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數據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發展歷程:十年來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我國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大數據產業布局相對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自2014年起,「大數據」首次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建立起來,相關政策與標准體系不斷被完善,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熟,信息社會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Ⅱ 浪潮存儲的市場表現怎樣
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存儲市場規模220億元、同比增長13%,銷量14.5萬套、同比增長7%,成為全球市場規模第三、增速最快的區域。其中,浪潮存儲基於新數據存儲前瞻洞察和持續技術創新,2020年前三季度銷量1.6萬套,同比增長111%,以15倍業界平均增速領漲中國市場。其中,浪潮快閃記憶體存儲前三季度增長180%,領漲中國市場,其中浪潮在全快閃記憶體儲新賽道表現優異,第三季度浪潮全快閃記憶體儲市場規模躍居中國第二,達到業界平均增速的5倍以上;浪潮分布式存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09%,增速領跑中國市場;浪潮中、高端存儲前三季度市場增速69%,同樣領漲中國市場。
Ⅲ 瀾起科技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不建議長期持有。
2019年7月瀾起科技(688008.SH)順利上市,上市首日瀾起科技股價一路升至97.20元/股,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但瀾起科技剛上市業績就出現下滑,2019年其實現營收17.38億元,同比減少1.4%;2020年預告實現營收18.24億元,同比僅增加4.94%。截至2021年3月3日,瀾起科技的股票收盤價為75.36元/股,公司總市值為852億元,動態市盈率為77.23倍。因此,不建議長期持有瀾起科技。
瀾起科技的核心產品是內存介面晶元,該產品營收佔到總營收的99%。雖然瀾起科技作為全球內存介面晶元龍頭,占據全球近46%的市場份額,但是從總體市場規模來看,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統計數據估算,2020年內存介面晶元市場規模約為6億美元。
拓展資料:
1.瀾起科技成立於2004年,曾於2013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2014年私有化回國,並於2019年登陸科創板。2014-2018年,存儲晶元行業迎來爆發,全球存儲晶元市場規模從792億美元增至1580億美元,翻了一倍。彼時瀾起科技業績也乘上東風,2016-2018年分別實現收入8.45億元、12.28億元、17.5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
2.瀾起科技於2017年剝離其消費電子晶元業務,剝離完成後,內存介面晶元業務成為其主要營業收入構成。但是這一舉措在大幅提高毛利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業務結構相對單一的問題,使得瀾起科技的銷售額受下游內存產品市場影響較大,盈利空間受到限制。 內存介面晶元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內存讀取速度跟不上CPU的計算速度問題,它是伺服器內存模組的核心邏輯器件,可以滿足伺服器CPU對內存模組日益增長的高性能及大容量需求。
3.總結來看,瀾起科技未來3年內營收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內存介面晶元DDR5的量價齊增,長期看伺服器、人工智慧晶元更具潛力,但是如果這些業務發展不及預期,那麼公司難以做大做強,同時也將失去其成長性。
Ⅳ 在項目數字化轉型中使用較為普遍的軟體定義存儲一體機有嗎,求推薦
隨著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紛紛上雲,數據存儲量呈爆發式增長。傳統存儲擴展性差、成本高等局限性愈發明顯。軟體定義存儲(Software Defined Storage,以下簡稱SDS)以虛擬化方式將各種存儲資源抽象化、進行池化整合,通過智能化管控軟體實現存儲資源的按需分配。軟體定義存儲重新定義了存儲架構,以擴容便捷、成本較低等優勢,成為存儲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深圳市杉岩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岩數據」或「杉岩」)是國內軟體定義存儲領域的領導者之一。IDC最新發布的《2019 Q4 中國SDS市場報告》中,杉岩數據在對象存儲市場份額第三,佔比16.3%;在塊存儲市場份額第四,佔比6.9%。
杉岩數據成立於2014年9月,公司以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存儲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提供領先的面向不同業務環境的企業級存儲方案,幫助用戶輕松應對IT向雲遷移的存儲挑戰,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決策提供智能存儲,打造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的數據存儲基石。
杉岩數據致力於幫助用戶應對數據存儲量、訪問量以及數據管理復雜度,幫助用戶建立以存儲虛擬化和計算虛擬化為核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環境,並逐步提供數據處理、挖掘、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大數據專業系統和服務。
2020年7月8日,公司宣布獲得B+輪1.5億元最新融資,本輪融資由大型央企中遠海運領投,襄禾資本、無錫金投跟投。藉助本輪融資,公司將圍繞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價值的客戶價值模型,持續加大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垂直領域的市場拓展、人才引入以及產業生態鏈的建設,為用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面賦能。
杉岩數據融資情況
訪談內容分享如下:
1
不只是存儲優化
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式
將智能存儲的進階賦能演繹到極致
融中研究:
「SandStone是一種橙紅色石頭,由沙粒經過多年不斷沉積重新排列而成。SandStone 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為什麼用這個比喻來強調「分布式架構」?有什麼特殊含義?
