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市場展望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市場展望

發布時間: 2022-06-01 21:40:43

⑴ 項目名稱:片外數據存儲 內容提要:片外數據的流動與存儲(請學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的高手幫忙)

存儲虛擬化定義
存儲虛擬化是一個常常令業界迷惑不解的術語。與寓言中的盲人和大象一樣,不同的人(和廠商)對於存儲虛擬化有不同的定義,為理解已經採用的各種方法的共同點,最關鍵的是要將存儲虛擬化是什麼與存儲虛擬化能夠干什麼區分開。

存儲整合:統一您的存儲網路的智能方式
從桌面到部門乃至整個企業,電子郵件、Web服務和數據倉庫等應用,以及電子郵件附件和多媒體等數據類型,都在推動信息存儲量的大規模增長--這其中很多信息對大多數機構都至關重要。

存儲整合與虛擬化解決方案概述
思科:為您打造智能應用網路
WEB技術的靈活性和可交互性可以徹底釋放網路和應用的能量,對於網路的建設者和使用者來說都有著無窮的吸引力,隨著WEB技術的迅速發展並大行其道,在數據和應用集中後,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或者正在把企業內部的應用遷移到基於WEB的技術的新平台上。如今的企業越來越依賴IT設施來實現自身業務的發展,企業的IT部門需要更快地應對各種各樣的環境變化和挑戰。
EMC與思科:為新型數據中心提供整合型網路基礎設施
近年來,企業的IT部門每年都面臨著50-60%的信息發展速度——根據預測,這種發展速度還將一直持續到2010年以後。今天面臨的挑戰是,這種信息發展速度的基數越來越龐大。數量到底有多大?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談論兆兆位元組和千兆兆位元組。迎接這種挑戰的方式不再只是「存儲更多內容」,而必須轉變為「以智能方式存儲更多內容」。
為下一代應用整合並管理SAN (PDF - 226 KB)
使用計算的出現,即以「按需使用」為基礎配置信息系統和服務,要求數據中心及其存儲聯網基礎設施進行相應的改進,以實現使用計算的優勢。對於SAN,這就意味著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整合,並通過存儲及網路虛擬化方面的改進提高可管理性。
簡化存儲網路 (PDF - 214 KB)
當存儲網路擴展到500個埠以上,在這些網路中發現故障和性能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高。除了需整合多個SAN孤島外,為降低整體復雜度,也需實現更好的SAN管理。
您的SAN擁有怎樣的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 (PDF - 230 KB)
盡管現在的SAN技術已為部署這種技術的機構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同時該技術也是那些擁有高級存儲需求的企業的最佳存儲方案,但並非所有的SAN都同等優秀,選擇廠商與SAN部署合作夥伴與選擇設備本身同樣重要。
存儲整合:統一您的存儲網路的智能方式 (PDF - 222 KB)
在IT預算緊縮的情況下,機構必須通過存儲管理和虛擬化技術的採用,整合和簡化他們的存儲資源。
存儲虛擬化的前景展望 (PDF - 239 KB)
存儲虛擬化技術已為市場廣泛接納並已在 Fortune 1000的許多公司中部署,並且會在不久的將來實施更多的虛擬化計劃。
存儲虛擬化定義 (PDF - 207 KB)
不同的人(和廠商)對於存儲虛擬化有不同的定義,為理解已經採用的各種方法的共同點,最關鍵的是要將存儲虛擬化是什麼與存儲虛擬化能幹什麼區分開。
存儲虛擬化帶來的10個好處 (PDF - 170 KB)
本文介紹了提高產能利用率等十個存儲虛擬化的好處。

⑵ 如何挖掘「大數據」紅利

如何挖掘「大數據」紅利

隨著「大數據」這個詞的火熱,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都希望自己能跟它沾上邊。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從中受益。

作為大數據的基礎,數據存儲行業是最直接的受益方。創立25年之久的快閃記憶體公司SanDisk(閃迪)對此感受明顯,在過去的四個季度中它的營收持續增長,達到了56億美金。目前已經是美國財富500強及標准普爾500強企業。

