貿公司紛紛效仿,國家主管部門也大造輿論,頃刻間國內外貿商社遍地。NRC公司根據上級的指示,行政兼並了一家內貿公司、一家物流公司、一家設計院、兩個工廠,掛上了「NRC商社」的牌子。通過這次調整,企業資產總額翻了一番,員工數量翻了兩番,下屬企業數量翻了兩番。管理的跨度大大增加,原有的管理層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新格局的需要。公司只好增加管理層次,實行事業部制,原有的「業務口」改編為相應的事業部,配備齊全事業部內部的管理機構和職責,兼並來的兩個大型公司改編為兩個事業部,共六個事業部。管理部門增設職能部室一層,職能部下設管理處室,配齊職能部內部的建制和職責,保證職能部室的管理功能可以完全覆蓋公司全部所有的業務領域和經營機構。另外,恢復了信息中心的獨立建制,作為原計劃處改編的經管部的下屬機構,不直接向公司級領導匯報工作(見圖3)。
副總裁
(主管經營二)
總會計師
(主管財務)
副總裁
(主管經營一)
副總裁
(主管管理)
國內外分支機構
第六事業部
第五事業部
第四事業部
第三事業部
第二事業部
第一事業部
黨政工作部 1.黨委辦
2.工會
3.團委
4.老幹部處
人事部
1.人事處
2.教育處
3.人才培訓中心
財務部
1.綜合財務
2.資金融通
3.審計處
企業管理部1.貿易管理2.工業管理3.實業管理4.信息中心
企業策劃部
1.規劃部
2.投資管理
3.宣傳處
辦公室
1.秘書處
2.公關處
3.檔案處
總裁
圖3 1995——1997年NRC公司組織結構圖
信息中心選擇了STG計算機研究所作為新的系統軟體開發方。雙方簽訂了軟體開發合同,軟體投入100萬元人民幣,分期支付,開發的內容涵蓋NRC所有業務,主要包括:進出口管理、工程承包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物業管理、辦公自動化及經理查詢等幾大模塊,開發周期定為1年。由NRC公司協助STG研究所進行業務調研,做好系統的分析,完成系統分析後由研究所進行系統設計,經信息中心認可進行開發,開發初步完成後投入試用,並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適當的修改,最終正式上線使用。
STG研究所是一家專業的部屬計算機研究所,擁有很強的科研開發能力,承擔著我國某領域的尖端計算機技術的研究。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STG研究所成立了自己的計算機公司,依託自身的科研開發力量,承擔對外承攬的計算機工程,在與NRC公司簽約之前STG已經完成了多項計算機工程,但多數以硬體系統集成為主,真正完成企業大型信息系統的經歷不多。但從STG提供給NRC公司的項目隊伍的成員看,承擔軟體製作的能力是不容懷疑的。項目由一位在計算機界有相當聲譽的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擔任總負責,由研究所軟體室的主要骨幹組成幾個項目小組分別承擔幾個模塊的開發工作,成員以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為主,全部是具有很高學歷的重點大學高材生。
項目於1995年9月正式啟動,STG派出項目組進駐NRC公司進行業務調研,到年底完成系統的調研和分析、設計。同時NRC承諾將硬體設備的采購交給STG來進行代理,設備的到貨安裝不能影響系統的開發需要。預計在1996年1月硬體設備到貨,安裝調試,1996年2月完成系統平台建立開始軟體開發。1996年9月完成全部模塊的基本功能,開始試用並進行適當調試,1996年底完成整個系統,1997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項目工作按計劃進行。1995年9月,調研工作在公司范圍內開始進行由信息中心的一名技術人員與STG的各個小組組成幾個調研小組,分別召集與模塊相關的事業部的業務人員與管理人員,採用座談、介紹、講解、反饋的方式進行調研。各項工作分頭進行。在調研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對於許多業務,管理職能部一種要求、事業部的管理處室一個標准、而具體使用的業務員又提出不同的想法,出現了大量的意見分歧,而在意見分歧面前必須有更高一級的領導來協調關系,但是不用說公司領導,即便是事業部的領導都沒有一個人抽時間來過問系統的建立,在他們的心裡,計算機系統的建設是信息中心的事情。
1995年底調研工作在紛紛亂亂中告一段落,系統分析和設計工作在調研的基礎上基本完成。硬體設備也如期發到,開發平台的建立倒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1996年春節後軟體開發開始進行,由於調研工作採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所有功能要求都是實際使用者提出的,具體細節變化頻繁,而STG研究所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和規則又是從零開始,有許多問題在軟體開發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所以在開發過程中又加入了許多返工的現象。往往是一個模塊開發到一定階段,不得不再請有關人員坐下來對一些實現方式進行討論,這樣的反反覆覆在開發過程中貫穿始終,而且有些方式吵來吵去最終也無法達成一致,有的在相互妥協後成為蹩腳的形式。
開發工作沒有按照預期的計劃完成,部分模塊在1996年底開始上線使用,另一部分模塊仍然處於相互磋商的狀態。在出現分歧時由於信息中心對公司的業務流程方面沒有權威,無法建立合理的方式,而使用部門又各持己見,公司的權威管理部門又沒有參與項目,公司領導也不了解情況,大量工作一拖再拖。
出口模塊部分分兩個事業部設立,第二事業部是在第二期系統建設時使用過管理信息系統的原第二「業務口」,事業部領導能給予一定的支持,內部管理部門也投入了一些人力,系統在1997年初基本開始上線使用。第一事業部由於業務特殊,又是公司的主要業務環節,系統的絲毫繁瑣都會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事業部領導忙於市場開拓,對系統的使用投入力量很少,系統試用的計劃沒能實施。
進口模塊是由第三事業部使用,這個部門長期業務運作規范性差,業務控制能力不強,業務流程不完善,系統的功能一改再改,試用工作也是斷斷續續,業務員也是憑興趣使用。
工程承包管理模塊軟體開發完成後,使用者反映功能太差,不是他們所想像的樣子,但系統的開發完全是根據本事業部的綜合管理人員提出的要求建立的。系統調研時的事業部管理部門的人員在系統開發過程中幾乎都煥然一新,調入、調出面目全非,原來提出的要求被後來者全部推翻。
最大的問題在財務系統上。公司採用會計電算化後,各個事業部採用的是不同的財務軟體,到這時已經使用了2—3年,財務人員都對自己使用的系統很熟悉,雖然在功能上還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但在一種半自動化半手工的狀態下,形成了一種相對平穩的模式。由於幾個財務系統共存,報表合並工作全部是手工完成,內部賬務處理也離不開手工。但即便是這樣,財務部門的人員對新的系統也強烈抵觸,根本原因是要改變剛剛熟悉的東西,同時對人員結構會有很大的沖擊。因為財務軟體報審必須經內部財務主管同意,問題進入了死循環。新開發的財務系統指導思想是可以與各自的業務系統相集成,業務員的成本可以通過業務系統的操作直接進入財務系統,財務人員可以直接通過對業務系統的數據調研處理賬務,業務人員也可以通過業務系統對財務系統的數據調用掌握自己業務相關的財務信息。但所有的功能都必須是在業務、財務系統同時使用時才能實現的。財務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這部分如果不上,整個系統就面臨失敗。
人事管理模塊開發還沒有完成,公司就接到國家人事管理部門的一份文件,向國有企業推薦使用一個統一的人事管理系統。人事管理部門也不希望在上報報表等方面自找麻煩,既然是國家要求公司人事部門當然要執行。開發工作已無意義,只好停止。
系統的推廣應用、開發維護交織在一起,大量功能在不停地修改,新的功能不斷地加入,甚至調研工作也會穿插到開發工作中,不時向新上任的處室、部門領導了解新的需求和想法。但一直到1997年底,系統應用的情況也基本沒有格局的變化,已經使用的部分在日臻完善,沒有使用的部分束之高閣。
1998年初,STG研究所意識到系統完成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提出開發工作告一段落,如需要繼續下去必須再簽新的開發合同。1998年中旬,NRC公司與STG研究所在「NRC公司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上達成互為諒解的協議:「鑒於系統開發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因素,雙方都無法控制項目的發展。考慮到NRC公司目前新情況,雙方同意項目工作告一段落,前期工作為系統建設的第一期,NRC支付與STG所簽合同的全部款項,STG承諾對目前在使用中的模塊提供長期的維護,由NRC支付一定的維護費。對於沒有投入使用的模塊,NRC如有使用需求,雙方可作為項目第二階段重新商談項目合作方式及費用。」
至此NRC公司的第三次信息系統的建設告一段落。本文開始的情景就是發生在這個狀態下的一幕。
5. 第四次建立管理信息系統的摸索
在短短的幾年裡,NRC公司也經歷了許多的變革。1996年總經理退休,新總經理上任。經過一年多的實際運作,表明「商社化」方式不能從企業內部增強競爭力,國家經濟的緊縮政策使每個企業都暴露出大量難於克服的問題,引起聯合企業間的「並發症」。於是決定解散「商社」,企業恢復原有模式。
