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寄存器的存儲量大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寄存器的存儲量大嗎

發布時間: 2022-05-30 00:03:48

㈠ 寄存器和此CPU緩存有何區別寄存器有多大容量

寄存器屬於CPU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緩存只是集成到CPU封裝內完全是和CPU獨立的器件。另外二者速度相差很大,寄存器存取速度最快 其次緩存最後是內存。三張容量上的關系就像飯碗、飯鍋和米缸的關系,容量越大級別越低,速度越慢與CPU的聯系越不密切。寄存器分通用寄存器 標志寄存器 堆棧寄存器等完成CPU的加法運算,緩存是緩沖存儲器,屬於靜態電路存儲器。 對於寄存器的容量: 16位寄存器組 16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 4個數據寄存器(AX、BX、CX和DX) 2個變址和指針寄存器(SI和DI) 2個指針寄存器(SP和BP) 4個段寄存器(ES、CS、SS和DS) 1個指令指針寄存器(IP) 1個標志寄存器(Flags) 32位寄存器組 32位CPU除了包含了先前CPU的所有寄存器,並把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針和標志寄存器從16位擴充成32位之外,還增加了2個16位的段寄存器:FS和GS。 32位CPU所含有的寄存器有 4個數據寄存器(EAX、EBX、ECX和EDX) 2個變址和指針寄存器(ESI和EDI) 2個指針寄存器(ESP和EBP) 6個段寄存器(ES、CS、SS、DS、FS和GS) 1個指令指針寄存器(EIP) 1個標志寄存器(EFlags)

㈡ 你生活中常見的數字設備的存儲空間有多大是什麼類型的儲存器件」

2GB或4GB,計算機內存儲器。
內存儲器是一個廣泛的統稱,它包括寄存器、高速緩沖存儲器以及主存儲器。寄存器一般在CPU晶元的內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寄存器一樣,在製作時也包含在CPU晶元內,主存儲器和前兩種不太一樣,它是由主板內存插槽中的若干內存條所組成的。一台計算機的內存質量好壞以及內存容量的大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它的運行速度。

㈢ 寄存器數量一般較大對嗎

可能每種CPU寄存器大小不同,不過真的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就像我們能知道內存有512M,1G的一樣
kutengshu具體點
沒說清楚,就是想了解清楚匯編里的東東,可以將一個數置於通用器中,也可以將一個堆棧放到寄存器,那麼寄存器的上限是多大啊?

不是吧,一個寄存器最大也就32位大小,那那種自定義類型的數據大小超過32位怎麼存儲,再就是堆棧呢?數據寄存器

8086 有8個8位數據寄存器,這些8位寄存器可分別組成16位寄存器:

AH&AL=AX:累加寄存器,常用於運算;

BH&BL=BX:基址寄存器,常用於地址索引;

CH&CL=CX:計數寄存器,常用於計數;

DH&DL=DX:數據寄存器,常用於數據傳遞。

為了運用所有的內存空間,8086設定了四個段寄存器,專門用來保存段地址:

CS(Code Segment):代碼段寄存器;

DS(Data Segment):數據段寄存器;

SS(Stack Segment):堆棧段寄存器;

ES(Extra 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

當一個程序要執行時,就要決定程序代碼、數據和堆棧各要用到內存的哪些位置,通過設定段寄存器 CS,DS,SS 來指向這些起始位置。通常是將DS固定,而根據需要修改CS。所以,程序可以在可定址空間小於64K的情況下被寫成任意大小。 所以,程序和其數據組合起來的大小,限制在DS 所指的64K內,這就是COM文件不得大於64K的原因。8086以內存做為戰場,用寄存器做為軍事基地,以加速工作。

㈣ 存儲器和寄存器分別有哪些

寄存器和存儲器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1、存儲器功能: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

2、寄存器功能:可將寄存器內的數據執行算術及邏輯運算;存於寄存器內的地址可用來指向內存的某個位置,即定址;可以用來讀寫數據到電腦的周邊設備。

3、寄存器的速度比主存儲器的速度要快很多,由於寄存器的容量有限,所以將不需要操作的數據存放在主存儲器中,主存儲器中的數據必須放入寄存器材能夠進行操作。

4、簡單地說:寄存器是操作數據的地方,存儲器是存放數據的地方。

5、寄存器結構通常是指基本RS觸發器派生D觸發器,是由一些與非門的結構、總體集成在CPU、讀寫速度與CPU的速度運行基本匹配,但由於性能優越,所以貴,一般好的CPU只有幾MB二級緩存,一級緩存。

6,CPU的內存,通常指的是硬碟,U盤和其他設備可以節省電源切斷後,數據的能力是一般比較大,缺點是讀寫速度非常緩慢,普通機械硬碟讀寫速度通常是大約50mb/S。內存和寄存器是用於慢速內存讀寫的多層存儲機制。