25年前,三位分別來自中國、印度和以色列的移民,在矽谷創立了這家公司。閃迪創辦之初,三位創始人只是覺得快閃記憶體技術未來會有市場,但是完全沒有預想到會有今天這么大規模。

9月17日,閃迪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現任總裁兼CEO Sanjay Mehrotra來到北京,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專訪。這位印度裔的管理者向本報記者介紹了公司的發展之道,並對存儲行業未來的前景給出了展望。

回顧閃迪的發展歷史,這家25歲的公司有著自己的「堅持」與「變通」。它從一開始,就堅定地選擇了快閃記憶體存儲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在具體的產品上也在不斷的變化,總能及時抓住新的行業趨勢。

支撐閃迪發展的核心業務,最開始僅僅是為尼康、柯達等相機廠商等提供存儲卡;後來個人U盤市場的大發展,讓閃迪在零售市場站穩了腳跟;再往後,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與OEM廠商的合作又成為閃迪的業務重心。

現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對數據存儲有了更高的標准和需求。閃迪也逐漸把主要精力轉向了固態硬碟市場,Sanjay預計到2014年固態硬碟會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大數據」紅利

《21世紀》:我們注意到財報中公司今年二季度的業績相比一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原因是什麼?

Sanjay: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們產品的組合更加豐富,包括嵌入式的快閃記憶體、客戶化的解決方案,以及多晶元的快閃記憶體。此外,還有在固態硬碟SSD市場我們也推出了很多的產品,包括用於筆記本電腦的,用於企業級解決方案的。另外,在消費者電子產品方面,我們也有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產品的推出。

其次是在過去的一年行業的需求非常旺盛。25年前快閃記憶體還是一個概念,現在全球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50億美元,但這個市場的發展剛剛開始。比如隨著內容、移動設備快速增長等因素,快閃記憶體需求將越來越大。

最後,持續創新、良好的市場適應性、強大的執行力也是成功最根本的秘密。通過創新不斷開拓新的市場機會,這也是過去25年閃迪公司不斷發展成長的原因。

《21世紀》: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你們近期的快速成長與大數據趨勢有關嗎?在大數據時代會有哪些新動向?

Sanjay:的確,在大數據時代存儲的需求在不斷的上升,比如有幾十億的手機在不斷的處理、獲取、分享、修改、存儲數據。現在消費者有非常大的需求來儲存豐富的內容,分享這些內容,留作以後使用。所以說,存儲的機會非常非常的多。

同時根據這些存儲所進行的計算和分析的應用需求也在不斷的上升,存儲設備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其中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存儲和計算、運算速度能夠更加快捷,而且它的功耗更低,總體成本也更低,這都是推動快閃記憶體發展的機會。

在大數據時代的用戶的需求多樣性和差異化競爭方面,我們也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2012年我們收購了2家軟體企業,一家叫Flash Soft,一個叫Schoon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樣可以利用軟體來加速硬體的部署,包括在資料庫等方面的應用來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這也是閃迪和其他的快閃記憶體公司相比與眾不同之處。

《21世紀》:閃迪目前的成績可以說是因為抓准了數據存儲的爆發式增長機會,但存儲行業的增長紅利還能持續多久?

Sanjay:閃迪已經有25年歷史了,但我覺得依然非常年輕。現在數據增長非常快,我們在存儲領域還有很多機會。不僅僅是在傳統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移動市場,而且未來我們可預見的快閃記憶體機會還有很多,如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市場將會向快閃記憶體這個行業打開。比如可穿戴式設備,還包括一些智能互聯的家庭設備,還有包括汽車等等。

《21世紀》:新市場如可穿戴設備會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呢?

Sanjay:可穿戴設備將是快閃記憶體另外一個很大的市場,也是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前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是,如何在這些新領域推動快閃記憶體技術應用,及它的產品的產能與競爭力,使得我們的產品在未來可穿戴市場上形成供需平衡。我們在目前初露端倪的可穿戴設備方面的一大優勢是資金、品牌和技術方面的規模效應。

發展之道

《21世紀》:作為一家發展了25年的公司,閃迪一直堅持只做快閃記憶體。在公司成立之初,你就預見到了存儲行業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嗎?

