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前端匯流排1066的cpu搭配DDR2 667的內存(只有一根)怎麼樣才能發揮最好的性能
bios的超頻欄里有內存分頻的,不過都是讓內存比外頻更快的。而且你的CPU沒受委屈,667對應的匯流排帶寬是1333,CPU外頻是333,已經超過你CPU外頻和主板匯流排了。
在默認情況下,CPU處理數據的能力主要和其核心數,架構和主頻有關(外頻X倍頻),架構十分重要,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core i7系列CPU的性能就遠遠超越其他任何相同主頻的CPU;核心數也很重要,同頻,同架構下,核心數越多,協同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大,CPU性能就越高,人多好辦事嘛。
而同一時間內能將多少數據提供給CPU處理的能力則主要是內存和主板匯流排的事了。現在全部的AMD CPU和採用nehelem架構的intel CPU都將內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內部,因此FSB概念就沒有了,數據傳輸帶寬就只和內存與CPU有關了。
LZ用的P7450採用的是core2架構,仍舊採用的是老的FSB架構,匯流排頻率=CPU外頻X4=266X4=1066(P7450默認外頻是266),對應的默認內存頻率則是1066/2=533MHz,故其實533MHz的內存就足以滿足你CPU的需求了。當然通過分頻的方法可以讓1066的匯流排用上更高頻率的內存從而獲得更好的性能,但是這已經屬於超頻了,不符合LZ的要求,而且筆記本最好不要超頻,以防發熱過大,損壞機器。
Ⅱ 請問明白人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1066能夠提高嗎這樣的配置可以嗎
LGA775平台,前端匯流排與外頻只能達到4:1,也就是266外頻,在BIOS中只能調到這個數值。
現在的U,超頻大多隻能從超外頻入手,因為很多U倍頻鎖了。外頻上去了,前端匯流排自然也會按比例增加,所以超頻自然有意義。
775平台因為只能達到1066外頻,內存同步運行就限定在1066的DDR3上了,非同步運行模式可以讓內存運行在標稱的頻率上不受前端匯流排影響
非同步運行模式,intel平台做的不太好,不如AMD平台的完美,但總比讓1333甚至1600的DDR3運行在1066要好些。
內存加多少根,單雙通道只是數據吞吐速率有分別,這個跟內存匯流排頻率是兩碼事。
我沒聽說過多少A卡與主板兼容性的問題,倒事A卡跟不少游戲兼容性問題多,這個是顯卡這個硬體和驅動跟游戲軟體的兼容問題,跟主板和顯卡這種硬硬組合的兼容問題沒關系。同個A卡玩某個游戲花屏,你換到AMD平台也一樣的,能解決的一般是靠驅動升級。
Ⅲ 前端匯流排1066MHZ要用多少帶寬的內存
1066和1333的前端匯流排用一根1066和1333的DDR3的內存帶寬足夠了,如用DDR2 800的則要兩根同頻的組成雙通道才能滿足需要
Ⅳ 前端匯流排1066MHZ是指什麼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Side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幾種,最高到10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Ⅳ 前端匯流排為1066MHZ的CPU,與800MHZ的內存不搭配是嗎
匯流排寬一點是沒任何壞處的!現在裝機匯流排一般要800以上,你的FSB已達到1G以上,可以說主板性能是不錯的了。
但FSB跟內存基本上是沒有任何關系的。FSB是整個主板的瓶頸,內存越小,則數據交流需求就越大,FSB的佔用也越大,反過來,內存越大,FSB的壓力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得到緩解。
Ⅵ 前端匯流排1066MHZ和最高睿頻2533MHZ哪個好點
前端匯流排是主板的匯流排頻率,睿頻是CPU的頻率,沒有可比性。也沒有相當於這么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