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前端接收鏈路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接收鏈路

發布時間: 2022-07-17 21:23:35

1. 用java怎麼實現從前端接收、處理並傳回視頻

很簡單啊,你遞歸出一個文件夾裡面的視頻類型的文件啊,(如果是web,那就是加url後面就是在項目里的文件夾啊,)然後把他們的路徑保存為json格式的數據

2. Web前端開發者應該要懂的HTTP協議!

HTTP協議是構建在TCP/IP協議之上的,是TCP/IP協議的一個子集,所以要理解HTTP協議,要先了解下TCP/IP協議相關的知識。TCP/IP協議族是由一個四層協議組成的系統,這四層分別為: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和數據鏈路層。分層的好處是把各個相對獨立的功能解耦,層與層之間通過規定好的介面來通信。如果以後需要修改或者重寫某一個層的實現,只要介面保持不變也不會影響到其他層的功能。



如何理解HTTP與TCP/IP、DNS的關系呢?


當客戶端訪問Web站點時,首先會通過DNS服務查詢到域名的IP地址。然後瀏覽器生成HTTP請求,並通過TCP/IP協議發送給Web伺服器。Web伺服器接收到請求後會根據請求生成響應內容,並通過TCP/IP協議返回給客戶端。


相比於HTTP/1.1的不足,HTTP/2和HTTP/3各有哪些優勢呢?


HTTP/1.1有兩個主要的缺點:安全不足和性能不高。


HTTP/2完全兼容HTTP/1,是“更安全的HTTP、更快的HTTPS",頭部壓縮、多路復用等技術可以充分利用帶寬,降低延遲,從而大幅度提高上網體驗;


QUIC基於UDP實現,是HTTP/3中的底層支撐協議,該協議基於UDP,又取了TCP中的精華,實現了即快又可靠的協議。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HTTP協議的相關內容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本平台!

3. 前端後端怎麼連接起來

前端調用後端介面無外乎六種方法,如下:
1、打開vs,創建空的asp.net mvc演示項目【WebMVC】
(1)依次點擊【文件】->【新建】->【項目】;
(2)在【新建項目】界面選擇【Web】->【ASP.NET Web 應用程序(.NET Framework)】,輸入名稱,選擇框架至少4.5版本,點擊【確定】按鈕;
(3)選擇【空】->【MVC】->【確定】 ;
(4)創建好了項目。
2、在項目中
(1)在Controllers文件夾上點擊滑鼠右鍵,依次選擇【添加】->【控制器】,即可完成HomeController的創建;
(2)在Controller的Index方法內,點擊滑鼠右鍵,選擇【添加視圖】;
(3)在項目中添加文件夾【Content】並添加jquery源文件;
(4)在Index頁面添加jquery的引用。
3、在Index頁面中添加一個輸入文本框,一個按鈕,以及顯示結果的dom。
4、在HomeController中添加新的方法,用於接收前台傳入的參數,組裝後返回。
5、在Index頁面,添加Jquery的ajax方式,調用後台介面,返回結果的處理代碼。
6、在vs中,按F5調試運行結果,如下:
(1)在文本框中輸入內容;
(2)點擊按鈕,調用介面,並將返回值顯示在界面;
(3)如果要提交大量數據,或者敏感數據,請修改ajax的type方式,這樣參數就不會在url地址欄中顯示了。

4. 網路監控:想做一個鏈路備份,用無線接入——一對無線網橋UBNT

不會!人家比你帶的還多!

