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電容器用來存儲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電容器用來存儲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23 23:53:50

Ⅰ 電容器是儲存什麼的容器文字元號是什麼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電容器是儲存電荷的容器。
表徵電容器儲存電荷能力的大小用電容表示,符號是C。電容的定義是C=Q/U

Ⅱ 電容器是一種能儲存什麼的元器件

由於電容兩端施加的是正負電壓,導致電容內部產生電勢差,一端吸引電子(負電荷),另一端吸引空穴(正電荷)。在這些正負電荷的作用下,電容內部有電勢差,存儲了電能。

Ⅲ 電容到底是干什麼用的

電容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濾波

這個對電路而言很重要,CPU背後的電容基本都是這個作用。即頻率越大,電容的阻抗越小。當低頻時,電容由於阻抗比較大,有用信號可以順利通過;當高頻時,電容由於阻抗已經很小了,相當於把高頻雜訊短路到GND上去了。

2、溫度補償

針對其它元件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夠帶來的影響,而進行補償,改善電路的穩定性。當工作溫度升高時,一個電容的容量在增大,另一個的容量在減小,兩只電容並聯後的總容量為兩只電容容量之和,由於一個容量在增大而另一個在減小,所以總容量基本不變。

3、調諧

對與頻率相關的電路進行系統調諧,比如手機、收音機、電視機。電容比是指反偏電壓最小時的電容與反偏電壓最大時的電容之比。因而,電路的調諧特徵曲線(偏壓一諧振頻率)基本上是一條拋物線。

電容的計算公式: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帶電量)或U(電壓)決定的,即電容的決定式為:C=εrS/4πkd 。

其中,εr是相對介電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k則是靜電力常量。常見的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εS/d(ε為極板間介質的介電常數,ε=εrε0,ε0=1/4πk,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的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容

Ⅳ 電容是一種可以儲存什麼能量得元件,具有什麼功能

電容是一種可以儲存電荷,儲存電場能能量得元件,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功能

Ⅳ 電容器的作用是什麼

電容器是將電能儲存在電場中的被動電子組件。電容器的儲能特性可以用電容表示。在電路中鄰近的導體之間即存在電容,而電容器是為了增加電路中的電容量而加入的電子組件。

電容器的外型以及其構造依其種類而不同,目前常使用的電容器也有許多不同種類。大部份的電容至少會有二個金屬板或是金屬表面的導體,中間有介電質隔開。導體可以是金屬箔、薄膜、燒結金屬珠或是電解質。無導電性的介電質可以增加電容器的能力。常見的介電質有玻璃、陶瓷器、雲母及氧化物。在許多的電路中都會用到電容器。電容器和電阻器不同,理想的電容器不會消耗能量。

當二個介電質隔開的導體之間有電壓時,在介電質上會產生電場,因此正電荷會集中在一個導體,負電荷則是在另一個導體。電容器的電容定義為累積電荷和導體電壓之間的比值。國際單位制(SI)下電容的單位是法拉(F),定義為每伏特1庫侖(1 C/V)。一般電容器的電容約在1 picofarad(pF)(10−12 F)到1 millifarad (mF)(10−3 F)。電容器的電容和導體的表面積成正比,和導體之間距離比反比。實務上,導體之間的介電質會通過微小的漏電流。而介電質的電場強度也有上限,因此電容器會有擊穿電壓。而電容器中的導體及其引腳會產生不想要的等效串聯電感及等效串聯電阻。

電容器常用在電子電路中,阻隔直流電,讓交流電可以流過電容器。在模擬濾波電路中,電容器可以使電源供應的輸出變平滑。在LC電路中電容器和電感器可以調諧無線電到特定的頻率。在輸電系統中可以穩定電壓及功率的流動[1]。在早期的數字計算機中,會用電容器儲存能量的特性作為易失存儲器

