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web蘋方字體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web蘋方字體

發布時間: 2022-07-27 14:10:03

A. 蘋方是什麼字體 蘋方字體新特性

在WWDC2015大會上,蘋果發布iOS9、watchOS 2、OS X El Capitan三款系統更新,主要針對iPhone/iPad、蘋果手錶、Mac電腦設備,其中大家鮮為注意到的是iOS9和OS X El Capitan系統都更換了全新字體,iOS9正式採用了此前Apple watch配備的San Francisco(舊金山)字體,而OS X El Capitan內置了全新的「蘋方字體」。那麼,蘋方是什麼字體?蘋方字體有哪些特性呢?相信不少果粉用戶還不了解吧,下面詳細介紹下。



蘋方是什麼字體?

蘋方字體不同於舊金山字體,San Francisco屬於英文字體,但是蘋方字體則為蘋果專門針對中國用戶推出的中文字體。



蘋方字體

全新設計的中文字體命名為「蘋方」字體,它具有現代感的外觀和清晰易讀的屏幕顯示效果,並同時支持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

蘋方字體新特性

蘋方字體還支持手寫輸入,用手指在觸控板上輸入文字,現在也可以像在紙上書寫一樣的流暢自如、快速准確、全新的觸控板窗口可以同比映射你在實體觸控板的操作(www.pc841.com電腦百事網),因此你有更多書寫空間,而且可以一行書寫多個字元。

近段時間,字體可是十分火爆的一個話題,還記得前不久火熱的 井柏然字體 「井體」一字千金傳聞嗎。這次蘋果也對系統中的字體進行大更換,不久iOS9內置字體換了,針對Mac的OS X字體也更換為全新的「蘋方」字體,你覺得如何呢。

B. 蘋果電腦上的pingFangSC-Light字體在別的電腦上是哪個字體

pingFangSC-Light字體是蘋果獨有的,在別的電腦上是沒有的。
蘋方字體(又稱蘋方黑體,英文字體名PingFang SC)是ios9上默認的中文字體,蘋方字體不僅字型優美,而且能提升字體在手機、電腦屏幕上的清晰度和易讀性。隨著APP及UI設計的流行,蘋方字體也就成了UI設計師必備的字體包。
蘋方字體包含6種字重,分別是蘋方黑體常規體、中黑、細體、特粗體、特細體、粗體,可以很好地滿足日常設計和閱讀的需求。

C. iOS9蘋方字體怎麼設置

1、進入輔助設置 打開系統設置--通用功能,進入「輔助功能」設置界面。
2、勾選「粗體文本」 向下滑動,找到「粗體文字」,將右側的開關按鈕打開。
3、手機自動重啟 打開選項之後,系統會彈出一個關於重啟設備的咨詢窗口,點擊「繼續」即可!修改過後,字體效果會有明顯改觀,如果機油們想擁有更多花樣的字體,目前還不能實現,只有等完美越獄工具發布之後才能修改。

D. 蘋方字體可以商業使用嗎

在css裡面聲明font-family,不涉及到版權,因為字體是在用戶的電腦上
如果是把字體放到伺服器上或者是圖片裡面有是會有版權問題

E. 如何看待 OS X 和 iOS 的全新中文 GUI 字體「蘋方」

作者:吃三盆糖的貓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31096375/answer/643034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問題的答案也搬個過來,LT說更符合這邊的答案,也是,於是就復制過來了,希望這邊關注的朋友也能看下哦。
以下答案
=========================================================

終於周末可以來安心回答問題了。
作為平面設計師,我還是老規矩,從字形上來看蘋方。
各位請讓我慢慢說來,多圖且長文,慎入。
由於是一家之言,較為主觀,觀看者對於我的結論可以自行判斷。

-----------------------------------------------------------------------------------------------------------------------------------
首先不得不提的蘋方的前任華文黑體,毫無疑問是一款非常有中國特色的老牌黑體,當年華文請了謝培元先生來做的設計,單就字形質量還是很高的,我本人非常喜歡
其骨骼,如果蘋果能委託字體設計公司重新認真的數碼化這套字體,我對其還是很有信心的。作為UI字體數碼化的標准,我覺得可以使稍稍增大中宮,喇叭口程度
減弱,內白釋放更多,統一字面率,增加完善的視覺修正。

iOS用戶之所以對其能產生信賴感也是因為其纖細清秀的外貌,同時也非常符合國人
的審美。在小字型大小顯示下,由於其喇叭口的存在,也加強了字體的方頭感,雖然存在和西文等混排問題,但當年毫無疑問是有著獨特審美認識的黑體。字體的排他性
也是非常明顯的。而目前微博上抱怨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字形的排他性沒有了,這可能是iOS用戶最不願意看到的地方。

