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C晶元設計和邏輯設計、FPGA設計有什麼區別
簡單的說,晶元設計,前期實現功能然後模擬,可以用verilog編寫,跑出來的版本需要先用FPGA來驗證功能,當功能驗證結束後需要把代碼移植到ASIC上,作成網表,然後流片,這樣新的晶元也就設計出來了。所以晶元設計前期和FPGA工作是類似的。FPGA設計就只關注功能模擬,和在FPGA實現,不需要做成ASIC。而晶元設計和FPGA設計人員都可以歸類到邏輯設計這塊。
『貳』 IC與FPGA的關系是什麼
集成電路又稱IC,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FPGA是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縮寫,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製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製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FPGA採用了邏輯單元陣列LCA(Logic Cell Array)這樣一個新概念,內部包括可配置邏輯模塊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輸出輸入模塊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內部連線(Interconnect)三個部分。FPGA的基本特點主要有: 1)採用FPGA設計ASIC電路,用戶不需要投片生產,就能得到合用的晶元。 --2)FPGA可做其它全定製或半定製ASIC電路的中試樣片。 3)FPGA內部有豐富的觸發器和I/O引腳。 4)FPGA是ASIC電路中設計周期最短、開發費用最低、風險最小的器件之一。 5) FPGA採用高速CHMOS工藝,功耗低,可以與CMOS、TTL電平兼容。 可以說,FPGA晶元是小批量系統提高系統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選擇之一。 目前FPGA的品種很多,有XILINX的XC系列、TI公司的TPC系列、ALTERA公司的FIEX系列等。 FPGA是由存放在片內RAM中的程序來設置其工作狀態的,因此,工作時需要對片內的RAM進行編程。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配置模式,採用不同的編程方式。 加電時,FPGA晶元將EPROM中數據讀入片內編程RAM中,配置完成後,FPGA進入工作狀態。掉電後,FPGA恢復成白片,內部邏輯關系消失,因此,FPGA能夠反復使用。FPGA的編程無須專用的FPGA編程器,只須用通用的EPROM、PROM編程器即可。當需要修改FPGA功能時,只需換一片EPROM即可。這樣,同一片FPGA,不同的編程數據,可以產生不同的電路功能。因此,FPGA的使用非常靈活。 FPGA有多種配置模式:並行主模式為一片FPGA加一片EPROM的方式;主從模式可以支持一片PROM編程多片FPGA;串列模式可以採用串列PROM編程FPGA;外設模式可以將FPGA作為微處理器的外設,由微處理器對其編程 存儲的功能。
『叄』 ic 前端 後端設計哪個比較吃香
IC前端主要是數字前端設計、軟體硬體驗證、FPGA驗證等,前端的入門門檻相對後端較低(但其實還相對其他行業是比較高的)。在北京,就我知道,前端的工程師起薪是7.5k。現在全國合格的前端工程師還是非常少的,數量缺口達到3萬。 後端主要是模擬部分以及layout,這方面需要及其豐富的經驗,相對應收入會比前端高一點,人才也是奇缺的。人才缺口相對前端就更大了。 同時還有一些IC流程工程師,也是非常吃香的。 前端需要學習的周期相對後端短,後端尤其是模擬部分,完全是靠經驗熬出來的,所以如果有毅力,在模擬的路上多走幾年,前途(錢途)也是不可限量的。我有一個同學,學模擬的,在公司屬於奇缺人才,裁員和他是絕緣體。當然本身實力也很強的, 所以樓主主要看自己吧,喜好哪個方面。IC有時候很有挑戰,有時候很枯燥。像我,debug波形多了,會惡心~~~~如果有什麼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哈~~~ 謝謝~~~~~~~
『肆』 FPGA設計與IC設計是一回事嗎
FPGA設計與IC設計不是一回事。
FPGA設計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製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製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而IC設計,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或稱為集成電路設計,是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工程學的一個學科,其主要內容是運用專業的邏輯和電路設計技術設計集成電路(IC)。
『伍』 用fpga做數字前端設計和嵌入式設計有啥區別
數字前端設計是IC設計的前期工作。是設計晶元
嵌入式設計主要是用晶元來設計電路。
建議關注IC前端設計,前途很好,就是比較難。
『陸』 數字ic和fpga哪個適合自學
fpga適合自學。
FPGA相對IC簡單很多。
FPGA開發一般流程是:LOGIC-調試-綜合-管腳分配,時序約束等-生成BIT文件-下載。IC一般流程是:CODE-前模擬驗證-綜合-綜合後模擬-版圖-後模擬-流片。應該說FPGA開發流程相對比較模糊,許多CODE問題可以下載實現後在線調試,而IC則相對較嚴格很多,要在流片前消除所有問題,所以IC的驗證就非常嚴格,而FPGA則相對沒那麼嚴格。
FPGA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製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製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數字IC分成前端+中端(這個一般是指的DFT驗證,它是利用一些額外的自己設計的驗證電路進行電路的功能驗證)+後端。
『柒』 FPGA開發對IC設計有什麼幫助二者有什麼聯系求大神就IC設計具體流程解釋之,小弟感激不盡!
ASIC的IC設計整個流程時間長、花費大,如果製版,全套MASK動輒數十萬到數百萬刀,為了提前驗證IC設計是否符合預期或者是否邏輯正確,一般在正式tapeout之前,用FPGA進行一下驗證,無誤後再花錢製版,發現問題可以及時修改,省時省錢。另外,有些電子系統(如一些通信系統)個性化程度較高,使用ASIC很不靈活,所以通常採用FPGA進行設計,正式產品也採用FPGA,達到快速上市、定製化的目的。通常對於數字前端設計來講,不管是FPGA還是ASIC都是同樣的硬體描述語言,兩者中任何一種使用的比較好,那麼對於另一種的編碼都有很大幫助。當然,最後綜合採用的庫和rules是不一樣的。
『捌』 fpga與ic設計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ic設計可分為全定製,半定製兩種,用FPGA設計屬於一種半定製IC設計。具體來說,用FPGA設計一般不用考慮門極電路以下的問題,而全定製IC設計則需要深入到版圖。
『玖』 IC前端和後端設計的區別
一、工作著重點不同
1、IC前端:根據晶元規格書完成SOC的設計和集成,使用模擬驗證工具完成SOC的設計驗證。
2、IC後端:將前端設計產生的門級網表通過EDA設計工具進行布局布線和進行物理驗證並最終產生供製造用的GDSII數據
二、工作內容不同
1、IC前端:熟悉處理器/DMA/AXI/AHB匯流排。
2、IC後端:晶元物理結構分析、邏輯分析、建立後端設計流程、版圖布局布線、版圖編輯、版圖物理驗證、聯絡代工廠並提交生產數據。
三、工作要求不同
1、IC前端:熟練使用硬體描述語言(如Verilog, VHDL)和電路模擬工具(如VCS、NC-Verilog、Modelsim等),能獨立完成硬體電路的設計和驗證。
2、IC後端:作為連接設計與製造的橋梁,合格的版圖設計人員既要懂得IC設計、版圖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製程廠的工作流程、製程原理等相關知識。
『拾』 fpga開發 轉數字ic設計 難嗎
你好,fpga和ic設計區別不是很大,主要是一些庫和功能器件ic可以選擇的比較多。
fpga的話,資源都是限定的,浪費比較嚴重。fpga的話目前國內不少互聯網公司都有需求,你可以學習一下機器學習或者是人工智慧相關的演算法什麼,想想能否在fpga上實現,也可以是你的一個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