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網盤伺服器存儲成本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網盤伺服器存儲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5-24 06:10:30

❶ 公司構築內網雲伺服器的成本大約需要多少

至少在10萬以上,看你需要什麼樣的設備,投資在50萬左右性能可以按你的要求運行的很好

❷ 我買了雲伺服器,只自己使用,那伺服器里的內容會不會被監管。還有服務儲存的費用多少錢一年,1TB的

雲伺服器是走網路的,只要有網路就會被監管,
一般不法分子會用外國的雲伺服器,就是為了逃避監管的,
雲服務的存儲價格不貴的,如果只是1tb的話,一年也就幾十塊錢而已,
畢竟存儲空間不大,一個硬碟也才不到三百塊,所以價格比較便宜!

❸ 百度網盤伺服器是不是有很多塊硬碟,百度那麼多數據要用多少塊硬碟來存儲呢

簡單的理解,雲存儲就是一大堆存儲設備通過互動式應用和集群技術整合在一起,通過一個統一的界面給用戶提供存儲服務。

至於你說的那個重復文件的刪除技術,我不是太了解雲裡面是如何操作的,不過很多公司區域網已經大量使用了類似的技術。比如windows 2012裡面就有類似的功能,把一個文件分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快,重復的就刪除掉,我公司的文件伺服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節約35%以上的磁碟空間。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冰封心事無憂幣 +6熱心廣援2013-9-24 20:28




  • 網路工程師高手養成記>>

灰色渡鶴影

文章來源:
http://www.hu.com/question/21591490

我想要為每個用戶提供 1G 的網路存儲空間。

如果伺服器上有一顆 1000G 的硬碟可以全部為用戶提供數據儲存,如果每個用戶分配 1G 的最大儲存空間,那麼能非配給多少個用戶使用呢?

你一定說是 1000/1=1000 個用戶。

但事實上你這么分配了,你會發現每個用戶平時根本不會上傳 1G 的東西將容量占的漫漫的,有多又少,但平均用戶平時只上傳 50M 的文件,也就是說,你將 1000G 的硬碟分給 1000個 人使用,但只有效利用了其中的 50M*1000=50G 的空間,剩餘 950G 的空間基本都完全浪費了。

那麼怎麼解決呢?

你可以變通一下,將這 1000G 的空間分配給 20000個 用戶使用,每個人的上傳上限容量還是 1G,但每人平時還是平均上傳 50M 的數據,那麼 20000*50M=1000G,這下子就把寶貴的伺服器上的存儲空間充分利用了。但你又怕這樣分配給 20000個 人後,萬一某一刻人們突然多上傳點數據,那麼用戶不是就覺察出來你分給人家的 1G 空間是假的了嗎?所以可以不分配那麼多人,只分配給 19000 人,剩下一些空間做應急之用。

突然發現一下子將可分配的用戶數量翻了 19倍啊,了不起。那還有買有辦法更加有效的利用一下呢?

如果我有 1000個 以上的伺服器,一個伺服器上有 1000G 空間,那麼我們個伺服器上都要留下 50G 的空白空間以備用戶突然上傳大數據時導致數據塞滿的情況,呢么我這 1000個伺服器上就空出了 1000台*50G=50000G 的空間被浪費了,所么可惜。所以我們發明了計存儲集群,使得一個用戶的數據可以被分配在多個伺服器上存儲,但在用戶那看起來只是一個 1G 的連續空間,那麼就沒必要在每個伺服器上預留出應急的空間了,甚至可以充分的將前一個伺服器塞滿後,在將數據往下一個伺服器中塞。這樣保證了伺服器空間的最大利用,如果某一刻管理員發現用戶都在瘋狂上傳數據(在一個大規模用戶群下,這樣的概率少之又少)導致我現有提供的空間不夠了,沒關系,只需要隨手加幾塊硬碟或者伺服器就解決了。

好吧,這下子我們的伺服器空間利用高多了,可以將一定量的空間分配給最多的用戶使用了。但有沒有更好的改進方案呢?

