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ymantec Web Gateway5.0
...×86是個人版,i32是企業版。 ...先來看你安裝的是什麼產品的什麼...Symantec AntiVirus 3.0 for CacheFlow Security Gateway Symantec AntiVirus 3...
⑵ WEB網站操作使用手冊的格式
學校網站使用說明書
一、教師用戶使用說明
1.登錄說明
在瀏覽器中輸入學校網址:www.psdzhu.pudong-e.sh.cn,登錄學校網站,在網站左上角的登錄框中輸入正確用戶名和密碼可進入網站教師用戶後台中的收取學生信件頁面。如圖:
2.教師用戶中的學生簡訊的收發使用說明
如上圖:左欄是功能按鈕,右欄是學生簡訊收取箱,在這里可查看學生發來的信件。點擊右欄中的「簡訊消息添加」可進入發信界面如下圖:
填寫好標題,選擇班級和學生就可和向該學生單獨發信。如果選擇好班級後不選擇任何學生,可以向全體學生發信。點擊瀏覽按鈕,可在發信的同時發附件。最後點提交提交按鈕進入發件箱。如下圖:
在這里可以對已發出的簡訊進行修改或刪除。
在這里要提請注意的是:
在發信箱里進行修改或刪除操作時,學生用戶的收信箱里也會同時進行相同操作,這一點與我們平時使用的E_mail是不同的。
點擊「已收簡訊管理可進入收件箱。
3.教師相互之間的簡訊收發說明
點擊左欄中的教師簡訊管理,可進入教師簡訊的收件箱。使用方法和學生信箱相同。點擊「簡訊消息添加」可進入發信界面:選擇學科後再選擇相關收件教師,如下圖:
如果勾選選擇框則可以選擇所有教師,填寫發標題和內容便可向教師發信了。
4.左欄中的其他按鈕使用說明:
A、點擊「返回網站首頁」按鈕,可在登錄的狀態下返回網站首頁,在這里可以瀏覽相關網站欄目或在相關欄目中寫下你的用戶評論。點擊左上角的登錄框中的相關鏈接可返回教師用戶後台中的相關欄目。
注意:不登錄也可在相關欄目中寫評論,但評論發表人是匿名用戶。
B、點擊「修改個人資料」按鈕,可修改用戶密碼和姓名
C、點擊「網站內容管理」可進入教師用戶發表內容管理頁面。如圖:
頁面的上方可選擇相關類別對自己已發表的相關內容標題進行篩選。頁面的下方可對已發表的內容進行修改或刪除。
點擊「網站內容信息添加」可進入發布內容頁面。如下圖:
選擇相關欄目(根據教師用戶學校承擔的角色不同,頁面顯示的欄目和數量也不同),填寫標題和內容。
發布的內容既可直接輸入,也可復制粘貼。在粘貼時如果出現如下警告內容可選擇「取消」按鈕。
按「插入文件」按鈕可在文檔中直接插入附件。特別是教師用戶利用該功能可在提交教案時附上相關配套課件,這樣將極大提高教案的使用效果。
D、點擊「成績信息管理」按鈕可進入學生成績管理頁面。如下圖:
點擊「修改」按鈕可對相關學生錄入的成績進行修改。同時可看到班級、年級平均分等。如果本次錄入的成績教導處已「審核」,則「修改」按鈕會改變為「查看」按鈕,這時就只能查看不能修改了。
點擊「成績信息添加」按鈕,可進入成績錄入頁面。選擇班級和考試名稱(考試名稱由管理員統一制定)就可錄入成績了。免試學生的成績應輸入1000,文字評價的學生成績為0。
E、點擊「班級信息管理」按鈕可對學生的姓名、密碼、及班級課程表進行修改。本按鈕只對班主任有效。
F、點擊「評論信息管理」可對自己發表的評論進行修改或刪除。
三、管理員用戶使用說明
1、功能使用說明(略)
2、登錄網址:www.psdzhu.pudong-e.sh.c/admin/admin_login.asp
四、學生用戶使用說明(基本功能與教師用戶相同,略)
⑶ 1.4 插件元素詳解 --webscraper操作手冊
上一節我們拆解了抓取數據的基本步驟,