陳堅:
SandStone對我們確實意義深遠。實際上,我們公司名稱的來源與「Sand Stone」緊密相關。杉岩二字,來源於Sand的音譯杉,以及Stone的意譯岩。取名「SandStone」是因為我們做的是基於P2P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分布式存儲的本質就是把分散的磁碟硬體聚合起來,形成一個很大的存儲資源池。「SandStone」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每個磁碟所在的伺服器節點就像一粒沙子,通過杉岩數據的軟體聚沙成石,形成一個穩定可靠的存儲系統。
SandStone不僅代表了產品的特點,實際也代表了我們的文化、經營理念。從公司內部來看,每一個員工就像一粒沙子,大家團結奮斗、緊密協作,凝聚成一個有機整體,使得整個公司像石頭一樣堅不可摧;從外部合作夥伴的拓展來看,以杉岩為中心,將周圍的合作夥伴聚在一起形成生態圈,每一個夥伴也是一粒沙子,通過不斷吸納聚合,構建穩定的生態圈。因此,SandStone所代表的團結奮斗與凝聚力內核,已內化成了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SandStone蘊含的分布式理念,也切合了公司與合作夥伴的生態建設理念。
融中研究:
杉岩是做存儲的,為什麼公司取名為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呢?智能存儲與傳統存儲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杉岩的智能存儲方案有什麼特點?
陳堅:
之所以叫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是因為我們帶給客戶的價值不只是存儲的優化,而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智能存儲賦能,通過我們的存儲系統,解決客戶在AIoT、5G時代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使用方面的問題。
針對智能存儲,杉岩數據構建了一套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最底座是存儲,作為數據的抓手;中間層是數據的管理,作為內涵;最頂層為未來的智能化應用提供准備及服務,我把它叫做外延。
具體來說,第一層即數據存儲的智能化。存儲側的智能,就是讓客戶使用更加簡單。傳統存儲像煙囪,每一個業務系統配一套存儲,客戶的運維非常困難。分布式存儲則是一個存儲池,客戶面向的是一套承載了不同應用數據的存儲集群,孤立的煙囪不再存在。在存儲集群裡面的故障、性能、容量等告警,都是由存儲系統內部智能化完成,同時還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訪問性能。
第二層,數據管理的智能化。用戶存數據後,要管數據。我認為數據是有生命力的,像人一樣有從生到死的過程。醫療影像數據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病人拍完CT、X光產生的影像數據馬上要被用於輔助醫生尋找病症、病灶,這時數據是「熱」的。這一次病好後,數據訪問頻率下降,「熱」數據變為「溫」數據。病人徹底康復後,數據變「冷」。對「熱」數據,為了保證訪問性能,相應的軟硬體配置都非常高,價格也高。「冷」數據如果同「熱」數據一樣存儲,性價比較低。醫院一般將冷數據歸檔到公有雲或藍光等單位存儲成本相對較低的存儲介質中。這個例子正好反映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在未來海量數據時代,數據的管理非常關鍵。除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杉岩還能實現數據智能化的統一管理,包括:對客戶的傳統存儲和杉岩的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保護客戶對傳統存儲的原有投資;對公有雲、私有雲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自由流動;對邊緣設備與中心設備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相互協同。
第三層,金字塔的頂端,是數據挖掘的智能化。數據被存儲、管理,最終都是為了信息和價值的挖掘。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藉助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演算法來使用和挖掘數據價值。杉岩的存儲系統,包括我們的對象存儲,都為海量數據的挖掘和使用去賦能。當然,杉岩不是要做AI,而是為智能化去賦能。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我們的存儲系統裡面自帶數據處理引擎,對業務需要使用的數據進行預先處理。第二,我們為AI的訓練、數據清洗、數據的准備階段提供了友好的統一管理、存儲平台——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還有面向需要對AI進行訓練、學習、應用的公司提供的存儲平台——「MOS for AI」。
融中研究:
杉岩在數據的存、管、挖各個層面的資源投入如何?杉岩在技術底層的優勢有哪些?
