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學web前端設計,該怎麼入門
Web前端入門首先要從基礎的內容學起,優就業的Web前端課程第一階段設置為HTML5+CSS3,HTML是一種標記語言,能夠實現Web頁面並在瀏覽器中顯示。HTML5作為HTML的最新版本,引入了多項新技術,大大增強了對於應用的支持能力,使得Web技術不再局限於呈現網頁內容。
CSS是層疊樣式表,是一種用來表現HT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的一個應用)或X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的一個子集)等文件樣式的計算機語言。CSS不僅可以靜態地修飾網頁,還可以配合各種腳本語言動態地對網頁各元素進行格式化。CSS3是CSS技術的升級版本,主要包括盒子模型、列表模塊、超鏈接方式、語言模塊、背景和邊框、文字特效、多欄布局等模塊。
雖然說Web前端相比其他後端編程語言學習難度低一些,但是自學的話還是有一定困難的,自學的話首先學習路線、時間安排都是需要提前制定出來的,再有就是自學的話遇到問題很難及時的解決,在學習效果上來說不會很好,所以還是不推薦大家去自學。
⑵ web前端怎麼樣大專生可以學嗎
專科生可以學習Web前端。能力並不差,只要肯努力,肯付出。首先,任何技術實際都是從零基礎開始的,不管是直接學習還是通過相近經歷轉行。所以不需要因零基礎擔心。
其次,一定要做好准備:一項技術的學習,意味著你各方面資源不同程度的消耗——時間、工具、資金,甚至融入相關交流圈子的准備。在這個准備過程中,最好是帶有一個強硬的規劃:「我要在一個月內達到能夠實現XXX的水平」或者「我一定要在2周內把XXX項目完成」。如果沒有這個規劃,一般人都會越來越懶惰。
相信自己!優就業!
⑶ 什麼是web網站設計
首先web是網站的一個程序,是一個文件夾,每個網站必不可少的一個文件,這個文件裡面存儲的東西主要就是網站的代碼,因為你沒有在長春世紀學過,所以理解可能費點勁,不過我還是挺願意為你解答的,以後有什麼網路問題就找我
⑷ web是什麼意思
是一個完整的英文單詞,而不是縮寫。常見於網路技術領域。
英文原意:[名詞]網,蛛絲,蹼,翼手,織物,圈套,捲筒紙
[動詞]使陷入羅網,形成網,織蜘蛛網於,使落入圈套
[音]/web/
目前,該詞彙又引申為「環球網」,而且,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含義。
⑸ Web開發者指南:如何建立並運作一個互聯網初創項目
90年代,伴隨著互聯網的第一次爆發,我們見證了一批巨頭的崛起:eBay,Yahoo,Amazon等等。2000年,社交網路和web�0�2app的興盛,又把MySpace,Facebook,Flickr等網站深植於所謂「Web2.0」的版圖上。時過境遷,現在的我們正處在一次新的爆發上;這一次的規模較小,但得益於更易用的開發工具和更便宜的硬體設備,使得這次爆發更為普遍。這就是APP爆發,強調實用、成本效益和針對普通問題的精準解決方案,從web�0�2apps,到ios設備,到android,一路席捲。今日的Web初創產品正在撬動近20年來我們創造的技術和社交進步,把它們打包成有用的工具,滿足不同特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要。 為什麼Web開發者會變成初創項目的創始人?現如今,絕大多數app或服務都是基於Web,且能夠聯網的。這也就難怪眾多Web開發者一躍成為初創項目的創始人——擁有獨立開發的能力,無疑讓這些創始人們更容易創建自己的高質量APP。但是,更深入一點考慮這種聯系,我想是因為Web開發者們(例如我本人)天性喜歡創造東西,我們是天生的問題解決者。我們收到來自BOSS或客戶的需求,利用自己熟悉的工具,為他們創造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當不為老闆或客戶的項目工作時,我們會做些什麼?像我這樣的人們,就會想要用自己的技能和經驗創造出對人們有用的工具,並在合適的時機將其發展成一項事業。比如Instapaper,一個著名的書簽型APP,就是由1個人開發創立的。投入一些技能,一些業余時間,或許還有從自己銀行賬戶取出來的創業金,你就可以創辦一個初創項目,這對Web開發者來說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本文中,我將通過一些事例,介紹如何開始你的初創項目。