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要搭建一個家用NAS存儲伺服器,有什麼好方案
存儲空間不用說了,這是必須的。
1.跨平台文件共享,還有移動終端的訪問,比如:windows,mac,安卓和ios。這是為了方便文件讀取和分享,如果不支持跨平台的話畢竟有點不方便。
2.遠程訪問,相當於個人的雲存儲主機,在外面通過3g或者網路可以訪問到家裡的nas,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以及管理。
基本上滿足這幾個要求,就可以被稱為最基本的家用nas了。
想達到要求也很簡單,家裡的網路支持,一台路由器,一台電腦。需要的軟體:freenas(網上都有下,免費的nas系統)
這
樣組建nas功能很少,而且功耗大。後期維護成本高。如果要長期使用的話,成本不亞於買一台成品nas。首先從維護難度來講NAS其實也是一台繼承CPU
的Linux的電腦這句話沒錯,但是NAS的linux操作系統是嵌入在DOM盤里,所以無論從穩定性和防病毒性來說都是絕佳的,還有NAS採用的
Linux系統是瘦系統,也就是說它剔除了用不到的功能來保證系統穩定性。
如果作為數據存儲的話,不需要定期升級與維護,簡單設定後就可以使用,
而且NAS也自帶RAID功能,可以保證數據安全,而且數據備份功能做得非常完善,無論是近端備份(PC機備份至NAS)還是遠端備份(備份至遠端伺服器
或NAS),都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設定就可以完成,非常易於維護,即使不太懂計算機也可以完成維護。
數據安全非常重要,訪問許可權控制之類的NAS也做得非常好。成品NAS基本上是免維護的。
而
且現在威聯通的nas功能很強大,例如,通過QNAP HD Station,可以讓威聯通nas成為令人驚喜的多媒體播放器。安裝免費的HD
Station,並通過HDMI將NAS連接至大屏幕電視,就可以輕松擁有絕佳視覺體驗,享受眾多影片、音樂和照片,通過大屏幕上網,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
遙控。享受高畫質影音。
㈡ 家庭中如何搭建私有雲
NAS(私有雲)開始走入家庭,不僅僅是企業級用戶專享的高檔產品。現在,NAS已經深入到了很多SOHO家庭辦公之中。
家庭NAS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無論企業和個人的數據同步,雲存儲已經變成一種剛需,那麼NAS私有雲具體有哪些優勢呢?(這里以先河私有雲為例子)讓我們吧其優勢具體列舉出來:
1.專屬性。不同於網盤這種「公有雲」,NAS追求的是「私有雲」,是你的「私有專屬儲存器」。
2.安全性。不用擔心隱私泄露和病毒侵襲,也不用害怕因為硬碟的損壞、USB傳輸問題而丟失數據,利用NAS備份資料非常安全。
3.空間大。縱然你總是有動輒幾十G的資料,在NAS面前都不是事兒。
4.速度快。如果你家中區域網使用的是千兆內網,NAS備份速度能達到甚至超過你在本地硬碟備份的速度。
5.使用方便。NAS耗電低、運作起來安靜且穩定,可以數月不甚至數年關機。這樣你就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平板、筆記本等連接NAS獲取裡面的資料,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可以說,家庭NAS不僅僅只是儲存裝置,而是儲存、工作、娛樂及於一體的私有雲中心!
㈢ 怎麼用路由器搭建家庭私有雲存儲nas,每個用戶只能訪問特定的文件夾
我說一下我的經驗,情況和你類似,設置外網登錄nas時折騰的我夠嗆,網上的教程幾乎沒有,只能自己摸索,希捷的nas沒用過,但原理應該差不多,你參考參考。
裝備:4M光纖,中興F420光貓,iptv,威聯通TS110
接線:光貓LAN1接路由(dlink600a)lan2接iptv,nas接路由
設置nas:威聯通新版的固件帶mycloudnas傻瓜式域名解析,只要路由帶upnp就能用,域名為xxx.mycloudnas.com的形式,更新之前用的dyndns的免費域名。像墨墨の守護說的,做指定個靜態ip。
路由:你不做埠映射的話,就做dmz,我用的dmz,直接解放nas到外網,比較省事。
一切准備就緒,開始測試,內網訪問外網的域名,之前的設置好的域名怎麼也進不去,PING也是超時,排除網線、路由、nas的問題之後,開始以為是兼容不好,最後在真正的「外網」訪問這個域名的時候,順利登錄。這個問題最後還是沒搞明白,現在反正是能順利遠程管理了。
之後又遠程測試了qpkg外掛,mldonkey(恩ip段許可權問題,所以沒登錄上去);joomla個人網站遠程管理,80埠網站瀏覽都順利通過;遠程web網頁文件管理也順利通過,直接在工作地點備份回家,極其方便。
咱倆的方案基本相同,dlink的路由,光貓iptv,只是nas不同,希捷如果沒有類似mycloudnas的傻瓜式方案,又不用要錢的服務,那你就歹用花生殼,dyndns或是3322的域名解析。nas和路由里都有這個ddns(動態域名解析)功能,只設置nas里的就行,路由設置埠映射或是dmz。最後你都設置好以後,注意一下設置域名網站的時候,里邊的外網ip是不是你現在路由里的外網ip,因為有時候路由改個參數就自動重新斷網撥號換ip了,域名網站里更新會滯後,這個你要注意下。最後,測試的時候用外邊的網路測試!祝你成功!