Sanjay:現在的成績在25年前公司剛誕生時是無法想像的,因為那時候快閃記憶體技術只是一個概念,根本沒有這樣一個行業,到2012年我們知道全球快閃記憶體行業總市值大概超過了250億美元。

在過去25年之間,閃迪公司一直引領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創新,包括數字技術,數字平台,包括後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企業級儲存。閃迪公司和合作夥伴一起共同創造了這個行業幾乎所有的創新性方案和產品,包括緊湊型的快閃記憶體卡、SD卡及現在智能手機和平板當中普遍使用的這些快閃記憶體產品。

我們對於快閃記憶體創新技術的持續投入,使得閃迪公司擁有將近4900種專利,這些專利覆蓋我們的產品,包括技術、設計、組裝線、測試,包括快閃記憶體產品的應用,在整個快閃記憶體行業當中,我們所擁有專利的數量,包括組合是最多、最全面的。

《21世紀》:你提到最開始快閃記憶體技術僅是一個概念,還算不上行業,那麼閃迪是如何一步步發展並生存至今的呢?

Sanjay:在最開始幾年,我們都是和尼康、柯達這些公司合作。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而且數碼照片的質量不高,不如膠卷的好。在有了互聯網,同時數碼相機大發展之後,我們的業務才真正起步。因為網路分享照片開始變得更加方便和流行。

後來隨著數字成像這些技術不斷的發展成熟,我們非常迅速的進行調整,應對數字成像市場所帶來的機會,打出閃迪自己的品牌,做快閃記憶體卡,做影像卡,做USB產品。

我們感覺快閃記憶體這個事業才剛剛開始,我們預計未來在手機、平板等設備中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由於內容,移動性、聯通性的這些特點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未來每一個有快閃記憶體的設備,快閃記憶體儲存量都會達到32GB。

《21世紀》:現在做快閃記憶體的公司也有不少,閃迪的優勢是什麼?未來會專注於哪些業務?

Sanjay:第一大優勢就是創新,在過去25年閃迪公司一直在不斷的提供創新性存儲解決方案,也在尋找創新性新的市場機會。

第二個就是我們的垂直整合能力。包括最開始的研發,到快閃記憶體的傳輸,到快閃記憶體的晶元,到快閃記憶體的控制系統,包括支持快閃記憶體應用的軟體等。

第三大優勢,我想特別要提出來的,就是我們擁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這對於一些大型客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會看重三大主要市場:第一個是移動設備。對於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的主要移動設備,我們能提供全系列的產品;第二類是計算領域,為客戶提供固態硬碟SSD,不僅包括筆記本電腦,還包括數據中心,還有企業級的存儲應用等,為他們提供我們的產品和方案;第三類是消費市場。主要是自主品牌零售產品,包括U盤等。

《21世紀》:最近有一個趨勢,一些公司開始將生產基地從中國搬回美國,你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Sanjay:目前我們所有的生產基地都是在亞洲,有日本、中國的上海,還有包括我們合作夥伴在深圳的工廠,還有台灣的工廠。所有的生產基地都在亞洲。我們也沒有任何計劃想要將生產基地搬回美國。