管理員有一天發現,即使每個用戶平局下來只存儲 50M 的東西,但這 50M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1-2年的使用慢慢的達到這個數量的,也就是說,一個新的用戶剛剛注冊我的網路空間時,不會上傳東西,或者只上傳一點非常小的東西。那麼我為每一個用戶都初始分配了 50M 的空間,即使將來2年後他們會填滿這 50M ,但這期間的這空間就有很多時浪費的啊。所以聰明的工程師說:既然我們可以分布式、集群式存儲,一個用戶的數據可以分布在多個伺服器上,那麼我們就假設一開始就給一個新注冊的用戶提供 0M 的空間,將來他用多少,我就給他提供多少存儲空間,這樣就徹底的保證硬碟的利用了。但用戶的前端還是要顯示 1G 的。

工程師的這個點子,使得我在建立網盤初期能用 1台 1000G 的伺服器提供了大約 1000000 人來注冊和使用,隨著注冊的人多了,我也有錢了,也可以不斷增加伺服器以提供他們後期的存貯了。同時因為一部分伺服器完了一年多購買,我的購買成本也下來了。

那麼...這結束了嗎?若是郵箱提供商的話,這樣的利用率夠高了。但網盤就不一樣了。


聰明的工程師發現:不同於郵箱,大家的內容的附件絕大多數都是自創的和不同的。但網盤上大家上傳的東西很多都是重復的。

比如:張三 今天下載了一部《TOKYO HOT》上傳上傳到了自己的網盤上,李四在三天後也下載了一模一樣的《TOKYO HOT》上傳到了網路硬碟上,隨著用戶的增多,你會發現總計有 1000個人 上傳了 1000份 一模一樣的文件到你寶貴的伺服器空間上,所以工程師想出一個辦法,既然是一樣的文件,我就只存一份不久好啦,然後在用戶的前端顯示是沒人都有一份不久行啦。當某些用戶要刪除這個文件的時候,我並不真的刪除,只需要在前端顯示似乎刪除了,但後端一直保留著以供其他擁有此文件的用戶下載。直到所有使用此文件的用戶都刪除了這個文件我再真的將其刪除吧。

這樣子隨著存儲的數據越來越多,注冊的用戶越來越多,其上傳的重復數據越來越多。你發現這樣的檢測重復文件存儲的效率越來越大。這樣算下來似乎每個人上傳的不重復的文件只能平均 1M/用戶。這下子你可以提供超過 50倍 的用戶使用您這有限的空間了。

但伴隨這使用,你又發現一個規律:

張三上傳的《TOKYO HOT N0124》和李四上傳的《TH n124》是同一個文件,只不過文件名不一樣,難道我就不能識別出他們是一個文件,然後只將其分別給不同的用戶保存成不同的文件名不久行啦?確實可行,但這要利用一些識別文件相同性的演算法,例如 MD5 值等。只要兩個文件的 MD5 值一樣,文件大小一樣,我就認為它們是相同的文件,只需要保存一份文件並給不同的用戶記作不同的文件名就好了。

有一天你發現,因為每一個文件都需要計算 MD5 值,導致 CPU 負荷很大,而且本來一樣的文件非要浪費帶寬上傳回來才可以檢測一致性,能改進一下嗎?

聰明的工程師寫了個小軟體/.小插件,美其名曰「上傳控制項」,將計算 MD5 的工作利用這個軟體交給了上傳用戶的點老來完成,一旦計算出用戶要上傳的數據和伺服器上已經存儲的某個數據是一樣的,就乾脆不用上傳了,直接在用戶那裡標記上這個文件已經按照 XX 文件名上傳成功了。這個過程幾乎是瞬間搞定了,並給其起了個高富帥的名字「秒傳」!