1997年底NRC開始了企業內部的結構調整,撤消了事業部建制,原有部分事業部逐步改為獨立法人的子公司,管理層改二層管理為一層管理,撤消職能部下屬處室,信息中心在1998年改為信息部,重新作為獨立的管理部門出現(見圖4)。企業的管理思想開始轉化,如何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迎接WTO的加入成為企業的一大課題。
副總裁
(主管經營二)
副總裁
(主管經營一)
副總裁
(主管管理)
國內外分支機構
生產製造業企業
酒店專業子公司系列
物資專業子公司系列
服務專業子公司系列
貿易專業子公司系列
總部業務
財務部
人事部
經營部
政工部
運輸部
信息部
策劃室
辦公室
總會計師
(主管財務)
總裁
業務流程
1.由廠長批準的「調入人員通知」連同「職工登記卡」由調入人員一起交給了人事科,人事科將「職工登記卡」的信息登記入「職工檔案」,其數據項目有:職工代碼,性別,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職務,職稱,最後學歷,固定工資,入廠日期,所在單位「調入人員通知」存檔,為統計調入人員所用。
2.由廠長批準的「調入人員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據此將其在「職工檔案」中的信息取出並登記入「調出人員檔案」上午基礎上,增加一項「調出日期」。
3.由廠長批準的「離休人員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據此將其在「職工檔案」的信息取出並計入「離休人員檔案」,其數據項在「職工檔案」基礎上,增加一項「離退日期」。
4.有廠長批準的「職工工資變動通知」交人事科,人事科據此修改「職工檔案」中的職工固定工資數據。
5.本廠職工憑各大專院校頒發的「學歷證明」交人事科,人事科據此修改「職工檔案」中的最後學歷數據。
6.隨時都有本廠各級管理人員來人事科查看職工檔案,離退休人員檔案,調出人員檔案信息。
7.等到年末,人事科需編制「職工統計表」,「職工學歷統計表」。「職工年齡結構分析表」交給廠長。
要求:
1.系統業務描述
2.業務流程圖
3.數據流程圖
4.數據字典(至少兩組)
5.HIPO圖
6.IPO圖(輸入.處理.輸出 至少兩組)
7.代碼設計(寫出一個主要代碼的設計原則)
8.輸入設計(至少兩組)
9.輸出設計(至少兩組)
不用太高深 基本做完就可以 請各位高手 幫幫忙 必有重謝 還有追加懸賞
『貳』 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施工步驟(懸賞50分哦)
【摘要】 人才之爭是市場競爭中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了不斷吸納並保持優秀人才,企業必須採用現代化的人才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越來越吸引企業的注目,如何有效地實施這一系統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全球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HRMS),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時實施這一系統有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但大多數企業在其實施中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實施這一系統成為企業一個重要課題。
1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簡介
1.1 人力資源管理模塊
該模塊可管理較全面的人力資源和相關數據,進行一些日常性的和一般的管理工作,使得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以從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解脫出來,這樣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報表也可存檔供企業決策人員參考。
1.2 薪資和福利模塊
該模塊通常可用於管理企業薪資和福利計算的全過程,其中包括企業的薪資和福利政策設定、自動計算個人所得稅、自動汁算社會保險等代扣代繳項目,大大減少工作量。該模塊也可處理部分簡單的人事信息。
1.3 培訓管理模塊
培訓管理系統一般通過培訓需求調查、培訓實施、結果評估和反饋以及培訓結果記載等手段,實現培訓管理的科學化,並且和人力資源信息有機地聯系起來,為企業人力資源的配 備和員工的升遷提供科學的依據。
1.4 考勤管理模塊
考勤管理程序一般與打卡機、考勤機等考勤設備相接,根據事先編排的班次信息,過濾掉錯誤數據,生成員工出勤報告,並可轉入薪資和福利程序中,使考勤數據與薪資計算直接掛鉤。
1.5 eHR
eHR是一種基於Internet/Intranet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先進的軟體配上高速的硬體,再與處於服務中心的專業化人員融為一體,構成了eHR的基礎:一個為人力資源服務的技術網路。這一網路使得向員工提供更高水準的服務成為可能。
2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過程
HRMS不是一個拿來就用的軟體系統,它不僅是一種融合了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流程的工具,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方法的客戶需求,它也是—種一般化的系統管理框架。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過程就是將商品化軟體系統的客戶化過程,通過設定的目標,對本企業將要採用功能和信息進行取捨、整合、輸入和系統設定,從而形成適合本企業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那麼,在企業中究竟該怎樣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呢?根據筆者的觀察了解和一些企業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的經驗教訓,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2.1 准備工作
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前的准備由專業咨詢機構對企業的人力資本構成現狀及其期望效果預先進行分析診斷(企業自身有能力,可自行分析診斷),開出對症下葯的處方後,裝到軟體供應商的系統平台中去。還應與供應商配合進行需求分析與流程設計,同時要做好調整和相應的培訓。
2.2 組建專門負責系統實施的項目小組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施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數據的採集、確認和最終入庫,以及一些原始信息數據格式的轉換,會涉及到企業的每個部門和每個員工。因此,組建一個專門負責系統實施的項目小組來合理分工,是保障系統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但是,項目小組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發揮其關鍵作用,這些條件是:具備相關項目管理經驗、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業務方面和技術方面)、辦事效率高、處事果斷、勇於創新和協調溝通能力優秀等等。
此外,在系統實施項目小組中應設置兩類成員,一類可以稱為項目小組的指導委員,主要職責就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定期聽取項目實施小組的工作報告,並在 部門協調、人員配備等方面對項目小組進行支持。另一類是項目小組的具體工作人員,他們是系統實施的具體執行者,主要由人力資源部、計算機中心的業務骨乾和其他相關人員組 成。項目小組中的兩類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作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因此這兩類人缺一不可。
2.3 制定合理的系統實施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合理的實施計劃是保證系統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首先,實施計劃應包括明確的系統目標和時間安排。這里的系統目標與系統選型時的目標是有 區別的,系統選型時確定的目標僅是認識上、粗放的目標,而實施計劃中的目標是明確的、既定的。只有目標明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對系統實施後的效果進行評估。實施計劃的時司安排是指將整個實施過程劃分為若干個實施步驟,明確界定每個步驟的時間跨度、需要的費用和要達到的結果。再次,明確每一實施步驟的具體負責人及負責人要承擔的責任。最後,制定了實施計劃,就要嚴格按計劃來組織實施。
2.4 控制重要的實施環節
