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的字長為什麼取決於數據匯流排的寬度
字長是指計算機內部參與運算的數的位數。它決定著計算機內部寄存器、ALU和數據匯流排的位數,直接影響著機器的硬體規模和造價。字長直接反映了一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為適應不同的要求及協調運算精度和硬體造價間的關系,大多數計算機均支持變字長運算,即機內可實現半字長、全字長(或單字長)和雙倍字長運算。
微型機的字長通常為4位、8位、16位和32位,64位字長的高性能微型計算機也已推出。
字長對計算機計算精度的影響:
4 位字長:24 = 16; 16 位字長:216 = 65,536 = 64K
32 位字長:232 =4, 294, 967, 296 = 4G; 64 位字長:264 ≈ 1 .8445×10 19
數據匯流排DB用於傳送數據信息。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I/O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它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數據匯流排的位數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與微處理的字長相一致。例如Intel 8086微處理器字長16位,其數據匯流排寬度也是16位。需要指出的是,數據的含義是廣義的,它可以是真正的數據,也可以指令代碼或狀態信息,有時甚至是一個控制信息,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數據匯流排上傳送的並不一定僅僅是真正意義上的數據。
地址匯流排AB是專門用來傳送地址的,由於地址只能從CPU傳向外部存儲器或I/O埠,所以地址匯流排總是單向三態的,這與數據匯流排不同。地址匯流排的位數決定了CPU可直接定址的內存空間大小,比如8位微機的地址匯流排為16位,則其最大可定址空間為216=64KB,16位微型機的地址匯流排為20位,其可定址空間為220=1MB。一般來說,若地址匯流排為n位,則可定址空間為2n位元組。
控制匯流排CB用來傳送控制信號和時序信號。控制信號中,有的是微處理器送往存儲器和I/O介面電路的,如讀/寫信號,片選信號、中斷響應信號等;也有是其它部件反饋給CPU的,比如:中斷申請信號、復位信號、匯流排請求信號、限備就緒信號等。因此,控制匯流排的傳送方向由具體控制信號而定,一般是雙向的,控制匯流排的位數要根據系統的實際控制需要而定。實際上控制匯流排的具體情況主要取決於CPU。
㈡ 數據線條數和機器字長和存儲字長的關系
傳統上,一個處理器的字長(即機器字長)(包括通用寄存器的位數等)與數據線個數相同。因為這樣,數據線傳輸的數據位數與處理的數據位數一致,硬體實現都會簡單些。所以,過去,人們根據數據線個數,往往就能知道處理器字長;或者反之。
但是,現在很多處理器並不再完全遵循這個規則。例如,8088處理器內部數據線個數、寄存器位數、指令處理數據的位數、即字長,是16位(與8086一樣),然而其外部數據線個數卻是8位,目的是方便與當時流行的8位設備連接。再如,Pentium處理器的字長32位,但其外部數據線個數卻是64位。使用64位數據線,能夠更快地傳輸主存數據,便於支持晶元內部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實際上,與外設連接只使用32位數據線。
總之,處理器中字長與數據線個數的具體關系是:或者相等,或者是倍數關系。
㈢ 什麼是地址線和數據線,以及他們和計算機內存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地址線是用來傳輸地址信息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cpu在內存或硬碟裡面尋找一個數據時,先通過地址線找到地址,然後再通過數據線將數據取出來。 如果有32根.就可以訪問2的32次方的空間,也就是4GB。
數據線,其作用是來連接移動設備和電腦的,來達到數據傳遞或通信目的。通俗點說,就是連接電腦與移動設備用來傳送視頻、鈴聲、圖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
地址線、數據線和計算機內存之間的關系:地址線一次確定一個存儲單元,地址線上值可能取的所有組合確定了存儲單元的個數。所以,存儲單元的個數=2^地址線的條數。存儲容量就是指存儲單元的個數。
(3)數據匯流排寬度和存儲字長擴展閱讀:
在地址位多處理器協議中,最後一個數據位後有一個附加位,稱之為地址位。數據塊的第一個幀的地址位設置為1,其他幀的地址位設置為0。地址位多處理器模式的數據傳輸與數據塊之間的空閑周期無關。一根地址線只能表示1和0。