㈣ 如何通過智能路由搭建家庭存儲中心
智能路由器+移動硬碟的優點和不足
智能路由器+移動硬碟,這個方案最大的優勢自然是省錢。不過,總讓人覺得不太「專業」,實際上,不少智能路由器已經對存儲方案進行了優化,像迅雷離線下載,幾乎是每個智能路由器的標配。而在文件共享方面,這一方案主要取決於智能路由器的固件或插件對於文件共享的支持程度如何。
隨著雲存儲重要性的提升,大多數智能路由器也在這方面進行了改善,這樣,文件多平台共享、遠程操作等也都可以實現。當然,這一方案也存在不足,即其傳輸速率略顯不足,尤其在在使用中低端智能路由器時。由於路由處理器的性能較低,文件傳輸速度在5MB/s甚至更低,這樣的速度,在面對多設備訪問或者有高碼率的高清視頻播放需求時,還是略顯不足。所以,有這方面需求的用戶,在使用這一方案時要注意。
智能路由+移動硬碟方案組建難度不高
如果只從硬體角度考慮,智能路由器+移動硬碟方案實現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將移動硬碟插入智能路由器的USB介面,頂多在供電不足時,考慮外接供電就可以了。而在移動設備端,一般只需要安裝路由的應用或是ES文件管理器這樣的第三方管理器,就可以順利訪問移動硬碟上的內容。但由於各種路由器設置有所差異,我們很難統一說清各種智能路由器的共享設置。但一般來說,只要在智能路由器的設置中,找到文件共享選項,並設置硬碟上的共享目錄就可以了,操作起來是比較簡單的。
注意散熱性和移動硬碟的介面
要用移動硬碟構建家庭雲存儲中心,除了基本的路由功能外,智能路由器還必須擁有USB介面,才能接入移動硬碟。當然,我們還要注意智能路由器是否在固件或插件上提供對存儲和文件共享的支持,以減少搭建家庭雲存儲中心時的波折。另外,智能路由器的散熱也必須重點考慮,要知道,在接上移動硬碟並開啟文件共享後,路由處理器的負載將加重,從而導致路由器發熱量增加,對於那些只要溫度一高,穩定性就立馬降低甚至死機的路由器來說,那可是不可承受之重。當然,從智能路由器的官方信息,我們難以得知其散熱表現,但我們可以在電商網站或者產品論壇,看看使用者對其評價如何,尤其是在夏季時,是否有網友反映其頻繁死機等,這樣就可以粗略得知某款智能路由器的散熱設計能力。
雖然從搭建家庭雲存儲中心的角度考慮,USB2.0埠並非性能瓶頸,但考慮到USB3.0介面的移動硬碟價格已與USB 2.0介面的相差無幾,且移動硬碟往往有獨立使用的需求,因此現階段購買移動硬碟,還是優選USB3.0介面的。如果家裡有USB2.0介面的硬碟,就放心使用吧,它不會成為系統瓶頸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家庭雲系統對移動硬碟全無要求,實際上,不少家庭雲存儲都是7×24小時工作,這就要求移動硬碟有良好的散熱和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使用鋁合金外殼的移動硬碟或選擇品牌移動硬碟,更有利於讓移動硬碟長時間工作。
㈤ 怎樣做私人家庭雲存儲
查看多圖
1
建立私有雲之DIY組裝自己的NAS——DIY組裝自己的NAS通常有多種方案,我這里推兩種適用於家庭的方案,第一種是標准NAS方案,第二種是HTPC方案,前者代表低功耗,是標準的NAS配置,後者代表高性能,是用HTPC作為NAS使用,它即可是NAS也可以是一台HTPC,當然,兩者價格不一樣,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你需要哪個
首先是標準的NAS組裝,在配置之前我們先要考慮需要幾個盤位,也就是你要放幾塊硬碟,以此算下主板上介面是否足夠,機箱容量是否能放下,電源推薦SFX電源,體積更小,這樣可以節省機箱空間,我們還是很需要NAS小巧的對吧,所以機箱不能大
【標准NAS】
機箱:喬思伯C2 155元主板:華擎J3710-ITX-NAS 670元內存:威剛 4G 1600 150元電源:SFX 250W 150元總共:1125元
【機箱的選擇:喬思伯C2】就我個人對NAS的需求來說,硬碟不會沒事拆卸,所以就不選抽拉式機箱了,顏值方面要好,因為放在家裡不但要實用,還要美觀,全鋁,顏色有,黑/銀/紅,尺寸寬20厘米,高26.2厘米,深24.4厘米,配合硬碟架和SFX電源可以放4塊3.5寸盤,也就是說最大容量可以擴充到16TB(即16000G)
【主板的選擇:華擎J3710-ITX】NAS主板,集成了奔騰J3710處理器,提供了足夠NAS使用的性能,Realtek RTL8111GR千兆網卡,有mini-PCI Express插槽(可以用轉2口sata3的擴展,那樣就可以再加1塊64G的固態來做系統盤了,標准NAS的方案就是追求低功耗,所以這種專用NAS主板就很適合了)
【其它配件的選擇】這些簡單:1、4G內存條,不用太好,威剛即可 2、250w的SFX電源,為了減小體積以增加盤位(振華/先馬/超頻三都行) 3、西部數據紅盤4TB,NAS專用,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數據無價,這個優惠的時候可以1000元買到,最後的是可選的,UPS電源是為了數據安全建議買,硬碟支架就20元你隨便,60G的固態硬碟裝系統平時待機可以節省機械硬碟旋轉
