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磁碟存儲器縮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磁碟存儲器縮寫

發布時間: 2022-06-10 14:45:49

❶ 誰知道硬碟。內存。主板。英文簡寫!比如主板MB.硬碟HDD.等等……誰能給個內存簡寫

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碟)。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內存
只讀存儲器(ROM)
隨機存儲器(RAM)
主板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參考:網路。

❷ HDD是什麼硬碟

hdd硬碟就是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

HDD,Hard Disk Drive的縮寫,即硬碟驅動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電腦存儲器,我們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

硬碟一般常見的磁碟容量為80G、128G、160G、256G、320G、500G、750G、1TB、2TB等等。

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轉數可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

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

HDD格式數字攝錄機與其他格式攝錄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採用"無磁帶工作方案",而且內置一個硬碟,可以用來記錄1小時左右高畫質的圖像。

❸ 存儲器可分為哪三類

存儲器不僅可以分為三類。因為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存儲器可分為不同種類。常見的分類方法如下。

一、按存儲介質劃分

1. 半導體存儲器:用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存儲器。

2. 磁表面存儲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儲器。

二、按存儲方式劃分

1. 隨機存儲器:任何存儲單元的內容都能被隨機存取,且存取時間和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無關。

2. 順序存儲器:只能按某種順序來存取,存取時間和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有關。

三、按讀寫功能劃分

1. 只讀存儲器(ROM):存儲的內容是固定不變的,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的半導體存儲器。

2. 隨機讀寫存儲器(RAM):既能讀出又能寫入的存儲器。

二、選用各種存儲器,一般遵循的選擇如下:

1、內部存儲器與外部存儲器

一般而言,內部存儲器的性價比最高但靈活性最低,因此用戶必須確定對存儲的需求將來是否會增長,以及是否有某種途徑可以升級到代碼空間更大的微控制器。基於成本考慮,用戶通常選擇能滿足應用要求的存儲器容量最小的微控制器。

2、引導存儲器

在較大的微控制器系統或基於處理器的系統中,用戶可以利用引導代碼進行初始化。應用本身通常決定了是否需要引導代碼,以及是否需要專門的引導存儲器。

3、配置存儲器

對於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片上系統(SoC),可以使用存儲器來存儲配置信息。這種存儲器必須是非易失性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大多數情況下,FPGA採用SPI介面,但一些較老的器件仍採用FPGA串列介面。

4、程序存儲器

所有帶處理器的系統都採用程序存儲器,但是用戶必須決定這個存儲器是位於處理器內部還是外部。在做出了這個決策之後,用戶才能進一步確定存儲器的容量和類型。

5、數據存儲器

與程序存儲器類似,數據存儲器可以位於微控制器內部,或者是外部器件,但這兩種情況存在一些差別。有時微控制器內部包含SRAM(易失性)和EEPROM(非易失)兩種數據存儲器,但有時不包含內部EEPROM,在這種情況下,當需要存儲大量數據時,用戶可以選擇外部的串列EEPROM或串列快閃記憶體器件。

6、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

存儲器可分成易失性存儲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儲器,前者在斷電後將丟失數據,而後者在斷電後仍可保持數據。用戶有時將易失性存儲器與後備電池一起使用,使其表現猶如非易失性器件,但這可能比簡單地使用非易失性存儲器更加昂貴。

7、串列存儲器和並行存儲器

對於較大的應用系統,微控制器通常沒有足夠大的內部存儲器。這時必須使用外部存儲器,因為外部定址匯流排通常是並行的,外部的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也將是並行的。

8、EEPROM與快閃記憶體

存儲器技術的成熟使得RAM和ROM之間的界限變得很模糊,如今有一些類型的存儲器(比如EEPROM和快閃記憶體)組合了兩者的特性。這些器件像RAM一樣進行讀寫,並像ROM一樣在斷電時保持數據,它們都可電擦除且可編程,但各自有它們優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器

❹ 硬碟MBR和GPT是什麼意思

MBR是存儲器緩沖寄存器。GPT是全局唯一標識磁碟分區表。

內存緩沖寄存器(MBR)是注冊在計算機的處理器或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的數據轉移到和立即訪問存儲。

