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種SD卡 傳輸速度快
超高速卡。SD3.01規范被稱為超高速卡,分為支持UHS-I和支持UHS-II。
UHS是「Ultra-High Speed 超高速」的縮寫,支持超高速匯流排介面的存儲卡一般都會有著更快的讀寫速度,這一標準是由非營利性組織「SD卡協會」制定。
支持UHS-I的是第一代超高速SD卡,理論傳輸速度可達104MB/s,其介面插腳排向下兼容,與不支持UHS-I的SD卡產品是相同的。
支持USH-II的則是第二代超高速SD卡,理論傳輸速度可達312MB/s,速度翻了三倍。在金手指結構上也有所改變,啟用了額外的一排的金手指,有效提升了數據傳輸速度,價格也更貴。
如果買了UHS-II存儲卡,也得配套支持UHS-II的讀卡器才能物盡所用。當然,UHS-II讀卡器除了能讀寫UHS-II存儲卡外,也向下兼容UHS-I存儲卡。
(1)支持四k的存儲卡擴展閱讀
在 SD 卡 3.0 規范中,SD 卡的理論最大容量可達 2TB,理論最大讀寫速度可達 104MB/s(在最新的 4.10 規范中,理論最大讀寫速度已提高到 312MB/s)。
SD卡主要分為四部分組成:外部引腳、內部寄存器、介面控制器和內部存儲介質。
SD2.0的規范中對SD卡的速度分級方法是:普通卡和高速卡的速率定義為Class2、Class4、Class6 和Class 10 四個等級。在Class10卡問世之前,存在過一陣Class11和Class13的卡,但這種標准最終沒有被SDA共識。
㈡ 存儲卡有幾種格式
windows下主要有FAT16、FAT32、NTFS 等,最新格式為exFAT,不同的磁碟格式有不同的特性。
FAT格式基本上已經不再使用。
linux下的格式為ext系列,ext4,ext3等。
Mac OS X的硬碟格式是HFS+。
exFAT(Windows Vista SP1及以上)單文件大小最大可達16EB(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6位元組,就是(理論值,16×1024×1024TB),1TB=1024G),簇大小可高達32MB ,採用了剩餘空間分配表,剩餘空間分配性能改進 ,同一目錄下最大文件數可達65 536個 。
NTFS(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2TB,最大文件2TB
FAT16(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2GB,最大文件2GB
FAT32(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124.55GB,除非不再使用「scandisk」,最大文件4GB
HPFS(OS/2):支持最大分區2TB,最大文件2GB
EXT2和EXT3(Linux):支持最大分區16TB,最大文件2TB
EXT4(Linux):使用了B+樹索引數據extent的文件系統(有別於EXT2/EXT3),支持最大分區1EB,最大文件16TB
JFS(AIX):支持最大分區4P(block size=4k),最大文件4P
XFS(IRIX):這是個正經的64位的文件系統,可以支持9E(2的63次方)的分區
㈢ 常用存儲卡有哪些
1。。。記憶棒(Memory stick),它由索尼1999年推出,索尼家族的數碼相機、MP3、數碼攝像機、電子玩具、PDA.等產品才能使用。以往記憶棒有兩個版本,俗稱"藍棒"(Memory stick)和"白棒"(名稱是Memory stick pro,兼容性強,速度有提高。為了縮小體積,減肥版的Memory Stick Duo應運而生了,只有記憶棒的一半大。記憶棒同樣繼承了索尼的高價風格,索然經過幾次價格下調,可還是比其他類型的存儲卡來得貴些。
2。。。CF卡(CompactFlash)最早由Sandisk公司於1994年開發推出,如今,以發起者Sandisk及柯達、佳能、尼康、奧林巴斯等影像巨頭為核心組成的CF卡標准組織現有成員約250家,涵蓋了幾乎所有數碼相機生產廠商。目前許多牌子的DC都是使用cf卡為主,有尼康、佳能、柯達等等。CF卡不僅僅是一個存儲器件,而且內置了控制器,最大的特色是兼容性好,無論採用多大容量的快閃記憶體晶元組,其外部介面都是標準的ATA/IDE介面,而且3.3V、5V外電壓通用,與計算機系統的聯接非常方便,容量不斷提升,存取速度也不斷提高。CF卡的數據吞吐為並行方式工作,目前最快的CF卡大概可以達到5MB/秒讀和4MB/秒寫的速度,市場可以見到的I型CF卡最大容量為4GB,介面一樣但厚度稍厚的II型CF卡已經有容量達到令人吃驚的12GB的產品。
