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院的高危葯品的標識是怎樣的
高危葯品具體品種詳見國家出台的《高危葯品目錄》,專用標識是為的提醒葯劑人員調劑葯品時要高度認真、仔細查對。標識的規定顏色:黃底紅字。
2. 高危葯品的管理制度是什麼
1、高危險葯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鬆弛劑及細胞毒化葯品等,具體品種見附錄。
2、高危險葯品應設置專門的存放葯架,不得與其他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險葯品存放葯架應標識醒目,設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葯學人員注意。
4、高危險葯品使用前要進行充分安全性論證,有確切適應症時才能使用。
5、高危險葯品調配發放要實行雙人復核,確保發放准確無誤。
6、加強高危險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進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臨床醫護人員溝通,加強高危險葯品的不良反應監測,並定期總結匯總,及時反饋給臨床醫護人員。
8、新引進的高危葯品要經過葯事管理委員會的充分論證,引進後及時將葯品的信息告知臨床,指導臨床合理用葯和確保用葯安全。
3. 國家葯監局對高危葯品有明確目錄嗎
肌松葯 溶栓葯 鉀離子葯品 抗抑鬱葯 抗精神失常葯統稱為高危葯品
4. 有關高危葯品:高危葯品是分為A、B、C三個級別,這種分類方法是依據什麼分的
我們制定了高危葯品管理辦法及高危葯品目錄、高危葯品標識,全院統一,沒有分A\B\C級,有這個規定嗎?
5. 高危葯品的管理制度
你好,
一、為加強高危葯品的規范管理,促進臨床安全、合理應用,避免用葯損害,保障醫療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處方管理辦法》、《醫療機構葯事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制訂我院高危葯品管理制度。
二、高危葯品是指葯理作用顯著且迅速,臨床使用不當或錯誤使用會致人死亡或嚴重傷害的葯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肌肉鬆弛劑、細胞毒化物等。
三、高危葯品品種遴選。參照中國葯學會醫院葯學專業委員會《用葯安全項目組》2012年發布的《高危葯品分級管理策略及推薦目錄》,同時結合我院臨床用葯與葯品管理實際情況,制定我院高危葯品目錄(具體品種見附件)。
四、高危葯品管理措施。高危葯品的管理採用「金字塔式」分級管理模式,分為A、B、C三個等級。
1、A級高危葯品在葯庫、葯房、病區儲存,應設置專用的葯櫃(架)或區域。
2、A級、B級高危葯品在葯品貯存處有明顯專用標識,警示葯學和護理人員注意。
3、高危葯品調劑和醫囑轉抄及執行時,嚴格查對,杜絕用葯差錯。輸液卡轉抄或列印後,由列印者在高危葯品用法前面或後面標注紅色三角符號(Δ);兩人核對時,應檢查紅色三角符號(Δ)標注有無遺漏。
4、A級、B級高危葯品應嚴格按照葯品說明書中法定給葯途徑、給葯劑量和標准給葯濃度給葯。超途徑、超劑量、超濃度的醫囑,醫生須加簽字。
5、門診葯房葯師和治療班護士核發C級高危葯品應進行專門的用葯交代。
6、各病區應根據用葯實際情況設置高危葯品基數,並列出清單。護理單元護士長負責本單元高危葯品的管理,保證用葯安全。
五、加強高危葯品的效期管理,嚴格按照葯品說明書進行貯存、保養,按照「先進先出」、「近效期先用」的原則管理和使用,並定期檢查高危葯品的有效期,對近效期的高危葯品按照相關規定上報處理,確保葯品質量。
六、高危葯品在醫院信息系統中應有警示標記和提示。
七、嚴格掌握高危葯品適應症,做好患者用葯監測,嚴密觀察,確保用葯安全。
八、醫院新購進高危葯品時,應經過充分論證,購進後及時將葯品信息及高危特性告知臨床醫生、葯師和護士,促進臨床安全、合理應用。
九、加強高危葯品的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監測,醫院葯事管理和葯物治療學委員會全面負責高危葯品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進、指導、監督高危葯品的安全應用。組織開展安全用葯知識培訓;進行監督檢查,對用葯安全隱患提出糾正與改進意見。
6. 高危葯品管理制度和葯品目錄
7. 高危葯品名詞解釋
高危葯品
名詞解釋:
高危葯品也叫高警示葯品,該詞源於英文「high-risk medication 」或「high-alert medication」,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醫療安全協會(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提出的。將那些若使用不當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葯物稱為「高危葯品」,其特點是出現的差錯可能不常見,而一旦發生則後果非常嚴重。高危葯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由此也引發各國對高危葯品管理的研究,先後推出了不少措施防範高危葯品存在的潛在風險。
臨床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鬆弛劑及細胞毒化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