地址位格式應用於11個或更少位元組的數據幀傳輸。這種格式在所有發送的數據位元組中增加了一位(1代表地址幀,0代表數據幀);通常12個或更多位元組的數據幀傳輸使用空閑線格式。
處理器根據所使用的多處理器模式(空閑線模式或地址位模式),採用不同的方式識別地址位元組,例如:
空閑線模式在地址位元組前預留一個靜態空間,該模式沒有額外的地址/數據位。它在處理包含lO個以上位元組的數據塊傳輸方面比地址位模式效率高。空閑線模式一般用於非 多處理器的SCI通信。
地址位模式在每個位元組中加入一個附加位(也就是地址位)。由於這種模式數據塊之間不需要等待,因此在處理小塊數據時比空閑線模式效率更高。
㈣ 請問計算機三類系統匯流排是什麼
計算機三類系統匯流排是數據匯流排DB(Data Bus)、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和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
數據匯流排DB(Data Bus)用於傳送數據信息。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I/O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它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
數據匯流排的位數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與微處理的字長相一致。
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是專門用來傳送地址的,由於地址只能從CPU傳向外部存儲器或I/O埠,所以地址匯流排總是單向三態的,這與數據匯流排不同。地址匯流排的位數決定了CPU可直接定址的內存空間大小。
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用來傳送控制信號和時序信號。控制信號中,有的是微處理器送往存儲器和I/O介面電路的,如讀/寫信號,片選信號、中斷響應信號等;也有是其它部件反饋給CPU的,比如:中斷申請信號、復位信號、匯流排請求信號、設備就緒信號等。
因此,控制匯流排的傳送方向由具體控制信號而定,(信息)一般是雙向的,控制匯流排的位數要根據系統的實際控制需要而定。實際上控制匯流排的具體情況主要取決於CPU。
拓展資料:
系統匯流排在微型計算機中的地位,如同人的神經中樞系統,CPU通過系統匯流排對存儲器的內容進行讀寫,同樣通過匯流排,實現將CPU內數據寫入外設,或由外設讀入CPU。
微型計算機都採用匯流排結構。匯流排就是用來傳送信息的一組通信線。微型計算機通過系統匯流排將各部件連接到一起,實現了微型計算機內部各部件間的信息交換。
一般情況下,CPU提供的信號需經過匯流排形成電路形成系統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按照傳遞信息的功能來分,分為地址匯流排、數據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這些匯流排提供了微處理器(CPU)與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部件的連接線。可以認為,一台微型計算機就是以CPU為核心,其它部件全「掛接」在與CPU相連接的系統匯流排上。
㈤ 數據匯流排寬度一般為存儲單元位寬的整數倍 這怎麼理解哦
計算機在訪問存儲器時,用地址來進行索引,也就是根據地址來找到數據進行存儲或讀取
而計算機內最小的地址單位是位元組地址,也就是按照位元組來編排存儲區的地址
由於每個位元組是8位二進制數據,所以讀寫數據時,需要8位數據匯流排,一次可同時讀寫8位數
採用8位數據匯流排寬度的計算機我們管它叫8位機,對應很早的cpu型號,比如Z80,Intel8086等
但對於能力比較強的cpu來說(比如cpu片內存儲器是16位的),如果全速運行一次讀寫8位有可能不能滿足cpu高速的數據運算能力的數據吞吐量,則就將數據匯流排擴充一下變成兩個8位,共16位匯流排,一次操作兩個位元組,間隔一個使用位元組地址,即兩個兩個位元組進行讀寫,這樣匯流排寬度就是16位的了
依此,隨著cpu能力的提高,採用4個位元組一次的讀寫,就是32位數據匯流排,與之對應cpu內部的寄存器也是32位的(稱為32位計算機,windows的版本中就有32位的版本)
由此,因為處理數據都是以位元組為最小單位(存儲單元位寬=8),採用8位、16位、32位、64位這樣的方式讀取數據,所要求的數據匯流排一定是8位的整數倍,而且一般會採用2的冪做為擴展位數如8,16,32,64而不會有24,40,48,56這樣的方式
