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

發布時間: 2022-06-03 15:17:23

A. 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傳遞輸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應的什麼標識

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存儲和處理信息的相應密級進行管理和防護;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選擇通過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授權測評機構檢測的安全保密產品,並正確配置和使用; 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採取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和安全審計。

涉密信息系統按照系統規劃設計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劃分為絕密、機密和秘密三個級別,並按照不同強度的防護要求進行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1)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涉密計算機區域網方便了網內用戶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傳播,但同時也給了計算機病毒潛入和大量傳播的機會,計算機病毒一般是由兩種情況引起,

一是黑客或網內用戶的惡意攻擊感染,

二是自我的疏忽大意導致計算機病毒感染,無論感染途徑是什麼,它的危害結果都是十分嚴重的。

大量病毒不斷復制,導致網路堵塞,終端計算機癱瘓,甚至發生失泄密事件,後果十分嚴重。常見的病毒有蠕蟲病毒,木馬病毒,在未來還會出現一系列的新型病毒,能否防患未然就需要現在把好計算機區域網安全性技術的重要一關。

B. 涉密信息移動存儲介質可以在限定的涉密計算機范圍內使用。是對還是錯



涉密計算機及移動存儲介質應嚴格按照專機專用、專人負責,監督管理與技術防範並重的原則實施管理。

C.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什麼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信息的定義:信息是對事物運動狀態和特徵的描述,而數據是載荷信息的物理符號。信息系統可以幫助企業領導迅速取得和分析有關決策的信息,有助於企業降低決策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果信息不充分,決策就失去了根本的依據。信息不靈就可能導致決策的失敗。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要實現正確的決策,就必須擁有大量的信息。

信息管理過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判斷、決策的過程。企業系統的全部活動可概括為兩大類:生產活動和管理活動,圍繞著生產活動,執行著決策、計劃和指揮職能。生產活動中流動的是物,而管理活動中流動的是信息。

D. 涉密信息設備應當按照存儲,處理信息的什麼進行管理與防護

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存儲和處理信息的相應密級進行管理和防護;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選擇通過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授權測評機構檢測的安全保密產品,並正確配置和使用;

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應當採取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和安全審計等技術保護措施,及時升級病毒和惡意代碼樣本庫,進行病毒和惡意代碼查殺,及時安裝操作系統、資料庫和應用系統的補丁程序;

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輸出應當相對集中,有效控制;未經單位信息化管理部門審批,涉密計算機和信息系統用戶終端禁止安裝或拆卸硬體設備和軟體。

(4)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

第二十三條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E. 儲存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什麼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分為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機關、單位應當根據涉密信息系統存儲、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確定系統的密級,按照分級保護要求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或者授權的保密測評機構進行檢測評估,並經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5)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涉密信息系統的運行使用管理,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運行維護、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審計,定期開展安全保密檢查和風險評估。

涉密信息系統的密級、主要業務應用、使用范圍和使用環境等發生變化或者涉密信息系統不再使用的,應當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採取相應措施。

F.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什麼保護

分級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分為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機關、單位應當根據涉密信息系統存儲、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確定系統的密級,按照分級保護要求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分為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機關、單位應當根據涉密信息系統存儲、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確定系統的密級,按照分級保護要求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6)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復制、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G. 涉密計算機保密管理主要有哪些要求

要求有:媒體使用維護管理、機房及重要區域出入管理、系統運行安全管理、信息採集存儲定密管理、網路傳輸通信保密管理、人員賬戶口令使用管理、用戶操作許可權管理、系統報名管理、系統保密審查和日誌管理。

涉密計算機啟用前,應進行保密技術檢測。其中的數據加密設備和加密措施,必須是經國家密碼管理局批準的。涉密計算機應按照所存儲、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管理,並登記在冊,不得擅自卸載、修改涉密計算機安全保密防護軟體和設備,不得接入互聯網等公共信息網路,不得使用無線網卡、無線滑鼠、無線鍵盤等設備。


(7)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1、涉密計算機應嚴格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准設置口令。

處理秘密級信息的計算機,口令長度不少於8位,更換周期不超過1個月。處理機密級信息的計算機,應採用IC卡或USBKey與口令相結合的方式,且口令長度不少於4位;如僅使用口令方式,長度不少於10位,更換周期不超過1個星期。

處理絕密級信息的計算機,應採用生理特徵(如指紋、虹膜)等強身份鑒別方式,也可採用IC卡或USBKey與口令相結合的方式,且口令長度不少於6位。涉密計算機口令設置,應採用多種字元和數字混合編制。

2、涉密計算機的軟硬體和保密設施的更新、升級、報廢等,必須進行保密技術處理。

改作非涉密計算機使用,應經本機關本單位主管領導批准,並採取拆除信息存儲部件等安全技術處理措施。

不得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改作其他用途。拆除的部件如作淘汰處理,應嚴格履行清點、登記手續,交由專門的涉密載體銷毀機構銷毀。自行銷毀的,應當使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銷毀設備和方法。

H. 涉密計算機硬碟嚴禁存儲哪些信息

無線鍵盤、無線滑鼠、無線網卡等都是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計算機外圍設備。這些設備與計算機之間是通過無線方式連接的,處理、傳輸信息的信號完全暴露在空中,無關人員可以通過相關技術設備接受這些信號,並作信號還原處理。因此,涉密計算機不能使用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計算機外圍設備。
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往往要求他們的計算機、加密機等電子設備設計生產商,在出口的計算機和設備中設置「後門」,目的是為竊取別國信息提供方便。此外,有的計算機具有無線互聯功能,有的安全性能達不到標准。購買這樣的計算機並用於處理涉密信息,極易留下泄密隱患和信息安全風險。
在選購涉密計算機時應特別注意:
(1)原則上應選購國產設備。如需選購進口計算機及設備,要選購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檢測認可和批準的計算機及設備;
(2)購買時要隨機選購,不要事先預訂。一旦選定,要當即購買並提貨,以防被人設置、安裝竊密裝置;
(3)不要選購帶無線網卡和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計算機。如果已經購買並准備用於處理涉密信息的,使用前必須拆除具有無線互聯功能的硬體模快;
(4)計算機在使用前要由有關部門進行專門的安全保密技術檢測,確認不存在泄密風險和安全隱患後再用於處理涉密信息。
上述要求同樣適用於購買其他涉密辦公設備。

I. 涉密文件在保密期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

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第十八條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的變更,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決定。

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變更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9)對涉密計算機系統中存儲擴展閱讀:

公文的秘密等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種,由發文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細則》、中央和國家各部、委、辦、局制訂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等確定,標注在版頭左上角「公文份號」之下。

其具體標識為「★」,「★」前標密級,後標保密期限,如機密★10年。沒有標上保密期限的,絕密、機密、秘密分別可按30年、20年、10年認定。 如機密★,可理解保密年限為 20 年。

依據《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四條:國家秘密一經確定,應當同時在國家秘密載體上作出國家秘密標志。國家秘密標志形式為「密級★保密期限」、「密級★解密時間」或者「密級★解密條件」。

在紙介質和電子文件國家秘密載體上作出國家秘密標志的,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准。沒有國家標準的,應當標注在封面左上角或者標題下方的顯著位置。光介質、電磁介質等國家秘密載體和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國家秘密標志,應當標注在殼體及封面、外包裝的顯著位置。

國家秘密標志應當與載體不可分離,明顯並易於識別。

無法作出或者不宜作出國家秘密標志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凡未標明保密期限或者解密條件,且未作書面通知的國家秘密事項,其保密期限按照絕密級事項30年、機密級事項20年、秘密級事項10年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