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頁前端 » 前端處理機FEP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前端處理機FEP

發布時間: 2022-07-07 20:01:18

㈠ 網路怎麼產生的,ip地址上級又是什麼

一、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追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它的演變可概括地分成三個階段:

(1)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構成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

(2)多個主計算機通過線路互聯的計算機網路。

(3)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

所謂聯機系統,就是一台中央主計算機連接大量的在地理上處於分散位置的終端。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建立的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就是將地面的雷達和其他測量控制設備的信息通過通信線路匯集到一台中心計算機進行處理,開創了把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這類簡單的「終端——通信線路——計算機」系統,成了計算機網路的雛形。嚴格地說,與以後發展成熟的計算機網路相比,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這樣的系統除了一台中心計算機外,其餘的終端設備都沒有自主處理的功能,還不能算計算機網路。但現在為了更明確地區別於後來發展的多個計算機互連的計算機網路,專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隨著連接的終端數目的增多,為了使承擔數據處理的中心計算機減輕負載,在通信線路和中心計算機之間設置了一個前端處理機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專門負責與終端之間的通信控制,出現了數據處理和通信控制分工,從而更好地發揮中心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另外,在終端較集中的地區,設置集中器和多路復用器,它首先通過低速線路將附近群集的終端連至集中器或復用器,然後通過高速通信線路、數據機與遠程中心計算機的前端機相連,構成如圖4-14所示的遠程聯機系統,提高了通信線路利用率,節約了遠程通信線路的投資。

圖4-14 遠程聯機系統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發展了若干個計算機互連的系統,開創了「計算機——計算機」通信的時代,並呈現出多處理中心的特點。以ARPA網為代表,標志著我們目前常稱的計算機網路的興起。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目前稱為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主要目標是藉助於通信系統,使網內各計算機系統間能夠相互共享資源,最終導致一個實驗性的4個節點網路開始運行並投入使用。目前ARPA網仍在繼續運行之中,已經擴展到連接數百台計算機,地理上不僅跨越美國本土,而且通過衛星鏈路連接夏威夷和歐洲的節點。ARPA網是一個成功的系統,它在概念、結構和網路設計方面都為後繼的計算機網路打下了基礎。

二、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計算機網路可分為兩種子網: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如圖4-15所示。

圖4-15 計算機網路的構成

(一)資源子網

資源子網提供訪問的能力,資源子網由主計算機、終端控制器、終端和計算機所能提供共享的軟體資源和數據源(如資料庫和應用程序)構成。主計算機通過一條高速多路復用線或一條通信鏈路連接到通信子網的結點上。

終端用戶通常是通過終端控制器訪問網路的。終端控制器能對一組終端提供幾種控制,因而減少了終端的功能和成本。

(二)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是由用作信息交換的結點計算機NC和通信線路組成的獨立的數據通信系統,它承擔全網的數據傳輸、轉接、加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結點提供雙重作用:一方面作資源子網的介面,同時也可作為對其他網路結點的存儲轉發結點。作為網路介面結點,介面功能是按指定用戶的特定要求而編制的。由於存儲轉發結點提供了交換功能,故報文可在網路中傳送到目的結點。它同時又與網路的其餘部分合作,以避免擁塞並提供網路資源的有效利用。

㈡ 一個計算機文題

網路硬體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物質基礎。要構成一個計算機網路系統,首先要將計算機及其附屬硬體設備與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硬體方面是有差別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硬體日趨多樣化,功能更加強大,更加復雜。

(1) 線路控制器LC(Line Controller):LC是主計算機或終端設備與線路上數據機的介面設備。

(2)通信控制器CC(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是用以對數據信息各個階段進行控制的設備。

(3)通信處理機CP(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是作為數據交換的開關,負責通信處理工作。

(4)前端處理機FEP(Front End Processor):FEP也是負責通信處理工作的設備。

(5)集中器C(Concentrator)、多路選擇器MUX(Multiplexor):是通過通信線路分別和多個遠程終端相連接的設備。

(6)主機HOST(Host Computer)。

(7)終端T(Terminal)。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網路應用的普及,網路結點設備會越來越多,功能也更加強大,設計也更加復雜。