如何選擇正確的點子?現在,你可能已經「頭腦風暴」出了N多產品創意,並且為此囤積了一堆域名以備需要。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到底哪個點子才值得做呢?撓自己的癢常識告訴我們應該去選擇盈利潛力最大的,並且已經被證實存在的市場。沒錯,這的確很重要,因為無論如何你的產品需要賺錢,你需要找到願意為你的產品付錢的人。但是,當我在分析這些產品創意時,我看中的是:我本人願意購買並使用它么?換個說法:它能夠滿足我自己每天都要面對的基礎需求嗎?只有「撓自己的癢」,你才能始終有激情投入其中。既然用戶體驗是產品設計的第一要素,那麼,如果你是首席用戶,你一定能創造出最好的體驗。利用你目前掌握的技能你應當選擇你的技能足夠支撐的產品來做。曾幾何時我無比想做一個iPhone�0�2app,並且我無比堅信做出來後會非常成功。但不幸的是,我對iPhone�0�2app開發一竅不通。最終我放棄了這個創意,轉而投向其他我的技能更能夠勝任的地方。案例分析:WP�0�2Bids接下來舉個我的親身經歷當例子吧:明確需求(撓自己的癢)作為一個SOHO的Web設計師,撰寫項目標書是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拓展新客戶時,它總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標書(也叫Bid)通常是一份文檔,包含了項目內容,時間節點,以及項目報價。通常我都用MS�0�2Word或者Google�0�2Docs撰寫,但是寫作過程很艱難,很耗時,並且這些工具產出的文檔樣式都很糟糕,讓我一直耿耿於懷。我需要一種模板系統,以滿足我對美觀樣式的需求,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或許,這就相當於設計一套網站或WordPress主題?沒錯!基於現有技能的解決方案我精通WordPress主題開發,也熟悉和喜歡WordPress的界面和操作。於是,我決定基於WordPress建造我的「標書工具」。最終,我創建了一種特殊的WordPress主題,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漸漸的,有其他SOHO設計師也開始對WP�0�2Bids產生興趣(尤其是經常使用WordPress的那批人),但更重要的事,我的WP�0�2Bids真的對我自己的生意有幫助。尋找正確的合夥人盡管有時候你可以一個人搞定,但是跟一兩個合夥人共同打造初始產品往往更靠譜。從工作量上說,兩個人能完成的事情總比一個人多。而這當中更重要的是合作的價值。擁有一個和你有著共同觀點、能夠不時蹦出新的創意,時刻確保你不會做錯誤的事情,並能平衡兩人之間的優勢和劣勢的夥伴,益處不言自明。但「合夥人」又不是隨便找個人一起來做事那麼簡單,你必須尋找正確的合夥人。你和合夥人之間的理念必須契合。如果你了解他們,知道他們如何工作,以及他們的個人能力水平如何,這樣就能省掉一些「調研」工作。當然,你的圈子裡可能一個適合的人都沒有。不要緊,以下是一些在圈子外尋找靠譜合夥人的建議。朋友引薦和社交網路利用你的人脈,利用你的Twitter、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網路,利用你身邊一切關系去幫你打探、尋找、聯系一位對你的初創項目感興趣的專家。你是不是覺得某些你經常讀的某些博客的作者很適合做你的合夥人?給他們發郵件,或許他們也在等待這么一場冒險呢!求職版、論壇和分類目錄去FreelanceSwitch和Drawar,看看那些用戶的資料和博客。去翻翻分類目錄裡面的列表,例如ProgrammerMeetDesigner,PartnerUP,Staruply和37Signals�0�2Job�0�2Board。務必對候選人做些背景調查(例如研究它的個人網站和Twitter),然後給他們發郵件,邀請他們加入。行業聚會在技術類型的行業聚會里,你往往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尋找靠譜合夥人的關鍵點以下是一些我認為合夥人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激情:他們抱有的激情必須和你不相上下,必須要發自自內心的能動性。