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oracle 表空間 數據存儲空間
表空間是由數據文件組成的,表空間容量是由數據文件大小決定的,一個表空間由一個或多個數據文件組成。例如,一個空間由10個1G的數據文件組成,空間容量是10g。block大小為8k的數據文件最大為32G.你所說的超過8G報錯,應該是操作系統的限制。如空間問題,或者是windows的問題。當然也可能用大文件超過32G的限制。
『貳』 存儲容量的定義是什麼
一個存儲器中所有存儲單元可存放數據的總和稱為它的存儲容量
『叄』 oracle的表空間是什麼
表空間是資料庫的邏輯劃分,一個表空間只能屬於一個資料庫。所有的資料庫對象都存放在指定的表空間中。但主要存放的是表, 所以稱作表空間。
Oracle資料庫中至少存在一個表空間,即SYSTEM的表空間。
表空間設計注意事項:
第一步:建立表空間。
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首先需要設計表空間。需要考慮,是只建立一個表空間,還是需要建立多個表空間,以及各個表空間的存放位置、磁碟限額等等。
到底設計多少個表空間合理,沒有統一的說法,這主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去判斷。如企業需要對用戶進行磁碟限額控制的,則就需要根據用戶的數量來設置表空間。當企業的數據容量比較大,而其又對資料庫的性能有比較高的要求時,就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數據,設置不同的表空間,以提高其輸入輸出性能。
第二步:建立用戶,並制定用戶的默認表空間。
在建立用戶的時候,建議資料庫管理員要指定用戶的默認表空間。因為在利用CREATE語句創建資料庫對象,如資料庫表的時候,其默認是存儲在資料庫的當前默認空間。若不指定用戶默認表空間的話,則用戶每次創建資料庫對象的時候,都要指定表空間,這不是很合理。
另外要注意,不同的表空間有不同的許可權控制。用戶對於表空間A具有完全控制許可權,可能對於表空間B就只有查詢許可權,甚至連連接的許可權的都沒有。所以,合理為用戶配置表空間的訪問許可權,也是提高資料庫安全性的一個方法。
『肆』 資料庫表空間是什麼,其與數據表的關系
表空間就是給用戶以及表、數據等一個存儲的空間
資料庫安裝完畢後會有一些默認的表空間,如system、temp等
當然你可以通過
create
tablespace
命令來創建屬於自己的表空間。
『伍』 存儲容量是什麼
存儲容量是指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用存儲器中存儲地址寄存器MAR的編址數與存儲字位數的乘積表示。
『陸』 如何查看錶空間容量
打字太費勁了。
第一個是db2的日誌問題。db2資料庫的日誌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循環日誌,一種是歸檔模式。你的說法有問題,如果是循環日誌的話,根據你的資料庫里配置的三個參數,主日誌文件和輔助日誌文件數及日誌大小文件,總的日誌大小不會超過(總日誌文件數與日誌大小的乘積),然後是循環使用的,也就是說,如果資料庫進行一次事務操作時,先生成第一個主日誌文件(受日誌文件大小參數)控制,不足時生成第二個主日誌文件,當一次事務超過所有的主日誌文件時,才會創建輔助日誌文件),然後下次覆蓋第一個,依次循環,所以循環日誌模式,日誌文件大小不是無限增大的。只有在歸檔模式下才會不斷產生日誌文件,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資料庫可以恢復到任意時點。查看資料庫日誌的模式時,可以在db2=>命令行下connect to db name 然後 db2=> get db cfg for dbname
會看到有如下幾個參數與日誌有關系:
啟用的恢復的日誌保留 (LOGRETAIN) = OFF
啟用的日誌記錄的用戶出口 (USEREXIT) = OFF
日誌文件大小(4KB) (LOGFILSIZ) = 1024
主日誌文件的數目 (LOGPRIMARY) = 13
輔助日誌文件的數目 (LOGSECOND) = 4
已更改的至日誌文件的路徑 (NEWLOGPATH) =
日誌文件路徑 = D:\DB2\NODE0000\SQL00002\SQLOGDIR\
溢出日誌路徑 (OVERFLOWLOGPATH) =
鏡像日誌路徑 (MIRRORLOGPATH) =
首個活動日誌文件 =
可以看出這里的資料庫是運行於循環日誌模式,第一個參數是off,如果是on則處於歸檔模式。下邊有日誌文件的路徑,如果是歸檔模式,還可以查看到首個活動日誌文件,則可以備份歸檔日誌後,刪除活動日誌以前的歸檔日誌文件。因此你說的按天的日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更改上述參數採用 update db cfg using ....