通過以上這么多步驟,你發現本來你只能給 1000用戶 提供網路空間的,這么多改進辦法後,在用戶端顯示 1G 空間不變的情況下,近乎可以為 1000000個用戶 提供網路空間了。

這樣若是您哪天心情好,對外宣傳說:我要將每個用戶的存儲空間上限提升到 1TB。那麼每個用戶平均還是只上傳 50M 數據,只有極個別極個別的用戶上傳了突破 1G 原始空間的數據,你會發現所付出的成本近乎是微乎其微的。

❹ 問下雲服務貴嗎

雲伺服器作為一種簡單高效、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性價比高,可以按需購買資源,價格並不算貴。

  有些用戶覺得雲伺服器比虛擬主機貴,這是因為雲主機是獨立資源,而虛擬主機是共享資源,無論是安全穩定性、訪問速度、資源升級拓展等,雲主機的性能都要比虛擬主機優異很多,所以價格也要相應貴一些。

  從成本方面來講,雲計算伺服器所需要付出的也遠比用戶想像的多。

  1.硬體設施成本

  硬體成本主要是采購伺服器、交換機及其零部件,實力雄厚的大廠還會采購硬體負載均衡和硬體存儲,科研機構還會自研整櫃伺服器。IT基礎設施包括:入門伺服器折舊費、伺服器軟體折舊費、伺服器能耗費用及場地租金、維護管理設備的人力資源費用和保存文件的其它支出等等。

  2.機房電力和網路成本

  電力是機房實打實的資源,IDC要24小時不間斷供電。大型雲服務商都是自營無利潤IDC、整櫃伺服器、高效散熱系統,高品質機房的電力成本可想而知。網路成本包含IP和帶寬,IP地址資源緊張,費用較貴。帶寬是雲計算運營的硬成本。此外,還有還有ddos攻擊問題、IP段被污染問題、ICP備案問題也在提高網路成本。

  3.資源閑置成本

  巨大的伺服器采購體量必然會造成極大的資源閑置,假設一次采購上架200櫃伺服器,那就要售出5萬台虛擬機才能充分利用硬體。硬體從上架之時就在不停的折舊。

  4.技術人力成本

  對雲主機公司來說,高薪招攬技術人才可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也是客戶後期技術支持的保障。而一般技術員工待遇都比較高,所以技術和人力也是非常大的支出。

  雲伺服器怎麼算費用的

  雲伺服器是一種簡單高效、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 幫助您快速構建更穩定、安全的應用,提升運維效率,降低IT成本。在購買雲伺服器時,費用主要在這些方面:CPU、內存、帶寬,以及硬碟大小,此外輔助的快照功能、安全防護等。

  雲伺服器費用支付模式,有包年包月、按時付費。

❺ 做一個網路硬碟的網站,成本需要多少

呵呵,投資挺大的,從最小的來講,一個用戶50MB空間吧,你後台搭建最廉價的RAID5列陣就需要大約150MB空間。

UNIX伺服器自己會用的話軟體方面開銷就少了。

網路帶寬。。。公司光纖便宜的也要5K一個月。

便宜的NAS,15K。

租用和託管成本只能找第三方,自己租個櫃子很貴的。。。

按照你的情況,1萬用戶一個人按照現在最少的網路空間200MB來算就是2TB。加上RAID5的空間就是6TB,500G的企業級硬碟價格在800元左右。共需要12*800=9600元。