Ⅵ 電容器的作用

電容的作用
作為無源元件之一的電容,其作用不外乎以下幾種:
1、應用於電源電路,實現旁路、去藕、濾波和儲能的作用。下面分類詳述之: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 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 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 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雜訊。地彈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2.去藕
去藕,又稱解藕。 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由於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晶元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於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雜訊,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
去藕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互間的耦合干擾。將旁路電容和去藕電容結合起來將更容易理解。旁路電容實際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電容一般是指高頻旁路,也就是給高頻的開關雜訊提高一條低阻抗泄防途徑。高頻旁路電容一般比較小,根據諧振頻率一般取0.1μF、0.01μF 等;而去耦合電容的容量一般較大,可能是10μF 或者更大,依據電路中分布參數、以及驅動電流的變化大小來確定。
旁路是把輸入信號中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而去耦是把輸出信號的干擾作為濾除對象,防止干擾信號返回電源。這應該是他們的本質區別。
3.濾波
從理論上(即假設電容為純電容)說,電容越大,阻抗越小,通過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超過1μF 的電容大多為電解電容,有很大的電感成份,所以頻率高後反而阻抗會增大。有時會看到有一個電容量較大電解電容並聯了一個小電容,這時大電容通低頻,小電容通高頻。電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阻低,通高頻阻低頻。電容越大低頻越容易通過,電容越大高頻越容易通過。具體用在濾波中,大電容(1000μF)濾低頻,小電容(20pF)濾高頻。
曾有網友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的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沖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4.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 電壓額定值為40~450VDC、電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如EPCOS 公司的 B43504 或B43505)是較為常用的。根據不同的電源要求,器件有時會採用串聯、並聯或其組合的形式, 對於功率級超過10KW 的電源,通常採用體積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電容器。
2、應用於信號電路,主要完成耦合、振盪/同步及時間常數的作用:
1.耦合
舉個例子來講,晶體管放大器發射極有一個自給偏壓電阻,它同時又使信號產生壓降反饋到輸入端形成了輸入輸出信號耦合, 這個電阻就是產生了耦合的元件,如果在這個電阻兩端並聯一個電容, 由於適當容量的電容器對交流信號較小的阻抗,這樣就減小了電阻產生的耦合效應,故稱此電容為去耦電容。
2.振盪/同步
包括RC、LC 振盪器及晶體的負載電容都屬於這一范疇。
3.時間常數
這就是常見的 R、C 串聯構成的積分電路。當輸入信號電壓加在輸入端時,電容(C)上的電壓逐漸上升。而其充電電流則隨著電壓的上升而減小。電流通過電阻(R)、電容(C)的特性通過下面的公式描述:
i = (V / R)e - (t / CR)
話說電容之二:電容的選擇
通常,應該如何為我們的電路選擇一顆合適的電容呢?筆者認為,應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1、靜電容量;
2、額定耐壓;
3、容值誤差;
4、直流偏壓下的電容變化量;
5、雜訊等級;
6、電容的類型;
7、電容的規格。
那麼,是否有捷徑可尋呢?其實,電容作為器件的外圍元件,幾乎每個器件的 Datasheet 或者 Solutions,都比較明確地指明了外圍元件的選擇參數,也就是說,據此可以獲得基本的器件選擇要求,然後再進一步完善細化之。其實選用電容時不僅僅是只看容量和封裝,具體要看產品所使用環境,特殊的電路必須用特殊的電容。
下面是 chip capacitor 根據電介質的介電常數分類, 介電常數直接影響電路的穩定性。
•NP0 or CH (K < 150): 電氣性能最穩定,基本上不隨溫度﹑電壓與時間的改變而改變,適用於對穩定性要求高的高頻電路。鑒於K 值較小,所以在0402、0603、0805 封裝下很難有大容量的電容。如 0603 一般最大的 10nF以下。
•X7R or YB (2000 < K < 4000): 電氣性能較穩定,在溫度﹑電壓與時間改變時性能的變化並不顯著(ΔC < ±10%)。適用於隔直、偶合、旁路與對容量穩定性要求不太高的全頻鑒電路。
•Y5V or YF(K > 15000): 容量穩定性較 X7R 差(ΔC < +20% ~ -80%),容量﹑損耗對溫度、電壓等測試條件較敏感,但由於其K 值較大,所以適用於一些容值要求較高的場合。
話說電容之三:電容的分類
電容的分類方式及種類很多,基於電容的材料特性,其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鋁電解電容
電容容量范圍為0.1μF ~ 22000μF,高脈動電流、長壽命、大容量的不二之選,廣泛應用於電源濾波、解藕等場合。
2.薄膜電容
電容容量范圍為0.1pF ~ 10μF,具有較小公差、較高容量穩定性及極低的壓電效應,因此是X、Y 安全電容、EMI/EMC 的首選。
3.鉭電容
電容容量范圍為2.2μF ~ 560μF,低等效串聯電阻(ESR)、低等效串聯電感(ESL)。脈動吸收、瞬態響應及雜訊抑制都優於鋁電解電容,是高穩定電源的理想選擇。
• 陶瓷電容
電容容量范圍為0.5pF ~ 100μF,獨特的材料和薄膜技術的結晶,迎合了當今「更輕、更薄、更節能「的設計理念。
• 超級電容
電容容量范圍為0.022F ~ 70F,極高的容值,因此又稱做「金電容」或者「法拉電容」。主要特點是:超高容值、良好的充/放電特性,適合於電能存儲和電源備份。缺點是耐壓較低,工作溫度范圍較窄。
話說電容之四:多層陶瓷電容(MLCC)
對於電容而言,小型化和高容量是永恆不變的發展趨勢。其中,要數多層陶瓷電容(MLCC)的發展最快。
多層陶瓷電容在便攜產品中廣泛應用極為廣泛,但近年來數字產品的技術進步對其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手機要求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高的性能;基帶處理器要求高速度、低電壓;LCD 模塊要求低厚度(0.5mm)、大容量電容。 而汽車環境的苛刻性對多層陶瓷電容更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耐高溫,放置於其中的多層陶瓷電容必須能滿足150℃ 的工作溫度;其次是在電池電路上需要短路失效保護設計。
也就是說,小型化、高速度和高性能、耐高溫條件、高可靠性已成為陶瓷電容的關鍵特性。
陶瓷電容的容量隨直流偏置電壓的變化而變化。直流偏置電壓降低了介電常數, 因此需要從材料方面,降低介電常數對電壓的依賴,優化直流偏置電壓特性。
應用中較為常見的是 X7R(X5R)類多層陶瓷電容, 它的容量主要集中在1000pF 以上,該類電容器主要性能指標是等效串聯電阻(ESR),在高波紋電流的電源去耦、濾波及低頻信號耦合電路的低功耗表現比較突出。另一類多層陶瓷電容是 C0G 類,它的容量多在 1000pF 以下, 該類電容器主要性能指標是損耗角正切值 tgδ(DF)。傳統的貴金屬電極(NME)的 C0G產品 DF 值范圍是 (2.0 ~ 8.0) × 10-4,而技術創新型賤金屬電極(BME)的C0G 產品 DF 值范圍為 (1.0 ~ 2.5) × 10-4, 約是前者的 31 ~ 50%。 該類產品在載有 T/R 模塊電路的 GSM、CDMA、無繩電話、藍牙、GPS 系統中低功耗特性較為顯著。較多用於各種高頻電路,如振盪/同步器、定時器電路等。話說電容之五:鉭電容替代電解電容的誤區