這一小節我們來認識一下webscraper這個插件的各個選項和按鈕
首先要知道我們創建的一個抓取數據的工程就是一個sitemap對象
主頁面基本上就這些元素,在後面的教程示例中我們會用到這些內容,用幾次就熟悉了。
接下來我們用幾個例子來帶你熟悉這個插件的神奇之處
⑷ 如何規劃跟設計web應用程序,其開發周期有那幾個階段
下面用我開發的一個辦公系統來說明一下如何規劃跟設計WEB應用系統,及其開發幾個階段。
第一步:需求分析
我召集他們所有業務相關部門開了幾次會議,將各部門的功能需求進行了整理和統一,寫成的功能需求說明書,文中詳細列出了軟體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及要達到的目標。他們要求軟體要能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直接給他們帶來更多訂單,幫助他們尋找客戶並留住,同時在經營中節省人力成本及防止不必要的浪費,最終實現公司利潤的增長。我認為,如果一個軟體不能帶來實質性的經濟價值,僅僅只是用來裝點公司門面,提高一點工作效率,那還不如不要。這也是他們為什麼看不上有些成品軟體,而要選擇定製開發的原因。每個公司情況均不一樣,成品軟體商往往無法知道每個客戶的痛處,所以做出來的產品無法真正適合客戶。只有自己針對性的開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客戶才知道他們公司最需要什麼,他們的客戶應如何獲得和留住,業務流程應如何設計等等。有針對性開發一些實用功能,才是最適合的軟體。
通過這個項目,我認識到編寫軟體需求說明書的過程非常重要,這決定了以後的開發過程是不是會走彎路,是否因為開發了不必要的功能浪費時間和金錢,是不是存在程序功能模塊上的沖突。我在需求說明編寫上花了較大精力,有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感覺。最後在所有人員一致通過這個需求說明書後才決定走下一步。
第二步:開發方案書
開發方案書是將功能需求說明書轉化為可開發的具體行動方案,我根據開發平台的開發規則進行編寫的,將軟體需求說明書中的功能模塊進行組合優化,分析出各個模塊的數據結構及數據關系、運算邏輯,理清各模塊之間的業務流程,最後根據各業務部門人員的實際情況規劃各模塊的界面樣式。
我的開發方案書也寫得很詳細,不過相比功能需求說明書,感覺容易些,畢竟大方向已有了。開發方案書中我將數據結構中的表及欄位全部規劃好,並命名好,包括其數據類型、長度等,做成表格,並將各欄位數據來源及編輯方式等均做好說明。前面忘記說明了,我雖然對編程不懂,但由於以前有過管理軟體操作方面經驗,對資料庫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也只是懂一些皮毛,不過用天縱快速開發平台開發,這點資料庫方面的知識夠用了,以後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更復雜的一些SQL語句再網上搜索一下吧。
開發方案書對後期的系統開發非常重要,下面的開發過程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在快速開發平台進行配置的過程。
第三步:開發及測試
有開發方案書,接下來的開發就非常容易了,其實就是將開發方案書的內容配置到開發平台上的過程,這就是我前面說的為什麼找這樣一個開發平台開發這個系統的原因。
用配置型開發平台開發軟體相當簡單快速,一般的模塊三步就可以搞定了,第一步設置模塊信息,第二步設置表單屬性,第三步設置表中每個欄位。也許我這樣說你還是不太相信,那好吧。上圖!