㈢ fep在電腦中是什麼意思

FEP:前端處理器 (Front-end Processor)是指:前端(台)處理機(FEP)是位於傳輸線路之間的一台設備或板,並且在傳遞它到主機中之前處理數據,傳遞它到主機中進行更多有效的網路操作。在 IBM SNA 中,它是一台典型地 IBM 3745 設備。

㈣ 前端處理機的基本信息

英文:Front-End Processor
中文:前端(台)處理機
前端處理器(front end processor,FEP),通常也被稱為通信控制器,其主要功能是釋放主機以運行應用程序。這樣,主機就不會不斷地被外部設備打擾,使得它能更有效地處理應用。它可以是復雜的前台大型計算機介面或者簡單的設備如多路復用器、橋接器和路由器等。這些設備把計算機的並行數據轉換為通信線上傳輸的串列數據,並完成所有必要的控制功能、錯誤檢測和同步。現代設備還完成數據壓縮、路由選擇、安全性功能,並收集管理信息。

㈤ 什麼是前端機FEP

就是cpu跟晶元北橋的通信帶寬.

㈥ 什麼是多點通信線路,前端處理機

多點通信線路:一個主機通過一條通信線路上串接多個終端,分時共享,提高信
道的利用率;

㈦ 前端處理器FEP的作用

摟住搞明白了嗎?

㈧ 地鐵綜合監控的系統構成概述

(1)硬體構成
綜合監控系統方案充分考慮到軌道交通監控的高可靠性要求,特別是考慮到採用綜合監控方式後,軌道交通各個專業系統的運行和維護都要在同一套系統上進行,對系統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方案採用的冗餘機制涉及到中央主備實時伺服器之間、中央主備歷史伺服器之間、車站主備實時伺服器之間、車站主備工作站之間、車站主備FEP之間、中央區域網雙網之間、車站區域網雙網之間;不僅包括硬體設備,而且包括相應的軟體,不僅包括運行的功能,而且包括數據流程,都是冗餘的。多重冗餘機制使得系統在任何單點故障和交叉故障時,都不影響ISCS運行。冗餘配置的中央和車站伺服器按照集群方式運行(設備不分主備,均衡負載,僅僅任務模塊區分值班和備用),冗餘配置的交換機和FEP等設備按照主備方式運行(設備區分值班和備用)。
詳細的硬體構成如下:
第一層:中央級綜合監控系統 第一層包括冗餘的實時伺服器、冗餘的歷史伺服器、外部磁碟陣列、磁帶機、各種調度員工作站(如電調、環調、行調、維調和總調等)、NMS工作站、事件列印機、報表列印機、彩色圖形列印機、冗餘的帶路由功能的網路交換機、FEP、大屏幕系統(OPS)、UPS等。
OCC配置的網路交換機,實現OCC所有網路資源的互聯。交換機的埠數量和帶寬的選擇應充分考慮ISCS和網路通信設備的要求,網路交換機直接連接到通信傳輸網路。
在正常情況下,OCC的調度員通過調度員工作站,控制和監視各被集成系統。OCC的命令,通過ISCS網路發送到各被集成系統。
實時伺服器主要功能是完成實時數據的採集與處理,從OCC向分布在各站點的被集成系統發送模式、程式控制或點控等控制命令。
歷史伺服器主要功能是完成歷史數據的存儲、記錄和管理等功能。
第二層:車站級綜合監控系統
第二層包括冗餘的實時伺服器、值班站長工作站、冗餘的網路交換機、前端處理器(FEP)、IBP和UPS等。
車輛段停車場綜合監控系統(DISCS)與車站綜合監控系統(SISCS)一樣,都屬於第二層,只是配置有所不同。
FEP處理所有與被集成系統的介面,從FEP採集的數據通過車站交換機送到車站伺服器。車站伺服器、車站值班站長工作站和FEP等與網路交換機相聯。
(2)軟體構成
方案採用的綜合監控系統軟體無論從硬體、軟體還是功能和運營,根據不同的特性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劃分,如中央級一般控制軌道交通全線,監控范圍較廣,響應時間為秒級,而就地級一般控制某一設備,監控范圍較小,響應時間為毫秒級。各層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如車站級與就地級通過FEP連接,中央級和車站級通過骨幹網連接,相互之間交換數據而不幹擾。另外,本方案在設計時還考慮到中央級之上的更高一級管理,允許互聯和交換信息。綜合監控系統的層次結構如上圖所示:

