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薯好吃保存難,在冬天的時候究竟該如何保存紅薯
這時候應該在微波爐或者烤箱中保存紅薯,也可以放在地窖里。也可以放在冷藏櫃里,這樣的情況下是不容易壞掉的。
Ⅱ 紅薯冬天怎麼儲存
剛收的紅薯應先在外面放十天左右,然後買保鮮劑,均勻噴灑在紅薯上,然後放入菜窖中保存就可以了,不出什麼情況,你能吃到明年開春
Ⅲ 冬天怎麼儲存地瓜
方法一:室內鮮存法紅薯很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可能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長期高於攝氏十八度以上,又會生芽。
1.最好把室溫掌握在攝氏十五度左右。同時,也要注意防止溫度忽高忽低。紅薯受了潮濕,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
2.最好放在透氣的木板箱內保存。如果沒有木箱,在堆放紅薯的地方和靠牆處,應墊上木板,薯堆上再蓋些東西,以防受潮經濕。
3.在溫暖的白天里,要適當打開窗口換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要防止冷風吹入。此外,市上出售的紅薯,由於經過裝運,有的會被擠破、碰傷,病菌容易侵入,造成腐爛
4.因此,買回的紅薯最好放在太陽下曬幾小時(不要放在外面過夜),以減少傷口水分,促使癒合,並且在取動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碰傷
方法二:蒸熟後曬干保存法把紅薯蒸熟後,每塊切成三至四片,放到房上或向陽、乾燥、通風的地方晾曬。紅薯蒸熟後,水分蒸發慢,需較長時間才能曬干,注意不要受雨淋,曬干後,放在室內乾燥地方保存起來,吃前用水洗泡一下再蒸。
Ⅳ 紅薯冬天怎麼保存
沒有地窖,少量的紅薯可以用干凈沙子保藏。
你這樣大量保存,建議你做如下方法:
1,嚴格隔離酒、醋,喝酒的人就別去搬紅薯了,那爛的保證快;
2,保存前挑出有傷、霉、爛的紅薯,防止傳染;
3,對保藏場所做好消毒工作:放紅薯前,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800倍液,對室內進行噴霧消毒。紅薯運到後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靈800倍液,按1:1比例將紅薯浸濕,再撈出滴干入保藏;
4,控制溫度:溫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溫度低於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動,高於10℃,可以避免凍害,達到安全儲藏的目的,注意檢查紅薯堆的溫度;
5,薯堆應占儲藏室的1/2~2/3,不宜過多,以保持適當的空氣流動,以利排走薯塊呼吸而放出的二氧化碳。
Ⅳ 紅薯冬天怎麼保存不會凍爛
紅薯冬天保存方法:
1、室內儲存
紅薯怕冷,當溫度過低時,就會受凍,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爛;如溫度過高時,又會生芽,最好把室溫控制在15℃左右。紅薯受了潮濕,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爛,最好放在透氣的木板箱內保存。
如果沒有木箱,在堆放紅薯的地方和靠牆處,應墊上木板,薯堆上再蓋些東西,以防受潮。在溫暖的白天里,要適當打開窗口換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應防止冷風吹入。
從市場上買回的紅薯最好放在太陽下曬幾小時,以減少傷口水分,促使癒合,在取用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碰傷。
2、井窖貯藏:選擇地勢高、土質堅實、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徑1米左右,井筒深5~6米。貯藏室的大小可根據貯藏量多少而定。
貯藏室內要墊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紅薯。紅薯只能裝七成滿,以便留出換氣的地方,否則會因濕、熱而加重腐爛。
3、切片曬干保存法
把紅薯切片,放到房上或向陽、乾燥、通風的地方晾曬。注意不要受雨雪。曬干後,放在室內乾燥地方保存起來,吃前用水泡一下。
(5)紅薯冬天存儲方法擴展閱讀:
紅薯保存挑選方法:
1、形狀和口味的選擇
紅薯一般分黃瓤紅薯和白瓤紅薯。黃瓤紅薯體形較長,皮呈淡粉色,含糖多,煮熟後瓤呈紅黃色,味甜可口;而白瓤紅薯體形比較胖,皮呈深紅色或紫紅色,含澱粉多,煮熟後瓤呈白色,味道甜而面。可根據自身口味進行選擇。
2、選擇新鮮紅薯
一般要選擇外表干凈、光滑、形狀好、堅硬和發亮的紅薯;發芽、表面凹凸不平的紅薯不要買,那表示已經不新鮮;若紅薯表面上有小黑洞,則說明紅薯內部已經腐爛。