天縱快速開發平台分開發後台和應用前台。顧名思義,開發後台是供開發者使用的,應用前台是開發好的系統進行使用的地方。好了,進入開發後台吧,如下圖:
通過這三步的配置,一個功能模塊基本完成了。是不是非常簡單快速!整體開發過程是不是全部是通過配置來完成的。當然上面提到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配置,對於復雜功能要求的模塊,可能還要進行更詳細的配置。
配置型開發平台由於省去代碼編寫,開發速度大大提高,由於界面是由開發平台中間件根據配置的業務參數自動生成,不用每個界面均去編寫一套代碼,因此出錯率大大降低,軟體的性能和穩定性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第四步:編寫操作手冊
系統開發好後,有一個收尾工作是不能省的,那就是編寫操作手冊。好在我平時沒事就喜歡寫點博客,對寫作沒有畏懼心。操作手冊是供使用者學習和操作時用的,在操作手冊中我將系統操作過程及其注意事項詳細列出,事後我才知道,操作手冊也是這個系統正式能使用起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我寫的操作手冊有聲有色,條理清晰,操作這個系統的同事很快就能理解並上手了。
我得出的經驗是:操作手冊越早編寫越好,最好是在開發的同時就進行編寫,開發過程中一些重點內容要立即記錄下來,提醒以後的使用者,時間一長了,就算是開發者本人也可能都忘記了,最後導致使用者走彎路。
第五步:上線試運行
折騰了半個多月,一個共有50多個模塊的內部管理系統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請客戶的幾個部門領導一起演示操作走了一遍,大家十分滿意,總算沒辜負老他們板的期望。他們老闆一高興,批准買一台伺服器專門運行這個系統。我花了一天時間,部署到伺服器上,開始上線試運行。
第六步:正式運行
經過了半個月的試運行,調整了其中出現一些小問題,就開始召集所有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幾天的操作培訓,開始正式在公司內全面運行。
⑸ Oracle資料庫一些維護性文檔怎麼寫
你說的這個是資料庫開發,和DBA的事情。
1,安裝配置文檔 ----DBA或者運維人員
2,web系統操作手冊---測試人員編寫
3,數據字典文檔---開發提供詳細內容,DBA整理標准文檔
4,故障處理----一般是記錄發生過的故障
5,巡檢文檔----DBA
6,操作記錄文檔---- DBA or 運維人員,記錄伺服器所有的操作。
7,備份定時任務。。。。等等
⑹ 標清視頻終端使用手冊
一體化和分離式終端的主機前面板分別如圖4.2.1,含義見表4.2.1。
圖4.2.1 終端前面板
表4.2.1 前面板部件含義
主機後面板,VT8069、VT8066、VT8039和VT8036的後面板介面相同,VT8069主機的後面板見圖4.2.2。
圖4.2.2中各介面含義見表4.2.2。
圖4.2.2 VT8069主機的後面板
表4.2.2 VT8069後面板各介面功能
▼VT8069後面板介面,各介面含義見表4.2.3。
表4.2.3 各介面說明
續表
圖4.2.3為VT8039的最小配置連線示意圖,其說明見表4.2.4。其他終端請根據實際介面連接。
圖4.2.3 分離式終端最小配置
表4.2.4 終端最小配置系統
▼連接外置攝像機
如果您購買的是分離式群組視訊終端,請使用攝像機連接線連接攝像機和主機。這個外置攝像機就是終端的視頻輸入源。如果您購買的是一體化群組視訊終端,終端已經有內置攝像機。如需要增加視頻源,同樣可以為終端連接外置攝像機。