從平面結構而言, 採用通信中間件FoxBus,各個功能模塊通過FoxBus組合在一起協調工作,本系統的平面結構如下圖所示。FoxBus將軟體模塊組件化,允許各模塊在硬體上任意分配,任何一台工作站都可以根據所登錄用戶的許可權進行相應級別操作員的監視和操作。
方案採用硬體FEP將車站ISCS和就地級系統進行隔離,使得子系統和ISCS系統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一方面,子系統的異常不會影響ISCS的運行,使子系統的數據干擾范圍得到控制。另一方面,ISCS系統的不正常不會影響各個子系統的運行,即使ISCS全部癱瘓,各個子系統能繼續正常工作,保證軌道交通基礎層的監控功能。針對西安的環境特點和氣候條件,本方案中採用了大量抗電磁干擾、防潮防震的工業級產品,如FEP、交換機和伺服器等均採用高可靠性產品。
ISCS的軟體結構從體系結構的角度,分為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三層;從數據流程的角度,分為: 數據介面層; 數據處理層; 人機介面層。 數據介面層主要由FEP組成,完成數據的第一次收集和處理,FEP具備協議轉換能力,採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ISCS系統通過前置通信機接收接入系統的信息並對無關的訪問進行隔離。前置通信機具有轉換各種硬體介面、軟體協議的能力,接入系統通過前置通信機將數據傳入ISCS系統,同時ISCS系統也通過前置通信機向各接入系統傳送有關數據。同時FEP還起到隔離綜合監控系統和相關系統的功能。
數據處理層主要由車站伺服器和中心伺服器組成,車站伺服器完成數據的第二次處理和收集,將各FEP的數據進行集中和處理,供車站ISCS的人機界面顯示和操作,收集的是車站范圍內的數據;中心伺服器除了完成本中心的數據處理和收集外,還要完成數據的第三次集中和處理,供控制中心的 ISCS人機界面顯示和操作,收集的是全線范圍內的數據。
人機介面層是ISCS提供的用於人機交互的圖形介面,ISCS可以通過該介面向操作員顯示設備狀態信息、運行信息、故障信息、報警信息、統計報表信息等,同時,操作員可藉助系統提供的一系列工具,在操作員工作站上對遠程的設備進行監視、設置、控制等。
綜合監控系統(ISCS)包括中心綜合監控系統(CISCS)、車站綜合監控系統(SISCS)、停車場和車輛段綜合監控系統、網路管理系統(NMS)、設備維護管理系統(MMS)、培訓管理系統(TMS)、軟體測試平台(STP)等。 中心綜合監控系統:對全線重要監控對象的狀態、性能數據進行實時的收集處理,通過各種調度員工作站和大屏幕以圖形、圖像、表格和文本的形式顯示出來,供調度人員控制和監視。並且根據一定的邏輯關系自動向分布在各站點的被監控對象或系統發送模式、程式控制、點控控制命令,或由調度員人工發布控制命令,從而完成對全線環境、設備的集中控制與顯示。 車站綜合監控系統:通過值班站長工作站、列印機設備實時的反映監控對象變化的狀態信息並形成報表,同時記錄下相關信息,更新相關數據。車輛段、停車場綜合監控系統(DISCS)作為兩個特殊站點,視為站級綜合監控系統,對停車場、車輛段監控設備進行狀態和性能參數地實時監控。 網路管理系統:搭建在中心,為網路系統與設備提供一系列的維護、監測與快速故障處理手段,允許網路管理員通過一個簡單界面高效管理網路。 設備維護管理系統:設置在車輛段內,配置維護工作站、列印機等,實現對全線供電系統和機電設備系統復示和維修調度管理。 培訓管理系統:可以單向訪問運行系統,以便允許TMS使用真實的運行場景給學生示範。關於培訓環境,系統提供以模擬相關系統規約到模擬現場環境的介面,教員在培訓中能夠修改模擬環境,並觀察學員的響應,以在必要時提供建議。 軟體測試平台:STP可對相關系統的軟體功能進行軟體測試,滿足ISCS的軟體安裝測試及與各相關系統的介面測試的要求。STP與TMS硬體合並使用,軟體分開配置。軟體測試平台與綜合監控系統監控網路連接,便於軟體測試平台維護全線綜合監控系統軟體。