在系統實施的過程中應包括這些主要步驟:(1)軟、硬體系統的選購和安裝;(2)數據採集;(3)建立系統原型;(4)基礎資料庫的建立;(5)系統試運行和系統測試;(6)系統切換和相應文檔的建立;(7)系統驗收;(8)系統維護和完善。在這些實施步驟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建立系統原型、系統切換和系統的維護與完善。
2.4.1 建立系統原型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原型的建立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系統預算;軟硬體系統的選型、采購和安裝;系統功能的測試;數據的採集、轉換;以及系統的試運行和測試等。在項目的實施中需要各個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在這個過程中,項目小組的實施負責人要指導系統實施涉及到的部門和員工做好項目的配合工作,完成數據的採集、轉化和系統的試運行和測試工作。
2.4.2 系統壩測試
由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需處理的信息關系非常復雜,各企業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再加上軟體的商品化程度遠不如已經運行多年的成熟軟體產品,存在的錯誤較多。如果不在項目實施的初期解決這些問題,隨著問題的不斷暴露,不僅會浪費大量的人力,更嚴重的是會使他人失去信心,嚴重影響工作的進展。
2.4.3 新舊系統切換
新舊系統的切換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施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這一環節的組織和實施尤為重要。這一環節的主要工作就是讓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各個部門負責人和企業領導都安裝和使用新系統,逐步熟悉新系統,目的就是要改變原來的工作方式,而採用新系統、新方式完成日常工作處理。由於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已習慣了原有的工作方式,而習慣的改變必然要有一個過渡期,並且習慣的改變也與員工各方面的素質有關,比如學習能力等。因此要充分重視系統切換的過程,採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員工改變舊觀念。員工的積極配合和企業領導的直接參與是系統成功切換的重要因素。此外還要有目的的組織一些培訓課程,以便讓員工盡快熟悉新系統、了解系統的優點,從而培訓他們對系統的依賴性。此外,還可以鼓勵員工提出系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既可以調動員工使用新系統的積極性,還為以後系統的完善提供了依據。
2.4.4 系統維護與完善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維護與完善是系統實施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的日常維護、軟體版本的升級、企業內的定期培訓等都是這一環節要完成的工作。企業應安排有部門和專人負責系統的定期修改、調整和改進,要視企業的發展需要和系統的運行情況,完善已有模塊的功能,補充新的功能和模塊,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日臻完善,真正成為企業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中心,成為企業領導決策的信息來源,成為規范企業管理的有效工具。
3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人力資源管理軟體通常只是一個通用的系統框架,只是協助使用者工作。實施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所在地的政策法規,進行這個系統的完善工作就非常重要。毫不誇張地說,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這個實施過程中的工作。
由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管理的是所有與人相關的數據,信息量大,變化頻繁,內部關聯性較弱,數據的採集、確認、更新和檢查都比較困難,而且其管理的信息與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特別是工資計算不能有任何錯誤,因此,實施工作尤為繁瑣和困難,其難度和工作量遠遠大於一般人的預計。筆者認為,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成功地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3.1 培訓
要想使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真正地發揮應有的效用,必須通過培訓轉變人們特別是中高層領導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要讓他們學會並習慣於通過系統來進行科學的管理,而不是決策憑感覺,分析憑經驗。培訓不光要使員工明白採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使他們了解系統的功能和系統的運行方式,學習軟體系統中蘊涵的先進理念,主動積極地反思現行的體系,探討改進的方案。
3.2 改進企業的相關制度和信息結構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條件的局限,很多企業現行的相關制度、人事相關信息的組成和報表不盡合理和科學。而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正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來回顧本企業不合理、不科學或不符合國家相關法律和規章的地方,重新合理地組織人事相關信息和報表,從而減少企業運行的潛在風險,將人力資源部員工的工作放在刀刃上。因此,實施人力資源軟體不應只是單純地將現行的制度和報表計算機化,而是應該充分地回顧本企業的相關政策和信息組成,去掉不合理的成分,將改進的建議報告給企業的決策領導並爭取付諸實施。
3.3 建立科學的程序性文件
人事相關信息的特點是信息量大、變化頻繁、採集和確認困難而且無內聯關系。採用計算機系統來管理人事信息要求數據的採集、更新能夠完整、准確和及時。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會因為新系統的投入運行而變得越來越突出。新系統在運行後無疑會迫使一部分員工改變已經熟悉了的工作方法和習慣,學習包括計算機知識在內的新知識、新方法、新程序,一部分人的利益也許會受到影響。在系統的實施過程中,很多企業由於有關人員素質較低、工作責任心不強,加上某些管理人員的隨意指揮,會造成系統的實施和運行事倍功半,而且降低了系統的功效。所以,除加強培訓外,建立必要的科學的程序性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減少和杜絕各種特例情形,才能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和正常運行提供有效的保證。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不只是人事部門或計算機部門的事。為了保證數據的完整、准確和及時,需要企業內各個部門和全體員工的積極配合。同時,採用人力資源管理軟體。需要在充分回顧企業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從程序到操作進行全面改進。對於人力資源的投入往往是長期效應,因此,急功近利的做法或是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叄』 畢業論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前言--------------
人事管理系統是一個企事業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對於企事業單位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都至關重要,所以人事管理系統應該能夠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但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傳統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對於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不少的困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科學日漸成熟,其強大的功能已為人們深刻認識,它已進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使用計算機對人事信息進行管理,具有著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的科學化、正規化管理,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條件。
