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P分為幾大類各個類別的特點是什麼
IP分為ABCDE5類。
每一類1地址都由兩個固定長度的欄位組成,其中一個欄位是網路號 net-id,它標志主機(或路由器)所連接到的網路,而另一個欄位則是主機號 host-id。
它標志該主機(或路由器)各類地址的網路號欄位net-id分別為1,2,3,0,0位元組;主機號欄位host-id分別為3位元組,2位元組,1位元組,4位元組,4位元組。
特點:
(1)IP地址是一種分等級的地址結構。分兩個等級的好處是:
第一,IP地址管理機構在分配IP地址時只分配網路號,而剩下的主機號則由得到該網路號的單位自行分配。這樣就方便了IP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僅根據目的主機所連接的網路號來轉發分組(而不考慮目的主機號),這樣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項目數大幅度減少,從而減少了路由表所佔的存儲空間。
(實際上IP地址是標志一個主機(或路由器)和一條鏈路的介面。當一個主機同時連接到兩個網路上時,該主機就必須同時具有兩個相應的IP地址,其網路號net-id必須是不同的。這種主機稱為多歸屬主機(multihomed host)。
(3)用轉發器或網橋連接起來的若干個區域網仍未一個網路,因此這些區域網都具有同樣的網路號net-id.
(4)所有分配到網路號net-id的網路,范圍很小的區域網,還是可能覆蓋很大地理范圍的廣域網,都是平等的。
(1)存儲ip地址用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特別注意:
A類地址網路號是前八位,主機號是後24位。
A類網路號第一-位固定為0,其餘7位可以分配。
表示網路號范圍是0000 0000~0111 1111
A類網路地址(網路號)共有2的7次方=128 塊。
A類范圍1.0.0.0~127.255.255.255
B類網路號第一-二位固定為10, 其餘14位可以分配
B類范圍128.0.0.0~191.255.255.255
C類同樣滴網路號前一二三位固定是 110,網路號長度是21位。
C類范圍是192.0.0.0~223.255.255.255
廣播地址:主機號全1的時候表示是個廣播地址;
網路地址:主機號全0的時候。
比如說給定-一個IP地址128.11.3.31,由此可知該IP地址是個B類地址網路號為前 16位,將其換為二進制形式為1000000 00001011。
劃分子網(三級IP地址):上面說的都是僅有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的兩級地址,由於很多局限性,現在介紹一種三級的IP地址,前面比如說 B類地址,他的主機號是16位,那麼把主機號前N位提出來,作為子網路號,然後後面的主機號不變。
Ⅱ IP地址屬於什麼數據類型
int,varcahr是資料庫中的,而資料庫沒有特定的IP類型的。
而int范圍不能滿足ip的要求,所以只能是
varchar
Ⅲ sqlServer建表存儲Ip地址應該使用哪種數據類型
varchar即可。
sqlserver中varchar最大長度是8000,但是可以使用varchar(max),可以達到2G。
關於解釋:
有var前綴的,表示是實際存儲空間是變長的,varchar,nvarchar
所謂定長就是長度固定的,當輸入的數據長度沒有達到指定的長度時將自動以英文空格在其後面填充,使長度達到相應的長度;而變長字元數據則不會以空格填充,比較例外的是,text存儲的也是可變長。
Ⅳ IP地址有哪幾種類型
IP地址有共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兩種類型。
1、公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注冊並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網際網路。
2、私有地址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屬於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
最初設計互聯網路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
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nternet委員會定義了5種IP地址類型以適合不同容量的網路,即A類~E類。
(4)存儲ip地址用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IP地址分類: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
4、D類IP地址
D類IP地址在歷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組播地址。在乙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路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
Ⅳ IP地址存儲在mysql中用什麼欄位
用char()類型,因為IP地址基本定長,如114.114.114.114,為15個字元,最少也是如8.8.8.8,為7個字元,但非常少用這樣的IP,一般過都是12-15個字元長度,用varchar()變長類型的話會因此減慢資料庫速度
Ⅵ IP地址分為哪五大類
1、A類地址
A類地址第1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3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A類地址范圍:1.0.0.1—126.155.255.254
A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10.X.X.X是私有地址(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2、B類地址
