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陣列哪家安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陣列哪家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6-07 19:31:47

㈠ 磁碟陣列分為哪幾種,各有什麼樣的優缺點

磁碟陣列就是Raid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獨立冗餘磁碟陣列)技術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7年提出,最初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碟,同時希望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失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二、RAID的幾種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可以把多塊硬碟連成一個容量更大的硬碟群,可以提高磁碟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兩個磁碟,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簡單方式

就是把x塊同樣的硬碟用硬體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碟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驅動程序以軟體的方式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邏輯驅動器,容量是單獨硬碟的x倍,在電腦數據寫時被依次寫入到各磁碟中,當一塊磁碟的空間用盡時,數據就會被自動寫入到下一塊磁碟中,它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磁碟的容量。速度與其中任何一塊磁碟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塊磁碟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性是單獨使用一塊硬碟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塊硬碟選擇合理的帶區大小創建帶區集,最好是為每一塊硬碟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碟控制器,在電腦數據讀寫時同時向n塊磁碟讀寫數據,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統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稱為磁碟鏡像: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具有很高的數據冗餘能力,但磁碟利用率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RAID 1有以下特點:

(1)、RAID 1的每一個磁碟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任何時候數據都同步鏡像,系統可以從一組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碟讀取數據。

(2)、磁碟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有磁碟容量總和的一半,系統成本高。

(3)、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

(4)、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5)、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碟控制器的負載相當大,用多個磁碟控制器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碟鏡像中建立帶區集至少4個硬碟。

4、RAID2

電腦在寫入數據時在一個磁碟上保存數據的各個位,同時把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保存另一組磁碟上,由於海明碼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但海明碼使用數據冗餘技術,使得輸出數據的速率取決於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磁碟。RAID2控制器的設計簡單。

5、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

RAID 3使用一個專門的磁碟存放所有的校驗數據,而在剩餘的磁碟中創建帶區集分散數據的讀寫操作。當一個完好的RAID 3系統中讀取數據,只需要在數據存儲盤中找到相應的數據塊進行讀取操作即可。但當向RAID 3寫入數據時,必須計算與該數據塊同處一個帶區的所有數據塊的校驗值,並將新值重新寫入到校驗塊中,這樣無形雖增加系統開銷。當一塊磁碟失效時,該磁碟上的所有數據塊必須使用校驗信息重新建立,如果所要讀取的數據塊正好位於已經損壞的磁碟,則必須同時讀取同一帶區中的所有其它數據塊,並根據校驗值重建丟失的數據,這使系統減慢。當更換了損壞的磁碟後,系統必須一個數據塊一個數據塊的重建壞盤中的數據,整個系統的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驗盤很容易成為整個系統的瓶頸,對於經常大量寫入操作的應用會導致整個RAID系統性能的下降。RAID 3適合用於資料庫和WEB伺服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RAID4和RAID3很象,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RAID4的特點和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驗塊分散到所有的數據盤中。RAID 5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從而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RAID 5提高了系統可靠性,但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

8、RAID6

RAID6即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使用了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它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了系統的並行性和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但如果系統斷電,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統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它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可以達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這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是RAID3和帶區結構的統一,因此它速度比較快,也有容錯功能。但價格十分高,不易於實現。

個人使用磁碟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㈡ sas硬碟磁碟陣列和光纖硬碟磁碟陣列哪個好

SATA 硬碟容量大,價格低,硬碟轉速7200
SSD 硬碟速度快,穩定性高,但容量較少。在ssd硬碟搭個sata盤,速度略快,要讓速度快這個就可以
SAS 硬碟高性能。高穩定性,多用於伺服器和磁碟存儲。 特點:穩定性高,硬碟速度快,硬碟轉速:10000-15000轉,性價比也挺高
如注重數據安全性的話,像有些牽扯到支付財產安全的,SAS硬碟是首選。如果要求大存儲空間其預算有限則可選用SATA硬碟,如果又要數據安全並且要求大存儲空間能夠保障數據的恢復性,SAS硬碟組RAID1是非常好的,RAID1可以保證用戶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修復性專門備份數據,伺服器這塊大黃蜂伺服器有這方面的優勢,其他伺服器現在是沒有的

㈢ 家用外置磁碟陣列哪個

本人使用的是F4-830 我是做攝影的,2012年購買,個人感覺還可以 ,還可以移動到別的電腦使用,方便。之前使用移動硬碟盒,硬碟壞了數據找不回來,去數據恢復公司價格太貴了,那個心疼的,現在使用這個830組了raid 5 陣列,對數據安全有保障,壞掉一個硬碟也不怕了,不用為這個事發愁了,現在換了2組硬碟的數據,還沒出現過狀況,爽歪歪啊!

㈣ 磁碟陣列(RAID) 那個模式又快又安全

如果你只有兩塊盤,10是沒意義的.10理論上,最少需要4塊盤. 所以你的選擇只能是0或是1.

如果做0,則兩塊盤的空間你都能用到,且硬碟整體速度會提升不少,但是萬一壞掉一塊盤之後,你所有存在陣列的數據都會消失.簡單來說,0你會得到完整容量,硬碟性能,但是數據丟失有較大風險.

如果做1,則兩塊盤的空間,你只能得到1塊盤的總容量.但是由於兩塊盤都會保存相同的數據,所以萬一隻壞掉一個盤時,你的系統仍可正常工作,只需要用一個容量大於等於壞盤的新盤取代壞掉的盤,則原本的那個還在正常工作的盤,會將所有數據完完整整復制到新的盤中. 簡單來說,1你會得到較高的數據安全性,及少許在讀數據的性能,但是你會喪失存儲空間的總容量.以兩個盤而言,只有1個盤的種容量可供你使用.

㈤ IP-SAN NAS和磁碟陣列哪種網路存儲方式數據安全性最高

如果不是大型機櫃式的網路環境的話
選用2台NAS 做雙機備份還是很安全的
IP SAN成本太大
沒有幾十萬的話
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