3、選擇容易保存的紅薯
表面發芽、凹凸不平、有傷口的紅薯不要買。那種表面上有小黑洞的,說明紅薯內部已經腐爛,最好也別買。
Ⅵ 紅薯冬季儲存溫度多少·
紅薯的儲藏方法大致有兩種,即高溫儲藏法和低溫儲藏法。
1、高溫儲藏法就是在紅薯入窖後,燒火升溫到35-38℃,並保持2-3天,將紅薯的黑斑病、軟腐病等病菌殺滅。然後再將溫度降至10-14℃低溫進行儲藏。
該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較高,操作起來較為麻煩,因此對分戶儲藏的農戶來說,葯劑處理的低溫儲藏法較為合適。
2、採用低溫儲藏法,首先在紅薯入窖前一周對薯窖進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800倍液,對窖內進行噴霧消毒。第二,在紅薯收獲後,要及時處理,及時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靈800倍液,按1:1比例將紅薯浸濕,再撈出滴干入窖。
第三,在紅薯入窖後,採用各種方法,始窖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內溫度低於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動,高於10℃,可以避免凍害,達到安全儲藏的目的。
(6)紅薯冬天存儲方法擴展閱讀
紅薯塊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澱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灰分等,若以2.5Kg鮮紅薯折成0.5Kg糧食計算,其營養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麵粉高,且紅薯中蛋白質組成比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別是糧谷類食品中比較缺乏的賴氨酸在紅薯中含量較高。
此外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其澱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紅薯含有大量不易被吸消化酵素破壞的纖維素和果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另外,它含量豐富的β-胡蘿卜素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實際上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
Ⅶ 紅薯冬天怎麼保存不會爛掉
、買回來的紅薯,有的人覺得太多泥沙附在表面,所以會稍微先清洗一下再存放,可千萬不要做這一步。紅薯表層的泥土可以做它的保護層。
2、買回來的紅薯,表皮新鮮,不能裝入袋子中,否則很容易腐爛,要把它放到陽台,攤開,讓它通風,曬曬太陽2-3天,由於紅薯的水分較高,這樣不僅能夠降低紅薯的水分,提高它的糖分,還能修復一些受損的部位,晾曬這點非常重要,曬過的紅薯不容易發芽也不易腐壞。紅薯表皮有破損傷口的,容易腐爛發霉,也會影響到其他紅薯的存放,所以要挑選出來,提前吃掉。
3、取來一個干凈的紙箱,底部放一些舊報紙或者碎紙,鋪滿一層,放上紅薯,再鋪一層報紙,就這么疊放,紅薯不能受潮,而放紙的目的是能有效的吸濕吸潮,可以防止它腐壞變質,紙箱既能避光,通風性也很好,也有助於保溫防凍。紅薯放在里邊,慢慢吸收紅薯中的水份,使紅薯中的糖分沉澱,紅薯就會越放越甜,也不會壞。
4、最後在紙箱的四周,挖上幾個小洞,然後放在家裡通風的地方,不可放在廚房,存放紅薯如果潮氣大,就會容易腐爛。
小貼士:最佳的紅薯保存溫度是10-15度左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哦,太冷容易凍壞、硬心,太高溫的環境又容易導致紅薯發芽,放置陰涼乾燥處,而且要注意避免受潮,紅薯一但受潮就容易引起腐爛。
爛窖原因:
一是冷害。是指薯塊長期處於9℃以下低溫,新陳代謝活動受到破壞。一般在窖溫8—9℃下10天,或窖溫5—6℃下6天,或窖溫2—3℃下3天,均易產生冷害。
二是凍害。溫度下降到-1.3—2℃時,就易產生凍害。受凍害或冷害後,易引起病菌侵入,造成大量爛窖。
三是濕害。貯藏初期氣溫較高,薯體呼吸旺盛,薯堆內水汽上升,遇冷時凝結成水珠,受濕害易使薯體腐爛。
四是病害。貯藏期造成爛窖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軟腐病、干腐病和線蟲病4種。
防治爛窖的綜合措施:
紅薯收獲應掌握在當地旬平均氣溫降至14—15℃時為宜,一般在11月上旬立冬前後收獲,搶晴天收挖。在操作時,要注意精收細運,盡量防止挖傷、擦傷、撞傷。
進窖前,颳去窖壁舊土,用石灰漿塗抹處理。