B類地址第1位元組和第2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2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B類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
B類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169.254.X.X是保留地址。
3、C類地址
C類地址第1位元組、第2位元組和第3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第4個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為110。
C類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C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X.X是私有地址。
4、D類地址
D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四位固定為1110。
D類地址范圍:224.0.0.1—239.255.255.254
5、E類地址
E類地址也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五位固定為11110。
E類地址范圍:240.0.0.1—255.255.255.254
A類保留給政府機構,B類分配給中等規模的公司,C類分配給任何需要的人,D類用於組播,E類用於實驗。A類、B類、和C類這三類地址用於TCP/IP節點,其它兩類D類和E類被用於特殊用途。
(6)存儲ip地址用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A、B、C三類IP地址的特徵:當將IP地址寫成二進制形式時,A類地址的第一位總是O,B類地址的前兩位總是10,C類地址的前三位總是110。
最初設計互聯網路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
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nternet委員會定義了5種IP地址類型以適合不同容量的網路,即A類~E類。
其中A、B、C3類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圍內統一分配,D、E類為特殊地址。
Ⅶ IP地址有幾種類型他們怎麼分類的
IP地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可以容納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1.0.0.1到127.255.255.254[1](二進製表示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
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二進製表示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2次方-2=65534台。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
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
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C類IP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2=254台。
4、D類IP地址
D類IP地址在歷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組播地址。在乙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路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10」,范圍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5、特殊的網址
(1)每一個位元組都為0的地址(「0.0.0.0」)對應於當前主機;
(2)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3)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開頭的E類IP地址都保留用於將來和實驗使用。
(4)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該類地址中數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於迴路測試。
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機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測試本機中配置的Web伺服器。
(5)網路ID的第一個6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路。
ip地址可以分為兩類:靜態IP地址和動態IP地址。
1、靜態IP地址
靜態IP地址通常不會更改,但可能會因網路管理而更改。它們作為永久的Internet地址,為通信提供了一種簡單可靠的方式。
從系統的靜態IP地址,我們可以獲得許多詳細信息,例如計算機所在的大陸,國家,地區和城市,為該特定計算機提供服務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以及非技術信息,例如精確的國家緯度和經度,以及計算機的區域。
2、動態IP地址
動態IP地址是第二類。這些是臨時的IP地址。這些IP地址每次連接到Internet時都分配給計算機。它們實際上是從IP地址池中借用的,在不同的計算機上共享。由於靜態IP地址的可用數量有限,ISP通常會保留分配給他們的部分地址,以便在用戶之間以這種方式共享。
靜態IP地址被認為不如動態IP地址安全,因為它們更容易跟蹤。
當前運行的兩個版本的IP地址是IP版本4(IPv4)和IP版本6(IPv6)。