敢於冒險:開創一門生意是有風險的。創始人願意承擔無償工作、超時工作,以及金錢投入的風險。你的合夥人必須和你在同一條船上,和你共同進退。能力互補:一般來說你們之間都會共有一些相同的技能。但你的合夥人必須要在你的弱項上強過你,幫你彌補弱點。一定要避免找技能樹和你完全相同的合夥人。擅長溝通:你和合夥人之間會花費大量時間交談或郵件溝通,因此,你的合夥人必須有高效的語言和文字溝通能力。誰都不會想要一個幾天不回Email,或者不接聽Skype呼叫的工作夥伴。制定並管理你的時間投入你在初創項目最大的投入,就是你的時間。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管理能力對項目成敗起到關鍵性作用。而你在這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常規工作(能賺錢的,私單也算)和個人項目(賺不到錢,至少開始時是這樣)中尋找平衡。你必然會有財務問題上的擔憂,而一旦你開始投入初創項目中,你必須要為收入下降做好准備。或許這意味著你需要在開始前先存夠一筆錢,或者招募助手幫你完成現有的工作(Ven:這條路對非SOHO族來說是不存在的!)。同樣重要的還有你計劃在初創項目中投入多少時間。不管你怎麼算,實際消耗的時間往往是計劃的兩倍。創建一個Web初創項目可比常規的Web項目開發事情多得多。耗時間的事情以下是一些在規劃你的時間表時需要考慮的事情:概念打造——這可能會花掉幾周的時間,而且當中會有反復,你可能會多次推倒重來。和朋友討論創意,並獲得反饋規劃商業模式制定營銷計劃線框圖、原型、設計、重新設計,以及更多的重新設計開發和測試博客營銷,需要持續的投入時間和精力法務問題以及合夥人關系問題需要考慮的不止這些,而且上面這些事在你的項目發布前,甚至發布後,會反復多次遇到。設計你的產品:避免功能冗餘你以為只有傻逼客戶才應該對功能冗餘負責?再想想吧。當你在設計自己腦中那個產品時,伴隨著每次腦力激盪,你是不是也經常會覺得,這個功能太棒了我必須加上,那個功能真牛比必須要有……你必須像激光一樣聚焦於產品的核心功能和項目願景。記錄下那些已經想到的點子,但不要在你產品的第一版中實現。如果你持續不斷的加入功能,那你的產品永遠也無法發布!這也正式有合夥人一起合作的好處。他們不光能提供你想不到的點子,還能幫助檢查目前這些點子是否正在把你帶離產品的核心地帶。每當你想到新的功能時,先問問自己: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離不開這個功能?根據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你的功能可以被分為兩類:「首要」的功能這些功能必須在一開始時就進行設計和實現。在產品發布前,你應當在這些功能上多花時間。「有了更好」的功能錦上添花的功能,有的話產品會變得更好,但不是產品必須的基礎功能。你可以選擇在持續迭代階段增加這些功能;在產品發布後,根據收集到的用戶反饋,它們也有可能變成「首要」的功能。你的短期目標應該是盡快實現所有的首要功能,正如我們經常聽到的:盡早發布,收集反饋,持續迭代。如果你忽視「首要」的功能列表,你的產品將永遠無法起飛,最終浪費寶貴的時間。制定營銷策略在開始規劃產品時,你就應該開始制定市場營銷策略了。由於是第一次做初創項目,市場營銷將花費你和合夥人大量的時間。博客營銷博客營銷是大部分Web初創項目的首要推廣手段。利用博客提前建立你的聽眾群,當產品發布時,你就立刻擁有了大量的首批用戶。但是我們中很多人的博客流量並不出眾。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建議你和其他更出名的博客建立關系,以抬高自身名氣。我就為Mashable、FreelanceSwitch以及其他一些博客寫了幾年的客座博文,這幫我在博客圈內建立了名聲。為其他博客撰寫客座博文不僅能幫你贏得曝光率,在發布和推廣產品上,還能幫你搞定一些「內部關系」。WP�0�2Bids的模板主題就被Netsetter撰文評論過,並被當做FrelanceSwitch某次活動的獎品(等於幫我打廣告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和他們的編輯關系好。傳統的互聯網營銷此外還有一些更為傳統的營銷策略可以使用,例如CPC廣告、通欄廣告。營銷效果水平取決於你的產品性質、品牌策略、以及資金投入的多少。付費廣告是值得考慮的。