終端支持D30/D31、VCC1、3CCD、D100/D100P、KX、C200、PTC100、VCC4、GPT CAM、Sony D70、V50等多種攝像機。詳細的安裝與操作說明請參見攝像機包裝中的配套資料。
通常攝像機需要使用到的介面有視頻輸出介面CVBS或S-Video、控制信號輸入介面VISCA。攝像機的後面板示意圖見圖4.2.4。
圖4.2.4 攝像機後面板
▼使用攝像機連接線
攝像機連接線實際是包含2根線纜的組合線纜,如圖4.2.5所示。其中一根線纜的兩端為S-Video接頭(黃色方柄接頭),用於傳送視頻圖像數據,另一根一端為RJ-45介面,另一端為VISCA IN接頭,用於傳送控制信號數據。
圖4.2.5 攝像機連接線
操作步驟如下:
a.將攝像機連接線的S-Video接頭分別插入主機後面板標有「1」的視頻輸入介面和攝像機的S-Video視頻輸出介面。
b.將攝像機連接線的RJ-45接頭插入主機後面板上標有「1」的串口,另一端插入攝像機的VISCA控制串口。
c.使用攝像機電源線連接攝像機電源模塊和攝像機主機。
連接PC或投影儀:終端如果具有SXGA輸入介面或者輸出介面,可以使用VGA線纜連接PC主機到終端SXGA輸入介面。這樣,來自PC的桌面圖像(PC桌面)就成為終端的一個視頻源。
您可以使用VGA線纜將PC桌面輸出給投影儀、液晶顯示器。其中,PC桌面的遠程傳輸可用於顯示PC桌面的場合,如遠程培訓、遠程技術評審等,避免增加額外的線纜等硬體設備。
按要求連接終端、PC主機和VGA顯示設備。使用VGA線纜連接PC主機和終端(SXGAVideo in)。使用VGA線纜連接VGA顯示設備(如PC監視器)和終端(SXGAVideo out)。
安裝介面卡:
介面卡分為E1介面卡和ISDN介面卡,分別用於提供E1線路介面、ISDN線路介面。
介面卡按線路介面數量分為兩種:單介面卡和4介面卡。圖4.2.6為介面卡(4介面)的外形示意圖。
圖4.2.6(4介面)介面卡
1.緊固螺釘;2.介面;3.元器件;4.金手指
安裝接咔,需佩戴防靜電手環(圖4.2.7),按照圖4.2.8插入介面卡。
圖4.2.7 防靜電手環
圖4.2.8 操作示意圖
1.拆除遮擋面板;2.插介面卡中;3.插介面卡後
操作步驟:
a.用十字螺絲刀卸下介面卡插槽位置的遮擋面板。
b.從包裝袋取出介面卡。有元器件的一面朝上,緩慢平推介面卡進入插槽。
c.擰緊介面卡上的緊固螺釘。
▼配置會議應用
自動呼叫設置:如果經常呼叫終端A,可以設置終端A為本終端的自動呼叫對象,本終端一啟動即開始向終端A呼叫。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呼叫設置→自動呼叫設置」(表4.2.5)。
表4.2.5 呼叫設置參數說明
▼快速會控設置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快速會控設置」。按「快速會控」鍵執行的會議控制功能,可在所有的會議控制功能中選擇(表4.2.6)。建議選擇您常用的3~6個功能。
表4.2.6 快速會控設置參數說明
▼會議設置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呼叫設置→會議設置」表4.2.7。
表4.2.7 會議設置參數說明
續表
設置不同的會議高級參數將使終端能應用不同的組網模式,同其他廠商互通高清業務和適應復雜的網路環境。
選擇「高級」,進入「會議高級參數」畫面(表4.2.8)。
表4.2.8 會議高級參數說明
續表
▼會議模板
實際應用中,會議設置的視頻協議和音頻協議是不會經常更改的。您可以選擇已經配置好這些協議的會議模板,方便地完成召集過程。
通過Web界面,設置並使用會議模板。
如何登錄Web界面,請參見「使用Web遠程管理」。
設置步驟
a.單擊「記錄本→會議模板」,進入如圖4.2.8所示的頁面。
圖4.2.8 會議模板