因此,開發這樣一套管理軟體成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們將以開發一套人事管理系統為例,談談其開發過程和所涉及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摘要--------------
人事管理系統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MIS),其開發主要包括後台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前端應用程序的開發兩個方面。對於前者要求建立起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強、數據安全性好的庫。而對於後者則要求應用程序功能完備,易使用等特點。
經過分析,我們使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BASIC開發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種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尤其是數據窗口這一能方便而簡潔操縱資料庫的智能化對象,首先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型,然後,對初始原型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正和改進,直到形成用戶滿意的可行系統。
整個系統從符合操作簡便、界面友好、靈活、實用、安全的要求出發。
論文主要介紹了本課題的開發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開發的過程。重點的說明了系統設計的重點、設計思想、難點技術和解決方案。
關鍵字 Visual Basic 6.0
Access2000 控制項 窗體 域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anaging census register file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know as MIS),which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up data-base of back-end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interface of front-end. The former required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ata. The later should make the application powerful and easily used.
By looking up lots of datum, we selected Visual Basic presented by Microsoft because of its objective tools in Win32. VB offered a series of ActiveX operating a data-base. It can give you a short-cut to build up a prototype of system application. The prototype could be modified and developed till users are satisfied with it.
Key Word Visual Basic 6.0、Access2000、ActiveX、Form、Field
目錄:
(一) 分析目前人事管理的現狀;
(二)人事信息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三)系統應滿足的功能及要求(錄入、查詢、修改、列印等);
(四) 程序結構圖設計及編制運行程序。
(五)結束語。
(六)主要參考文獻
(一) 分析目前人事管理的現狀
長期以來,各級對人事信息管理、利用比較重視,但是隨著國有、集體企業改革改制速度加快,人事信息管理在一些企業已出現疏忽的現象,尤其是企業性質、職工身份置換後的民營企業更不夠重視此項工作。民營企業人事信息管理的現狀,是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政協委員在提案中希望人事部門需發文要求,加強檢查督促,達到管理規范化。人事信息一定要隨個人走,及時接轉,有利於用人單位查閱方便、使用方便
長期以來,人事信息深藏於庫房之中,默默無聞。「說起來重要,排起來次要,用起來需要,忙起來忘掉」。甚至還認為,人事信息工作就是收收發發、裝裝訂訂、粘粘貼貼,一個登記本、一個裝訂機、一個鐵皮櫃就夠了,實際上遠非如此。隨著幹部制度的改革,媒介在用人方式上開始多樣化,即正式職工、聘用人員、臨時工等多種形式並存,且聘用人員的人事不由聘用單位的幹部部門管理,這些都為媒體人事管理提出了新課題。
將人事信息工作列入幹部工作規劃,有專門的分管該項工作的領導和專職工作人員。要制定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明確工作重點。要努力改善保管條件,將人事鐵櫃、各種整檔工具等必需設備列入專項經費開支,從人、財、物上盡量創造條件。同時還可以考慮和人才交流中心聯系,把部門聘用人員的人事信息納入幹部部門管理規劃,以有利於統一管理和使用好聘用人員。
在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何使人事信息工作更好地為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加速人才培養、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服好務?筆者認為,應做到強化一個管理體制,處理好兩種關系,實現兩個轉變,開發多種利用方式。
(二)人事信息工作的問題及對策
人事信息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載體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准確、齊全、完整的人事信息能歷史全面地記載一個人的經歷、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務能力、工作表現、工作實績等信息是知人善任、選賢舉能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人事信息對人才資源開發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的人事信息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直接妨礙了其作用的發揮主要表現在
1對人事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夠
一種是思想認識陳舊片面。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往的人事信息主要收集的是一個人的政治歷史材料、家庭出身及社會關系等材料而現在各項工作重心轉移組織幹部政審工作相對減少一些人就認為人事信息「沒什麼用了」、「作用低了」另一種是受許多新建私營企業、公司用人不建人事的影響存在著「要不要人事信息無所謂」的錯誤認識。
以上兩種輕視人事信息工作的思想都表明了一些人對人事信息工作缺乏了解對在人才資源開發中人事信息的作用缺乏認識。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領導對人事信息工作不予重視特別是在幹部工作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只重視幹部的其它工作忽視人事信息工作只抓幹部工作改革放鬆人事信息基礎工作有些管檔人員也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管理流於形式充當起「保管員」的角色。
2人事信息收集工作缺乏力度
一是收集歸檔工作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嚴格。少數部門只照搬中組部下發的《人事信息材料收集歸檔規定》沒有形成自己的實施細則內容不具體、不全面。即使建立了制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執行不嚴格現象收集歸檔工作被動、不及時。這一問題在無專職人事信息工作人員的單位中比較突出。二是收集歸檔的材料不全面、不準確。雖然《幹部人事信息材料收集歸檔規定》文件中對人事信息收集歸檔的范圍作了規定但當前的人事信息材料在全面准確地反映一個人的全貌方面還是欠缺的。首先有的單位一些材料還沒有收集上來或收集得不齊全如幹部的考核材料支農扶貧、派出國境人員的鑒定材料和反映人的能力水平的材料等這些材料多數為零散材料。其次一些歸檔的材料還不夠真實和准確。人事信息是記載一個人的
『肆』 如何用SQL Server做一個,人事管理系統,用的是Microsoft SQL Server
管家婆輝煌2005去下載個就好了啊,還做這類,昏..................