我們早在2006年就在上海開始建立自己的工廠,現在中國80%的閃迪產品都是這家工廠生產的。我們在上海的工廠有1400多個工程師服務人員,和1800多名生產工作人員,實際上我們在上海的業務也在不斷的擴大。此外我們在上海還有負責市場營銷的機構和組織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如何挖掘「大數據」紅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⑶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和未來展望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和未來展望
隨著高級可持續性攻擊的出現以及惡意軟體的復雜性與日俱增,企業急需一種突破傳統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的、靈活的技術和方案來應對未來不斷變化的安全威脅。大數據徹底的改變了信息安全行業,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智能驅動型安全戰略將幫助信息安全從業人員重獲警惕性和時間的優勢,以使他們更好地檢測和防禦高級網路威脅。
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面臨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無處不在的智能終端、隨時在線的網路傳輸、互動頻繁的社交網路使得互聯網時時刻刻都在產生著海量的數據。隨著產生、存儲、分析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在這些海量數據背後隱藏著大量的經濟與政治利益。大數據如同一把雙刃劍,在我們享受大數據分析帶來的精準信息的同時,其所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開始成為企業的隱患。
1、黑客更顯著的攻擊目標:在網路空間里,大數據是更容易被「發現」的大目標。一方面,大數據意味著海量的數據,也意味著更復雜、更敏感的數據,這些數據會吸引更多的潛在攻擊者。另一方面,數據的大量匯集,使得黑客成功攻擊一次就能獲得更多數據,無形中降低了黑客的攻擊成本,增加了其「收益率」。
2、隱私泄露風險增加:大量數據的匯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一方面,數據集中存儲增加了泄露風險,而這些數據不被濫用,也成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一些敏感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並沒有明確界定,很多基於大數據的分析都未考慮到其中涉及的個體隱私問題。
3、威脅現有的存儲和防護措施:大數據存儲帶來新的安全問題。數據大集中的後果是復雜多樣的數據存儲在一起,很可能會出現將某些生產數據放在經營數據存儲位置的情況,致使企業安全管理不合規。大數據的大小也影響到安全控制措施能否正確運行。安全防護手段的更新升級速度無法跟上數據量非線性增長的步伐,就會暴露大數據安全防護的漏洞。
4、大數據技術成為黑客的攻擊手段:在企業用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等大數據技術獲取商業價值的同時,黑客也在利用這些大數據技術向企業發起攻擊。黑客會最大限度地收集更多有用信息,比如社交網路、郵件、微博、電子商務、電話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大數據分析使黑客的攻擊更加精準。此外,大數據也為黑客發起攻擊提供了更多機會。黑客利用大數據發起僵屍網路攻擊,可能會同時控制上百萬台傀儡機並發起攻擊。
5、成為高級可持續攻擊的載體:傳統的檢測是基於單個時間點進行的基於威脅特徵的實時匹配檢測,而高級可持續攻擊(APT)是一個實施過程,無法被實時檢測。此外,由於大數據的價值低密度特性,使得安全分析工具很難聚焦在價值點上,黑客可以將攻擊隱藏在大數據中,給安全服務提供商的分析製造很大困難。黑客設置的任何一個會誤導安全廠商目標信息提取和檢索的攻擊,都會導致安全監測偏離應有方向。
6、信息安全產業面臨變革:大數據的到來也為信息安全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還沒有意識到這場變革的安全廠商將在這場變革大潮中被拋棄。大數據正在為安全分析提供新的可能性,在未來的安全架構體系中,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有效的將原來分割的安全產品更好的融合起來,成為不同的安全智能節點,這將是在大數據時代安全產業需要研究突破的重點。
大數據安全未來趨勢展望
據MacDonald預測,到2016年,40%的企業(銀行、保險、醫葯和國防行業為主)將積極地對至少10TB數據進行分析,以找出潛在危險的活動。然而,供應商的產品格局卻無法在短期內進行轉變。現在,企業通常依賴於SIEM系統來關聯和分析安全相關的數據,MacDonald表示目前的SIEM產品無法處理這么大的工作量,大多數SIEM產品提供接近實時數據,但只能處理規范化數據,還有些SIEM產品能夠處理大量原始交易數據,但無法提供實時情報信息。
Gartner公司分析師表示,使用「大數據」來提高企業信息安全不完全是炒作,這在未來幾年內這將成為現實。大數據將為安全團隊帶來新的工作方式,通過了解大數據的優勢、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以及利用現有安全技術的優勢,安全管理人員將會發現他們在大數據進行的投資是值得的。
RSA大中國區總經理胡軍表示,「大數據將帶動安全行業方向性的改變,安全與數據互相影響,未來共同促進發展。現今的安全需要更全面和廣泛的可視性,敏捷的分析,可採取行動的情報和可擴展的基礎設施。」
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安全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未來,不論是從商業需求角度,還是產業技術角度,大數據安全都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而在這場大數據安全的盛宴中,也必然會出現新老更替、推陳出新,這一切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⑷ 大數據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大數據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易華錄(300212)、美亞柏科(300188)、海量數據(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視(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創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藍色游標(300058)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歷程 市場規模 細分市場格局 應用市場格局 發展前景預測等