通常的看法是鉭電容性能比鋁電容好,因為鉭電容的介質為陽極氧化後生成的五氧化二鉭,它的介電能力(通常用ε 表示)比鋁電容的三氧化二鋁介質要高。因此在同樣容量的情況下,鉭電容的體積能比鋁電容做得更小。(電解電容的電容量取決於介質的介電能力和體積,在容量一定的情況下,介電能力越高,體積就可以做得越小,反之,體積就需要做得越大)再加上鉭的性質比較穩定,所以通常認為鉭電容性能比鋁電容好。
但這種憑陽極判斷電容性能的方法已經過時了,目前決定電解電容性能的關鍵並不在於陽極,而在於電解質,也就是陰極。因為不同的陰極和不同的陽極可以組合成不同種類的電解電容,其性能也大不相同。採用同一種陽極的電容由於電解質的不同,性能可以差距很大,總之陽極對於電容性能的影響遠遠小於陰極。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為鉭電容比鋁電容性能好,主要是由於鉭加上二氧化錳陰極助威後才有明顯好於鋁電解液電容的表現。如果把鋁電解液電容的陰極更換為二氧化錳, 那麼它的性能其實也能提升不少。
可以肯定,ESR 是衡量一個電容特性的主要參數之一。 但是,選擇電容,應避免 ESR 越低越好,品質越高越好等誤區。衡量一個產品,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慮,切不可把電容的作用有意無意的誇大。
---以上引用了部分網友的經驗總結。
普通電解電容的結構是陽極和陰極和電解質,陽極是鈍化鋁,陰極是純鋁,所以關鍵是在陽極和電解質。陽極的好壞關系著耐壓電介系數等問題。一般來說,鉭電解電容的ESR 要比同等容量同等耐壓的鋁電解電容小很多,高頻性能更好。如果那個電容是用在濾波器電路(比如中心為50Hz 的帶通濾波器)的話,要注意容量變化後對濾波器性能(通帶...)的影響。
話說電容之六:旁路電容的應用問題
嵌入式設計中,要求 MCU 從耗電量很大的處理密集型工作模式進入耗電量很少的空閑/休眠模式。這些轉換很容易引起線路損耗的急劇增加,增加的速率很高,達到 20A/ms 甚至更快。
通常採用旁路電容來解決穩壓器無法適應系統中高速器件引起的負載變化,以確保電源輸出的穩定性及良好的瞬態響應。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雜訊。地彈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應該明白,大容量和小容量的旁路電容都可能是必需的,有的甚至是多個陶瓷電容和鉭電容。這樣的組合能夠解決上述負載電流或許為階梯變化所帶來的問題,而且還能提供足夠的去耦以抑制電壓和電流毛刺。在負載變化非常劇烈的情況下,則需要三個或更多不同容量的電容,以保證在穩壓器穩壓前提供足夠的電流。快速的瞬態過程由高頻小容量電容來抑制,中速的瞬態過程由低頻大容量來抑制,剩下則交給穩壓器完成了。
還應記住一點,穩壓器也要求電容盡量靠近電壓輸出端。
話說電容之七: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ESR
普遍的觀點是:一個等效串聯電阻(ESR)很小的相對較大容量的外部電容能很好地吸收快速轉換時的峰值(紋波)電流。但是,有時這樣的選擇容易引起穩壓器(特別是線性穩壓器 LDO)的不穩定,所以必須合理選擇小容量和大容量電容的容值。永遠記住,穩壓器就是一個放大器,放大器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它都會出現。
由於 DC/DC 轉換器的響應速度相對較慢,輸出去耦電容在負載階躍的初始階段起主導的作用,因此需要額外大容量的電容來減緩相對於 DC/DC 轉換器的快速轉換,同時用高頻電容減緩相對於大電容的快速變換。通常,大容量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應該選擇為合適的值,以便使輸出電壓的峰值和毛刺在器件的Dasheet 規定之內。
高頻轉換中,小容量電容在 0.01μF 到0.1μF 量級就能很好滿足要求。表貼陶瓷電容或者多層陶瓷電容(MLCC)具有更小的 ESR。另外,在這些容值下,它們的體積和 BOM 成本都比較合理。如果局部低頻去耦不充分,則從低頻向高頻轉換時將引起輸入電壓降低。電壓下降過程可能持續數毫秒,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穩壓器調節增益和提供較大負載電流的時間。