但在創建廣告賬戶前,你和你的合夥人必須明確每人需要向其中投入多少錢,以免產生矛盾。社交網路至於建立一個活躍的Twitter賬號(千萬不要弄成機器自動更新),以便向產品的早期關注著通報你的進展,這種事我就不多說了。再建立一個Facebook頁面,並保持一定的內容更新頻率。發布,收集反饋,迭代,創建社區(一氣呵成)你的目標是盡早發布產品,雖然它可能還不夠完美。要知道完美是不可能的,完美主義只會成為你前進路上的阻礙。隨著用戶的到來,你會收到新的、有建設性的反饋。而隨著產品的持續進步,問題也會接踵而來。你需要擁抱變化,並通過持續迭代的開發方式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發布,收集反饋,迭代,以及創建並維護社區,這些都是持續性的事務。你需要在腦中反復思考你的計劃,概念:你的點子是否鎖定在一個領域?思考你的業務可能出現的各種分支,看現在能否為將來的業務做好鋪墊。產品名稱:名稱是否太具體?用Zappos.com而不是ShoeSite.com(zappos原來的名字)能讓他們的初創項目在未來駛入任何領域,而不局限於鞋子。商業模式:是否有另一種你希望探索的利潤來源?引入這種來源會對你的客戶和業務產生何種影響?設計風格:產品的設計風格是否僅僅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概念?它能否適應業務的轉型?代碼:你的代碼會不斷的改變。
⑹ 什麼是web2.0 什麼是SNS
Web2.0是2003年之後互聯網的熱門概念之一,不過目前對什麼是Web2.0並沒有很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說Web2.0(也有人稱之為互聯網2.0)是相對Web1.0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Web1.0的主要特點在於用戶通過瀏覽器獲取信息,Web2.0則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消費者(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製造者。
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詮釋」一文中提到「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體的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什麼是SNS?
SNS:Social Network Sofware,社會性網路軟體,依據六度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並且無限擴張自己的人脈,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
SNS是一個採用分布式技術,通俗地說是採用P2P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於個人的網路基礎軟體。SNS通過分布式軟體編程,將現在分散在每個人的設備上的CPU、硬碟、帶寬進行統籌安排,並賦予這些相對伺服器來說很渺小的設備更強大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計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儲空間。
參考網站:www.yegouclub.cn
典型的WEB2.0
同時運用了少許的SNS
⑺ web前端和web安全有聯系嗎
1、web安全主要是針對網站、資料庫這一類的互聯網網站攻擊行為的防禦。
2、前端、後端、資料庫、網路等,與Web安全都有關系
⑻ Web.2.0的意思是什麼啊
這幾天公司總裁一直在說web2.0問題。什麼是web.2.0真正含義,我搞不太清楚。恰巧看到一篇專家的文章,拿來與大家分享
所謂鑒往知來,既然大家這么熱衷的討論所謂Web 2.0,那麼究竟他與 1.0的差異在哪裡?一般最簡單的說法,就是Web 2.0與過去的網路服務相較,更加的注重「用戶參與,聯系,共享」的精神。
然而這個講法卻又更加引人狐疑:這些精神本來就是網際網路的原生精神,甚至在網路上流行已久的聊天室,討論區與各式網路同學會,家族甚至個人電子報,不就是這種注重使用者參與精神的服務?