雖然目前各種存儲卡不斷推陳出新,但由於CF Card的存取速度較快,且大容量發展空間較大,因此直到現在始終保持在主流存儲卡的位置並廣受使用者喜愛。保存更多的圖像、音樂、語音及文字,適用於數碼照相機、數碼音樂播放機、數碼攝像機、手提電腦,具有極高的兼容性。
3。。。。SD Card 體積只有一般郵票大小,重量輕約 2g,攜帶方便,兼容性佳,適用於各類電子商品。SD Card 是由SanDisk、Matsushita Electronic (松下電器) 與 Toshiba (東芝) 根據 MMC 為基礎所聯合開發。因此幾乎所有使用 SD 規格的存取設備都對 MultiMedia Card具有兼容性,也使SD卡成為存儲卡戰國時代新霸主。新一代 SD 卡支持了SDMI(Secure Digital Music Initiative)數碼音樂加密技術,藉此保護智慧財產權 。在數碼相機、MP3 、PDA與數碼攝影機等相關智能型數碼信息產品上,SD Card皆有著出色的表現。
4。。。XD卡
「xD-Picture Card」 源自於 「eXtreme Digital」,簡稱 xD 存儲卡。SanDisk xD存儲卡不僅能儲存音樂、照片和動畫等資料,同時還具備ID保護功能,可以防止非法拷貝。適用於Olympus與Fuji數碼相機系統。由奧林巴斯和富士在2002年7月共同推出。
㈣ 存儲卡分為哪幾種有什麼區別
手機本身都有一定的內存容量,為了滿足人們對於手機內存的個性化需求,現代的許多手機品牌型號都設置了外接存儲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手機內存卡。手機內存卡可以用來存儲歌曲,電影,電子書,游戲軟體等數據信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內存卡分為MMC、SD、MiniSD、Memory
Stick、SM等幾種。
1.
SD(Secure
Digital):從字面理解,SD卡就是安全數碼卡,它比CF卡以及早期的SM(Smart
Media)卡在安全性方面更出色。SD卡是由Sandisk、松下、東芝等廠家所組成的SD協會所推出的,它身材十分嬌小(32mm×24mm×2.1mm),傳輸速度比較理想,而穩定性、兼容性也較為出色。自1999年面世以來,SD卡逐步成為數碼相機、PDA、MP4播放器等數碼產品上最常見的存儲卡。
2.
miniSD:雖然SD卡的尺寸比CF卡小很多,但對於手機等小型數碼產品而言還略顯臃腫。SD卡協會根據潮流趨勢,推出了專門適用於手機等小型數碼設備的miniSD卡。miniSD的尺寸大致是標准SD卡的二分之一,具有11根金手指(SD卡只有9根金手指),通過轉接卡可以當作SD卡使用。該卡在多普達、松下等手機上有著較多的應用。
3.
microSD:說到microSD,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在2004年由Sandisk、Motorola兩大廠家推出的T-Flash卡(即TransFlash)。microSD卡標准正是SD協會在2005年參照T-Flash的相關標准制定出來的,microSD與T-Flash是兼容的。與miniSD相比,microSD體積更為小巧(11mm×15mm×1.0mm),它僅有標准SD卡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目前市場上體積最小的存儲卡。同樣,microSD也可以通過轉接卡,當作標準的SD卡使用。
4.
MMC(Multi
Media
Card):MMC誕生於1997年,它與我們前面介紹的SD卡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除了MMC卡比SD卡略薄一些,兩者外觀尺寸都基本相同,而且在不少數碼產品上還能相互兼容。與SD稍有不同,MMC卡沒有讀防寫開關,並且只具有7個金手指。
5.
RS-MMC(Reced
Size
Multi
Media
Card):RS-MMC是MMC協會在2002年推出的一種專為手機等多媒體產品而設計的存儲卡。RS-MMC比MMC小巧許多,它可以配合專用適配器而轉換成標準的MMC卡使用。
6.