GPT是一個實體硬碟的分區表的結構布局的標准。是可擴展固件介面(EFI)標准(被Intel用於替代個人計算機的BIOS)的一部分,被用於替代BIOS系統中的一64bits來存儲邏輯塊地址和大小信息的主開機紀錄(MBR)分區表。


(4)磁碟存儲器縮寫擴展閱讀

MBR作為一個緩沖區允許處理器和內存單元獨立行動不影響操作的細微差異。一個數據項將被復制到MBR准備用在下一個時鍾周期,當可以使用的處理器或存儲在主存中。

在MBR硬碟中,分區信息直接存儲於主引導記錄(MBR)中(主引導記錄中還存儲著系統的引導程序)。但在GPT硬碟中,分區表的位置信息儲存在GPT頭中。但出於兼容性考慮,硬碟的第一個扇區仍然用作MBR,之後才是GPT頭。

在使用MBR/GPT混合分區表的硬碟中,這部分存儲了GPT分區表的一部分分區(通常是前四個分區),可以使不支持從GPT啟動的操作系統從這個MBR啟動,啟動後只能操作MBR分區表中的分區。如Boot Camp就是使用這種方式啟動Windows。

❺ 硬碟是rom還是另外一個分類

硬碟全稱為硬碟驅動器,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簡稱HDD。硬碟是計算機系統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硬碟在微機中是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和數據的載體,可以讀出,也可以寫入。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的縮寫,ROM在一次性寫入後,只能讀出,不能再寫入。因此硬碟與ROM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存儲器。

❻ 電腦主機上的HDD是什麼意思

HDD是硬碟的總稱。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轉數可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拓展內容:

硬碟基本參數

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

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2012年12月,兩80後研製出傳輸速度每秒1.5GB的固態硬碟。

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❼ 電腦硬碟中G是什麼意思和GB有什麼區別

電腦硬碟中的G,就是GB的意思,沒有區別,一回事。
電腦存儲中,經常要用到G這個單位。就是GB的縮寫,意思是十億位元組,中文寫做吉位元組(GB、Gigabyte,在中國又被稱為吉咖位元組或京位元組或十億位元組或戟),常簡寫為G,是一種十進制的信息計量單位。吉位元組(Gigabyte)常容易和二進位制的信息計量單位Gibibyte混淆。常使用在標示硬碟、存儲器等具有較大容量的儲存媒介之儲存容量。
電腦存儲以位元組為單位,一個英文字母就是一個位元組,中文是2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是1B(注意,是大寫的B),全稱是Byte。
而通訊行業里的G,是Gb(注意是小寫的b),bit,位的意思。
1Byte=8bit。
所以,寬頻里說的100M寬頻,是100Mb,約等於10MB的存儲單位。

❽ 電腦運行內存叫RAM 硬碟叫啥

隨機存取存儲器(英語: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部存儲器。

RAM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

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或讀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8)磁碟存儲器縮寫擴展閱讀:

運行存RAM組成:

RAM由存儲矩陣、地址解碼器、讀/寫控制器、輸入/輸出、片選控制等幾部分組成。

(1)存儲矩陣。如圖所示,RAM的核心部分是一個寄存器矩陣,用存儲信息,稱為存儲矩陣。

(2)地址解碼器。地址解碼器的作用是將寄存器地址所對應的二進制數譯成有效的行選信號和列選信號,從而選中該存儲單元。

(3)讀/寫控制器。訪問RAM時,對被選中的寄存器進行讀操作還是進行寫操作,是通過讀寫信號進行控制的。讀操作時,被選中單元的數據經數據線、輸入/輸出線傳送給CPU(中央處理單元);寫操作時,CPU將數據經輸入/輸岀線、數據線存入被選中單元。

(4)輸入/輸出。RAM通過輸入/輸岀端與計算機的CPU交換數據,讀出時它是輸岀端,寫入時它是輸入端,一線兩用。由讀/寫控制線控制。輸入/輸出端數據線的條數,與一個地址中所對應的寄存器位數相同,也有的RAM晶元的輸入/輸出端是分開的。

(5)片選控制。由於受RAM的集成度限制。一台計算機的存儲器系統往往由許多RAM組合而成。CPU訪問存儲器時,一次只能訪問RAM中的某一片,即存儲器中只有一片,RAM中的一個地址接受CPU訪問,與其交換信息,而其他片RAM與CPU不發生聯系,片選就是用實現這種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