如今的黑體自從出
現了「微軟雅黑」,幾乎所有的黑體都朝著這樣的骨骼前行了,這是一件非常非常無奈的事情。當我們第一次看到雅黑的時候是驚喜的,當我們再看到多字族蘭亭黑
是滿意的,但無論是後來的旗黑,思源,到如今的蘋方,相信各位無論是字體愛好者還是字體路人都已經無力吐槽了,這不都是雅黑嗎?所以不難想像iOS用戶覺
得字體安卓化了。

正文黑體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路上,其可讀性和通用性通常是第一優先順序,而寬松的字面和大中宮已是正文字體的主流,由於漢字
的方塊形和結構方式使得在黑體骨骼的自由度上大大受到了限制,這一點是西文所沒有的,黑體很難做到像 Helvetica 和 Frutiger
這樣都是無襯線字體但有極具辨識性和排他性。但我不想將其作為托詞,我覺得黑體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希望未來的設計師們能撇開微軟雅黑系的骨骼找到新的方
向。

70年代日本字體翹楚寫研公司舉辦了字體比賽叫石井賞。在第一回比賽中(1972年) 中村征宏的ナール字體獲得第一名。至此,大字面的黑體由此誕生了,其影響力無比強大,影響到了日後日本黑體的道路,甚至蔓延到了中國。
<img data-rawheight="331" data-rawwidth="500" src="https://pic1.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不知道各位看了上圖,有沒有一種「幼圓」的感覺,噗噗。不知道各位看了上圖,有沒有一種「幼圓」的感覺,噗噗。

再說回來,如今蘋果可能是為了迎合國內主流黑體的設計,也可能將黑體的定位向著更通用的方向發展,跳出了「華文系」黑體的風格,也來到了「雅黑系」風格的字體樣式上。所以諸位如果更喜歡「華文系」的風格,那麼看到這里就可以了。

——————————————————————————————————————————
那麼蘋方在「雅黑系」風格的字體上到底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請看下圖(可點擊放大)。
<img data-rawheight="842" data-rawwidth="1192" src="https://pic1.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2"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為了對比方便,我選取了我電腦里最接近的字重,毫無疑問這些都是近些年投入市場的正文黑體。字面率方面都遊走在90%-92%。不知道各位比較喜歡哪款,能分得清嗎?為了對比方便,我選取了我電腦里最接近的字重,毫無疑問這些都是近些年投入市場的正文黑體。字面率方面都遊走在90%-92%。不知道各位比較喜歡哪款,能分得清嗎?
——————————————————————————————————————
那麼蘋方與這些對比最後到底怎麼樣呢?

先說結論:作為UI字體的蘋方在屏幕顯示上有著自己不錯的想法,比如內白放大,但有些地方做的太狠了,失去了很多協調性,同時在一些基本的地方又讓人摸不著頭腦。


方是一款專為UI字體設計的一款字體,特別是在小字型大小的情況下進行了「優化」。本次測試范圍在6763常用字形中(當然我比較懶就隨便看了下=
=),進行對比的主要是冬青黑和旗黑。(為啥沒有悠黑?因為我木有啊=
=)不過由於蘋方的字重和日本的ヒラギノ字重並不協調,所以在使用日語界面顯示簡體字的時候,粗細感還是比較明顯的。

接下來說重點,由於蘋方是為UI字體打造,所以切勿將蘋方用在大字型大小下或者用來進行印刷。
蘋方可能為了提高小字型大小下的清晰度,犧牲了字體本身協調性。同時視覺修正方面還落後於日本。以下圖為例,我稍微說下。(下圖為蘋方)
<img data-rawheight="449" data-rawwidth="1601" src="https://pic1.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1"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img data-rawheight="842" data-rawwidth="1192" src="https://pic2.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2"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視覺修正問題
視覺修正的作用主要是在特定字型大小下對於字體的結構和負空間做出合乎我們眼睛看到的相等或者說平衡。



「田」字一般能直觀的反映一個字體的負空間的視覺修正。按照目前的理論和文獻,為了讓田字中的四個格子看起來一樣大,通常,左上角為最小,右下角為最大。
而蘋方的是上邊兩個一樣大,下方兩個比上方略大(主要是高度方面)。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田」的左邊大於右邊,造成不穩定字形。
目 「目」字也同樣,通常上中下三個內白的大小關系應該是小中大,這樣看起來最為平均和穩定,但目前看起來頭略重。同時「目」的外圍橫和豎竟然是一樣的粗細,通常應該是橫細豎粗,這樣在視覺上才會感覺它們一樣粗。
國 「國」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視覺修正做的不錯,里邊的「玉」字相比其他字體略小,這使得內白更大,最終清晰度是不錯的,「玉」字上下三橫的空間控制的也不錯。
嘛 為了降低木的連接處的黑度,將丿和捺的起筆部分變細,但真的很誇張,略破壞了字本身的協調性,小字情況下略好,大家可以在iOS9里自己輸入看看。
己 豎彎鉤的圓角問題其實和當時知乎討論iOS的圓角icon一樣的,目前看起來底部的視覺看起來像內凹,曲線更加偏向羊角曲線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最後一點想說的是,無喇叭口的字體,在大字型大小下確實很乾練,但是在小字型大小下由於人的眼睛,可能會把末端看成圓頭,這和當年照相排字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也有人覺得新字體土圓肥的印象。而ヒラギノ角ゴ的微喇叭口簡直就是為小字型大小屏顯量身定做的,估計鳥海修和鈴木勉當時也沒想到吧?