發展歷程:十年來大數據產業高速增長,我國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大數據產業布局相對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四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礎。自2014年起,「大數據」首次被寫進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逐漸建立起來,相關政策與標准體系不斷被完善,到2020年,我國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發展成熟,信息社會智能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⑸ 長江存儲股票代碼

長江存儲股票代碼(600206),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3日宣布其128層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長江存儲是中國核心半導體製造企業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主要業務為3DNAND快閃記憶體設計製造。2016年底落地武漢,總投資240億美元。 作為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NAND快閃記憶體,長江存儲X2-6070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容量。
1.長江存儲市場與銷售高級副總裁龔翊表示,「作為快閃記憶體行業的新人,長江存儲用短短3年時間實現了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的跨越。」 快閃記憶體和SSD(固態硬碟)領域市場研究公司ForwardInsights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GregoryWong認為:「QLC降低了NAND快閃記憶體單位位元組(Byte)的成本,更適合作為大容量存儲介質。比如可以作為伺服器和數據中心的存儲介質,適合AI計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讀取密集型應用。」長江存儲以「新十年,芯夢想,新格局」為主題召開市場合作夥伴年會,江波龍電子、群聯電子、威剛科技,國科微,憶聯、群聯電子、慧榮科技、聯芸科技、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等長江存儲的市場合作夥伴首次集體亮相。
2.第三代產品將推12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 「2020年是存儲器黃金十年新的開始。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存儲器市場需求將呈現指數級增長。」長江存儲董事長、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偉國在會上表示,「中國市場為集成電路發展提供了資本縱深、市場縱深和人才縱深;紫光、長存有實力、有能力,更有對發展中國存儲器、集成電路產業不變的決心。」 2017至2019年間,長江存儲陸續推出了32層、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及存儲器解決方案,得到市場的認可。據了解,隨著5G、AI、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帶來的個人消費電子和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市場對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需求將愈發白熱化,高密度、高性能、高品質、低延遲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越來越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
3. 長江存儲首席執行官楊士寧表示,長江存儲已規劃2020年將提供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碟(SSD)等完整解決方案產品,面向更多通訊、系統整機客戶。自長江存儲2019年三季度量產第二代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到現在,市場總體給予了正面積極的評價,這離不開合作夥伴的深度配合及終端市場的歷練。下一步,長江存儲的第三代產品將跳過96層,直接上128層堆疊快閃記憶體。 國科微與長存啟動長期深入合作 A股公司國科微副總裁康毅在會上表示:通過將長江存儲3D NAND快閃記憶體導入國科微固態硬碟,我們一起為用戶提供更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展望2020年,國科微將進一步深化與長江存儲的全方位合作。

⑹ 大數據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從我國數據產量和存量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數據資源較為豐富,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存量均高於西部地區。從省際數據流量來看,東部地區月均互聯網省際出口總流量佔全國比重超過一半。

在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東部地區數據資源豐富的背景下,其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快於其他地區省份。其中,北上廣大數據企業數量佔全國比重近70%,廣東和北京大數據發展水平較高。

東部地區數據產量整體高於西部,省際數據流量遠高於其他地區

2019年,我國數據產量總規模為3.9ZB。從數據產量的地區分布看,2019年全國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和湖南。

從人均數據產量來看,2019年人均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廣東、內蒙古、西藏、海南、江蘇和遼寧。整體來看,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人均數據產量均高於西部地區。