b.按照如表4.2.9所示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操作。
表4.2.9 會議模板操作
c.在「模板參數」頁面配置參數。
模板名稱:用於在模板列表中顯示。該項必須填寫。
自適應模式:選中該復選框,參數由系統協商決定。取消選擇,可設置頁面上各參數。
支持多流會議:選中該復選框,可設置雙流會議中的輔流參數。
d.設置完畢,單擊「保存」。
e.如果利用該模板立即開會,可單擊「召集會議」。
在如圖4.2.10所示頁面可以選擇會議模板,然後單擊「召集會議」。
圖4.2.10 選擇會議模板
▼配置視頻: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視頻設置→圖像參數」(表4.2.10)。
表4.2.10 圖像參數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視頻設置→攝像機設置」(表4.2.11)。
表4.2.11 攝像機設置
▼預置攝像機位置
某些攝像機攝取的場景將經常在會議中使用。這些攝像機位置數據可以保存到終端,在開會時可快速切換到保存的攝像機位置。預置位置數據特性如表4.2.12所示。
表4.2.12 終端保存預置位置
▼設置預置位置
選擇待設置預置位置的攝像機。按<本端圖像>鍵進入視頻源選擇畫面,按「方向」鍵的「←」、「→」鍵選擇本端攝像機,然後按「OK」鍵確認。
當終端建立呼叫後才可以保存遠端攝像機位置。按<遠端圖像>鍵進入遠端視頻源選擇畫面,按「方向」鍵的「←」、「→」鍵選擇攝像機,然後按「OK」鍵確認。
按「方向」鍵和「縮放」鍵,調整好攝像機的水平、垂直和縮放位置。
按「#」鍵,進入圖4-2-11所示的畫面。
圖4.2.11 保存攝像機預置位
按數字鍵,如「5」鍵,攝像機位置數據被保存到數字5表示的位置。
▼清除預置位置
選擇待清除預置位置數據的攝像機。按「#」鍵進入圖4.2.11所示的畫面。
按「刪除」鍵。按數字鍵,如「5」鍵,將清除保存在位置5的預置位置數據。
按「﹡」鍵,將清除該攝像機的全部預置位置數據。
▼視頻輸入設置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視頻設置→視頻輸入設置」(表4.2.13)。
表4.2.13 參數說明
續表
▼視頻輸出設置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視頻設置→視頻輸出設置」(表4.2.14)。
▼視頻輸出基本參數
終端每個視頻輸出介面均可連接視頻輸出設備,如TV、投影儀、錄像機、顯示器等。為方便識別各輸出設備可為每個輸出設備構思一個名稱,並根據各設備特性設置其顯示模式。
各視頻輸出介面在遙控器畫面上的名稱及在主機後面板上的物理位置見圖4.2.12。
圖4.2.12 視頻輸出介面名稱及位置
1.VT8069主機後面板;2.遙控器畫面上的名稱;3.視頻輸出介面
表4.2.14 視頻輸出參數說明
表4.2.15 終端支持的SXGA模式和各模式對應的頻率
表4.2.16 視頻輸出高級參數說明
▼配置音頻:
選擇「系統→自定義設置→音頻設置」(表4.2.17)。
表4.2.17 參數說明
續表
▼音量指示器
選擇「系統→診斷/維護→音量指示器」,進入「音量指示器」畫面。
正常說話時,音量位於音量指示器的黃色范圍為宜。如果音量到了紅色部分,請減少音量。如果在綠色部分,請增加音量。
▼使用地址本
按「地址本」鍵或者通過「主菜單→地址本」可進入「地址本」畫面。
在您使用終端過程中,會發現有些畫面會出現「地址本」或「選擇會場」的選項。選擇這些選項,同樣可以進入地址本界面。
使用地址本可以節省輸入號碼的時間,還可以避免輸入錯誤的號碼。會場列表按照「排序方式」排序。會場列表中顯示會場名稱,列表下方顯示所選擇會場(底色為藍色)的類型、速率和會場號碼。