㈨ 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組成和分類
--------------------------------------------------------------------------------

計算機網路要完成數據處理與數據通信兩大基本功能,那麼從它的結構上必然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負責數據處理的計算機和終端,負責數據通信的通信控制處理機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和通信線路。從計算機網路組成角度來分,典型的計算機網路在邏輯上可以分為兩個子網: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一、計算機網路概念

本世紀末,人類正進入信息化時代,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人類對信息的獲得和處理能力,依賴信息技術的進步。

信息技術包含的內容很廣,既有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傳送和分配,又有表達信息的手段。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是信息技術進步的象徵。近年來,INTERNET這個全球化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已經證明了計算機網路對信息時代絕對重要性。

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呢?它的結構如何呢?

不同的人群對計算機網路的含義和理解是不盡相同的。早期,人們將分散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設,利用通信媒體連接起來,能夠實現相互的通信稱做網路系統。1970年,在美國信息處理協會召開的春季計算機聯合會議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能夠共享資源(硬體、軟體和數據等)的方式連接起來,並且各自具備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之集合」。

上述兩種描述的主要區別是:後者各結點的計算機必須具備獨立的功能,而且資源(文件、數據和列印機等)必須實現共享。

隨著分布處理技術的發展和從用戶使用角度考慮,對計算機網路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定義為「必須具有能為用戶自動管理各類資源的操作系統,由它調度完成網路用戶的請求,使整個網路資源對用戶透明」。

綜上所述,我們將計算機網路做如下描述: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許多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按照某種協議進行數據通信,以實現資源共享的信息系統。

最簡單的網路就是兩台計算機互連,而復雜的計算機網路則是將全世界的計算機連在一起,如圖1.

二、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組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的。而網路軟體系統和網路硬體系統是網路系統賴以存在的基礎。在網路系統中,硬體對網路的選擇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網路軟體則是挖掘網路潛力的工具。

1、網路軟體

在網路系統中,網路上的每個用戶,都可享有系統中的各種資源,系統必須對用戶進行控制。否則,就會造成系統混亂、信息數據的破壞和丟失。為了協調系統資源,系統需要通過軟體工具對網路資源進行全面的管理、調度和分配,並採取一系列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用戶不合理的對數據和信息的訪問,以防數據和信息的破壞與丟失。網路軟體是實現網路功能不可缺少的軟體環境。

通常網路軟體包括:

網路協議和協議軟體:它是通過協議程序實現網路協議功能。

網路通信軟體:通過網路通信軟體實現網路工作站之間的通信。

網路操作系統:網路操作系統是用以實現系統資源共享、管理用戶對不同資源訪問的應用程序,它是最主要的網路軟體。

網路管理及網路應用軟體:網路管理軟體是用來對網路資源進行管理和對網路進行維護的軟體。網路應用軟體是為網路用戶提供服務並為網路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軟體。

網路軟體最重要的特徵是:網路管理軟體所研究的重點不是在網路中互連的各個獨立的計算機本身的功能,而是在如何實現網路特有的功能。

2、網路硬體

網路硬體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物質基礎。要構成一個計算機網路系統,首先要將計算機及其附屬硬體設備與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硬體方面是有差別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硬體日趨多樣化,功能更加強大,更加復雜。

(1)線路控制器LC(Line Controller):LC是主計算機或終端設備與線路上數據機的介面設備。

(2)通信控制器CC(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是用以對數據信息各個階段進行控制的設備。

(3)通信處理機CP(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是作為數據交換的開關,負責通信處理工作。