㈤ 寄存器和存儲器的區別

1、存儲器在CPU外,一般指硬碟,U盤等可以在切斷電源後保存資料的設備,容量一般比較大,缺點是讀寫速度都很慢,普通的機械硬碟讀寫速度一般是50MB/S左右。

內存和寄存器就是為了解決存儲器讀寫速度慢而產生的多級存儲機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磁芯存儲器曾一度成為主存的主要存儲介質,但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步被半導體存儲器所取代,目前的計算機都是用半導體存儲器。現在的DDR2內存的讀寫速度一般為6~8GB/S,跟機器性能也有關系。

2、寄存器(又稱緩存)一般是指由基本的RS觸發器結構衍生出來的D觸發,就是一些與非門構成的結構,一般整合在CPU內,其讀寫速度跟CPU的運行速度基本匹配,但因為性能優越,所以造價昂貴,一般好的CPU也就只有幾MB的2級緩存,1級緩存更小。使用寄存器可以縮短至零長度、節省存儲空間,提高指令的執行速度。

3、不同的寄存器有不同的作用,如:通用寄存器(GR)用以存放操作數、操作數的地址或中間結果;指令寄存器(IR)用以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以便在指令執行的過程中,控制完成一條指令的全部功能。

CPU計算時,先預先把要用的數據從硬碟讀到內存,然後再把即將要用的數據讀到寄存器。最理想的情況就是CPU所有的數據都能從寄存器里讀到,這樣讀寫速度就快,如果寄存器里沒有要用的數據,就要從內存甚至硬碟裡面讀,那樣讀寫數據占的時間就比CPU運算的時間還多的多。

所以評價一款CPU的性能除了頻率,緩存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5)寄存器的存儲量大嗎擴展閱讀:

cpu的組成:

CPU的根本任務就是執行指令,對計算機來說最終都是一串由「0」和「1」組成的序列。CPU從邏輯上可以劃分成3個模塊,分別是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和存儲單元,這三部分由CPU內部匯流排連接起來。

1、控制單元

控制單元是整個CPU的指揮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解碼器ID(Instruction Decoder)和操作控制器OC(Operation Controller)等,對協調整個電腦有序工作極為重要。

它根據用戶預先編好的程序,依次從存儲器中取出各條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過指令解碼(分析)確定應該進行什麼操作,然後通過操作控制器OC,按確定的時序,向相應的部件發出微操作控制信號。

操作控制器OC中主要包括節拍脈沖發生器、控制矩陣、時鍾脈沖發生器、復位電路和啟停電路等控制邏輯。

2、運算單元

是運算器的核心。可以執行算術運算(包括加減乘數等基本運算及其附加運算)和邏輯運算(包括移位、邏輯測試或兩個值比較)。相對控制單元而言,運算器接受控制單元的命令而進行動作,即運算單元所進行的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單元發出的控制信號來指揮的,所以它是執行部件。

3、存儲單元

包括CPU片內緩存和寄存器組,是CPU中暫時存放數據的地方,裡面保存著那些等待處理的數據,或已經處理過的數據,CPU訪問寄存器所用的時間要比訪問內存的時間短。

採用寄存器,可以減少CPU訪問內存的次數,從而提高了CPU的工作速度。

但因為受到晶元面積和集成度所限,寄存器組的容量不可能很大。寄存器組可分為專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專用寄存器的作用是固定的,分別寄存相應的數據。

而通用寄存器用途廣泛並可由程序員規定其用途,通用寄存器的數目因微處理器而異。這個是我們以後要介紹這個重點,這里先提一下。

㈥ 請問一下,主存,緩存,寄存器,光碟的存儲速度和存儲容量大小

C
存取速度:寄存器 > Cache > 內存 > 硬碟 > 光碟 > 軟盤

具體點說:內存可達數至數十GB/s,硬碟可達幾十MB/s ~ 數百MB/s,光碟最高約25MB/s(18倍DVD,藍光DVD先不算),軟盤一般只有數十KB/s。
寄存器屬於CPU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緩存只是集成到CPU封裝內完全是和CPU獨立的器件。另外二者速度相差很大,寄存器存取速度最快 其次緩存最後是內存。三者容量上的關系就像飯碗、飯鍋和米缸的關系,容量越大級別越低,速度越慢與CPU的聯系越不密切

㈦ 百科上說寄存器只能存幾十bit的數據,怎麼這么少

可以說是這樣的。運算前需要從內存把數據讀入寄存器,之後又要放回內存。但是寄存器也不是一個,以現在64位PC CPU來看,各種各樣的寄存器也幾十個了,有64位的,也有128位的。

㈧ 寄存器和存儲器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存儲器插在主板上,容量大,速度慢;寄存器位於cpu內部,是cpu運算時取數據的地方,所有數據必須從存儲器傳入寄存器後,cpu才能使用。寄存器容量非常小,但cpu使用寄存器中的數據幾乎沒有任何延遲,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