陳堅:
在存、管、挖三個層面,杉岩起步聚焦於「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個高可靠、高安全、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存」也是目前投入最大的一塊。在「存」方面,目前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更高,可用性、可維性更強,特別是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管方面,隨著客戶持續增加,杉岩面臨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們通過與客戶的互動交流,了解客戶實實在在的需求與痛點,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一些特有的產品功能已經落地了,這是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大廠都不具備的,比如說我們對傳統存儲與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最上層,未來數據的智能應用層面,在智能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產品上,我們也在加大投入,今年就會有實際的項目落地。
融中研究:
您剛才講到,在數據挖掘上會加大投入,那麼杉岩在這一塊的發展目標如何?如何與數據挖掘專業公司競爭?
陳堅:
我先做一個澄清,杉岩的產品是有邊界的,我們不會像大數據公司一樣,比如也去做一個精準營銷,我們是為精準營銷賦能。像之前提到的數據處理,即使杉岩不做,這些公司還是要做的,杉岩其實是在幫這些公司做加速。另一方面,在賦能大數據挖掘的過程,杉岩主要針對非結構化數據賦能。以前的基於資料庫的結構化數據,像BI、數據倉庫,這類數據的挖掘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解決方案,杉岩的目標不在於此。我們強調對象存儲就是因為對象存儲是存儲非結構化數據最佳的載體。我們通過對非結構化數據的AI挖掘、使用賦能實現差異化。
融中研究:
在當前軟體定義存儲,存在哪些技術局限,大概何時能夠突破?杉岩在這塊有哪些領先優勢?
陳堅:
軟體定義存儲的概念相對於傳統存儲,其設計哲學和傳統存儲剛好相反。傳統存儲以硬體為核心,存儲系統的數據可靠性高度依賴硬體架構的設計。軟體定義存儲,假設硬體是不可靠的或可靠性沒那麼高。
軟體定義存儲的性能更高、擴展性更強、更靈活。但任何一個架構、系統都會有自己的優缺點。軟體定義存儲在技術上的局限性:第一,難以將硬體的性能發揮到極致。第二,在存儲集群大了以後,整個集群的管理、運維也是一個挑戰。一般的企業沒有專門的IT運維人員或運維水平有限,在海量數據時代,存儲產品能不能讓企業實現簡單運維,也是一個挑戰。
杉岩對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都有很深入的理解,既有傳統存儲最核心的架構師和工程師,也有深耕分布式存儲領域近10年的架構師。面對這些局限,杉岩也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在軟硬結合方面,與硬體供應商一起做軟硬垂直優化;在大規模集群存儲系統的管理和運維上,借鑒一些AI的演算法能力,讓運維更加智能化、自動化。
2
立足場景尋找最佳匹配行業
以質量和服務構建客戶信任
加速市場拓展
融中研究:
杉岩已服務10+行業的500+客戶,從市場策略來看,杉岩數據在這些行業是齊頭並進還是有所側重?主要的優勢行業有哪些?未來發展或者延伸的重點行業還有哪些?
陳堅:
存儲系統作為一個標准化產品,沒有太多的行業屬性。但是軟體定義存儲有它的最佳應用場景。
杉岩數據依託場景構築產品和解決方案,再通過最佳應用場景去尋找最佳匹配行業,進行市場開拓。例如,杉岩智慧視頻雲存儲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安防、軌道交通、能源、電力、金融等等行業領域使用。另外,我們還推出了一個更加通用化、平台式的私有雲產品,適用於金融、政府、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
目前,杉岩市場突破的重點在於有大量場景和需求的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製造等行業。市場開拓方面,杉岩在大部分行業齊頭並進,對小部分行業有所側重,例如金融行業將是杉岩數據始終關注的重點行業。
作為存儲廠商,杉岩產品的行業屬性不強,但在產品智能化層面,實際上我們有一些場景化和行業屬性的定製,但這種定製不是為某一客戶定製,而是為一個行業定製,並且可以批量復制和推廣。
融中研究:
杉岩數據如何切入客戶,並獲得客戶的信任?在客戶關系維護和服務方面,杉岩數據採取哪些措施?