所以數據匯流排寬度由於存儲單元地址編碼的最小單位是位元組等於8的限制,只能是8的整數倍,非整數倍的數據訪問方式因無法計算地址而不會被採用
㈥ 數據匯流排的寬度與計算機系統的字長有關。這句誰能理解下
字長是指計算機內部參與運算的數的位數。它決定著計算機內部寄存器、ALU和數據匯流排的位數,直接影響著機器的硬體規模和造價。字長直接反映了一台計算機的計算精度,為適應不同的要求及協調運算精度和硬體造價間的關系,大多數計算機均支持變字長運算,即機內可實現半字長、全字長(或單字長)和雙倍字長運算。
微型機的字長通常為4位、8位、16位和32位,64位字長的高性能微型計算機也已推出。
字長對計算機計算精度的影響:
4 位字長:24 = 16; 16 位字長:216 = 65,536 = 64K
32 位字長:232 =4, 294, 967, 296 = 4G; 64 位字長:264 ≈ 1 .8445×10 19
數據匯流排DB用於傳送數據信息。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即他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I/O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它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數據匯流排的位數是微型計算機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與微處理的字長相一致。例如Intel 8086微處理器字長16位,其數據匯流排寬度也是16位。
說白了,你可以理解為,字長就是連接計算機各部件的公路的寬度
㈦ 計算機組成原理中數據匯流排寬度和MDR有什麼關系存儲字長和MDR有什麼關系 什麼是按字編址和位元組編址
匯流排寬度和MDR位數相同
存儲字長 等於匯流排寬度的整數倍
按位元組編制,就是每1個位元組佔一個地址,也就是說取0000H這個地址時,只能取一個位元組。
按字編址時,0000H的地址能夠取出一個字。一個字的長度是位元組的整數倍。
定址范圍,就是用主存容量除以位元組或者字的長度。如16MB主存,按位元組編址,定址空間就16M
按字編址,字長32位,也就是4B,16MB/4B=4M
㈧ 在計算機組成原理中系統匯流排它們與機器字長、存儲字長、存儲單元有何關系
系統匯流排分為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三類。數據匯流排的位數成為數據匯流排寬度(不是帶寬);地址匯流排與存儲單元個數有關,如果有10根地址線,那麼存儲單元個數就為2的十次方(因為沒根線傳輸不是0 就是1 );至於控制匯流排與這三者的關系,沒有詳細的定論,發出控制信號,應該是和存儲地址的控制地址有關系,具體關系未知。
㈨ 計算機的數據匯流排為64,地址匯流排為64位,其存儲字長和最大存儲容量是多少
摘要 您好 這里是江南情緣在線,很榮幸為您解答問題 ,您的問題已經看見,正在為您編輯答案,請您稍等一下,謝謝!
㈩ 什麼是地址線和數據線,以及他們和計算機內存之間的關系
1、地址線是用來傳輸地址信息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cpu在內存或硬碟裡面尋找一個數據時,先通過地址線找到地址,然後再通過數據線將數據取出來。 如果有32根.就可以訪問2的32次方的位元組,也就是4GB。
2、數據線(data cable),其作用是來連接移動設備和電腦的,來達到數據傳遞或通信目的。通俗點說,就是連接電腦與移動設備用來傳送視頻、鈴聲、圖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現在,隨著電子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數據線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地址線、數據線和計算機內存之間的關系:地址線一次確定一個存儲單元,地址線上值可能取的所有組合確定了存儲單元的個數。所以,存儲單元的個數=2^地址線的條數。存儲容量就是指存儲單元的個數。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10)數據匯流排寬度和存儲字長擴展閱讀:
數據線依照介面類型分類:COM介面和USB介面
1、COM介面也叫串口,是接在台式電腦後面的,目前正在被淘汰。優點是價格低廉,支持刷機(部分手機只能用串口線刷機);缺點是拆拔極度不方便,不支持筆記本電腦,傳輸速度也比較慢。
2、USB介面是主流,優點是方便快速穩定,支持所有型號的電腦;缺點是帶IC(中央控制晶元)的價格稍高,另外部分數據線不支持刷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