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究竟哪類U盤(卡)支持PE啟動
在我實際用運中,好像沒有哪個U盤不支持PE啟動的,我也試過用讀卡器與T-FLASH卡組合,也是可以做啟動盤的,只要製作啟動盤的軟體可以,大都 是可以的
給樓主推介兩款軟體:
老毛挑的U盤啟動
杏雨梨雲U盤系統完美製作萬能啟動U盤
樓主盡量不要用量產工具量產,因為如果晶元之類選錯,很肯能造成U盤損壞,導致電腦連U盤都識別不了
對於那些要將U盤變為CD啟動的,這個必須要用量產工具,而且還要看量產工具支不支持量產為CD
② 想在U盤安裝一個像PE的系統,有好介紹嗎
有,我知道你想用什麼樣的系統,我也找過好多這類型的系統,終於找到了幾個,而你要求的想放在U盤的,也有一個名字叫 Prayaya V3
這是一個軟體, 是要安裝的,你安裝前要先將U盤接到電腦上去,然後安裝路徑改為你U盤的路徑就可以了,以後你去到哪台機都可以用你自己的虛擬系統,你還可以隨時在你的虛擬系統里安裝軟體,不過這也是有少少局限的,不過應該不影響到你一般的使用.
③ U盤哪種晶元支持PE系統,哪種晶元不支持PE系統。.
這是主控晶元的兼容性問題 目前兼容性最好的應該是群聯主控的U盤(金士頓一般為群聯或擎泰,兩種兼容性都不錯),其他還有很多主控如 惠榮,安國,聯盛等.. 推薦群聯,擎泰,惠榮也不錯.還有一點要說明,就算是同一型號 主控也不一定一樣,要買到好的不容易.可以去淘寶看看..有專門賣特定主控的店的.
④ 通用PE是什麼怎麼安裝怎麼用要求詳細解說,謝謝!!!
WinPE(Windows預安裝環境,),基於在保護模式下運行的 WindowsXP個人版內核,是一個只擁有較少(但是非常核心)服務的Win32子系統。這些服務為Windows安裝、實現網路共享、自動底層處理進程和實現硬體驗證。 WinPE讓你創建和格式化硬碟分區,並且給你訪問NTFS文件系統分區和內部網路的許可權。這個預安裝環境支持所有能用Windows2000和WindowsXP驅動的大容量存儲設備,你可以很容易地為新設備添加驅動程序。 使用WinPE可以幫助你把現有基於MS-DOS的工具轉換為32位的WindowsAPIs,以便你在標準的開發環境(例如微軟的 VisualStudio)中更加容易地維護這些應用程序。WinPE所包含的硬體診斷和其他預安裝工具都支持標準的WindowsXP驅動,你無需任何做其他特別的工作。對於程序開發者來講,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程序的診斷、調試和開發的環節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下U盤PE系統的製作方法。 1.需要的東西有:U盤啟動盤工具是uFormat128M U盤一個 我這里用的是SD 2.下部就來一步一步教大家製作WINPE具體步驟:1).運行uFormat,製作USB-HDD;點選U盤(如果U盤分2個區,則選第一個區),再點「點此處選擇工作模式」,選擇「HDD模式」,然後點「開始」,之後按提示拔、插U盤,直至完成。選擇確定.這時提示安全彈出U盤,再插上U盤再次插上後能看見正在寫入,然後完成提示「啟動U盤製作成功」 退出uFormat.4)開U盤 查看隱藏文件 COMMAND.COM IO.SYS MSDOS.SYS5)將從網上下載的USB-HDD-WinPE 壓縮包解壓 版本有很多,操作是一樣的..復制到U盤 經過這幾步就完全了U盤PE的製作6.PE製作完成了,那就重啟 我們還要進行BOIS啟動順序設置重啟按住DEL鍵進入BOIS 將第一啟動設為 USB-HDD7.但完全這一步後U盤PE 我們還要設一下HARD DISK BOOT PRIORITY 不設也不能用除非沒硬碟.一定要把USB設備設在前面不然直接從入系統了. 這一步挺關鍵在網上查了很多U盤PE不能用就是這原因1.為我的U盤,2為硬碟.8.F10 Y 定 重啟 什麼都不用管進入啟動盤了. http://www.ote.com/soft/8624.html WIN PE 下載地址
⑤ pe盤是什麼
pe盤就是安裝在U盤里的WindowsPe系統,在計算機不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可運用有關的系統維護軟體修復計算機。
Windows預先安裝環境(Microsoft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簡稱Windows PE或WinPE,是Microsoft Windows的輕量版本。
主要提供個人計算機開發商(主要為OEM廠商)、工作站、伺服器打造定製的操作系統環境,或系統離線時進行故障排除來使用,以取代格式較舊的MS-DOS引導磁片/引導光碟。