——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1

評論

分享

舉報

熱心曉朋友
2021-08-04·TA獲得超過163個贊

關注

大數據對於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企業業務靠著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制定營銷策略,優化生產流程、供應鏈與物流管理、能源管理、提供智能客戶服務等。目前,大數據相關的行業不少,備受關注的也有很多,也都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便利著人們的生活。智能家居、線上醫療、智慧零售等等。未來5年大數據市場將由重基礎設施向重應用落地轉移,隨著數據量的增長,數據治理和模型演算法將持續受到關注。政府、金融和電信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而醫療和新零售將成為下一個大數據技術投入的新領域。

一、智慧醫療

未來,通過大數據,能夠推出預測疾病服務,並且能精準到80%。

通過分析全球的基因數據或者病歷數據,以及對比各種行為習慣,將各自的健康數據、生命體征指標都集合在資料庫和健康檔案中結合,通過大數據分析應用能夠精準預防一些重大疾病,做到提前治療和防範。

二、智慧零售

未來,大數據能夠幫助零售行業精準定位客戶。

一個企業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就是精準客戶群體或者說資源。如果一家企業想要進人或者去進行某一個零售行業區域的市場開拓,最先要做的就是進行項目評估和可行性分析,消費者群體,消費行為習慣,這些都能夠通過數據呈現。

未來,能夠通過大數據挖掘零售行業新需求。

⑺ EMC存儲備份怎麼樣

EMC原本是一個家存儲公司,一家信息公司,但是在不遠的將來,它似乎要成為一家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功能。
這個想法來自於EMC Pat Gelsinger在接受采訪時回答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現在EMC有VMware、BRS部門的備份恢復業務以及Greenplum的分析業務收入領先,所有這些看來,EMC還是一家存儲公司嗎?」
基辛格回答說:「展望未來,EMC希望成為這個行業內最具突破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公司。雖然現在存儲是我們的核心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是我們剛剛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存儲產品VFCache和即將推出的Thunder,不斷完善的虛擬化、安全、管理和分析,為我們在數據中心領域擴張打下堅實基礎。」
記住這個回答,然後讓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在你看來,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在某些方面,並沒有發生真正的變化。NetApp、Hitachi、戴爾和普等廠商,但是我們的確看到了來自兩個存儲新領域的威脅。一個是華為,另一個就是諸多快閃記憶體初創廠商。我們花時間認真地研究了這二者。除此之外我們看到,未來要想成為數據中心市場的領導者,我們將與更多規模更大、覆蓋面更廣的IT廠商相競爭。
對於EMC來說,華為和快閃記憶體是存儲領域的兩個新威脅。華為是一家資金實力雄厚、堅決果斷的中國存儲提供商,剛剛收購了華為賽門鐵克,被看作是中國版本的思科,而且思科本身也非常關注華為。
對EMC來說,華為將成為一個類似於惠普的競爭對手,有伺服器、存儲和網路技術,有能力把這些集成到一起並且發揮協同作用。
而快閃記憶體,將成為存儲主數據的一種方式,能夠比其他主流存儲技術更顯著地加速伺服器。相信EMC一定認為,快閃記憶體也將成為伺服器中的存儲內存,這樣的話,可能主要由伺服器廠商來出售。在這里,軟體將成為關鍵技術,它能夠讓應用在DRAM中將數據讀寫至存儲內存(快閃記憶體)的數據池中,而不用通過主機O/S的磁碟I/O子系統,可大大縮減延遲。
原子寫操作
合乎邏輯的結論是,曾經長期佔主導的「主數據(塊數據和文件數據)保存在網路驅動器陣列中」的想法即將終結。磁碟驅動器陣列將成為保護和提供快閃記憶體存儲的存儲容量池。光纖通道驅動器陣列將「深入凍結」,主數據將與處理和生成這些數據的伺服器相靠近。
還需要再一次的跳躍——原子寫操作,繞過O/S的I/O子系統,介於伺服器DRAM的應用和直連伺服器內存的數據域之間:換句話說,就是DAS快閃記憶體。我們期待有可共享的快閃記憶體陣列,通過InfiniBand或者某種PCIe IO虛擬化與伺服器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快閃記憶體陣列可以全部或者部分用作伺服器存儲內存,考慮到延遲足夠低,而且伺服器應用的原子寫操作可以被快閃記憶體存儲共享,而不僅僅是直連的存儲內存。
不管是哪一家廠商成功做到這一點,提供伺服器之間可共享的存儲內存陣列——這樣vMotion和來自其他hypervisor的同類技術將可輕松實現——並且可以將存儲內存掛接到後端磁碟驅動器陣列,用於數據保護和WAN數據共享,它都將佔領非常有利的位置。