自己購買伺服器,能容納那麼多硬碟的伺服器,需要18K-25K左右的伺服器投資。

1萬用戶,就算1%的在線率也有100個人。。每個人50kb/s的速度就要50mb/s,折換速率為50*8=400Mbps的帶寬。。。。。光纖啊。。。。。

以36個月硬體折舊和損耗來算一個月開銷10萬-12萬。。。。

託管伺服器每個月按機櫃面積和數量來計算的。。。已經十多萬了。。每個月多個上幾千塊託管費也無所謂了。。。。

其實盈利還是在於推廣啊~~~

❻ 百度開放雲雲伺服器的成本是多少

用的人越多,成本就越底。
比如說開發一個軟體投入了一個億,如果1億人在用,那個每個人的成本在1元,反之10億人在用,成本就是1毛

❼ 那麼多2t免費的雲端網盤 請問這種公司他們用的是什麼存儲設備他們這種存儲設備2t大約多少錢

這篇文章可以回答你的疑問。
最近一段時間,各大網盤容量大戰紅紅火火,網盤的容量也由此達到了TB級。其實網盤產業一直以來都是互聯網行業中最燒錢的之一。想想現在各大網盤如果真是給每個人都TB級的容量,這個投入是巨大的,其實也是非常不經濟的。那麼各大網盤的聰明工程師們是如何從技術上解決BT大容量網盤的發展趨勢和實際網盤資金投入控制這一矛盾的呢?下面這篇文章轉自Fatesinger博客,相信看完後你會有所了解。
事實是這樣的~
我想要為每個用戶提供 1G 的網路存儲空間。
如果伺服器上有一顆 1000G 的硬碟可以全部為用戶提供數據儲存,如果每個用戶分配 1G 的最大儲存空間,那麼能非配給多少個用戶使用呢?
你一定說是 1000/1=1000 個用戶。但事實上你這么分配了,你會發現每個用戶平時根本不會上傳 1G 的東西將容量占的漫漫的,有多又少,但平均用戶平時只上傳 50M 的文件,也就是說,你將 1000G 的硬碟分給 1000個 人使用,但只有效利用了其中的 50M*1000=50G 的空間,剩餘 950G 的空間基本都完全浪費了。

那麼怎麼解決呢?
你可以變通一下,將這 1000G 的空間分配給 20000個 用戶使用,每個人的上傳上限容量還是 1G,但每人平時還是平均上傳 50M 的數據,那麼 20000*50M=1000G,這下子就把寶貴的伺服器上的存儲空間充分利用了。但你又怕這樣分配給 20000個 人後,萬一某一刻人們突然多上傳點數據,那麼用戶不是就覺察出來你分給人家的 1G 空間是假的了嗎?所以可以不分配那麼多人,只分配給 19000 人,剩下一些空間做應急之用。
突然發現一下子將可分配的用戶數量翻了19倍啊,了不起。

那還有沒有辦法更加有效的利用一下呢?
如果我有 1000個 以上的伺服器,一個伺服器上有 1000G 空間,那麼我們個伺服器上都要留下 50G 的空白空間以備用戶突然上傳大數據時導致數據塞滿的情況,那麼我這 1000個伺服器上就空出了 1000台*50G=50000G 的空間被浪費了,可惜。
所以我們發明了計存儲集群,使得一個用戶的數據可以被分配在多個伺服器上存儲,但在用戶那看起來只是一個 1G 的連續空間,那麼就沒必要在每個伺服器上預留出應急的空間了,甚至可以充分的將前一個伺服器塞滿後,在將數據往下一個伺服器中塞。這樣保證了伺服器空間的最大利用,如果某一刻管理員發現用戶都在瘋狂上傳數據(在一個大規模用戶群下,這樣的概率少之又少)導致我現有提供的空間不夠了,沒關系,只需要隨手加幾塊硬碟或者伺服器就解決了。
好吧,這下子我們的伺服器空間利用高多了,可以將一定量的空間分配給最多的用戶使用了。

但有沒有更好的改進方案呢?
管理員有一天發現,即使每個用戶平局下來只存儲 50M 的東西,但這 50M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隨著1-2年的使用慢慢的達到這個數量的,也就是說,一個新的用戶剛剛注冊我的網路空間時,不會上傳東西,或者只上傳一點非常小的東西。那麼我為每一個用戶都初始分配了 50M 的空間,即使將來2年後他們會填滿這 50M ,但這期間的這空間就有很多時浪費的啊。所以聰明的工程師說:既然我們可以分布式、集群式存儲,一個用戶的數據可以分布在多個伺服器上,那麼我們就假設一開始就給一個新注冊的用戶提供 0M 的空間,將來他用多少,我就給他提供多少存儲空間,這樣就徹底的保證硬碟的利用了。但用戶的前端還是要顯示 1G 的。
工程師的這個點子,使得我在建立網盤初期能用 1台 1000G 的伺服器提供了大約 1000000 人來注冊和使用,隨著注冊的人多了,我也有錢了,也可以不斷增加伺服器以提供他們後期的存貯了。同時因為一部分伺服器完了一年多購買,我的購買成本也下來了。