到底怎麼樣的網站或網路服務可以算是 2.0?其實可以很簡單的說,所謂Web 2.0其涵蓋的服務,本質上就是過去網路服務的功能增強版,其增強則以「讓個人能夠更輕易生產/管理/分享內容」為重心。
舉例來說,身為Web 2.0火車頭服務的Blog(台灣翻譯為部落格,大陸翻譯為博客),提供了讓網路使用者輕松在網路上撰寫文章與分享照片的功能。這可視為個人免費網頁的升級版。
遠在2000年以前,網路上就已經有很多業者提供免費網頁空間給網路使用者自行設計網頁並放置。然而會設計網頁的人畢竟不多,每次寫新的文章就必須設計新網頁,實在不方便。
而Blog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網路使用者只要注冊一個帳號,選擇自己喜歡的版面,就可以開始寫文章,寫完後自動生成網頁。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很容易與其它人的網頁文章建立連結,完全沒有技術障礙。
◎分享與參與不限於文字
個人網頁既然這么容易生成,那麼相片的分享也一樣容易。過去早已有業者提供網路相簿服務。而web 2.0時代的網路相簿則以個人為中心,更加強分享的功能。好玩的有趣的照片因此聚集更多人氣。
除了相片,網友之間彼此還可分享網路書簽。此種早在2000年就出現過的網路書簽服務,可以讓你跟別人分享你認為重要的網頁。而透過別人摘錄整理而成的書簽,你也可以發現網路上更多有價值的網頁。
當網路進入寬頻的時代時,分享的東西已經不僅止於文字和圖片。隨著個人數字攝影機,甚至是具有攝影功能的數字相機和手機的普及,個人自製影片的能力大增,影片的分享也開始蔚然成風。
美國最近當紅的個人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就是這么樣的一個網站。他讓用戶自行上傳影片檔案。正如同他的口號「Broadcast Yourself 」一樣,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和製片。這是Web 2.0分享概念的寬頻版。
◎Web 1.0 時代所沒有的服務
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有互相認識的需求。根據有名的「六度分割理論」,如果你想認識世界上任何人,只需透過你的朋友,你朋友的朋友,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如此這般最多不超過六個中間人即可。
此種全新的理念實現在網際網路上,就是所謂社會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簡稱 SNS),也就是俗稱的人脈網站。人人都在網路上提供自己的人脈,人人因此可以透過各種中間人認識更多人。
在大陸則把 SNS簡單的翻譯成「圈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也可以加入別人的圈子,因此這樣的服務又可以跟Blog互相結合。每個人有自己的Blog網站,自己的相簿,還可以互相認識擴大交友圈。
在Web 2.0中, SNS可以算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服務類型。而如果我們不僅談Web(即以HTML網頁為基礎的網站服務),也把需要安裝在計算機中的網路軟體也算在內,P2P檔案分享軟體也算有 2.0概念的了。
此外,由全世界網友進行內容編輯的維基網路(Wikipedia )也是基於分享精神的全新產物。擺脫了由少數編輯團隊來進行網路全書編纂的方式,維基網路讓全世界的人來進行網路全書編輯工作。
◎開放與分享鼓動程序的再拼湊與分享
以上是從使用者觀點來看的Web 2.0。當然,使用者只需要管服務好不好用,有沒有用即可。而開發出各式網站服務的開發者(程序設計師等)必須傷腦筋的,則是怎麼樣以最快的速度滿足使用者需求。
然而,天底下的技術不可能僅由一家公司提供,一個企業的程序設計師能有多少人,也不可能完全猜測到網路使用者的想法。於是一種開放在網路上的程序設計架構誕生了。
許多網路公司開始將網站設計的部份功能開放出來給全世界的其它程序設計師使用,因而延伸出各多樣的服務。Google在網路上提供的地圖服務(Google Map)就是這樣。
眾所皆知利用Google Map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衛星空照圖(甚至包含你住家周遭)。但是Google不僅只在自家網站上提供這個服務,也把這個服務開放出來給其它網路公司或者個人程序設計師使用。例如美國著名的分類廣告網站Craglist就自行整合Google Map,當網友在Craglist上尋找分類廣告時,點擊地址就可看到該地址衛星空照圖,完全不需離開Craglist,因為該服務已經與Google Map高度整合。
◎「混搭」的實例
曾經看過有人在Blog上評論某餐廳的餐點,包含餐點照片與用餐過程的文字描述。更妙的是結合Google Map,可以直接看到該餐廳的地址與衛星空照圖,讓其它網友可以更容易找到該家餐廳。
因此Blog作家跟本不需要會寫程序,他僅需知道如何把網路公司寫好的開放出來的程序抓來用就好了。而目前大型的網路公司如Yahoo!都已經在進行這樣的工作:開放網路服務讓大家免費組合使用。
未來你很可能會看見某個Blog作者在他的Blog里混合了Yhaoo!提供的網路行事歷,Google提供的地圖服務以及微軟 MSN提供的網路相簿來展現他的美食之旅。這種稱為「混搭」的方法,將發展出更多可能性。
而此種發展,正是在 Web 2.0大旗底下的「分享與參與」精神的擴張。除了網路使用者之間此分享,程序設計師與網路公司之間也開放與分享彼此的開發成果出來,讓別人更容易組合出更有趣的網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