其可理解為Windows的Live CD或子系統,系統核心採用32位/64位。由於硬體需求不大,因此便於存儲在光碟、U盤等各種攜帶型存儲設備。
Windows PE最初是設計給個人計算機開發商使用,以便於計算機生產時將Windows預裝入內,但當前也以捆包的方式提供給一般的軟體開發者使用,當前從Windows XP以及之後的Windows公開版本都有支持。
(5)可以安裝pe的存儲設備有哪幾種擴展閱讀:
WinPE系統的用處:
1、安裝Windows系統前對磁碟分區
2、可以用於安裝Windows
3、捕獲和設置Windows映像
4、修復Windows的異常反應
5、恢復電腦數據
6、新增個性化擴展應用
7、可以使用GUI功能
8、操作WinPE命令行
除了以上常用功能,Windows PE還能支持如下大量高級Windows特性。
具體支持內容如下:
1、批處理文件及腳本:支持Windows腳本機制、ActiveX數據對象以及PowerShell組件。
2、應用程序:支持常規的Win32桌面應用程序介面(API)、HTML程序(HTA)。
3、驅動:包含一系列網路適配器、圖形顯卡、大量存儲器驅動程序。
4、映像捕獲和服務:例如DISM部署工具(Deployment Image Servicing and Management)。
5、網路:支持啟用TCP/IP有線訪問文件共享伺服器或者開啟NetBIOS。
6、存儲:支持NTFS磁碟格式、DiskPart磁碟命令工具以及BCDBoot啟動項編輯。
7、安全工具:支持使用BitLocker磁碟加密、受信任平台模式、安全啟動以及其他工具。
8、Hyper-V:虛擬化技術,支持在虛擬機中運行VHD虛擬磁碟文件
4、WinPE硬體要求:
無需佔用本地磁碟,WinPE全程讀寫均使用內存,默認佔用512MB內存資源。註:32位版WinPE支持啟動32位版UEFI、BIOS以及64位BIOS電腦設備,不支持64位UEFI主板啟動。
5、WinPE的局限性:
由於Windows PE並不是一個通用OS平台,因此其一般僅用於應急、部署安裝系統或者還原系統,僅用於常用的桌面Windows系統設備,不支持嵌入式設備(例如ATM機,其採用Windows Embedded CE平台)。
由於Windows PE通過內存讀寫,當PE重啟後將直接初始化(最初環境設置),清除之前所有的數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Windows PE
⑥ 什麼是pe系統
Windows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dows PE),Windows預安裝環境,是帶有有限服務的最小Win32子系統,基於以保護模式運行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及以上內核。它包括運行Windows安裝程序及腳本、連接網路共享、自動化基本過程以及執行硬體驗證所需的最小功能。
Windows PE主要的使用環境是虛擬機,虛擬機環境與實際PC環境幾乎沒有區別(就是說如果你不清楚虛擬機也沒關系,就當是在真實PC上直接運行)。
將BIOS中設置成光碟機引導,並開始啟動系統,當屏幕畫面上出現"Press any key boot from cd"時,按任意鍵從光碟機上的Windows PE引導啟動。如果你的存儲設備驅動不被支持,在啟動時按下F6鍵可載入特殊設備的驅動。
(6)可以安裝pe的存儲設備有哪幾種擴展閱讀:
Windows PE啟動相當快捷,而且對啟動環境要求不高;其功能幾乎相當於安裝了一個 Windows 的命令行版本。因此,對於個人計算機用戶,只要將其寫入U盤(或刻錄在一張光碟上),便可放心地去解決初始化系統之類的問題;而對小型網路環境(如網吧等)用戶來說,這一功能尤其實用。
在Windows系統下的可執行文件的一種(還有NE、LE),是微軟設計、TIS(Tool Interface Standard,工具介面標准)委員會批準的一種可執行文件格式。PE的意思是Portable Executable(可移植可執行)。所有Windows下的32位或64位可執行文件都是PE文件格式,其中包括DLL、EXE、FON、OCX、LIB和部分SYS文件。
⑦ 把U盤做成啟動盤有哪幾種方法PE裝系統又有哪幾種方法呢謝謝!
網上下載一個完美者PE系統 然後用軟碟通軟體 寫入硬碟鏡像 選擇 你的U盤盤符 幾分鍾就OK了 並且相當穩定 沒有必要像老毛挑等PE系統執行一堆麻煩的順序 然後你把准備好的 GHOST文件 拷貝到你的U盤上面 以英文命名OK了
⑧ 有哪些pe系統
「U盤PE」或什麼「老毛桃PE」又是「量產U盤」什麼的,根本就沒那麼麻煩!我所說的都是自己的經驗,看看別人的回答大多數都是網上復制過來的!
在這里我簡單告訴你一下步驟,之後自己去研究!