『伍』 企業人事管理系統常用的開發技術有哪些
目前我國物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開發方式是什麼?
物業管理行業是在傳統的房屋管理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興行業,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多樣化的不斷發展,物業管理作為一門科學的內涵已經超出了傳統定性描述和評價的范疇。發展成為集多種手段對物業進行綜合管理,並能對有關物業的資料進行歸類總結、整理分析、定性與定量評價、發展預測等。物業管理在現在生活中作用已經被廣泛認可。採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進行物業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IS)是由一組相互關聯的部件結合而成,用於收集、處理、存儲、傳輸、檢索和發布信息,以促進和提高企業或組織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決策水平。信息系統包括輸入、處理、控制、輸出、反饋等基本組成部分。它是一個由人和機共同組成的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國企業管理網路全書》的定義是:"一個由人、計算機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收集、傳遞、存儲、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管理信息系統能實測企業的各種運行情況;利用過去的數據預測未來;從企業全局出發輔助企業進行決策;利用信息控制企業行為;幫助企業實現其規劃目標"。 從本質上說,凡是採用計算機進行輔助管理和決策的信息系統都是管理信息系統。
物業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套用於小區物業管理業務的綜合系統。他利用計算機網路的各種優勢,根據物業管理原則,物業管理收費標准等,對物業小區的各種服務進行統一、規范的管理,並對物業小區的各種費用進行計、收費處理。
目前國內大多數物業管理公司計算機應用水平還處於單項數據處理,模仿手工管理方式,多用於簡單的事務性工作。物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能充分體現物業管理的水平。物業管理信息系統除了解決物業管理的一般問題,包括實現計算機對樓房、業主、服務、工程、裝修、投訴、水電氣、財務收費、匯總、統計、查詢、報表等物業工作全方位的管理外,還要包括協議管理,服務管理、數據集中處理和發票管理等功能。
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開發方法、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和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Method)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應用廣泛且比較成熟的管理系統開發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將系統的開發工作從開始到結束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任務,而系統開發出來後,並不意味著生命周期的結束,而意味著根據組織的需要對系統的修改和重建的開始。結構分析、結構設計,結構程序設計(簡稱SA-SD-SP方法)用瀑布模型來模擬。各階段的工作自頂向下從抽象到具體順序進行。瀑布模型意味著在生命周期各階段間存在著嚴格的順序且相互依存。瀑布模型是早期MIS設計的主要手段。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旨在改變生命周期法的缺點的一種系統開發方法,該法的開發思路是首先根據用戶的要求,由用戶和開發者共同確定系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統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個系統模型,再在此基礎上與用戶交流,將模型不斷補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復,最終直至用戶和開發者都比較滿意為止,從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較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統。
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開發方法(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是指由各種計算機輔助軟體和工具組成的大型綜合性軟體開發環境,隨著各種工具及軟體技術的發展、完善和不斷集成,逐步由單純的輔助開發工具環境轉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方法。是軟體工具與開發方法的結合體。解決系統開發問題的基本思想是:結合系統開發的各種具體方法,在完成對目標系統的規劃和詳細調查後,如果系統開發過程中的每步都相對獨立且一定程度上彼此形成對應關系,則整個系統開發就可以應用專門的軟體開發工具和集成開發環境來實現。
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是指把整個系統開發過程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進行若幹活動,每項活動應用系統標准、規范、方法和技術,完成一個或多個任務,形成符合給定規范的軟體產品。結構化生命周期法是最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分為四個步驟,即系統調研分析、資料庫設計實現、界面設計實現和系統功能設計實現。
面向對象(Object Oriented)的開發方法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的,是一種基於問題對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種系統開發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以對象為基礎,對象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心。面向對象(Object Oriented)的開發方法也稱快速原型法是近年來針對(SA-SD-SP)的缺陷提出的設計新途徑,是適應當前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及對軟體需求的極大增長而出現的。是一種快速、靈活、互動式的軟體開發方法學。其核心是用交互的、快速建立起來的原型取代了形式的、僵硬的(不易修改的)大快的規格說明,用戶通過在計算機上實際運行和試用原型而向開發者提供真實的反饋意見。快速原型法的實現基礎之一是可視化的第四代語言的出現。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MIS時,工作重點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階段。分析階段得到的各種對象模型也適用於設計階段和實現階段。實踐證明兩種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
『陸』 人事管理系統的系統特點
人事檔案分為在職、離職、退休、後備四個人員庫。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檔案欄位。用戶可自行定義人事檔案的數據欄位,可自行設計人事檔案界面。
人事檔案中包括薪酬記錄、考勤記錄、績效記錄、培訓記錄、社保記錄、調崗記錄、調薪記錄、獎懲記錄等常用數據子集。用戶也可自行增加新的數據子集。可以針對子集進行獨立的導入、導出、統計分析。
系統支持人事業務的在線辦理,包括:入職、轉正、調崗、調薪、獎勵、處分、離職、復職等。這些業務即可以直接辦理,也可以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進行審批處理。業務辦理的結果直接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人員。
可以使用人事檔案的所有欄位(包括自定義欄位)組合查詢。查詢條件可以保存為查詢模板。快捷查詢與組合查詢可以聯合使用。