那麼…這結束了嗎?
若是郵箱提供商的話,這樣的利用率夠高了。但網盤就不一樣了。
聰明的工程師發現:不同於郵箱,大家的內容的附件絕大多數都是自創的和不同的。但網盤上大家上傳的東西很多都是重復的。
比如:張三 今天下載了一部《TOKYO HOT》上傳上傳到了自己的網盤上,李四在三天後也下載了一模一樣的《TOKYO HOT》上傳到了網路硬碟上,隨著用戶的增多,你會發現總計有 1000個人 上傳了 1000份 一模一樣的文件到你寶貴的伺服器空間上,所以工程師想出一個辦法,既然是一樣的文件,我就只存一份不久好啦,然後在用戶的前端顯示是沒人都有一份不就行啦。當某些用戶要刪除這個文件的時候,我並不真的刪除,只需要在前端顯示似乎刪除了,但後端一直保留著以供其他擁有此文件的用戶下載。直到所有使用此文件的用戶都刪除了這個文件我再真的將其刪除吧。
這樣子隨著存儲的數據越來越多,注冊的用戶越來越多,其上傳的重復數據越來越多。你發現這樣的檢測重復文件存儲的效率越來越大。這樣算下來似乎每個人上傳的不重復的文件只能平均 1M/用戶。這下子你可以提供超過 50倍 的用戶使用您這有限的空間了。
但伴隨這使用,你又發現一個規律:
張三上傳的《TOKYO HOT N0124》和李四上傳的《TH n124》是同一個文件,只不過文件名不一樣,難道我就不能識別出他們是一個文件,然後只將其分別給不同的用戶保存成不同的文件名不久行啦?確實可行,但這要利用一些識別文件相同性的演算法,例如 MD5 值等。只要兩個文件的 MD5 值一樣,文件大小一樣,我就認為它們是相同的文件,只需要保存一份文件並給不同的用戶記作不同的文件名就好了。
有一天你發現,因為每一個文件都需要計算 MD5 值,導致 CPU 負荷很大,而且本來一樣的文件非要浪費帶寬上傳回來才可以檢測一致性,能改進一下嗎?
聰明的工程師寫了個小軟體/.小插件,美其名曰「上傳控制項」,將計算 MD5 的工作利用這個軟體交給了上傳用戶的點老來完成,一旦計算出用戶要上傳的數據和伺服器上已經存儲的某個數據是一樣的,就乾脆不用上傳了,直接在用戶那裡標記上這個文件已經按照 XX 文件名上傳成功了。這個過程幾乎是瞬間搞定了,並給其起了個高富帥的名字「秒傳」!
通過以上這么多步驟,你發現本來你只能給 1000用戶 提供網路空間的,這么多改進辦法後,在用戶端顯示 1G 空間不變的情況下,近乎可以為 1000000個用戶 提供網路空間了。
這樣若是您哪天心情好,對外宣傳說:我要將每個用戶的存儲空間上限提升到 1TB。那麼每個用戶平均還是只上傳 50M 數據,只有極個別極個別的用戶上傳了突破 1G 原始空間的數據,你會發現所付出的成本近乎是微乎其微的。
辛勤的工程師還在為如何更有效率的利用伺服器提供的磁碟空間在不屑努力和挖掘著……

❽ 雲伺服器成本真的很低嗎

雲伺服器,是一種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簡單。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體,即可創建或釋放任意多台雲伺服器。
小鳥雲專注為個人開發者用戶、中小型、大型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核心網路雲端部署服務,促使用戶雲端部署化簡為零,輕鬆快捷運用雲計算。小鳥雲是國內為數不多具有ISP/IDC雙資質的專業雲計算服務商,同時持有系統軟體著作權證書、CNNIC地址分配聯盟成員證書,通過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國際認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國際認證。
傳統的伺服器是具有獨立的CPU、內存條、硬碟,存儲的數據安全性不高,硬碟的浪費率比較高,在應用方面應用有局限性,如果有新的應用,那隻能再買一台了,這樣造成了伺服器嚴重的浪費,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是不可低估的。
1、從技術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使用了雲計算技術,而雲計算技術,整合了計算、網路、存儲等各種軟體和硬體技術。傳統的伺服器,就是獨立的了,不會整合這些資源。
2、從安全性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具有天然防ARP攻擊和MAC欺騙,快照備份,數據永久不丟失。而傳統的伺服器則不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從可靠性來講
雲伺服器是基於伺服器集群的,因此硬體冗餘度較高,故障率低;而傳統的伺服器則相對來說硬體冗餘較少,故障率較高。
4、從靈活性方面來講
用戶可以在線實時增加自己的配置,可擴展空間較大;而傳統的伺服器則有這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應用,只能再買一台了