(為什麼不選1U電源,體積不是更小嗎?是的,1U電源體積更小,但是,1U電源強制排風,雜訊很大,我們需要NAS安靜的在那躺著,即有數據的存在,又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㈥ 如何建立自己的私有雲存儲
建立私有雲存儲的步驟:
第一步:預裝軟體。
ownCloud 內核是用PHP5寫的,支持sqlite、MySQL、Oracle以及PostgreSQL等資料庫。為了簡單,我們將用MySQL資料庫。在你的Linux系統下你需要安裝以下軟體:
PHP 安裝包:php5, php5-gd, php-xml- parser,php5-intl
資料庫驅動:php5-mysql(如果你使用其他資料庫,需要安裝相應的資料庫以及驅動)
Curl 安裝包:curl, libcurl3, php5-curl
SMB 客戶端:smbclient (這個用來掛載windows共享文件夾的)
Web 伺服器:apache2
如果你的Linux是基於Debian的,你可以運行下面的命令一鍵安裝所有的軟體:
$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php5 php5-gd php-xml-parser php5-intl php5-sqlite php5-mysql smbclient curl libcurl3 php5-curl mysql-server
第二步:安裝ownCloud——設置web 根目錄。
從 網站上下載最新版的ownCloud,對於本教程,我們使用owncloud-4.5.6 版本。到此,我們需要設置web伺服器的根目錄,對於基於Debian發行版的Linux系統,根目錄為/var/www,將ownCloud安裝包解壓到此目錄下。
第三步:安裝ownCloud——配置web伺服器。
這一步我們要為 ownCloud配置Apache伺服器,OwnCloud需要啟用 Apache上 .htaccess 文件,.htaccess文件(或者"分布式配置文件")提供了針對目錄改變配置的方法。為了啟用web伺服器上的.htaccess,可以通過 Apache配置文件(基於Den系統是/etc/apache2/sites-enabled/000-default)的 AllowOverride指令來設置。
第四步:安裝OwnCloud——安裝運行。
在瀏覽器中打開 http://localhost/ludcloud ,你會被引導進入ownCloud的安裝界面。
首先你要建立一個管理員帳號,輸入必填的用戶名和密碼就完成了。為了配置資料庫,點「Advanced」 選擇MySQL,然後輸入MySQL的資料庫名、用戶名和密碼。
點「Finish」 完成安裝過程。
㈦ 如何實現一個簡單的家庭雲存儲系統
簡單的家庭雲存儲系統是為了個人或單個家庭使用而構建的,數據作為一種資源,保存在別人家的伺服器上永遠沒有保存在自己家庭雲存儲系統安全,網路網盤或微雲再好那是別人家的,最終解釋權在人家手裡,即使上傳百G的東西,人家說關就可以關,而私有雲是自己的,最終所有權在自己手裡。
個人或家庭,搭建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網路附屬存儲)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案,每個家庭都可以有自己的NAS,而成本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都可以接受——NAS在一個LAN上佔有自己的節點,無需應用伺服器的干預,允許用戶在網路上存取數據,NAS集中管理和處理網路上的所有數據,可以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你家庭任何成員和任何設備(包括WP,安卓,蘋果,筆記本等各種)都可以直接觀看NAS硬碟上的視頻,使用NAS上的數據。
具體實現方法如下:
1、NAS既NetworkAttachedStorage,網路附屬存儲,它的功能有點類似於我們常說的雲計算、雲存儲中的「雲」。
㈧ 如何實現一個簡單的家庭雲存儲(nas)系統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利用路由器的文件共享功能,其實目前很多路由器都有USB介面,插個U盤或是移動硬碟就能搞定~如果用蒲公英之類的路由器還能直接搞定外網訪問~
㈨ 如何選擇家庭私有雲NAS方案
國內nas服務商:群暉,威聯通,鐵威馬等等
私有雲搭建軟體推薦:Owncloud、可道雲KodExplorer、seafile
㈩ 個人家用雲存儲有什麼靠譜的方案
其實可以去選擇那些內存比較小的,因為其實家裡面沒有多少人,然後根本就用不了那麼大的儲存器,然後這樣的話既可以省錢,然後又可以讓這個錢得到物有所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