在地址本可定義會場,其中「名稱」、「會場號碼」、「速率」和「排序ID」是會場的關鍵參數。
在地址本界面,選擇「增加會場」進入如表4.2.18所示畫面。
按「數字」鍵在文本框輸入文字。按<OK>鍵打開下拉菜單中選擇參數值。
按「主菜單」鍵保存。
表4.2.18 增加會場
表4.2.18中各參數含義見表4.2.19。
表4.2.19 會場參數含義
續表
▼增加群組
如果召開的會議的會場比較固定,那您可把這些會場定義為一個群組A。當召集會議時選擇群組A即選擇了群組A包含的所有會場,召集會議過程更快捷。
您可以定義多個群組用於不同的會議。在地址本界面,選擇「增加群組」進入界面。在「名稱」文本框內輸入群組名稱。選擇「選擇會場」,進入地址本會場列表界面。選擇會場,選中的會場前顯示「√」。按「主菜單」鍵保存。
▼啟動呼叫
操作步驟如下:在地址本界面,選擇待呼叫的會場。選擇「呼叫」。
終端不能直接呼叫電話會場,但可呼集一個多點會議(包含電話會場)實現同電話會場的通信。
▼啟動呼集
在地址本界面的會場列表中選擇多個會場、或群組,選中的會場/群組名稱前出現「√」符號。右邊的「呼叫」變為「呼集」。選擇「呼集」,進入「召集會議」界面。根據需要設置會議參數。選擇「召集」。
已成功添加的會場,會按照預設排序方式依次顯示在會場列表中。更改排序方式可從「排序方式」下拉列表中選擇。拼音排序:會場「名稱」以拼音形式參與排序。
類型排序:按照「會場類型」排序。
ID排序:按照設置的「排序ID」排序。
▼修改會場
選擇「修改」進入「修改會場」界面,請參考增加會場的相關說明修改會場參數。
▼刪除會場
選擇待刪除的會場,選擇「刪除」並確認。被選擇修改/刪除的會場記錄不是標有「√」的記錄,而是底色變藍的會場記錄。
▼查詢會場
選擇「查詢」進入,在文本框中輸入待查詢會場名稱中部分字元,選擇「確定」。地址本上將以藍底顯示會場名稱滿足查詢條件的會場。
▼導入導出
將終端地址本中的所有記錄快速移植到其他終端。該功能通過Web界面實現。
▼自定義圖標設置
遙控器畫面上常常會疊加各種圖標。圖標根據使用情景自動疊加在畫面上,您可以選擇這些圖標是否顯示出來。表4.2.20列出了畫面能夠出現的所有圖標。
選擇「主菜單→系統→自定義設置→自定義圖標設置」。
使用「方向」鍵選擇圖標,按「OK」鍵選擇或取消。復選框出現√表示選中。
表4.2.20 自定義圖標
▼快捷鍵定義
選擇「主菜單→系統→自定義設置→快捷鍵定義」,進入「快捷鍵定義」畫面。
F1鍵:您可以定義遙控器的「F1」鍵為某些操作的快捷鍵。使用時,按「F1」鍵調出已經自定義的快捷功能,選擇並進入相應畫面。
「F1」鍵的預設配置包含8個較常用的設置項目:H.323設置、IP網路測試、會議設置、重啟終端、圖像參數、圖像測試、播放測試音、設置字幕。
F2鍵:「F2」鍵不需要定義。會議召集成功後,按「F2」鍵,進入包含12個功能的「常用會控」菜單(表4.2.21)。
表4-2-21 常用會控菜單
非主席會場、IP PHONE會場常用會控功能有觀看會場、申請主席和申請發言,其餘主席會控功能不可用。
更多會議控制功能,請選擇「主菜單→會議控制」,您就能執行全部會議控制操作。
⑺ 如何配置華為交換機WEB管理
前提是該交換機支持web界面管理。下面是基本步驟。
http server enable 啟動http服務。
local user 創建用戶
service type 指定用戶服務類型為http
可以到華為官網下載對應型號交換機的配置操作手冊,這個是最准確的。
參考資料:
https://jingyan..com/article/e75057f2de7d92ebc81a8962.html
⑻ 項目管理工具Redmine操作手冊
什麼是Redmine
Redmine是一個開源的、基於web的項目管理和缺陷跟蹤工具。它用日歷和甘特圖輔助項目及進度可視化顯示,同時它支持多項目管理。Redmine是一個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解決方案,它提供集成的項目管理功能,問題跟蹤,並為多個版本控制的選項的支持。