負空間問題(內白)

魔 右下角神馬鬼?!我圈出來的地方,也就是魔的右下角的小三角粗細,極其違和,不知道這樣的視覺修正是不是做過頭了,特別細,其他有鬼字的部首也是同樣的,大家可以在iOS9里自己輸入看看。還有幾個如「闌」中間的點,「酬」中間的點等,都是同樣的,我就不細說了。
<img data-rawheight="390" data-rawwidth="790" src="https://pic4.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0"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

隙 雙耳旁可能為了在小字下更清晰,拉得很長,有點破壞了漢字的平衡性,不太符合國內的審美。同樣的問題還有哼之類口字旁的字,口拉得很長,非常誇張。

骨骼結構問題

為了盡可能放開內白,部分左右結構的字形中間的內白(負空間)被放大了。好處是小字下更加清晰。但不適合放大,有些字可能左右存在割裂感。
<img data-rawheight="416" data-rawwidth="1352" src="https://pic3.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2"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有些筆畫位置交待不清,看起來很不舒服,比如上面可以找到截圖的魔字雙木「林」部首,與上方的廣字頭太接近了,害死強迫症。還有諸如「情」字,「蝗」字的一些筆畫都粘在一起了,如果大家再去看看其他國內高質量的黑體則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其他
總會有些看起來奇怪的字。
比如「餐」,一般黑體最後一筆是點,我不知道是不是算是避重捺,但蘋方最後一筆是捺,還做的很違和。
<img data-rawheight="376" data-rawwidth="770" src="https://pic2.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瓜」,其實瓜沒什麼問題,只是我更喜歡齊力老師的瓜,比較接地氣,符合我們的審美。中間的豎筆形的寫法可能源於宋體,當時宋體的瓜豎折是分開了的兩筆。
<img data-rawheight="380" data-rawwidth="760" src="https://pic4.mg.com/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好吧,差不多先寫到這里,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初步的認識啦O(∩_∩)O好吧,差不多先寫到這里,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初步的認識啦O(∩_∩)O

最後到了我自己喜聞樂見的打分階段了。

F. 如何評價蘋方字體

先說結論:作為UI字體的蘋方在屏幕顯示上有著自己不錯的想法,比如內白放大,但有些地方做的太狠了,失去了很多協調性,同時在一些基本的地方又讓人摸不著頭腦。


方是一款專為UI字體設計的一款字體,特別是在小字型大小的情況下進行了「優化」。本次測試范圍在6763常用字形中(當然我比較懶就隨便看了下=
=),進行對比的主要是冬青黑和旗黑。(為啥沒有悠黑?因為我木有啊=
=)不過由於蘋方的字重和日本的ヒラギノ字重並不協調,所以在使用日語界面顯示簡體字的時候,粗細感還是比較明顯的。

接下來說重點,由於蘋方是為UI字體打造,所以切勿將蘋方用在大字型大小下或者用來進行印刷。
蘋方可能為了提高小字型大小下的清晰度,犧牲了字體本身協調性。同時視覺修正方面還落後於日本。

G. 蘋方是什麼字體

蘋果附送的字體多數都不是免費使用的,你要找對應字體廠商獲取授權/付費。
發布到淘寶天貓、在戶外廣吿中使用,我個人理解都屬於商用行為,因此原則上不能免費使用。
【建議】如果樓主認為蘋方的字形適合在你的設計中使用,又擔心有版權問題,推薦換用
「思源黑體」。
優勢就是開源、免費。這2種字形非常像,思源(漢字部分)和蘋方都是常州華文製作的,像也不奇怪,不是誰抄誰的問題。
非專業的人不仔細看很難分辨,因此替換用不會有很大影響。

H. windows能不能安裝蘋方字體

windows系統可以安裝蘋方字體,即PingFang字體。

詳細操作如下:

1、下載PingFang字體,網路搜一下,有很多可供選擇,挑一個下載。

此時表示已安裝完成。

(8)web蘋方字體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前後,儲存於計算機上的字形資料庫逐漸約定俗成地被英語使用者稱為「computer font」,雖然「font」在排印學與書法領域的原意和這里所用的並不是非常吻合。

對於「computer font」中的「font」,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翻譯不同,分別為計算機「字體」和電腦「字型」。隨著可縮放的矢量電腦字體的出現,「字型」與「字體」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模糊。

參考資料

網路—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