人事檔案數據支持Excel格式的導入與導出。用戶可對人事檔案進行批量編輯。
系統內置豐富的人事報表、圖表,包括: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員工明細花名冊、部門員工花名冊、各部門職務統計表、 員工入職離職統計表、各部門員工生日報表、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 用戶可自定義二維統計報表,也可使用系統報表平台,自行設計個性化的人事報表。
支持自動快速識別、讀入員工身份證信息,杜絕偽造身份證,提高員工個人檔案信息准確度,減少信息錄入工作量。(實現此功能需要配備硬體設備身份證識別器)。 部門管理。用戶可以對部門進行設立和撤銷操作,建立無限層級的樹形部門結構。可以回顧部門結構的歷史記錄。可以即時查看組織機構圖,並直接列印,也可以導出為HTML格式。
職務及崗位管理。用戶可以對職務和崗位進行設計和撤銷。對崗位編制進行管理。可以為職務及崗位建立說明書。可以實時統計通過各部門及崗位編制人數統計表,可以隨時了解企業編制情況。
用戶可以建立精確的崗位及員工能力素質模型。為人力資源各項工作提供量化依據。能力素質模塊使用系統指標庫來構建。 客戶可以對員工的勞動合同、培訓合同、保密協議進行新簽、續簽等操作。 提供勞動合同期滿提醒、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合同續簽提醒。
合同報表功能可以隨時展現各類合同的明細數據。
合同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合同。 用戶可以自定義薪酬帳套。通過計算公式、等級表等方式,實現崗位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學歷津貼、考勤扣款、社保扣款、績效獎、個人所得稅等各類常見的工資項目。
可實現一月多次發放工資,支持多次工資合並計稅。
支持年終獎的十二個月分攤計稅。
薪酬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薪酬。
薪酬數據支持在線批量編輯。
薪酬發放支持標準的工作流審批。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薪酬申訴。
每月薪酬數據自動記錄在人事檔案中。
系統內置薪酬報表,包括:各部門員工薪酬明細表、各部門及崗位薪酬匯總表、部門月工資條列印表、職務薪酬匯總表、部門及崗位薪酬多月合計表、 部門及崗位多月薪酬對比表、員工薪酬多月合計表。 用戶可以自定義各類保險福利類別。
用戶可為員工批量創建保險帳戶,支持為當月入職員工開戶,離職員工退保。
社保繳費自動核算。
可以工資計算中自動引入社保繳費數據。
社保報表。 系統支持定性及定量兩種績效考核方式,如:360度考核、量化考核等考核方式。
系統內置各崗位常用的績效考核表,可供用戶直接使用。用戶也可以自行設定考核指標、評分權重、計分公式等項目,創建自己的考核表。
考核任務發布後,員工直接在線進行績效打分,自動完成分數匯總計算。考核結果自動記錄在員工檔案中。
薪酬模塊可以自動引用績效考核結果,直接計算用戶的績效工資。
員工可以在線進行考核申訴與反饋。
系統內置績效報表,包括:績效考核結果一覽表、績效考核記錄一覽表、考核結果單指標分析表、考核評分記錄明細表、各部門量化指標分析表、部門考核等級匯總表。
績效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績效。 與企業現有考勤機結合,實現班次定義、員工排班、智能抓班、考勤匯總計算等功能。
系統支持請假、出差、加班、補休、調班、停工等考勤業務管理。
薪酬模塊可以直接引用月考勤結果進行相關計算。
假期管理中可以自定義法定假期與企業假期。
考勤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考勤。
系統提供常用的一組考勤數據報表。 培訓管理員可以向員工進行培訓需求調查。
各部門上報培訓需求,匯總成培訓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培訓的時間、地點、參與人、預算等。培訓計劃可以在線申報。
由培訓計劃生成培訓的實施方案,詳細記錄培訓實施情況。
培訓評價管理,記錄員工在每次培訓中的評價。
培訓記錄自動記入員工檔案。
培訓資源管理。可以管理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培訓講師、培訓資料、培訓地點等。
培訓數據支持分部門管理,各分公司或部門可以獨立管理本部的培訓。
系統內置培訓報表,包括:各部門培訓計劃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計劃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費用統計表、各部門培訓實施人數統計表、各部門實施費用明細表等。 用戶可以制訂招聘計劃,包括招聘的崗位、要求、人數,招聘流程定義等。招聘計劃可在線申報。
應聘簡歷可以詳細記錄應聘者資料,並記錄他們在應聘各階段的評價。
應聘流程通過系統工作流平台完成,可以管理求職者的整個應聘過程。
系統內置招聘報表,包括:各部門招聘計劃明細表、各部門招聘崗位應聘情況明細表、應聘人員構成情況分類統計表、招聘計劃各階段人數統計表、各崗位招聘及應聘人數統計表。 企業可在互聯網上對外發布招聘網站,通過網站實時發布各類招聘職位。
應聘者可以在招聘網站上直接應聘,在線填寫簡歷等信息。
招聘管理員可在系統後台直接查閱、篩選、統計應聘人員信息。
招聘全過程管理,可以記錄應聘者在各階段面試、筆試中的成績、評價。
通過篩選的應聘人員,可以直接入崗,轉為在職人員,或進入企業後備人員庫。
提供各崗位應聘人員匯總表等報表。 勞動合同期滿提醒
員工生日提醒
未簽勞動合同人員提醒
合同續簽提醒
員工轉正提醒 系統日誌管理。
在線用戶查看。
業務監控台。查看系統中所有工作流業務的運行狀態。
部門數據許可權管理。
欄目訪問許可權管理。
用戶及角色管理。
標准代碼庫。
數據結構管理
緩存管理 1、穩定支持 2 00 個以上的並發用戶;
2、關鍵業務在 200 用戶並發下的快速響應;
3、系統有完善的緩存管理工具,以針對各種壓力場景進行配置調優。 1、設計安全的物理網路和網路架構
2、允許從 Internet 訪問,並設計有相關安全措施
3、使用安全的授權方式
4、最終用戶和 WEB 伺服器間使用安全的通信協議,賬號、密碼等關鍵數據需進行加密傳輸
5、Web 伺服器同資料庫間使用安全的通信協議
6、數據採用安全的保護措施、設計安全的備份和恢復策略
7、提供數據應急方案
8、如果客戶端需要下載控制項,則必須支持數字簽名,不能降低IE的預設安全設置。 1、模塊化、組件式開發模式,系統採用「平台框架+功能模塊+客戶化配置」
的設計思想,提供便於進行二次開發的各種介面,無需對系統的底層基礎進行修改,就能夠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單個功能模塊的修改、添加和升級;
2、系統應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與二次開發能力。客戶方系統管理員使用系統提供
的工具即可以對功能進行更新和擴展。第三方開發人員可以在本系統基礎上進行代碼開發,廠商可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技術支持;
3、內置國際標準的工作流引擎和常用的工作流程,可自定義個性化的工作流程,滿足對一項工作進行不同人員的多級審核需求,在每個審批步驟完成後可以自動修改相關的業務數據,可自動判斷也可人工選擇流程分支走向;
4、整個系統應基於標准Portal技術搭建,具有動態部署及系統集成能力。
5、有統一的許可權控制機制,對系統中的所有資源都要能進行許可權控制。許可權可集中控制,也可深入到各模塊中進行控制。許可權可直接授予門戶用戶、員工、崗位、機構、用戶組、用戶類別、特殊身份組等和用戶關聯對象上;
6、帶報表開發工具,用戶可用它自行定義各類明細、統計報表,並快速呈現出各種復雜數據間的關系。
7、支持雲計算平台。 1、完備的應用的可用性措施;
2、完備的資料庫的可用性解決方案;
3、應用系統和資料庫系統支持負載均衡集群(cluster)。 1、與其他應用統一認證、統一授權(SS0);
2、與其他應用進行數據交互並遵從 XML 標准;
3、與流行辦公軟體集成。 1、資料庫伺服器和應用伺服器支持Windows Server系統操作系統,軟體系統基於微軟.net平台開發。
2、資料庫管理系統採用SqlServer2000或2005;
3、支持 IE 6.0 及以上版本的瀏覽器,純 B/S 系統架構模式
『柒』 急求畢業論文公司人事管理系統的背景材料,整篇論文更好
聲明:以下答案引自互聯網,非本人所寫,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
人事管理系統
網路工程 雷靈明 指導老師:曹步青