MMC
Plus:2004年9月,MMC協會又推出MMC
Plus和MMC
Moblie。MMC
Plus卡尺寸跟普通MMC卡相同,具有更快的讀取速度,當它工作在52MHz的頻率下,並採用8位數據帶寬模式時,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2MB/s,能滿足數碼影像存儲及其他數據密集應用的需要,如高端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目前,一些廠商業也推出了低電壓的MMC
Plus卡。
7.
MMC
mobile:MMC
mobile也被稱之為雙電壓RS-MMC。為了獲得更好的節電性能,MMC協會推出了既能在低電壓下工作又能兼容原有RS-MMC的存儲卡——MMC
mobile,它能在1.65~19.5V電壓和2.7~3.6V電壓兩種模式下工作,理論傳輸速度最高可達52MB/s。需要指出的是,MMC
Mobile的尺寸與RS-MMC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MMC
Mobile具有13個金手指,大家在選購時千萬不要搞錯。
8.
MMC
micro:針對microSD卡,MMC協會推出了MMC
micro技術規范。相比microSD卡,MMC
micro的體積要略大一些(12mm×14mm×1.1mm)。MMC
micro跟MMC
mobile一樣,支持雙電壓,適用於對尺寸和電池續航能力要求很高的手機及其它手持攜帶型設備。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提高,各種手機內存卡的生產廠商不斷推出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上,手機內存卡不斷升級換代,產品類型也會越來越豐富。
㈤ 存儲卡有幾種格式
windows下主要有FAT16、FAT32、NTFS 等,最新格式為exFAT,不同的磁碟格式有不同的特性。
FAT格式基本上已經不再使用。
linux下的格式為ext系列,ext4,ext3等。
Mac OS X的硬碟格式是HFS+。
exFAT(Windows Vista SP1及以上)單文件大小最大可達16EB(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6位元組,就是(理論值,16×1024×1024TB),1TB=1024G),簇大小可高達32MB ,採用了剩餘空間分配表,剩餘空間分配性能改進 ,同一目錄下最大文件數可達65 536個 。
NTFS(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2TB,最大文件2TB
FAT16(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2GB,最大文件2GB
FAT32(Windows):支持最大分區124.55GB,除非不再使用「scandisk」,最大文件4GB
HPFS(OS/2):支持最大分區2TB,最大文件2GB
EXT2和EXT3(Linux):支持最大分區16TB,最大文件2TB
EXT4(Linux):使用了B+樹索引數據extent的文件系統(有別於EXT2/EXT3),支持最大分區1EB,最大文件16TB
JFS(AIX):支持最大分區4P(block size=4k),最大文件4P
XFS(IRIX):這是個正經的64位的文件系統,可以支持9E(2的63次方)的分區
㈥ 紅米k304g版支持內存卡擴展嗎
紅米k30支持內存卡嗎
紅米k30 4G版支持SD卡,5G不支持。
㈦ 手機內存擴展卡有哪幾種阿
目前市面上手機所用的存儲卡大體可分為MMC卡、RS MMC卡、SD卡、T-FLASH卡和Memory Stick等幾種,其中又以RS MMC卡和T-FLASH卡,mmc mobile卡三種種最為輕便小巧,三者引領著未來手機存儲卡的發展趨勢。
■ 點將台
手機存儲卡:承載功能 厚積應用
1 MMC卡
支持機型舉例:諾基亞3650、3300、6230、N-GAGE、N-GAGE QD
特點:技術成熟、應用廣泛
MMC卡的全稱為Multi-Media Card,是一種小巧大容量的快快閃記憶體儲卡,1997年由英飛凌公司和首推CF卡的SanDisk公司推出。該卡的外形尺寸大約為32×24×1.4立方毫米,重量在2克以下,由於封裝技術先進,MMC卡目前已經相當成熟。由於它的構架較為簡單,因此具有不錯的兼容性,加上體積小、抗沖擊性強,可反復擦寫記錄30萬次,應用非常廣泛。