(4)前端處理機FEP(Front End Processor):FEP也是負責通信處理工作的設備。

(5)集中器C(Concentrator)、多路選擇器MUX(Multiplexor):是通過通信線路分別和多個遠程終端相連接的設備。

(6)主機HOST(Host Computer)。

(7)終端T(Terminal)。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網路應用的普及,網路結點設備會越來越多,功能也更加強大,設計也更加復雜。

三、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可按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1)從網路結點分布來看,可分為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區域網是一種在小范圍內實現的計算機網路,一般在一個建築物內,或一個工廠、一個事業單位內部,為單位獨有。區域網距離可在十幾公里以內,信道傳輸速率可達1~20Mbps,結構簡單,布線容易。廣域網范圍很廣,可以分布在一個省內、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廣域網信道傳輸速率較低,一般小於0.1Mbps,結構比較復雜。城域網是在一個城市內部組建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提供全市的信息服務。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建設城域網。

(2)按交換方式可分為線路交換網路(Circurt Switching)、報文交換網路(Message Switching)和分組交換網路(Packet Switching)。

線路交換最早出現在電話系統中,早期的計算機網路就是採用此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數字信號經過變換成為模擬信號後才能在線路上傳輸。報文交換是一種數字化網路。當通信開始時,源機發出的一個報文被存儲在交換器里,交換器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合適的路徑發送報文,這種方式稱做存儲-轉發方式。分組交換也採用報文傳輸,但它不是以不定長的報文做傳輸的基本單位,而是將一個長的報文劃分為許多定長的報文分組,以分組作為傳輸的基本單位。這不僅大大簡化了對計算機存儲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網路中的傳播速度。由於分組交換優於線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具有許多優點,因此它已成為計算機網路的主流。

(3)按網路拓撲結構可分為星型網路、樹型網路、匯流排型網路、環型網路和網狀網路。

四、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既然是以共享為主要目標,那麼它應具備下述幾個方面的功能:

1、數據通信

該功能實現計算機與終端、計算機與計算機間的數據傳輸,這是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

2、資源共享

網路上的計算機彼此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包括硬體、軟體和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資源的共享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從投資考慮,網路上的用 戶可以共享使用網上的列印機、掃描儀等,這樣就節省了資金。其次,現代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單一的計算機已經不能將其儲存,只有分布在不同的計算機上,網路用戶可以共享這些信息資源。再次,現在計算機軟體層出不窮,在這些浩如煙海的軟體中,不少是免費共享的,這是網路上的寶貴財富。任何連入網路的人,都有權利使用它們。資源共享為用戶使用網路提供了方便。

3、遠程傳輸

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已經從科學計算到數據處理,從單機到網路。分布在很遠位置的用戶可以互相傳輸數據信息,互相交流,協同工作。

4、集中管理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使得現代的辦公手段、經營管理等發生了變化。目前,已經有了許多MIS系統、OA系統等,通過這些系統可以實現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5、實現分布式處理

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分布式計算成為可能。對於大型的課題,可以分為許許多多的小題目,由不同的計算機分別完成,然後再集中起來,解決問題。

6、負荷均衡

負荷均衡是指工作被均勻的分配給網路上的各台計算機系統。網路控制中心負責分配和檢測,當某台計算機負荷過重時,系統會自動轉移負荷到較輕的計算機系統去處理。

由此可見,計算機網路可以大大擴展計算機系統的功能,擴大其應用范圍,提高可靠性,為用戶提供方便,同時也減少了費用,提高了性能價格比。

綜上所述,計算機網路首先是計算機的一個群體,是由多台計算機組成的,每台計算機的工作是獨立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不能幹預其他計算機的工作,例如啟動、關機和控制其運行等;其次,這些計算機是通過一定的通信媒體互連在一起,計算機間的互連是指它們彼此間能夠交換信息。網路上的設備包括微機、小型機、大型機、終端、列印機,以及繪圖儀、光碟機等設備。用戶可以通過網路共享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網路處理的電子信息除一般文字信息外,還可以包括聲音和視頻信息等。
回答者:fudi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