陳堅:
從0到1的突破是非常難的。杉岩數據以產品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來切入市場,早期的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廣發證券、深圳市供電局等。對TOB市場,標桿的意義重大。杉岩切入市場後,依託案例與標桿客戶在同行業去推廣復制。
杉岩數據依靠高質量的產品和切實的服務獲取客戶的信任。目前為止,我們存儲了2500+PB的數據,從沒丟失過數據,這一點讓用戶非常放心。服務,是創業公司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而大廠流程非常復雜,對TO B客戶服務的理念和經驗也比較缺乏。杉岩與客戶的運維人員緊密溝通,對他們進行多維培訓賦能,客戶能夠親身感受到杉岩對他們的重視。
3
疫情期間,馳援武漢
推出免費服務平台
苦練研發內功蓄勢待發
融中研究:
此次疫情對杉岩數據帶來什麼影響?杉岩數據採取哪些行動?
陳堅:
這次新冠疫情對杉岩數據是一把雙刃劍,但總體來說是利好的局面。一方面,疫情對公司短期的獲客、工作開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價值被充分認識,例如遠程醫療、遠程診斷等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存儲和應用,軌跡、跟蹤、健康碼等其實也都是基於數據的存儲和使用。很多行業對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了,特別是政府的智慧城市、醫療領域的遠程醫療、教育領域的遠程教育發展等,帶來的數據存儲機會更多了。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疫情期間,我們也秉承一貫的家國情懷和責任,進最大的努力為抗疫提供支持。2月份,我們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捐獻了一套分布式存儲產品,助力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效率。同時,為了幫助用戶解決疫情期間存儲問題,我們推出了供用戶免費使用的「統一存儲平台軟體SandStone USP」。
此外,我們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上沒有絲毫懈怠。在產品研發端,我們借機苦練內功、打磨產品,為疫情過後的市場反彈做好准備;在市場開拓方面,我們的銷售團隊通過遠程電話保持與客戶、合作夥伴的緊密互動與溝通,努力介紹杉岩的產品方案和價值亮點,積極拓展新客戶、挖掘老客戶新需求等。
4
分布式存儲市場將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杉岩將始終以差異化取勝
融中研究:
當前存儲市場競爭格局怎麼樣?主要玩家類型有哪些?
陳堅:
從市場格局來說,存儲行業技術門檻很高,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打磨,大浪淘沙之後,最終玩家不會很多。在傳統存儲領域,全球TOP6的公司占據市場百分之八十幾的份額。在分布式存儲領域,經過五年多的發展,與杉岩數據同期創立的公司中,很多技術不成熟的公司已經慢慢被淘汰了。我相信經過震盪式的發展後,分布式存儲的市場格局會趨於穩定,也會變成一個寡頭壟斷的格局,未來會有一家或幾家來佔領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杉岩肯定是其中之一。
從競爭來說,杉岩的優勢還是產品。創業公司沒有捷徑可走,品牌、資金都比拼不過大廠,生存發展一定是靠差異化的競爭力。杉岩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的「管」和「挖」,「存」大家都在做,如果這一層都做不好自然會被淘汰;「管」層面,大廠的產品很全,內部對於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會有一些博弈和競爭,但對於垂直用戶定製化以及工業化需求領域不一定願意涉足,而杉岩獨特的價值和優勢正體現於此。數據智能層面,杉岩的價值和優勢更加明顯。杉岩的設備產品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這是很多大廠不會去做的事情,他們提供的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場的標准化產品,聚焦於存儲產品的完善。杉岩則是針對垂直細分市場進行產品差異化。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同類創業公司競爭方面,從目前來說,2013到2015年成立的一批公司,現在的競爭格局越來越清晰了。當前,軟體定義存儲處於繁榮發展期,蛋糕還沒有定型,在不斷擴展、挖掘客戶新場景、新需求的階段,都在共同培育市場。所以,我們正在共創生態鏈,攜手合作夥伴建設新型IT基礎設施建設。
融中研究:
大型廠商加碼存儲,例如華為、華三等大廠也開始發力對象存儲,對杉岩數據的發展會有沖擊嗎?杉岩數據如何平衡與基礎設施合作夥伴華為的競爭與合作?
