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塞爾維亞感染人數不多,總統為什麼這么著急
抗擊了三個月,國內的新冠肺炎漸漸不再肆虐,然而國外疫情卻愈發嚴重起來。不少國家已經發布一級警戒,從而進入了緊急狀態。此前一些不重視新冠肺炎的國家也大多紛紛行動起來,尤其是“鏗鏘”的美國,在疫情面前其也不得不採取封城的措施。疫情的發生使得經濟原本就不發達的國家更加雪上加霜,許多國家在平台上喊話中國,請求中國予以醫療救助。僅僅在15日那一天時間,就先後有三個國家向中國求援。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東南亞的菲律賓,歐洲的西班牙和塞爾維亞。
根據塞爾維亞衛生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15日,塞爾維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到了四十八例以上。同時期的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破萬例,德國也確診了九千多例,法國則達到了七千多例。比起鄰近的歐洲國家來說,塞爾維亞無異於是小巫見大巫,那為什麼塞爾維亞的總統如此著急地向中國求援呢?
即便是歐盟國家又如何?所謂的歐洲聯盟不過只是紙上之盟而已。眾所周知在前段時間各歐盟成員國為了搶奪醫療物資而不惜大打出手。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公開控訴歐盟在其危難時刻視而不見,沒有任何有效回應。歐盟被公開譴責之後這才開視頻會議討論方案,但這似乎更顯得人浮於事。作為歐洲的大腦,即便是發布命令無人聽但也要給出具體方案,但歐盟連個像樣的防禦方案也沒有,導致各個國家那是各自為戰。所謂的疫情無國界在他們那裡才更像是口號,實質上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在抗疫的關鍵時期,歐洲列國在國內發布各種禁令,落井下石。就義大利而言,兄弟國家採用各種方法截胡、拖延運往義大利的口罩,限制國內醫療物資出口,早早關閉邊境等,就是要犧牲義大利成就自己。歐盟作為歐洲領頭大哥對於小弟這般胡鬧卻視而不見,自顧自發展。這怎麼不讓義大利寒心?顯然義大利已經成為歐洲的棄嬰,幸虧有中國在大力援助義大利,給義大利送去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以及派遣醫療隊出征,這才使得義大利國內的疫情危機稍稍有所緩解。
相比於義大利而言,塞爾維亞周邊的形勢比它更為惡劣。如果塞爾維亞從國外進口醫療物資的話,相當有可能被其他國家截胡,比如說比塞爾維亞更窮的阿爾巴尼亞、黑山克羅埃西亞等,這些國家無一不希望塞爾維亞早點崩潰,這樣他們就能夠堂而皇之的占據其地盤了。沒有海岸線的塞爾維亞本來就已經很痛苦了,現如今還面臨著被搶的危險怎麼能不著急上火?
塞爾維亞總統防患於未然這樣的思想是對的。在疫情傳播之初就應該牢牢地控制,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減輕疫情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預防病毒在國內蔓延。看看那些在疫情開始前若無其事,集中爆發後又手忙腳亂,這樣的一些國家現在都是什麼樣的凄慘下場。當然對於塞爾維亞來說,尋求外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需自救。從16號開始,塞爾維亞全國實行停課,改成網上教學;禁止5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室內聚集活動;公共活動中心全部關閉;診治新冠肺炎的醫院將交由軍隊進行接管。現如今中國已經開始支援塞爾維亞,大量的物資已經由中國飛機親自押送到了塞國。相信過不了多久,塞爾維亞總統就可以把那顆擔心疫情的心放在肚子里了。
㈡ 弗朗茨約瑟夫釋放的塞爾維亞將軍是誰當時他在養病。後來打敗奧匈
拉多米爾·普特尼克(Radomir Putnik)
德里納戰役(Battle of Drina)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與塞爾維亞在1914年9月爆發的一場戰役。奧匈約定發動一場宏大的攻勢跨越西塞爾維亞國境的德里納河,這場攻勢導致了很多小沖突(最大的是馬科斯科夫-卡門(Mačkov Kamen)戰役和古西沃(Gučevo)戰役)。十月初,塞爾維亞軍隊被迫撤退,並重組。之後他們參加了科路巴拉(Kolubara)戰役。
前奏
在1914年八月瑟爾(Cer)戰役失敗後,奧匈軍隊撤退回波斯尼亞和斯雷姆(Syrmia)。在來自盟國的壓力下,塞爾維亞軍隊跨過薩瓦(Sava)河向奧匈的斯雷姆地區發動了一場有限攻勢。同時,塞爾維亞第二軍提莫科(Timok)第1師在牽制行動中遭受了沉重的損失,約6,000人傷亡,全師僅餘2,000人。
與他大多數部隊一起在波斯尼亞的將軍,奧斯卡·波蒂奧雷克(Oskar Potiorek)認為停止塞爾維亞攻勢最好的方法就是決定發動另一場攻擊,侵入到塞爾維亞境內迫使塞爾維亞人召回他們的軍隊去防禦他們微小的家園。