「VMAXalytics」和「VMAXalogic」?
再回過頭來看看基辛格的回答。首先,這個:「未來要想成為數據中心市場的領導者,我們將與更多規模更大、覆蓋面更廣的IT廠商相競爭。」這意味著,伺服器系統廠商,例如Oracle。
其次:「EMC希望成為這個行業內最具突破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公司……不斷完善的虛擬化、安全、管理和分析,為我們在數據中心領域擴張打下堅實基礎。」
如果不開發自己的集成堆棧產品,那麼EMC是無法與像Oracle這樣的公司,以及像惠普這樣正忙於開發集成堆棧的伺服器系統公司相抗衡的,更不用說華為了。當然,EMC在做VCE,這實際上是EMC與思科之間的合作成果。
那麼讓我們試著將EMC現在與未來的拼圖湊在一起。思科可以提供網路和伺服器,EMC提供可以達到PCIe速度的共享快閃記憶體陣列(Project Thunder),VMware提供原子寫操作,在由快閃記憶體提供強大支持的Vblock以及配合VMAX、VNX或者Isilon陣列用於大規模塊存儲以及橫向擴展文件和大數據存儲。Oracle的戰略家們必須假設,VCE可能會推出類似於VMAXalytics或者VMAXalogic這樣的融合產品與自己的Exalytics和Exalogic系統相競爭。
現在,EMC利用存儲作為跳板,向惠普、IBM和Oracle看齊,轉型為數據中心提供商。
那麼這對其他存儲提供商意味著什麼?

憂心忡忡的存儲供應商
戰略家和首席技術官們會看到,這將標志著數據中心發生巨變,獨立存儲提供商的時代即將結束。獨立存儲提供商不得不深入到融合棧平台業務,不然就要面對和猛獁象劍齒虎一樣的命運……
客戶將把存儲作為系統的一部分來采購,就像是一輛汽車。但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集成的最佳產品。當然他們可能會從雲數據中心內租用系統,但這並不會改變這一基本事實。
較為溫和的首席技術官和戰略家們或許會說:「胡說。數據中心根本不像是一個車隊,企業客戶將始終選擇最佳產品,因為總擁有成本優勢、性能和可管理性優勢。」
是這樣的嗎?如果一個由快閃記憶體提供強大支持的Exalogic/Exalyics/Database設備是最佳的,比任何組裝的、企業DIY的堆棧甚至是FlexPod那樣的集成包更好地利用組件軟體、伺服器和存儲資源。
我們不知道也無法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由快閃記憶體提供強大支持、做原子寫的伺服器比現有伺服器運行多10倍的虛擬機,並且價格合理,那麼客戶就會掏錢購買。這將加速主數據存儲驅動器陣列的終結。
所以,存儲提供商們,你是作出回應,還是在這場巨變中被淘汰?押注未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⑻ 作晶元的上市公司就這個價,中國晶元還能強嗎

科技真相 科技紅利及方向型資產研究

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百人高峰論壇,在上海圓滿舉行,會議邀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安芯基金以及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龍頭公司的領導、專家們以及科技產業分析師鄭震湘,共同探討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所面臨的現狀、機遇及挑戰。

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看到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崛起的必然性以及在當中我們所面臨任務的艱巨性,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進入了發展的重大轉型期和變革期,在國家、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人及諸多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必將迎來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產業的突破及發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國之重器「中國芯」的中國夢!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博士發表主題演講,《中國半導體製造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一、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