在行動電話方面,MMC卡的「鐵桿」支持者當屬諾基亞,以3300和N-GAGE為代表的「橫板」手機均支持MMC卡擴展,除此之外還有3650和6230等,這些手機都是以多媒體為賣點的機型,自然少不了大容量存儲卡的「支援」。
2 RS-MMC卡
支持機型舉例:諾基亞7610
特點:尺寸、重量僅為MMC卡的一半
RS-MMC標准最初由MMCA(多媒體卡協會)於2002年11月正式對外發布,華騰微電子於今年3月率先向業界展示了容量為256mb的RS-MMC卡。RS-MMC的外形尺寸僅為普通MMC卡的一半,重量只有1克,然而卻繼承和沿襲了MMC卡所有的優勢和性能特徵。作為一項存儲卡的技術延伸,它將海量存儲及小巧的外形尺寸融為一體,基本解決了困擾手機開發者已久的存儲卡所佔空間的問題。由於它的出現,未來的手機外形設計有可能趨於小巧。
在諾基亞7610上市一個月後,RS-MMC卡便火速現身國內市場,目前有128mb和256mb兩種容量可供選擇,價格比MMC要高一些,由於貨源不足,市場上256mb的RS-MMC常出現缺貨現象。
3 SD卡
支持機型舉例:多普達515、535、696、西門子SX1、神達8390
特點:安全性強、速度高於MMC卡
SD卡的全稱是Secure Digital,意為「安全數碼」,是由日本兩大電器集團松下電器和東芝聯手SanDisk共同推出的,於1999年8月首次發布。由於SD卡數據傳送和物理規范皆由MMC卡發展而來,因此大小接近MMC卡,尺寸為32×24×2.1立方毫米,比MMC厚了0.7毫米,可容納更大容量的存貯單元。不過在重量上,SD卡還是秉承了MMC卡的「輕盈身段」,僅重約1.6克。
值得注意的是,SD卡與MMC卡保持著「向上兼容」,即MMC卡可以在內置SD擴展卡槽的手機中使用,但SD卡卻不能用在僅支持MMC卡的手機中。從外觀上來看,SD卡介面除了保留MMC的7針外,還在兩邊加多了2針作為數據線,並且附帶了類似3.5英寸軟盤的物理防寫開關。因此,SD卡號稱是版權保護方面安全級別最高的存儲卡,同時,它在讀寫速度上也高於MMC卡。
目前市面上支持SD擴展卡的多為智能手機,不過隨著迪比特在其高端產品M7上加入了對SD卡的支持,SD卡大有走向尋常手機之勢。
4 miniSD卡顧名思義就是SD卡的縮小版本,利用轉換器可以兼容原先的那些使用普通SD存儲卡的設備。所以原先的SD卡讀卡器也還能夠繼續使用。
5 T-Flash卡
支持機型舉例:摩托羅拉E398、E1000、A1000
特點:體積最小的存儲卡
面對手機的加入,存儲卡必須盡力往「小」發展才能適應市場。2004年2月28日,SanDisk發布了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可移動快閃記憶體卡T-Flash。這種只有手指甲般大小的存儲卡主要用於新型行動電話和DC、DV等電子消費品。T-Flash的體積為11×15×1立方毫米,即便在RS-MMC面前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個子」,由於T-Flash的出現,手機製造商可以在不改變手機體積、甚至將手機製作得更小的前提下,給手機加入強大的可移動存儲容量性能。
T-Flash使用了最先進的封裝工藝、SanDisk最新的NAND MLC快閃記憶體和控制器技術,是一種低成本、高容量的生產工藝。據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價格適當,T-Flash將會很快成為大多數多媒體手提電話的首選存儲卡,同時會對3G手機的發展形成一定的影響。目前,摩托羅拉是第一個在產品中使用T-Flash卡的手機品牌,除了先前提到的E398外,摩托羅拉還將在兩款3G新品E1000和A1000上採用T-Flash。
6 Memory Stick
支持機型舉例:索尼愛立信P802、P908、P910、S700
特點:索尼全是列產品惟一採用的存儲卡
從1997年7月索尼宣布開發Memory Stick以來,這種被直譯為「記憶棒」的存儲卡已經在索尼的全是列產品上得到充分應用,野心勃勃的索尼甚至希望通過自己豐富的數碼設備產品線,將Memory Stick打造成為業界標准。
該卡的體積為50×21.5×0.28立方毫米,重量4克,和SD卡一樣具有防寫開關。在越來越強調的版權保護的形勢下,索尼於1999年12月推出了新的MagicGate Memory Stick,其主要的變化在於加入了被稱為MagicGate的索尼專利的版權保護技術,遵從SDMI標准。