請重點關注 問題 、 甘特圖 、 日歷 三個功能模塊。
我的工作台
點擊左上角 我的工作台 按鈕
指派給我的問題
提供一個跨項目的指派給當前用戶的問題列表,顯示問題的ID,項目,跟蹤標類型簽和主題。
已報告的問題
提供一個跨項目的由當前用戶報告的問題列表,顯示問題的ID,項目,跟蹤標簽類型和主題。 每一個用戶可以通過點擊"個性化定製本頁"的鏈接個性化我的工作台。 然後用戶可以選擇哪些可用的模塊被顯示:
日歷
提供一個按月份顯示的項目預覽。在這里可以看到一個任務狀態的起止日期。
文檔
這里可以書寫不同類型的文檔,默認有兩種文檔類型用戶文檔和技術文檔。
最近的新聞
提供一個跨項目的最近新聞概述
耗時
提供一個跨項目的關於當前用戶最近7天工時的概述
跟蹤的問題
提供一個跨項目的由當前用戶跟蹤的問題列表
項目概述
點擊左上角 項目 按鈕,再點擊 渠道移動營銷 項目
即可查看 項目概述 頁面
項目活動
該頁面列出了該項目所有活動的歷史記錄, 這些活動包括:
問題
變更
新聞
文檔
文件
Wiki編輯記錄
帖子
耗時
該頁面的右邊欄允許你選擇具體顯示哪類活動
問題跟蹤
問題是Redmine的核心業務。 一個問題綁定到一個項目, 由某一用於創建, 可以關聯到某一版本, 等等。
查看某一問題
在問題列表頁面點擊某一問題的鏈接, 可以查看該問題的具體描述。
過濾器的應用
默認情況下, 問題列表顯示了所有處於打開狀態的問題。 你可以添加過濾器, 點擊"應用"鏈接刷新問題列表, 點擊"清除"鏈接刪除設置的濾器。
可以通過點擊"+"號按鈕, 為過濾器欄位選擇多個值。 這時會出現一個選擇列表, 按住"ctrl"後, 可選擇多個值。
自定義查詢
當刷新頁面後, 剛設置的過濾器就會消失, 可以通過點擊"保存"鏈接保存你設置的過濾器, 從而建立自定義查詢。
在新建自定義查詢的界面輸入自定義查詢的名稱, 以及過濾器和其他屬性的設置。
點擊保存之後, 新建的自定義查詢將會出現在問題列表界面的右邊欄中。
快捷菜單
在問題列表的某一個問題上, 點擊滑鼠右鍵, 將彈出一個快捷菜單, 用於便捷編輯問題。
通過快捷菜單可以快修改問題的進度。
新建問題
要創建新的問題, 需要有新建問題的許可權。
創建問題時, 最重要的欄位是跟蹤標簽欄位, 它決定了問題的類型。
默認情況下, Redmine有三種跟蹤標簽:
功能 feature
缺陷 bug
支持 support
日歷
在問題列表頁面, 點擊右邊欄的"日歷"鏈接, 即可進入日歷界面。
日歷提供了一個按月份顯示的項目預覽。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個任務狀態的起止日期。
像Redmine提供的其他視圖一樣, 可以通過設置過濾器從而決定日歷圖上顯示的內容。
注意3種圖標的含義
甘特圖
在問題列表頁面, 點擊右邊欄的"甘特圖"鏈接, 即可進入甘特圖界面。
甘特圖顯示問題的起止日期以及版本的截至日期
新聞
在"新聞"選項卡下, 你可以發布關於項目的新聞條目, 甚至任何你喜歡的新聞條目。
文檔
在這里可以書寫不同類型的文檔, 默認有兩種文檔類型:
用戶文檔
技術文檔
管理員可以添加文檔類型
Wiki
在這里可以查看或編輯WIKI頁面
文件
在這里可以共享項目需要用到的其他資源
一、軟體開發當中用Redmine進行管理的流程
1. 管理人員建立新項目
2.開發人員和管理人員共同商議預測完成任務工時(以小時為單位估計時間不包括測試時間),建立項目中的問題/任務。
注意:在建立問題之前一定要利用項目的設置功能建立版本號,新建立的問題必須放在版本號下。
3. 問題指定的人員要及時更新問題狀態,每天下班前和任務狀態發生變化時「logtime」(登記工時)