摘要:隨著企業自身人力資源的日益龐大、復雜程度逐漸增強,人機作坊再也無法適應如今企業的人事管理了,取代的是運用各種領域的知識,結合計算機科學而開發的人事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MIS),其開發主要包括後台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前端應用程序的開發兩個方面。對於前者要求建立起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強、數據安全性好的資料庫。而對於後者則要求應用程序功能完備,易使用等特點。人事管理系統是對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管理,可以方便的進行錄入,查詢,修改,刪除,退出。經過以上分析,本系統使用Delphi 7.0作為界面和功能開發工具和SQL Sever 2000作為後台資料庫,利用其提供的各種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進行界面和資料庫開發。軟體過程結合了快速原型模型與增量模型的優點:首先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型,然後,對初始原型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正和改進,直到形成可行系統。
關鍵詞:人事管理;DEPHI;ADO;SQL server 2000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Network engineering Lei Lingming Teacher:Cao Buqi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ir own human resources increasing, complexity growing, the man-machine workshop also is unable adapt the present enterprise』s personnel management again, but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ake use of knowledge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ackground-database and front-e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o the former, the request for the data which is powerful in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database which is good in security. For the latter, the request for the applications program which is integrity and easy to easy,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nage the staff and admit input, enquiries, modify, delete, and exit. Through such analysis, the system use Delphi 7.0 as the interface and functions of development tools and take SQL Sever 2000 database as background-databa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face and database which made use of its object-oriented tools, the software process is formed which is combine the advantage of rapid prototype models and incremental model, as follows: At first application prototype of system is built in a short time, Secondly, the initial prototype system needs to be revised and improved, Finally, it is feasible that the system is built.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DEPHI; ADO; SQL server 2000
前 言
背景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里,企業人事管理就越顯示出其不可缺性,成為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塊。企業人事管理系統主要是用於員工個人相關信息的管理。使用人事管理系統,便於公司領導掌握人員的動向和人員的綜合素質,及時調整人才的分配,使用計算機對人事勞資信息進行管理,具有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人事資源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科學化、正規化管理的重要條件。
目標
設計一個企業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此系統要以人為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面的人事管理解決方案;
a) 為企業建立規范化、實時化人事管理機制;
b) 提高企業人事管理的效率、節約相關的管理成本,增強人事管理的安全性;
c) 滿足企業管理層,人事業務操作層和全體員工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需要;
d) 對企業將來的整體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統開發必要環節,也是重中之重。作為該過程的結果,需求規格說明書是對系統的功能和行為完整的描述。系統設計將來自於需求分析的抽象規格說明轉變為面向真實世界的設計。一旦構建完成,該系統就會投入使用,同時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更多的新需求。同時,需求過程與分析活動之間有相當程度的重疊,分析建模對於設定工作的范圍和其他一些事來說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利用分析模型來描述需求過程,隨著開發工作的繼續,分析活動在工作中占的比例將變得越來越大,直到所有需求都已知。[1]
1.1 系統需求
企業的人事管理職能主要分為人事檔案信息管理、人事變動管理、員工培訓管理、獎懲管理等內容。
a) 在人事系統開發時應考慮以下需求:
b) 滿足人事管理職能的基本要求;
c) 進行多層次數據匯總,為各層次管理者的決策分析提供數據;
d) 具有完整的系統介面,滿足靈活的數據導入與導出;
e) 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比較低,操作方便;
f) 能夠實現方便的擴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g) 能夠保障人事管理數據的安全、准確。
1.1 功能需求
基於系統需求分析,該系統需要實現以下基本功能:
a) 用戶管理:管理系統操作人員,設置操作人員口令和許可權。在滿足不同系統用戶的操作需求的基礎上,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b) 人事檔案管理:完成企業對員工個人檔案(包括員工的基本檔案和在職信息)的管理及相關操作。操作員進行員工檔案信息錄入及更改,其中包括員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經歷、家庭關系、獎懲記錄和培訓經歷,要求對這些員工檔案信息進行新增、修改、刪除操作,同時可以進行查詢和瀏覽操作。該模塊是本系統的重點,用戶可以通過該模塊為單位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人事檔案系統,同時可以對檔案進行查看。
c) 基礎數據管理:維護人事管理相關的一些基礎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a)民族檔案設置:維護職工中民族檔案信息;