5. 全鏈路前端開發是什麼意思

抱歉,只聽過全鏈路ui,第一次聽說全鏈路前端。
全棧和web前端的不同是:全棧 的核心是指 開發 者能夠承擔包括 前端 、後端在內的所有功能 開發 任務。 與傳統 前端 相比,web 全棧開發 工程師需要具備跨領域知識,甚至需要成為全才。
現在公司都是前後分離,分的都很細,誰給你弄全棧去,全棧反而影響開發效率,公司有時候希望你多會幾個語言,是讓你更有經驗,配合更好。但是你可以在求職的時候寫上,這樣是加分項。

6. 如何將前端網頁與後台資料庫連接

前端和後端之所以需要對接,是因為前端頁面只負責提供視圖沒有內容,而後端只提供內容,兩者所謂的對接,就是把後端的內容放在前端頁面預留出來的位置上。(雖然說是前端後端,但這一對接實際發生在伺服器端)。
所以伺服器端進行的活動如下:
接收用戶請求——》找到負責處理的程序——》處理程序找到要傳輸給用戶的前端頁面——》該前端頁面留出位置——》後端到資料庫取數據——》後端把數據放在前端留出來的位置上——》結合成真正用戶看到的html文件——》傳輸給用戶。

7. 前端匯流排有 幾總謂稱

FSB=Front Side BUS前端匯流排
FSB是指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匯流排,又稱前端匯流排。
舊型的電腦用的都是FSB,P4等主板,現在新的I3,I5,I7和戴爾伺服器R710等的現在都用新的QPI
Intel的QuickPath Interconnect技術縮寫為QPI,譯為快速通道互聯。事實上它的官方名字叫做CSI,Common System Interface公共系統界面,用來實現晶元之間的直接互聯,而不是在通過FSB連接到北橋,矛頭直指AMD的HT匯流排。無論是速度、帶寬、每個針腳的帶寬、功耗等一切規格都要超越HT匯流排。