自全新品牌索尼愛立信被確定之後,Memory Stick又被帶到了索愛的一是列智能手機中。據悉,在不久後即將上市的百萬像素拍照手機S700中,Memory Stick也將得到充分的應用,以容納大體積的圖片文件。如果你是索尼愛立信手機或索尼電子消費品的忠實擁護者,那麼Memory Stick自然是不二的選擇。
7 Memory Stick Duo
Memory Stick Duo是由SONY推行的一種存儲體,可以在SONY的數碼產品上廣泛使用,因此索愛手機的存儲卡也都用的Memory Stick Duo,例如K750,S700等,但是手機中多數採用短棒產品,不過在包裝中贈送了擴展卡,還是很實用的,當然SONY的東西都不便宜,256M和128M的Memory Stick Duo價格分別為650元/380元。小編要提醒各位卡卡一族,Memory Stick Duo的擴展卡在市面上假貨比較多,選購時間一定要仔細。適用機型:大部分索愛手機
8 全新的MMC mobile存儲卡是為下一代手機及移動數碼產品特地量身打造的,Nokia 6630、6620i、6680、6681以及6682等都能很好的支持這款存儲卡。
本人比較喜歡SD和TF!價位就難說了~~~太多了!
去網上找找吧~~~~
㈧ 大疆御mavic air2內存容量最大支持內存多大
256GB
如使用慢速卡搭載御 Air 2 使用,可能會存在不兼容的情況,建議您參照下表,選擇推薦品牌的 SD 卡使用。
SanDisk Extreme PRO 64GB U3 V30 A2 microSDXC;
SanDisk High Enrance 64GB U3 V30 microSDXC;
SanDisk Extreme 64GB U3 64GB V30 A1 microSDXC;
SanDisk Extreme 256GB U3 A2 microSDXC;
Lexar 667x 64GB U3 V30 A2 microSDXC;
Lexar High-Enrance 64GB U3 V30 microSDXC;
Samsung EVO Plus (Yellow) 64GB U3 V30 microSDXC;
Samsung EVO Plus (Red) 64GB U3 microSDXC;
Samsung EVO Plus 128GB U3 microSDXC;
Samsung EVO Plus 256GB U3 microSDXC;
Kingston V30 128GB U3 microSDXC;
Netac 256GB U3 A1 microSDXC。
㈨ 手機存儲卡最大是多少
一、MMC卡,常見於諾基亞系列手機之中,有些國產機型也有使用此類卡,是最便宜的手機儲存卡。優點是價格便宜,讀取速度中上等。缺點是卡很大,使得手機也隨之要增加面積。
二、TF卡,常見於三星機型、摩托羅拉、韓國機型、國產機型中,是手機儲存卡中最小巧的,也是最多手機採用的儲存介質。優點是很小巧,讀取速度快。缺點是價格偏貴,同樣的容量卻比MMC卡要貴三分一的價格。
三、miniSD卡,是SD卡的延伸,是屬於縮小型的,外觀比MMC卡小巧,比TF卡大。優點是使用范圍廣,讀取速度中上等。缺點是價格比MMC卡貴一點。
四、XD卡,比較少見於手機存儲媒介,但有少許進口機型採用此卡,速度很快,但價格也非常貴,比TF卡還貴。
五、MS卡,常見於索愛K750等機型,價格中等,速度中上等。
㈩ 手機存儲卡的分類
TF卡(全名trans flash,也叫做micro SD卡,可插SD卡轉換器變成SD卡使用,摩托羅拉手機比較常用這種存儲卡)
RS-MMC卡(也叫mobile mmc卡,可插MMC卡轉接器當MMC卡使用,NOKIA手機用的多)
miniSD卡(也可以插SD轉換器後當SD卡使用)
MS卡(也叫記憶棒,索愛手機常用的存儲卡)
CF卡(全名Compact Flash Card,常用於數碼相機)
SD卡(全名為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也用於數碼相機/手機等數碼產品)
MMC卡(全名MultiMedia Card,也用於數碼相機/手機等數碼產品