(b)職工類型設置:維護當前企業職工與企業的關系的類別信息;
(c)文化程度設置:維護企業職工的文化程度類別信息;
(d)政治面貌設置:維護企業職工的政治面貌類別信息;
(e)部門類別設置:維護企業中設立的部門類別信息;
(f)職務類別設置:維護企業中設立的職務類別信息;
(h)職稱類別設置:維護企業職工的職稱類別信息;
d) 人事變動管理:對於人事上的變動調整進行管理,對人員檔案的信息進行更新(如:員工職務、員工職稱、員工性質等的變動)。
e) 工作日誌管理:記錄部門或系統用戶的一些備忘信息,包括日常的一些事件記錄,以及工作日記的管理維護。
f) 資料庫管理:對現有的資料庫進行管理,包括數據備份和恢復,以方便用戶對資料庫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提高系統的數據安全性。
1.3 可靠性要求
a) 計算機穩定可靠,網路服務和資料庫服務穩定可靠;
b) 網路通暢、穩定;軟體運行穩定;數據計算及數據傳輸無誤;提供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方案。
1.4 性能需求
1)硬體環境
在最低配置的情況下,系統的性能往往不盡如人意,現在的硬體性能已經相當出色,且
價格也很便宜,因此通常給伺服器端配置高性能硬體。推薦配置為:
·處理器:Intel 奔騰Ⅲ 或更高
·內存:128MB
·硬碟空間:40GB
·顯卡:Geforce系列顯示適配器或更高。
2)軟體環境
·操作系統:windows 98/ME/2000/N
·資料庫: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2 開發環境簡介
2.1 Delphi簡介
Delphi這個名字源於古希臘的城市名。它集中了第三代語言的優點。以Object Pascal為基礎,擴充了面向對象的能力,並且完美地結合了可視化的開發手段。Delphi自1995年3月一推出就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並在當年一舉奪得了多項大獎。
Delphi的出現打破了Visual系列可視化編程領域一統天下的局面。並且Delphi使用了本地編譯器直接生成技術,使程序的執行性能遠遠高於其它產品生成的程序。它還是真正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PASCAL語言的嚴謹加上可視化的優勢和強大的資料庫功能使得它有充分的資本和微軟的VB叫板。許多人當時都認為Pascal 是最有前途的程序設計語言,並預測Delphi將會成為可視化編程的主流環境。
Delphi在你編好程序後自動轉換成。EXE文件它運行時速度比VB快,而且編譯後不需要其他的支持庫就能運行。它的資料庫功能也挺強的,是開發中型資料庫軟體理想的編程工具。 Delphi適用於應用軟體、資料庫系統、系統軟體等類型的開發。而且它擁有和VB差不多一樣的功能,而且一樣能應用API函數,這在控制Windows很有用。
Delphi是全新的可視化編程環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的Windows應用程序開發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的許多先進特性和設計思想,採用了彈性可重復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對象程序語言(Object-Oriented Language)、當今世界上最快的編輯器、最為領先的資料庫技術。對於廣大的程序開發人員來講,使用Delphi開發應用軟體,無疑會大大地提高編程效率,而且隨著應用的深入,您將會發現編程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工作——Delphi的每一個設計細節,都將帶給您一份欣喜。
Delphi實際上是Pascal語言的一種版本,但它與傳統的Pascal語言有天壤之別。一個Delphi程序首先是應用程序框架,而這一框架正是應用程序的「骨架」。在骨架上即使沒有附著任何東西,仍可以嚴格地按照設計運行。您的工作只是在「骨架」中加入您的程序。預設的應用程序是一個空白的窗體(Form),您可以運行它,結果得到一個空白的窗口。這個窗口具有Windows窗口的全部性質:可以被放大縮小、移動、最大最小化等,但您卻沒有編寫一行程序。因此,可以說應用程序框架通過提供所有應用程序共有的東西,為用戶應用程序的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Delphi已經為您做好了一切基礎工作——程序框架就是一個已經完成的可運行應用程序,只是不處理任何事情。您所需要做的,只是在程序中加入完成您所需功能的代碼而已。在空白窗口的背後,應用程序的框架正在等待用戶的輸入。由於您並未告訴它接收到用戶輸入後作何反應,窗口除了響應所有Windows的基本操作(移動、縮放等)外,它只是接受用戶的輸入,然後再忽略。Delphi把Windows編程的回調、句柄處理等繁復過程都放在一個不可見的Romulam覆蓋物下面,這樣您可以不為它們所困擾,輕松從容地對可視部件進行編程。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簡記為OOP)是Delphi誕生的基礎。OOP立意於創建軟體重用代碼,具備更好地模擬現實世界環境的能力,這使它被公認為是自上而下編程的優勝者。它通過給程序中加入擴展語句,把函數「封裝」進Windows編程所必需的「對象」中。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使得復雜的工作條理清晰、編寫容易。
說它是一場革命,不是對對象本身而言,而是對它們處理工作的能力而言。對象並不與傳統程序設計和編程方法兼
其中多媒體音頻視頻播放器是通過TMediaPlayer組件來實現的,支持的格式與系統已安裝的解碼器有關。
篇幅限制,查看全文看參考資料
『捌』 求一個JAVA web 倉庫管理系統(小超市)程序及課程設計報告,有的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http://www.codefans.net/sort/list_4_7.shtml
『玖』 什麼是人事運營管理內容包括那些
人事運營管理是開展內外部的運營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相應的戰術,糾正偏差,不斷引導企業向著已經制定好的目標前進。
人事運營管理的主要工作:
1、運營計劃是一份有明確的時間、事務、過程、風險、風險預案、預算、預期收益、預期結果等綜合信息的周期性全面計劃,用來指導企業完成戰略規劃。
2、在運營計劃被批准後,公司所有與運營計劃有關的部門都會收到相關的計劃內容,了解自己需要執行哪些工作,需要配合哪些工作的協同。
3、運營管理部門則需要按照數據分析模板的數據歸口,整理和收集、驗證相應的數據內容,並不斷完善運營分析模板中的數據內容。
(9)web人事管理系統原型擴展閱讀
運營管理部門的作用
1、運營管理部門就是企業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監管部門,企業從計劃的制定、執行到最終的結果分析和偏差糾正之間所有的工作,運營管理部門都對其進行統一管控。
2、要統一進行管理,就是因為如果進行分割,極其容易造成因部門間信息的不對稱,分解結果存在錯誤,更加影響企業經營,進入惡性循環。
『拾』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MIS)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MI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一個由具有內部聯系的各模塊組成的,能夠用來搜集、處理、儲存和發布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的系統,該系統能夠為一個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決策、協調、控制、分析以及可視化等方面的支持。
(10)web人事管理系統原型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采購方對於項目的管控方式。
①付款方式:這個是最直接的方式。項目要成功的關鍵就是項目的付款方式。如果有供應方敢不收首付款就敢投入人力物力幫你做項目,那麼這樣的項目不成功都難。就軟體項目來說:如果對方首付款要求40%以上,這樣的項目的成功基本上要看供應方真正的實施能力了,這個是更多的運氣成分了。
②項目驗收的必要條件。至少採購方的業務流程是通過系統來實現,采購方的所有的數據准確無誤才能作為驗收的起點。更多的驗收條件應該是采購方在整理需求說明書的時候就應該完備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