❾ 雲伺服器費用一般是多少想了解一下行情

雲伺服器的價錢並不是固定的,因為主機價格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時間不同、配置不同、帶寬不同、服務商品牌不一樣等等,都會形成價格的差異。

普通的個人小型網站、個人博客等小流量網站,可選擇低配置的伺服器
推薦配置:CPU:1核、內存1G或2G、硬碟40G、帶寬:1M或2M

論壇、門戶類網站:論壇、門戶類網站,用戶活躍性與訪問量較高,為了保證足夠的伺服器資源空間,提升訪問速度。
推薦配置:CPU:2核、內存:4G、硬碟120G、帶寬:3M

品牌官網類網站:對官網、品牌較為重視的政‎府、企業等,為了保證網站瀏覽更加流利順暢,提升‎政‎府、品牌形象。
推薦配置:CPU:4核、內存:8G、硬碟150G、帶寬:4M

視頻、購物類網站:視‎頻、購物類網站,包含龐大的數據信息,為保障信息迅速處理能力,保證網站的點播、交易正常進行。
推薦配置:CPU:8核、內存:8G、硬碟300G、帶寬:10M以上

游戲、軟體類網站:對開發、測試、環境要求較高的游戲軟體類網站,需要較高的資源配置帶來更強勁的計算性能,保證業務需求。
推薦配置:CPU:16核、內存:16G、硬碟:500G、帶寬:10M

不同需求的業務選擇雲伺服器有差距,而配置相同,購買的時間不一樣價格也存在差距。

在活動時節購買雲伺服器,通常要比平常便宜,優惠活動直接影響雲伺服器的價格,大多數的雲服務商會按時節推出優惠活動,比如現在正值618,購買雲伺服器就比平時省錢多了。騰訊雲、阿里雲等618年中優惠活動,精選爆‎款雲伺服器‎特‎價搶‎購,在活動期間新購/升級/續費均可有優惠。

在騰訊雲618活動中的「爆品•秒殺」中,有兩款CPU性能100%的入門級雲伺服器性價比最高,具體配置及價格如下:

1、雲伺服器
標准型S3:1核2G1M/50G,95元/年,288元/3年
標准型 S3:2核4G3M/50G(數據盤100G),568元/年,1690元/3年
標准型 S3:4核8G5M/50G(數據盤200G),1279元/年,3209元/3年

2、輕量應用伺服器
輕量應用伺服器(國內):1核2G5M/60G/1000GB月流量,95元/年,288元/3年
輕量應用伺服器(國內):2核4G5M/60G/1000GB月流量,288元/年,688元/3年
輕量應用伺服器(香‎港Linux):1核1G30M/25G/1024GB月流量,279元/年
輕量應用伺服器(香‎港Windows):1核1G30M/40G/1024GB月流量,356元/年

❿ 阿里雲伺服器租用費用是多少

不同類型伺服器價格不同,以ECS計算型 c5為例:2核4G-1年¥518.40元,4核8G-1年¥948.00一年。

阿里雲ECS雲伺服器租用價格組成包含三部分:

即雲伺服器配置費用+磁碟價格+網路寬頻價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寬頻價格也有所差異,所以不同地域節點的雲伺服器價格也有所不同。

阿里雲伺服器配置分為入門級配置和企業級配置,雲伺服器的配置計費方式可以按量(小時)計費、按月計費或者年付等計費方式。

(10)網盤伺服器存儲成本擴展閱讀

2017年9月29日,阿里雲宣布全球所有服務地域的ECS雲伺服器按量付費模式升級為按秒計費。這一升級同時適用於「入門級」與「企業級」ECS產品線。

至此,阿里雲ECS雲伺服器的付費模式包含:按量付費(已升級為按秒計費)、競價實例(定向邀測)、包周、包月、包年等,實現了用戶對計算力的彈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