陳堅:
大廠確實在加大對存儲領域的布局,但我們也看到一個趨勢,大廠現在主要在公有雲方面布局,而在私有雲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以傳統存儲、分布存儲的架構來拓展市場。與大廠的競爭要避免正面交鋒,走差異化路線。比如在金融領域,杉岩在智能化數據處理方面獨具特色,這是我們帶給客戶的獨特價值。
Ⅳ 2021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有多大
行業主要企業:東軟集團(600718)、中興通訊(000063)、中國電信(00728.HK)、網宿科技(300017)、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用友網路(600588)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中國細分雲計算市場規模、
目前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2007年以來,中國雲計算的發展先後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市場引入階段,雲計算的概念剛剛在中國出現,客戶對雲計算認知度較低;第二階段為成長階段,用戶對雲計算已經比較了解,並且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踏入這個行業;第三階段是成熟階段,這個時候雲計算廠商競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廠商們開始從更加成熟優秀的解決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應用逐漸成為主流;第四個階段是高速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偏小,落後全球雲計算市場3至5年,且從細分領域來看,國內SaaS市場仍缺乏行業領軍企業。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計算機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未來發展還是很不錯的,計算機專業一直是人們口中的熱門專業,近年來,高校的計算機專業也不斷擴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缺乏也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國內的軟體開發人才,網路技術、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人才缺乏比較嚴重。那些高水平的系統分析師,資深項目策劃人員非常少,從事程序開發的程序員也比較缺乏。
Ⅶ Filecoin的未來到底會怎樣目前全球存儲市場的有多大
目前Filecoin的存儲成本是中心化存儲成本的1/3,而Filecoin的初心想通過共享硬碟和共享帶寬,為世界提供價格更低的存儲和網路。Filecoin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不排除未來可能系統內耗過高,導致成本和中心化相差不大,甚至成本超過中心化的成本。現在正是參與萬維雲IPFS的最佳時機,未來Filecoin整體的經濟模型和能力,可以沖破質疑。目前全球存儲市場接近2000億美金,國內存儲市場阿里雲為主,佔比64%,另外還有騰訊雲,網路雲等提供存儲服務。
Ⅷ 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儲市場表現怎麼樣
得益於極致全面的產品力,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儲在主流行業實現了規模化部署,像運營商、國有銀行、大型保險公司之類的行業頂級用戶也都是浪潮信息的客戶。當然,好不好,數據最有說服力,在網路了解到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SDS市場銷量22,527台,浪潮分布式存儲銷量就達到3,515台,占據16%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一,這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Ⅸ 大數據打開存儲市場新空間
大數據打開存儲市場新空間
以大數據在全球的發展狀態來看,可謂是風聲水起,中國大數據發展的步伐也越來越快。雖然目前中國大數據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但發展迅猛,應用極其廣泛,不管是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還是移動互聯都要與大數據攜手並進。
都說未來是數據為王的時代,大數據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的落地在各個領域,大數據絕對是企業未來實現業務突破的重點。那麼,到底大數據和存儲有什麼樣的關系呢?