FSB正離我們遠去
眾所周之,前端匯流排(Front Side Bus,簡稱FSB)是將CPU中央處理器連接到北橋晶元的系統匯流排,它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主要通道。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影響很大,如果沒有足夠帶寬的前端匯流排,即使配備再強勁的CPU,用戶也不會感覺到計算機整體速度的明顯提升。
目前intel處理器主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而就在2007年11月,intel再度將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提升至1600MHz(默認外頻400MHz),這比2003年最高的800MHzFSB匯流排頻率整整提升了一倍。這樣高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其帶寬多大呢?前端匯流排為1333MHz時,處理器與北橋之間的帶寬為10.67GB/s,而提升到1600MHz能達到12.8GB/s,增加了20%。
雖然intel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看起來已經很高,但與同時不斷提升的內存頻率、高性能顯卡(特別是雙或多顯卡系統)相比,CPU與晶元組存在的前端匯流排瓶頸仍未根本改變。例如1333MHz的FSB所提供的內存帶寬是1333MHz×64bit/8=10667MB/s=10.67GB/s,與雙通道的DDR2-667內存剛好匹配,但如果使用雙通道的DDR2-800、DDR2-1066的內存,這時FSB的帶寬就小於內存的帶寬。更不用說和未來的三通道和更高頻率的DDR3內存搭配了(Nehalem平台三通道DDR3-1333內存的帶寬可達32GB/s)。
與AMD的HyperTransport(HT)匯流排技術相比,FSB的帶寬瓶頸也很明顯。HT作為AMD CPU上廣為應用的一種端到端的匯流排技術,它可在內存控制器、磁碟控制器以及PCI-E匯流排控制器之間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帶寬。HT1.0在雙向32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12.8GB/s,其帶寬便可匹敵目前最新的FSB帶寬。2004年AMD推出的HT2.0規格,最大帶寬又由1.0的12.8GB/s提升到了22.4GB/s。而最新的HT3.0又將工作頻率從HT2.0最高的1.4GHz提高到了2.6GHz,提升幅度幾乎又達到了一倍。這樣,HT3.0在2.6GHz高頻率32bit高位寬運行模式下,即可提供高達41.6GB/s的匯流排帶寬(即使在16bit的位寬下也能提供20.8GB/s 帶寬),相比FSB優勢明顯,應付未來兩年內內存、顯卡和處理器的升級需要也沒有問題。
面對這種帶寬上的劣勢,雖然intel通過對市場的准確把握,以及其他優勢技術上的彌補(如指令集優勢、如CPU效率上intel的酷睿2雙核共享二級緩存互聯架構要明顯優於AMD HT互聯下的的雙核架構等等),讓AMD的帶寬優勢並沒有因此轉化為勝勢,但intel要想改變這種處理器和北橋設備之間帶寬捉襟見肘的情況,縱使在現可在技術上將FSB頻率進一步提高到2133MHz,也難以應付未來DDR3內存及多顯卡系統所帶來的帶寬需求。Intel推出新的匯流排技術勢在必行。
當世界失去FSB我們還有QPI
Intel自身也清醒的認識到,要想在通過單純提高處理器的外頻和FSB,也難以像以前那樣帶來更好的性能提升。採用全新的Nehalem架構的intel下一代CPU讓我們看到了英特爾變革的決心。目前已經正式發布,基於該架構的代號為Boomfield第一款處理器,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很多技術的細節——該處理器擁有全新的規格和性能,採用全新的LGA 1366介面,45nm製程,集成三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支持DDR3 800/1066/1333/1600內存規格),使用新匯流排QPI與處理器進行連接,支持SMT(Simultaneous Muti-hreading,單顆處理器就可以支持8線程並行技術)多線程技術,支持SSE4.2指令集(增加了7條新的SSE4指令),是intel第一款原生四核處理器……
當然,在其擁有的眾多技術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還是QPI(原先宣傳的CSI匯流排)匯流排技術,他是全新的Nahalem架構之所以能在架構、功能和性能上取得大突破的關鍵性技術。
[編輯本段]QPI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QPI(Quick Path 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聯",取代前端匯流排(FSB)的一種點到點連接技術,20位寬的QPI連接其帶寬可達驚人的每秒25.6GB,遠非FSB可比。QPI最初能夠發放異彩的是支持多個處理器的伺服器平台,QPI可以用於多處理器之間的互聯。
1. QPI是通信更加方便
QPI是在處理器中集成內存控制器的體系架構,主要用於處理器之間和系統組件之間的互聯通信(諸如I/O)。他拋棄了沿用多年的的FSB,CPU可直接通過內存控制器訪問內存資源,而不是以前繁雜的「前端匯流排——北橋——內存控制器」模式。並且,與AMD在主流的多核處理器上採用的4HT3(4根傳輸線路,兩根用於數據發送,兩個用於數據接收)連接方式不同,英特爾採用了4+1 QPI互聯方式(4針對處理器,1針對I/O設計),這樣多處理器的每個處理器都能直接與物理內存相連,每個處理器之間也能彼此互聯來充分利用不同的內存,可以讓多處理器的等待時間變短(訪問延遲可以下降50%以上),只用一個內存插槽就能實現與四路AMD皓龍處理器(AMD在伺服器領域的處理器,與intel至強同等產品定位)同等帶寬。
2. QPI、處理器間峰值帶寬可達96GB/s
在intel高端的安騰處理器系統中,QPI高速互聯方式使得CPU與CPU之間的峰值帶寬可達96GB/s,峰值內存帶寬可達34GB/s。這主要在於QPI採用了與PCI-E類似的點對點設計,包括一對線路,分別負責數據發送和接收,每一條通路可傳送20bit數據。這就意味著即便是最早的QPI標准,其傳輸速度也能達到6.4GT/s——總計帶寬可達到25.6GB/s(為FSB 1600MHz的12.8GB/S的兩倍)。這樣的帶寬已可媲美AMD目前的匯流排解決方案,能滿足未來CPU與CPU、CPU與晶元的數據傳輸要求。
3. 多核間互傳資料不用經過晶元組
QPI匯流排可實現多核處理器內部的直接互聯,而無須像以前那樣還要再經過FSB進行連接。例如,針對伺服器的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擁有至少4組QPI傳輸,可至少組成包括4顆處理器的4路高端伺服器系統(也就是16顆運算內核至少32線程並行運作)。而且在多處理器作業下,每顆處理器可以互相傳送資料,並不需要經過晶元組,從而大幅提升整體系統性能。隨著未來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集成內存控制器、PCI-E 2.0圖形介面乃至圖形核心的出現,QPI架構的優勢見進一步發揮出來。
4. QPI互聯架構本身具有升級性
QPI採用串聯方式作為訊號的傳送,採用了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主要用於高速數字信號互聯,使信號能以幾百Mbps以上的速率傳輸)信號技術,可保證在高頻率下仍能保持穩定性。QPI擁有更低的延遲及更好的架構,將包括集成的存儲器控制器以及系統組件間的通信鏈路。
5. QPI匯流排架構具備可靠性和性能
可靠性、實用性和適用性特點為QPI的高可用性提供了保證。比如鏈接級循環冗餘碼驗證(CRC)。出現時鍾密碼故障時,時鍾能自動改路發送到數據信道。QPI還具備熱插拔。深度改良的微架構、集成內存控制器設計以及QPI直接技術,令Nehalem擁有更出色的執行效率,在單線程同頻率下,Nehalem擁有更為出色的執行效率,在單線程同頻率條件下,Nehalem的運算能力在相同功耗下比現行的Penryn架構的效能可能提高30%。
[編輯本段]QPI對AMD和NVIDIA的影響
做為行業領導性廠商,每次Intel平台的進步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比如,AMD面臨著該如何追趕Intel處理器革新速度的問題,如果未來AMD無法跟上英特爾的步伐,其市場份額肯定將變得越來越小。當然,AMD有其過硬的顯卡技術支撐,這正是目前Intel所欠缺的。
AMD CPU如真能將其GPU整合,帶來的市場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NVIDIA的處境,Intel的目標是CPU整合GPU,而NVIDIA的目標則是GPU整合CPU,雖然NVIDIA自身對其信心滿滿,從目前的競爭形勢來看,一項是靠顯卡技術、晶元組維系的NVIDIA,面對Intel的打壓,必須在Intel平台推廣SLI,面對Intel和AMD的CPU整合GPU方案,對NVIDIA的低端、中低端顯卡市場又非常大的影響。