攻勢
9月7日奧匈軍隊從西部發動攻擊並跨越了德里納河,在這時15軍在莫克瓦(Mačva),而16軍在更遠的南方。15軍的首輪進攻被塞爾維亞第2軍擊退,造成4,000奧匈士兵傷亡,但是更強大的16軍設法奇襲塞爾維亞第3軍並在塞爾維亞領土獲得一個據點。塞爾維亞第2軍的一些部隊後來被派去支援第3軍,奧匈15軍同樣設法在這次攻擊中建立一個橋頭堡。這時,塞爾維亞元帥拉多米爾·普特尼克(Radomir Putnik)召回在斯雷姆的第1軍(反對派強烈反對)並用他們對行進順利的第6軍發起了兇狠的反擊,但最終他們在亞戈迪亞(Jagodnja)山的馬科斯科夫-卡門峰陷入了血腥的4日戰爭,在另一邊的正面進攻與反擊連續遭受可怕的失敗。2個塞爾維亞師失去了大約11,000人,與奧匈的損失相當。
普特尼克元帥命令部隊撤退到附近的山峰並穩定陣線,最後形成塹壕戰。對塞爾維亞人最不利的是塞爾維亞的重炮幾乎都是古董貨,彈葯庫存極少,外殼生產及其有限(只有一個工廠一天能生產約100多個彈殼),同時也缺乏足夠的軍靴,因為絕大多數的士兵都穿著傳統的(雖然是由國家發行的)歐帕納克斯(Opanaks),而奧匈士兵擁有防水皮靴。塞爾維亞大部分戰爭物資來自盟國,他們幾乎不能自給。在這種情況下,塞爾維亞炮兵迅速地啞火,同時奧匈軍隊正逐步提升他們的火力。塞爾維亞有些事因為各種原因每天要傷亡約100人。
在塹壕戰的第一周,塞爾維亞烏日策(Užice)軍團(一個加強師)和黑山桑扎克(Sanjak)軍團(大約一個師)進行了一次胎死腹中的進入波斯尼亞的攻勢。此外,雙方在一些地方發動了攻擊,其中大部分奧匈敗得一塌糊塗
㈢ 俄羅斯與塞爾維亞之間關系為何這么密切
因為塞爾維亞和俄羅斯都是斯拉夫人後裔,兩國在民族上存在親近關系;塞爾維亞和俄羅斯都信奉東正教,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俄羅斯為了獲得黑海出海口,需要藉助巴爾干半島南下地中海;“薩拉熱窩事件”後,俄羅斯同英法一起同德奧土作戰,塞爾維亞得以擴大自己的地盤;在科索沃問題上俄羅斯支持塞爾維亞,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塞爾維亞支持俄羅斯。科索沃原來屬於南斯拉夫的領土,但是由於科索沃地區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這部分人在南斯拉夫解體以後也一直在謀求獨立,但是南聯盟不允許科索沃獨立,由此引發局部沖突,北約強勢介入科索沃問題,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扶持科索沃獨立,科索沃於2008年正式宣布獨立,但是俄羅斯一直支持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立場,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後,俄羅斯運作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版圖,塞爾維亞作為俄羅斯的鐵哥們,支持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的立場。
㈣ 為什麼對於塞爾維亞的求助,中國幾乎是火速應援
因為塞爾維亞是歐洲最親中國的國家。
塞爾維亞的重要性也表明了他們對生命的尊重。目前,塞爾維亞政府已下令對進入或離開該國的所有人員進行隔離。如果出現症狀,他們必須去醫院治療並緊急治療關節。醫院全部被塞爾維亞軍隊接管,通過人民的力量來抗擊災難可能很困難,但是如果居民們細心,他們總能看到希望,我們對塞爾維亞政府的做法非常支持和樂觀。
㈤ 中國對塞爾維亞進行了怎樣的幫助,中國醫生為何感動塞爾維亞
疫情期間,中國對塞爾維亞派出了醫療專家組,指導塞爾維亞共同抗疫情。中國還為塞爾維亞捐贈了很多醫療用品,包括防護服和口罩等等。因此塞爾維亞也非常感激中國,感激幫助過他們的中國人,中國醫生也因為在塞爾維亞的經歷感到非常的感動。
㈥ 中國有沒有給予塞爾維亞什麼援助
【中國將幫助塞爾維亞建設350兆瓦火電機組】塞爾維亞Kostolac煤電廠的經理對當地媒體稱,中國和塞爾維亞下周將簽署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協議,為該電廠新建發電機組。這是該國老化的能源基礎設施行業20多年來獲得首筆重大投資
這是最新的
㈦ 被歐洲拋棄的塞爾維亞,處境是怎樣的
處境不太好,它在地理位置上有點尷尬,大部分國土屬於歐洲的歐洲,卻拋棄了它,導致這個國家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的它是世界上發展相對較慢的國家。
㈧ 塞爾維亞將建廠生產中國疫苗,這對中塞兩國有何積極影響
這能促進我們中塞兩國的發展友誼,從而促進我們中塞的經濟往來,也對只有一個中國原則,起到了積極的支持作用
㈨ 塞爾維亞是內陸國物資怎麼過境
泰爾維婭是國內他的國物資,我們可以過境的,也是為了更加方便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