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肱骨骨折的功能鍛煉
盡早進行系統合理的功能鍛煉,不僅能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癒合、防止毗鄰末受傷關節的功能障礙,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連、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所引起的受傷關節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四肢骨折,尤其是關節及關節周圍骨折術後的康復,最重要的是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的訓練。
早期關節活動度訓練要以被動活動為主,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條件可使用持續被動活動機進行功能鍛煉。術後3天可開始逐步加強主動的關節活動。康復訓練要逐步加大並維持關節的最大活動度,切忌小范圍快節奏活動,這樣不僅無助關節活動度的改善,而且對骨折局部也有影響。
肌力訓練以主動鍛煉為主。上肢側重於精細動作,這些功能的恢復是功能鍛煉的重點。鍛煉時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達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關節僵硬粘連。
2. 右手肱骨骨折,術後如何進行康復鍛煉
骨折術後鍛煉的前提是要確保良好的固定,不能在鍛煉的時候發生骨折的再移位.先從手部運動,再到肘肩關節.循序漸進.
3. 肱骨骨折後怎麼進行功能鍛煉
肱骨髁上骨折的鍛煉
固定以後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如手指和腕關節的伸曲活動,上肢肌肉的主動收縮活動。2周後,可做屈曲肘關節活動。3周後,做伸屈肘關節活動。固定3周(尺偏型要求固定4周,以減少向尺側傾旋的發生)可以拆除,拆除後,有關節僵硬伸屈困難、腫脹、疼痛等其它症狀時,可以用接骨葯外敷繼續進行治療。
4. 肱骨上骨折多長時間康復鍛煉,用什麼方法鍛煉
在正常常規情況下肱骨骨折這些地方的骨折經過手術治療的話,定期復查一般是3個月左右的時間,骨折才能夠完全癒合的。
意見建議:但是你具體的功能康復鍛煉的時間不一定要等到3個月,有可能你在一個月左右就可以進行胳膊肘的屈伸功能鍛煉。完全和原來一樣,都是以最後一次拍片兒看你骨折完全癒合的時間為准。骨折已臨床癒合,或已去除外固定.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使各個關節得到全面鍛煉,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護下,逐漸負重走止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的內收活動,肱骨幹骨折的肩關節旋轉活動,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動,屈曲型的屈肘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等,都應予避免.
5. 右側肱骨髁上骨折康復鍛煉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所以,被固定的肢體,均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煉。對於沒有固定的關節,應及時鼓勵病人作主動的功能鍛煉,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就逐漸加強負重鍛煉。
臨床上功能鍛煉有兩種形式: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
(一)主動運動
是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骨折l一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偶而伴有輕度側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殘余,此時骨折並發的軟組織損傷尚需修復,局部疼痛,肢端腫脹仍存在,因此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煉,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煉。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骨痂開始形成,斷端初步連接,除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鬆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2、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狀,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葯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煉為主。
(二)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作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6. 如何科學地進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康復鍛煉
首先和你說一下,肱骨髁上骨折很容易將來造成內外翻畸形。如果是我的老師對待這個病症,是不建議作手術治療的。用復位是最好的,雖然時間長且疼痛厲害,但對將來的發育有很大的好處。畢竟你孩子才6歲。現在既然已經作了手術只能在後期加強鍛煉。
兒童的骨頭癒合很快,現在後期鍛煉應該循序漸進,切忌粗暴的被動活動,屈曲性骨折不要做過多的屈曲活動,伸直型骨折不要做過多的伸展活動。多做握拳,腕關節伸屈等活動。
對於中葯在骨折的早期可以服用一些活血祛瘀的,對於現在後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營養就多吃些高蛋白食品就可以了。多曬太陽。
7. 肱骨骨折怎麼訓練恢復較快
一般骨折的癒合要經過四個時期,即血腫期,纖維性骨痂,骨性骨痂和骨痂的改建和再塑。
出現淤血是骨折癒合過程中最常見的,一般淤血會自行消退,若想加速這一過程,可以服用些阿司匹林。
8. 右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康復訓練
鍛煉不是治療,那是沒有辦法的消極處理辦法。
骨折是不需要任何鍛煉就能好的,手不能彎曲,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鋼板限制的因素,另一個是傷到了筋。韌帶、肌腱稱為筋,筋一旦斷裂拉傷後,都會引起關節彎曲、伸直活動受限或者是腫脹不適等現象,損傷後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癒合,所以就會出現彎曲困難,不能達到正常的幅度,有僵硬拉緊感。筋沒有得到修復治癒,關節彎曲受限或者是輕腫現象就會很難消除,只要修復損傷的筋,這些症狀才能消除。
建議在找傳統中醫骨科治療。鋼板和石膏只是固定,不是治療。治療是讓骨折處盡快的長出骨痂,讓骨折快速的癒合。骨折復位固定後,關鍵是用葯促進斷骨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癒合,達到徹底康復,這才是治療的重點,而不是靜養吃補品,靠靜養飲食來幫助骨頭生長,作用是非常小的,治療的重點不是靜養自身慢慢恢復,而是讓其快速生長。只有讓斷骨在短時間內生長癒合,這才是治療的重點。
要想斷骨快速癒合康復,建議選用傳統中醫治療,中醫治療普通骨折,只需簡單手法復位再用夾板體外固定,之後關鍵是用中葯進行外敷快速接骨,用葯3到5天左右疼痛可以基本消除,腫的現象也會隨之消退,一個月左右骨折就能治癒。如果用葯40-50天左右還不能基本治癒,那要考慮為你治療的醫生能力問題。
斷骨未癒合前間飲食忌吃鯉魚、公雞、酸筍、牛肉、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宜多吃新鮮蔬菜,適量鮮肉,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祝早日康復!
9. 關於左肱骨骨折後的恢復訓練
骨折後關節功能改善需要數月的時間,只要能認真小心和堅持不懈,每日都會有進展,你不要太過於著急,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回過頭來看,才會感覺到進步。因為肘關節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與軟組織之間的粘連,靠鍛煉來松解和吸收這些粘連是無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過程,在開始時總會反彈回去,但反彈的力度會越來越小。通常情況下,在8周內能達到30-40度的活動度,一般會恢復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個月內達到這個度數,通過堅持不懈的鍛煉,也會有滿意的恢復。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骨折癒合情況。
前3個月是骨折癒合的關鍵時期,過度鍛煉會破壞骨折癒合的基礎,應該與主治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在醫生的指導下鍛煉。且不可使用暴力,應注意保護骨折部位。
鍛煉的方法應該先從關節的靈活度開始,比如旋轉、伸展,然後逐漸加強負重性質的鍛煉。可以用另外一隻手幫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為是)。鍛煉的同時可以輔助磁療及熱敷(用紅花、田七煮水熏洗熱敷或者用當歸、丹參、紅棗、骨碎補煮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