首先下載「軟碟通」軟體,英文名字叫「UltraISO」,直接搜索中文名字就可以,網上多得是,下載後安裝,選項默認,不要自己去勾選就可以,以免你選錯選項不能正常工作,安裝完成後,根本不需要運行此軟體。(程序現在已經在你電腦里了,用的時候在後面,需要的時候自動運行這個程序)
到網上隨便下載一個「ISO格式」操作系統,(不要下載「U盤PE」,這個只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功能,另外,下載的操作系統不要下載在U盤里,電腦的任意一個盤都可以)
插好U盤(容量夠一個G的MP3MP4或其他USB介面的其他存儲設備都可以,如果想做WIN7系統一G就不夠了)
下載完成後你會看見一個和軟碟通圖標差不多的文件(有的時候也是3本書的壓縮文件,不過不需要你解壓),雙擊這個文件,這時軟碟通軟體就自動運行了,(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提示你訂購或注冊,不用管它直接選「繼續試用」就可以)選擇左側「本地目錄」的U盤盤符,(千萬不要選錯,如果不知道哪個是U盤,打開「我的電腦」看一看)再選擇工具攔的「啟動」(摘上面左數第3個),在選種「寫入硬碟映像」,(啟動項里的第4個),這時會跳出一個對話框,默認的寫入方式等等什麼都不需要你去設置,直接點「格式化」,格式化完成後點「寫入」,寫入完成後對話框里的最下面一行會提示你「刻錄成功」等字樣,這時你就可以點退出了!
安裝系統的時候先插好U盤,在BIOS里設置U盤啟動,(因為主板不同所以設置方法也不一樣,設置方法自己去網上查,有的主板設置啟動直接在鍵盤上按F10或F11,後期的先進一點的主板重新開機的時候直接按鍵盤上的「ESC」鍵,選中那個USB字樣的回車就可以了)啟動後你會看見電腦屏幕最下方有一行英文,意思是「寫入數據」(有的是漢字),這時你會看見整個屏幕只有一個游標一直在閃,等待大約一分鍾就完成了,這時進入一個新的桌面,如果用光碟會做系統的,以下的操作自己就都會了,如果用光碟不會做系統的,直接選擇「恢復windows」就可以了,這時你看見的畫面就和用光碟安裝系統的畫面是一樣的了,值得提醒的是(這個提示很重要),安裝期間提示你重新啟動電腦的時候,一定要在電腦屏幕變黑的時候立刻拔出U盤,否則又重復上面的步驟了!
看我說了這么多,簡單吧?
⑨ 常見的外部存儲設備有哪些
1、軟盤
軟盤(Floppy Disk)是個人計算機(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質。軟盤的讀寫是通過軟盤驅動器完成的。軟盤驅動器設計能接收可移動式軟盤,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為1.44MB的3.5英寸軟盤。
2、硬碟
硬碟是計算機最為重要的存儲設備,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的價值遠遠高於硬碟本身,同時硬碟又是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
3、光碟
光碟是以光信息做為存儲的載體並用來存儲數據的一種物品。分不可擦寫光碟,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寫光碟,如CD-RW、DVD-RAM等。
光碟是利用激光原理進行讀、寫的設備,是迅速發展的一種輔助存儲器,可以存放各種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和動畫等多媒體數字信息。
4、U盤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種使用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
5、移動硬碟
移動硬碟(Mobile Hard disk)顧名思義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計算機之間交換大容量數據,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移動硬碟多採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介面,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
因為採用硬碟為存儲介質,因此移動硬碟在數據的讀寫模式與標准IDE硬碟是相同的。截至2015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動硬碟的讀取速度約為50-100MB/s,寫入速度約為30-80MB/s。
⑩ 存儲設備主要有哪幾種
硬碟:
硬碟是用來存儲數據的倉庫。看到「硬碟」這個名字,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硬碟外面看起明明是個盒子為什麼叫個「盤」呢?這是因為傳統的機械硬碟(HDD)盒子般的外表下藏著一張(或者幾張)盤子的「心」。我們存在電腦上的數據都在這些盤子里,這些盤子的學名叫「磁碟」。磁碟上方有一個名叫「磁頭」的部件,當電腦從磁碟上存讀數據的時候,「磁頭」就會與「磁碟」摩擦摩擦,魔鬼般的步伐…當然不是真的「摩擦」,它們之間是通過「心靈(電磁)感應」實現交流的。傳統的機械硬碟容量已經從G時代步入了T時代,它的量價比(存儲容量/價格)是最大的(嗯,給日本大姐姐們安家很合適)。
固態硬碟(SSD)是近幾年漸漸被普及的新產品,相比HDD來說,固態硬碟的這個「盤」字就有點名不副實了。SSD用快閃記憶體替代了HDD的「磁碟」來作為存儲介質,直接通過電流來寫入、讀取數據,摒棄了HDD中的機械操作過程,並且SSD的讀和寫可以將一個完整數據拆成多份,在主控的控制下並行操作,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讀寫的吞吐量。一般來說固態硬碟的隨機存取速度(讀取大量小文件)比HDD快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持續存取速度(一次讀取一個大文件)也比HDD快一倍以上。不過相對HDD來說,SSD還是硬碟界的高富帥,相同容量的SSD的售價可以買十幾塊同容量的HDD。
U盤、SD卡、MiniSD卡和各種卡:
這幾類產品都是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的常用存儲設備,不過相比SSD而言,存儲容量較小(人家身材好嘛),也沒有復雜的主控電路實現數據的並行寫入,所以存取速度上比SSD慢不少。 U盤的英文名是「USB flash disk」,名字中有個「USB」,顧名思義,這種「盤」經常與電腦上的USB介面插來插去,一般用來做數據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