8. 射頻前端接受鏈路的雜訊系數應該怎麼計算

傳播模型(連接小區半徑和邊緣速率的橋梁)以2.6G頻段的FDD LTE為例,小區半徑與最大路徑損耗之間存在的關系就是傳播模型。通過Cost231-Hata傳播模型的計算,我們可以在小區半徑和最大路徑損耗之間相互推導。通過以下參數: f =頻段(MHz) hb =基站天線高度(m) hm =終端天線高度(m) ,一般取1.5米。 R =終端和基站間的距離(km) Kc =環境校正因子 a(hm)=天線高度校正因子=(1.1 × log (f) –0.7) × hm - (1.56 × log (f) –0.8) 根據公式Path Loss (路徑損耗) = K1+K2 × log R就可以得到小區半徑和路徑損耗之間的一個等式。其中K1,K2是可以根據覆蓋區域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常量。可見,要想得到小區半徑就必須知道路徑損耗的大小。 最大路徑損耗由能量守恆可以得出等式:接收機靈敏度=最大發射功率–其他損耗–裕量–最大路徑損耗+增益將公式變形得到: MAPL(最大路徑損耗)=最大發射功率–其他損耗–裕量+增益–接收機靈敏度 最大發射功率 對上行鏈路預算來說,最大發射功率就是UE終端的最大發射功率,一般取值為23dBm。 其他損耗 饋線及接頭損耗每個接頭的插入損耗典型值是0.05dB。饋線的損耗可以參照饋線損耗表來查找,不同頻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