三大點囊括大數據需求
大數據就是大量的數據,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大數據時代來臨。那麼,大數據到底有多大?有資料顯示,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賣出的手機為37.8萬台,高於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37.1萬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事實上,大數據不僅是大,它的復雜性對於各行各業的企業而言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因為客戶無法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對大數據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會關注在處理有意義的大數據之上。談到這一點就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大數據特點來看,正是因為這些特點促成了今天中國的行業客戶面對大數據應用時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共性。簡而言之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首先,數據體量大,這些大型的數據集有可能會達到PB規模。 說到這個數據量級,人們首先會聯想到學數字圖書館,高校數字圖書館或是國家數字圖書館可以說是開啟了大數據時代PB級數據管理的一個典型案例。這要求信息基礎架構平台能夠動態地支持多重數據,滿足人們對數字的不同性能要求、不同的容量要求,並且隨時能夠改變;需要有效地管理共享資源,存儲資源按需分配,同時通過配額管理功能,以提高利用率。
其次,數據類別繁瑣,囊括了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從而促使客戶需要藉助智能工具,實現對所有類型數據的索引、搜索和發掘。最後,所有的這些大數據應用的需求,都能夠為企業帶來價值。雖然很多企業都擁有可用的、高質量的海量數據,但如何保護這些海量、非結構化的用戶數據,並時時進行信息挖掘,給未來教育帶來更大的可能,則對行業技術研究者的想像力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數據是各個行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重要基礎,數據綜合利用是近年來也是各行各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使企業持續發展的數據業務建設提速,給各行業運營中心對數據進行集中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成為行業客戶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
最後,安全性,自2005年,美國銀行加密的磁帶丟失,造成了大量客戶資料泄露,從此以後,數據存儲的安全性就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落地,大數據信息存儲的安全性又一次被重視,各行各業客戶同樣面臨著數據時代的挑戰。
存儲應對大數據多樣需求
綜上所述,各行各業對於大數據應用的需求、性能的關注、可靠性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需要滿足自身對於業務系統的需求,而基於存儲對大數據的可管理性、高性能、容災保護、資源整合和總體成本等方面的性能,幾乎囊括了滿足大數據多樣需求的可能。
今天,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進程加速,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數據信息量的快速增長的大數據時代,處理大數據的真諦就是利用存儲在海量數據中淘金的過程。
那麼,存儲是如何應對數據需求增長的呢?
存儲適用於各行的數據靈活方案
結合整個行業來看,存儲能夠幫助客戶應對在醫療、生命科學、能源研究、社會基礎設施等各領域的諸多挑戰和需求。
首先,針對大數據的容量需求,利用針對結構化數據的虛擬存儲平台是大數據處理的一個很好方案。可實現將其全部虛擬化,並將同一類型的硬碟(如SSD、SAS、SATA)重新「捆綁」在一起。針對結構化數據的存取動態分層技術。一定要「快」。可以根據數據被調用的頻率,自動將常用的數據搬到最高層,提高效率。
其次,針對大數據最於難應對的非結構化數據,數據存儲介質,大致經歷幾個階段:較早以前是用光碟刻錄數據,這種方式費時費力。[大數據魔方]後來,改用磁帶庫,成本低,存取也很快。如果磁帶在磁帶庫中,每分鍾可調取幾百 M 數據,如果不在磁帶庫中,就要先找到磁帶。但是今天,這些方案都不能滿足客戶業務的即時性和連續性需求。
最後,所有的大數據方案都是為了給客戶帶來大價值。雖然擁有龐大的數據,但是躺在那裡睡覺的數據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只有盤活這些數據,才能體現出數據資產的價值。只有可利用的解決方案,才能充分發掘數據資產的價值。
目前,雖然中國大數據市場還處在初級階段,但增速非常迅猛,應用也極其廣泛,不管是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還是移動互聯都要與大數據扯上關系。未來是數據為王的時代,大數據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的落地在各個領域,而存儲絕對是企業未來應用大數據實現業務突破的重要媒介。
Ⅹ 華為被制裁,對兩大韓國廠商有多大的影響呢
華為被制裁的消息,簡直就是占據了科技界這一個月以來的熱點。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華為失去了台積電這個非常重要的晶元供貨渠道有多難受吧。但如今,三星和sk海力士也從9月15日起,斷供華為了。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場災難,以前的晶元合作夥伴現在都分道揚鑣了。那麼三星和sk海力士斷供華為,究竟對雙方有多大的影響呢?
而運行內存是指手機運行程序時的內存,簡稱運存。就好比電腦的內存條一樣,無法儲存文件。手機運行程序時,程序會載入到運存中,提供給CPU、GPU等硬體來讀取數據。運存越大,運行越大的游戲或是軟體時,速度就越快。並且能夠使手機打開多個軟體時,依然保持流暢的反應速度。由此可見,不管是ROM或是RAM對於手機而言是有多麼重要。其實三星和海力士對於這次美國的制裁令也是有苦說不出,除去日本,美國是韓國進口晶元製造設備的第二大國。由於制裁令明確表示禁止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為華為生產晶元,哪怕是美國之外的生產商也難逃例外。再加上從三星的股權架構來看,80%以上的股份持有者是美國投資者,而韓國自己只佔比10%左右,所以斷供華為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