M2卡 (全名Memory Stick Micro,是SONY數碼產品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卡。只有索尼和索愛的產品使用,一般不與其他品牌通用。MemoryStickMicro是一種雙電壓介質,支持3.3伏特和1.8伏特這兩種電壓。MemoryStickDuo的尺寸為20×31×1.6毫米(寬/長/厚),其長度只有標准型MemoryStick的60,體積為33,安裝到適配器以後為21.5×50×2.8毫米(寬/長/厚),重4g(帶適配器)/2g(本體重量),兼容性方面與標准型MemoryStick相同。MemoryStickDuo的工作電壓為2電力為45mA(工作),130μA(待機),使用環境溫度為0~60攝氏度,寫入速度為1.8MB/sec,讀取速度為2.45MB/sec。MemoryStickMicro(M2)記憶棒在儲存容量和體積方面均有突破,它的推出有望進一步推動行動電話多功能設置及超薄外觀設計,提供更佳的基於行動電話的一體化解決方案。MemoryStickMicro(M2)記憶棒適用於兩種電壓:1.8伏特和3.3伏特。1.8伏特是目前行動電話普遍採用的運行電壓,而3.3伏特則能與其他現存的MemoryStickPRO兼容產品相匹配。該記憶棒的轉換器與標准記憶棒(MemoryStickPRO)轉換器大小相同,通過它,能在對應產品間進行數據交換。為了順應行動電話集成娛樂功能,超大屏幕,智能化以及控制體積的多重趨勢,存儲媒質也需要更纖巧,容量更大,讀寫速度更快。M2存儲卡不僅體積更小,而且其理論最大容量高達32GB,理論最大傳輸速度則達到160Mbps, 網路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位」(bit)為單位傳遞的,一個位就代表一個0或1。
每8個位(bit)組成一個位元組(byte)。位元組是什麼概念呢?一個英文字母就佔用一個位元組,也就是8位,一個漢字佔用兩個位元組。一般位簡寫為小寫字母「b」,位元組簡寫為大寫字母「B」。 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每一千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至於等於多少位元組,自己算吧。現在我們搞清楚了,常聽人說什麼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是什麼意思了。打個比方,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我們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多少空間呢?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隨著存貯信息量的增大,現在有更大的單位表示存貯容量單位,比吉位元組(GB, gigabyte)更高的還有:太位元組(TB ,terabyte)、PB(Petabyte)、EB(Exabyte)、ZB(Zettabyte)和YB(yottabyte)等,其中,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1YB=1024ZB。那麼,這些單位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呢?請看一下表示: Kilobyte(KB)=1024B相當於一則短篇故事的內容。
Megabyte(MB)=l024KB相當於一則短篇小說的文字內容。
Gigabyte(GB)=1024MB相當於貝多芬第五樂章交響曲的樂譜內容。
Terabyte(TB)=1024GB相當於一家大型醫院中所有的X光圖片資訊量。
Petabyte(PB)=l024TB相當於50%的全美學術研究圖書館藏書資訊內容。
Exabyte (EB)=1024PB;5EB相當於至今全世界人類所講過的話語。
Zettabyte(ZB)=1024EB如同全世界海灘上的沙子數量總和。
Yottabyte(YB)=1024ZB相當於7000位人類體內的微細胞總和。 如上面所說,一塊磁碟通常採用三級編址,因此,磁碟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可以用如下公式來計算:
存儲容量C=柱面(磁軌)數T x 磁碟面(磁頭)數H x 扇區數S
應當指出,這里所說的存儲容量是指磁碟存儲器能夠保存的有效數據量,在磁碟上記錄的許多其他信息不計算在存儲容量之內。
有些人可能已經注意到,新購買的硬碟,格式化之後顯示的存儲容量與磁碟上實際標稱的存儲容量並不符合。其主要原因是:磁碟上的標稱容量是用十進制給出的,而計算機內部實際上是用二進制來表示存儲容量的。例如,1KB=1024B,1MB=1 048 576B等,如果用MB來表示磁碟存儲器的容量,則磁碟的標稱容量與實際顯示的容量之間有近5%的誤差,如果用GB來表示,則有7.4%的誤差,如果用TB表示,則誤差高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