窖底鏟除陳土15厘米厚,清除陳土後,撒上層石灰,用硫磺熏窖。每立方米用硫磺50克,點燃後封閉窖口熏1—2天,再打開通氣孔。窖內噴灑1%硫酸銅溶液或甲醛50倍液,也可用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密閉熏蒸。
紅薯進窖後,切忌封窖過早,注意通風散熱,防止燒窖,保持15—20℃的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
冬至以後,寒潮頻繁,氣溫較低,應注意保溫防寒,使窖內堆溫保持12—13℃左右為宜。立春後,天氣時冷時熱,氣溫變化無常,而此時紅薯開始萌動,抗性減弱,容易腐爛,因此,天氣轉暖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Ⅷ 紅薯過冬放家裡怎麼保存
紅薯如何保存才不會爛掉
1、屋窖貯藏法
選擇嚴密保溫的屋子,靠牆根四周設置火道,用爐子供溫。屋內地面上砌囤子。囤高1~1.5米,寬1.5~2米,長度視屋子的大小和貯量的多少而定。囤底部及四周墊豆葉和軟細草。囤內存放健全無傷病的紅薯。用啟閉門窗、生熄火爐、敞蓋囤口等措施來滿足紅薯安全存貯的需要。
2、井窖貯藏法
北方嚴寒地區多用此法。上部似井,井口直徑1米,深度3~5米(視寒暖程度而定)。當深度決定後,再往兩側擴挖筒穴,按水平方嚮往前挖,寬1米,高1.5米。挖進1米後改挖成貯藏室。貯藏室的大小視貯藏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空間可貯250~300公斤紅薯。井底需墊黃沙。井口應高出地面30厘米。紅薯裝入貯藏室七成滿即可。採用井窖法,人員下井時需注意防止井內二氧化碳窒息。
具體操作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採用舊窖的,必須嚴格消毒,或將老窖壁陳土刮掉2厘米厚;在管理期間,溫、濕度不可頻繁突變;定期檢查薯窖,特別是天氣突變時;薯塊入窖前,用紅薯保鮮劑浸泡或噴灑在紅薯上,可有效地防止黑斑病的發生。
3、棚窖貯藏法
在戶外挖寬2米、長3~4米、深2米的地窖。如地下水位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地上部分用土打牆。窖口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窖口上面架設木棍,棍上鋪30厘米厚的秸草,草上再覆土0.5米以上,在東南角留一出入口。
紅薯入窖前,先把窖底及四壁墊10厘米厚的細軟草。接近窖口部位,圍草要加厚,預防凍土層影響薯塊。紅薯不可堆過滿,上部應留60~70厘米的空間。
紅薯入窖初期,上面不加蓋,採取自然散熱,待窖溫降到13~15℃時,上部蓋10厘米厚的防寒物。在窖底中部縱向放一根、橫向等距離放兩根直徑20厘米的空節破裂毛竹筒,從兩端沿窖壁露出紅薯堆,用以調節窖底層的空氣成分。
4、保鮮庫貯藏法
在空地上建一個保鮮庫,大小根據空間大小和貯藏量而定,溫濕度設定在紅薯貯藏適宜的溫濕度。用保鮮庫貯藏紅薯,既簡單方便,又安全可靠,可以說是最先進,最可靠的儲藏方式。這個保鮮庫和冰箱冷藏可不同,切莫放在冰箱冷藏,更不要放在冰箱的冷凍室。
5、切片曬干貯藏法
把紅薯切片,放到房上或向陽、乾燥、通風的地方晾曬。注意不要受雨雪。曬干後,放在室內乾燥地方保存起來,吃前用水泡一下。
tips:用以上方法貯藏的紅薯,保鮮時間可達8個月以上,紅薯完好率可達96%。總之,有條件的話採取窖藏法比較好,沒有地窖可以放在紙箱或木箱里,千萬不要放在氣溫較低的地方,凍了就不能吃了,且時間越長營養越少,也容易凍出黑斑。
紅薯儲藏的注意事項
1.貯藏前的要求
在田間,紅薯薯塊的膨大期氣溫必須在20℃以上。低於15℃,紅薯停止生長。因此,氣溫降到15℃時,是紅薯的最佳收獲期。收獲過早,氣溫過高,收後不能及時入窖。收獲過晚,易受夜間低溫的凍害,增加貯藏難度。
收薯時要輕挖、輕運、輕放,以防斷傷後遭病原菌侵染而導致腐爛。採收後的紅薯應立即進行傷口癒合處理。即在氣溫30~35℃、相對濕度90%~95%的條件下放置4~6天,並要保持足夠的通風。此項工作最好在紅薯貯藏地進行,以防第二次搬動,再造創傷。
2.貯藏條件
(1)溫度
紅薯貯藏的適宜溫度為10~14℃,溫度過低會遭受冷害,使薯塊內部變褐變黑,煮熟後有硬心並有異味,而且後期極易腐爛。溫度過高,薯芽開始萌動、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軟腐病的發展。
(2)濕度
當窖內濕度低於80%時,薯塊內的水分便往外蒸發,致使薯塊脫水、萎蔫、皺縮、糠心,食用品質下降。相對濕度超過95%時,則薯塊退色褐變,病原菌繁殖,腐爛率上升。紅薯入窖時含水量如超過70%,應敞窖通風,排濕降溫。紅薯塊在田間受水漬3天以上的,只能用來喂豬或制粉,不可窖貯。
(3)空氣
薯窖內的含氧量不得低於4.5%,否則易導致薯塊缺氧呼吸,輕則喪失發芽力,重則缺氧「悶窖」,造成窒息性全窖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