用 ESR 大的電容並聯比用 ESR 恰好那麼低的單個電容當然更具成本效益。然而,這需要你在 EDAPCB/PCBjish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CB 面積、器件數目與成本之間尋求折衷。
話說電容之八:電解電容的電參數
這里的電解電容器主要指鋁電解電容器,其基本的電參數包括下列五點:
1.電容值
電解電容器的容值,取決於在交流電壓下工作時所呈現的阻抗。因此容值,也就是交流電容值,隨著工作頻率、電壓以及測量方法的變化而變化。在標准JISC 5102 規定:鋁電解電容的電容量的測量條件是在頻率為 120Hz,最大交流電壓為 0.5Vrms,DC bias 電壓為1.5 ~ 2.0V 的條件下進行。可以斷言,鋁電解電容器的容量隨頻率的增加而減小。
2.損耗角正切值 Tan δ
在電容器的等效電路中,串聯等效電阻 ESR 同容抗 1/ωC 之比稱之為 Tan δ, 這里的 ESR 是在 120Hz 下計算獲得的值。顯然,Tan δ 隨著測量頻率的增加而變大,隨測量溫度的下降而增大。
3.阻抗 Z
在特定的頻率下,阻礙交流電流通過的電阻即為所謂的阻抗(Z)。它與電容等效電路中的電容值、電感值密切相關,且與 ESR 也有關系。
Z = √ [ESR2 + (XL - XC)2 ]
式中,XC = 1 / ωC = 1 / 2πfC
XL = ωL = 2πfL
電容的容抗(XC)在低頻率范圍內隨著頻率的增加逐步減小,頻率繼續增加達到中頻范圍時電抗(XL)降至 ESR 的值。當頻率達到高頻范圍時感抗(XL)變為主導,所以阻抗是隨著頻率的增加而增加。
4.漏電流
電容器的介質對直流電流具有很大的阻礙作用。然而,由於鋁氧化膜介質上浸有電解液,在施加電壓時,重新形成的以及修復氧化膜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很小的稱之為漏電流的電流。通常,漏電流會隨著溫度和電壓的升高而增大。
5.紋波電流和紋波電壓
在一些資料中將此二者稱做「漣波電流」和「漣波電壓」,其實就是 ripplecurrent,ripple voltage。 含義即為電容器所能耐受紋波電流/電壓值。 它們和ESR 之間的關系密切,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Urms = Irms × R
式中,Vrms 表示紋波電壓
Irms 表示紋波電流
R 表示電容的 ESR
由上可見,當紋波電流增大的時候,即使在 ESR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漣波電壓也會成倍提高。換言之,當紋波電壓增大時,紋波電流也隨之增大,這也是要求電容具備更低 ESR 值的原因。疊加入紋波電流後,由於電容內部的等效串連電阻(ESR)引起發熱,從而影響到電容器的使用壽命。一般的,紋波電流與頻率成正比,因此低頻時紋波電流也比較低。
話說電容之九:電容器參數的基本公式
1.容量(法拉)
英制: C = ( 0.224 × K • A) / TD
公制: C = ( 0.0884 × K • A) / TD
2.電容器中存儲的能量
E = ½ CV2
3.電容器的線性充電量
I = C (dV/dt)
4.電容的總阻抗(歐姆)
Z = √ [ RS2 + (XC – XL)2 ]
5.容性電抗(歐姆)
XC = 1/(2πfC)
6.相位角 Ф
理想電容器:超前當前電壓 90º
理想電感器:滯後當前電壓 90º
理想電阻器:與當前電壓的相位相同
7.耗散系數 (%)
D.F. = tan δ (損耗角)
= ESR / XC
= (2πfC)(ESR)
8.品質因素
Q = cotan δ = 1/ DF
9.等效串聯電阻ESR(歐姆)
ESR = (DF) XC = DF/ 2πfC
10.功率消耗
Power Loss = (2πfCV2) (DF)
11.功率因數
PF = sin δ (loss angle) – cos Ф (相位角)
12.均方根
rms = 0.707 × Vp
13.千伏安KVA (千瓦)
KVA = 2πfCV2 × 10-3
14.電容器的溫度系數
T.C. = [ (Ct – C25) / C25 (Tt – 25) ] × 106
15.容量損耗(%)
CD = [ (C1 – C2) / C1 ] × 100
16.陶瓷電容的可靠性
L0 / Lt = (Vt / V0) X (Tt / T0)Y
17.串聯時的容值
n 個電容串聯:1/CT = 1/C1 + 1/C2 + …. + 1/Cn
兩個電容串聯:CT = C1 • C2 / (C1 + C2)