4. 問題解決完成後將問題狀態更改為「已解決」發給管理員,由管理員審核任務是不是真的已經解決。
5. 管理員將問題狀態更改為「測試」發給測試人員
6. 測試人員測試完成後更改問題狀態為「反饋」發給管理員,登記測試的結果。
7. 管理員根據反饋的具體內容(測試結果)決定是問題完成關閉任務,還是將反饋不合格的任務重新以打開的方式指派給開發人員
8. 3-6的過程可循環進行直到問題圓滿完成
9. 如果問題在估計完成時間內為完成,可將問題復制到下一版本(迭代)繼續進行,同時未完成任務者提交任務未及時完成原因報告。
二、 績效考核指標
1. 問題/任務創建是否正確,包括描述是否詳細正確,有無給問題/任務正確指定版本號,跟蹤者,實施者。
2. 開發人員反饋問題/任務及時性,是否每天都進行工時登記
3. 完成問題/任務時間與估計時間差距
4. 問題/任務超時時原因是否合理有效
三、 注意事項
1. 在上傳附件時最好用pdf格式,壓縮文件必須用zip格式的,而不能用rar格式的。
2. 附件的名字要直觀。
3. 任務到期時管理人員要及時關閉任務。
4. 出現新的問題時,並且需要花費時間就一定要管理員建立新任務,要保證所工作過的任務在redmine系統中看到。
5. 不要認為問題/任務越多考核就差,考核是結合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估計工時,更新頻率,反饋標注,是否延遲等)進行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又發現新的問題時一定要登記到redmine。
---------------------------------分割線------------------------------------
redmine還可以結合郵件、釘釘、openldap等工具關聯使用,還可以安裝各種插件比如審計、思維導圖等,方便各個部門的使用。
參考文檔
Redmine 用戶手冊
Redmine插件使用目錄
⑼ web前端開發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1.學習html。
這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掌握div、formtable、ulli、p、span、font等標簽是最常用的,尤其是div和table,div用於布局,table也可以用於布局,但不靈活,基本table用於處理數據。
2.學習css。
這里的css不包括css3。一般我們可以看到,在web前端開發工程師的要求中,有一個會使用css+html或css+div進行界面布局,所以css是用來輔助html進行布局和顯示的。css要熟練掌握float、position、width、height、最大最小,會使用100%、overflow、margin、pading等。
3.學習js。
其實js入門很簡單,不需要知道很多事情。只要你會根據某個id或者name獲得網頁dom或者樣式或者值,你就會給某個id或者name的元素標簽賦值,或者添加數據,追html。
4.學習jquery。
jquery相當於將js封裝成一套js插件,目的是操作起來更方便,代碼寫得更少,jquery入門也很簡單,那些入門需要學習的和js一樣,只是用jq代碼代碼代替。
5. 最好點擊後台語言,如java和php。
為什麼?因為我們前台界面的數據來自後台,如果我們能點擊後台代碼,我們就知道如何與後台交互數據是最好的,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使前端代碼更加標准化。
6.學習css3+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