3、IP版本4(IPv4)
IPv4使用32位IP地址。因此,最大IP地址數為2 32或4,294,967,296。這是一個超過40億的IP地址。IPv4地址通常被格式化為四個8位欄位。每個8位欄位表示IPv4地址的一個位元組。
IPv4定址系統分為五類IP地址。所有五個類都由IP地址的第一個八位位元組標識。
IPv4地址的不同類別如下:
1)A類地址;
2)B類地址;
3)C類地址;
4)D類地址;
5)E類地址。
4、IP版本6(IPv6)
IPv6是Internet協議的最新版本。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IPv4的全球短缺。IPv6是由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開發的。IPv6旨在取代IPv4。
IPv6使用128位地址,它允許2128,即大約3.4×1038地址。實際數量略小,因為某些范圍保留用於特殊用途或未使用。IPv6地址由8組四個十六進制數字表示,組由冒號支持。下面給出一個例子:
例如:2001:0db8:0000:0042:0000:8a2e:0370:7334。
(7)存儲ip地址用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在選擇專用(私有)IP地址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為每個網段都分配一個C類IP地址段,建議使用192.168.2.0--192.168.254.0段IP地址。由於某些網路設備(如寬頻路由器或無線路由器)或應用程序(如ICS)擁有自動分配IP地址功能。
而且默認的IP地址池往往位於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採用該IP地址段時,往往容易導致IP地址沖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應當盡量避免使用上述兩個C類地址段。
2、可採用C類地址的子網掩碼,如果有必要,可以採用變長子網掩碼。通常情況下,不要採用過大的子網掩碼,每個網段的計算機數量都不要超過250台計算機。
同一網段的計算機數量越多,廣播包的數量越大,有效帶寬就損失得越多,網路傳輸效率也越低。
3、即使選用10.0.0.1--10.255.255.254或172.16.0.1--172.31.255.254段IP地址,也建議採用255.255.255.0作為子網掩碼,以獲取更多的IP網段。
並使每個子網中所容納的計算機數量都較少。當然,如果必要,可以採用變長子網掩碼,適當增加可容納的計算機數量。
4、為網路設備的管理WLAN分配一個獨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發生與網路設備管理IP的地址沖突,從而影響遠程管理的實現。基於同樣的原因,也要將所有的伺服器劃分至一個獨立的網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ip地址
Ⅷ 什麼是存儲在SQL伺服器的IP地址最合適的數據類型
這個要解鎖才行啊。。
你搜下兔子!~IP,去官網下載相應版本安裝,
然後打開瀏覽器再看就可以了。。
Ⅸ IP地址的三種表示方式是什麼
IP地址的三種表示方式是點分十進制、網路位元組序、主機位元組序。
域名如「www..com」並不是IP地址的表示方式,「192.168.0.1」屬於點分十進制。
1、點分十進制
點分十進制(Dotted Decimal Notation)全稱為點分(點式)十進製表示法,是IPv4的IP地址標識方法。IPv4中用四個位元組表示一個IP地址,每個位元組按照十進製表示為0~255。點分十進制就是用4個從0~255的數字,來表示一個IP地址。如192.168.1.1。
2、網路位元組序
在網路傳輸中,TCP/IP協議在保存IP地址這個32位二進制數時,協議規定採用在低位存儲地址中包含數據的高位位元組的存儲順序(大頭),這種順序格式就被稱為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
在實際網路傳輸時,數據按照每32位二進制數為一組進行傳輸,由於存儲順序的影響,實際的位元組傳輸順序是由高位位元組到低位位元組的傳輸順序。
為了使通信的雙方都能夠理解數據分組所攜帶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分組的長度等二進制信息,無論是主機還是路由器,在發送每一個分組以前,都必須將二進制信息轉換為TCP/IP標準的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的地址不受主機、路由器類型的影響,它的表示是唯一的。
3、主機位元組序
主機位元組序格式顧名思義,其IP地址的格式是和具體主機或者路由器相關的。對於不同的主機,在進行IP地址的存儲時有不同的格式,比如對於 Motorola 68k系列主機,其HBO與NBO是相同的。而對於Intel x86系列,HBO與NBO則正好相反。
(9)存儲ip地址用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IPv4地址的擴展:IPv6地址及其表示方式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被稱作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它是由IETF小組(Internet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來替代現行的IPv4(現行的IP)協議的一種新的IP協議。
我們知道,Internet的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用一個32位二進制的數表示一個主機號碼,但32位地址資源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了,因此Internet研究組織發布新的主機標識方法,即IPv6。
在RFC1884中,規定的標准語法建議把IPv6地址的128位(16個位元組)寫成8個16位的無符號整數,每個整數用四個十六進制位表示,這些數之間用冒號(:)分開,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