第二個問題:db2的資料庫數據是存儲在表裡的,表是位於表空間的,表空間對應的表空間容器物理文件存儲在文件系統上。隨著數據量的增大,分區容量不夠時,一種方法是備份資料庫,然後使用[重定向]還原資料庫,將資料庫的表空間容器重定向到一個存儲量大的目錄或者磁碟上。另一種方法是,直接為該表空間增加新的表空間容器,就可以了。比較簡單,在此不在詳述。
查看錶空間信息時db2=>connect to dbname
db2=>list tablespaces
看到用戶定義的表空間的編號,一般是3以後的。
然後
db2=>list tablespace containers for 3
可以查看3號表空間對應的表空間容器信息,一個表空間可以有多個表空間容器,這些表空間容器可以位於不同的磁碟和文件目錄上,這樣可以解決某個硬碟或者目錄容量不足的問題。
給表空間增加容器的方法就不用講了,直接alter tablespace語句就行了。
『柒』 計算機的內存容量指的是什麼容量
計算機的內存容量通常是指隨機存儲器(RAM)的容量,是內存條的關鍵性參數,內存容量以MB作為單位,可以簡寫為M。內存的容量一般都是2的整次方倍,比如64MB、128MB、256MB等,一般而言,內存容量越大越有利於系統的運行。
目前台式機中主流採用的內存容量為256MB或512MB,64MB、128MB的內存已較少採用。系統對內存的識別是以Byte(位元組)為單位,每個位元組由8位二進制數組成,即8bit。
內存: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捌』 計算機的儲存容量是指它具有的什麼
計算機的儲存容量是指它具有儲存數據的功能的,一般以m(兆)為單位的
1t=1024個g
1g=1024mb
1m=1024kb
1b=16b
也就是說1個位元組等於16位
『玖』 什麼是存儲容量
是指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用存儲器中存儲地址寄存器MAR的編址數與存儲字位數的乘積表示。
存貯容量的計算
1)網路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位」(bit)為單位傳遞的,一個位就代表一個0或1。 2)每8個位(bit)組成一個位元組(byte)。位元組是什麼概念呢?一個英文字母就佔用一個位元組,也就是8位,一個漢字佔用兩個位元組。一般位簡寫為小寫字母「b」,位元組簡寫為大寫字母「B」。 3)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每一千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4)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至於等於多少位元組,自己算吧。現在我們搞清楚了,常聽人說什麼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是什麼意思了。打個比方,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我們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多少空間呢?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5)隨著存貯信息量的增大,現在有更大的單位表示存貯容量單位,比吉位元組(GB, gigabyte)更高的還有:太位元組(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其中,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那麼,這些單位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請看一下表示: Kilobyte(KB)=1024B相當於一則短篇故事的內容。 Megabyte(MB)=l024KB相當於一則短篇小說的文字內容。 Gigabyte(GB)=1024MB相當於貝多芬第五樂章交響曲的樂譜內容。 Terabyte(TB)=1024GB相當於一家大型醫院中所有的X光圖片資訊量。 Petabyte(PB)=l024TB相當於50%的全美學術研究圖書館藏書資訊內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當於至今全世界人類所講過的話語。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灘上的沙子數量總和。 Yottabyte(YB)=1024ZB相當於7000位人類體內的微細胞總和。
『拾』 存容量是什麼意思
因為樓樓題目並不全,所以會有兩種意思:
【存儲容量】指的是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用存儲器中存儲地址寄存器MAR的編址數與存儲字位數的乘積表示。
存儲容量可以包括內存容量和外接設備存儲器。
外接存儲設備的容量主要負責軟體主體的部分以及其他存儲設備,例如軟體包,圖片,視頻,等等。
一般而言ROM和RAM存儲器價格較為昂貴,存儲的空間較小,並且讀取寫入的速度快,而外接存儲器的容量高,價格便宜,但是讀取寫入的速度沒有ROM/RAM快。
【內存容量】計算機的內存容量通常是指隨機存儲器(RAM)而非只讀內存(ROM)的容量,是內存條的關鍵性參數。
RAM是可以寫入可以讀取的,主要負責直接與CPU做交流的信息等,而ROM是不可以寫入只可以讀取的,因為ROM中包含了出廠設置,讀取設置等等。
我們經常稱RAM為物理內存,物理內存並不負責存儲應用主體數據,而用於執行操作的時候與CPU交互而保存的緩存數據。
如圖,這張圖片就是內存條
計算機識別內存容量的單位為「位」(bit)為單位傳遞的,一個位就代表一個0或1。 每8個位(bit)組成一個位元組(byte)。位元組是什麼概念呢?一個英文字母就佔用一個位元組,也就是8位,一個漢字佔用兩個位元組。一般位簡寫為小寫字母「b」,位元組簡寫為大寫字母「B」。
存貯容量單位,比【吉位元組(GB, gigabyte)】更高的還有:【太位元組(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其中,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那麼,這些單位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請看一下表示:
Kilobyte(KB)=1024B這大約是一篇小短文的大小(約莫1,024個英文字元或者是512個中文字元)。
Megabyte(MB)=1024KB一則短篇小說的文字內容(約莫1,048,576個英文字元或者是524,298個中文字元)。
Gigabyte(GB)=1024MB這就是一部大約長度為100分鍾的1080P視頻
Terabyte(TB)=1024GB大約是一部長度約10小時的完整的4K電影。
Petabyte(PB)=1024TB,大約是全國所有圖書館的藏書的1/2的電子版本。
Exabyte (EB)=1024PB,5EB相當於至今全世界人類所講過的話語。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灘上的沙子數量總和。
Yottabyte(YB)=1024ZB,相當於7000位人類體內的微細胞總和。
我們通常使用GigaByte作為內存的大小,而作為總體存儲而言我們甚至使用TeraByte作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