18.並聯時的容值
CT = C1 + C2 + …. + Cn
19.重復次數(Againg Rate)
A.R. = % ΔC / decade of time
上述公式中的符號說明如下:
K = 介電常數
A = 面積
TD = 絕緣層厚度
V = 電壓
t = 時間
RS = 串聯電阻
f = 頻率
L = 電感感性系數
δ = 損耗角
Ф = 相位角
L0 = 使用壽命
Lt = 試驗壽命
Vt = 測試電壓
V0 = 工作電壓
Tt = 測試溫度
T0 = 工作溫度
X , Y = 電壓與溫度的效應指數。
話說電容之十:電源輸入端的X,Y 安全電容
在交流電源輸入端,一般需要增加三個電容來抑制EMI 傳導干擾。
交流電源的輸入一般可分為三根線:火線(L)/零線(N)/地線(G)。在火線和地線之間及在零線和地線之間並接的電容,一般稱之為Y 電容。這兩個Y電容連接的位置比較關鍵,必須需要符合相關安全標准,以防引起電子設備漏電或機殼帶電,容易危及人身安全及生命,所以它們都屬於安全電容,要求電容值不能偏大,而耐壓必須較高。一般地,工作在亞熱帶的機器,要求對地漏電電流不能超過0.7mA;工作在溫帶機器,要求對地漏電電流不能超過0.35mA。因此,Y 電容的總容量一般都不能超過4700pF。
根據IEC 60384-14,電容器分為X電容及Y電容,
1. X電容是指跨於L-N之間的電容器,
2. Y電容是指跨於L-G/N-G之間的電容器。
(L=Line, N=Neutral, G=Ground)
X電容底下又分為X1, X2, X3,主要差別在於:
1. X1耐高壓大於2.5 kV, 小於等於4 kV,
2. X2耐高壓小於等於2.5 kV,
3. X3耐高壓小於等於1.2 kV
Y電容底下又分為Y1, Y2, Y3,Y4, 主要差別在於:
1. Y1耐高壓大於8 kV,
2. Y2耐高壓大於5 kV,
3. Y3耐高壓 n/a
4. Y4耐高壓大於2.5 kV
X,Y電容都是安規電容,火線零線間的是X電容,火線與地間的是Y電容.
它們用在電源濾波器里,起到電源濾波作用,分別對共模,差模工擾起濾波作用.
安規電容是指用於這樣的場合,即電容器失效後,不會導致電擊,不危及人身安全. 安規電容安全等級 應用中允許的峰值脈沖電壓 過電壓等級(IEC664) X1 >2.5kV ≤4.0kV Ⅲ X2 ≤2.5kV Ⅱ X3 ≤1.2kV —— 安規電容安全等級 絕緣類型 額定電壓范圍 Y1 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 ≥ 250V Y2 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 ≥150V ≤250V Y3 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 ≥150V ≤250V Y4 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 <150V Y電容的電容量必須受到限制,從而達到控制在額定頻率及額定電壓作用下,流過它的漏電流的大小和對系統EMC性能影響的目的。GJB151規定Y電容的容量應不大於0.1uF。Y電容除符合相應的電網電壓耐壓外,還要求這種電容器在電氣和機械性能方面有足夠的安全餘量,避免在極端惡劣環境條件下出現擊穿短路現象,Y電容的耐壓性能對保護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在濾波電路上有X電容,就是跨接L-N線;Y電容就是N-G線。
在安規標准上有按脈沖電壓分X1,X2,X3電容;按絕緣等級來分Y1,Y2,Y3來分。
(這些都不是按什麼材質來分的,以後多學習。)
至於安規標准各個國家有一些差別,但額定電壓無非就是250和400。
各大廠家做的安規電容就是要滿足這個安規標準的需求,一個安規電容可以滿足Y電容的要求,也有可以做成滿足X電容要求。所以就有的安規電容上標X1Y1,X1Y2...
火線與0線之間接個電容就是是X,而火線與地線之間接個電容像個Y。
由於火線與0線直接電容,受電壓峰值的影響,避免短路,比較注重的參數就是耐壓等級,在電容值上沒有定限制值。
火線與地線直接電容要涉及到漏電安全的問題,因此它注重的參數就是絕緣等級

Ⅶ 電容有什麼用的

簡單地來說,電容就是通交流電,阻直流電的。復雜地來說:電容(或稱電容量)是表徵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我們把電容器的兩極板間的電勢差增加1伏所需的電量,叫做電容器的電容。電容器從物理學上講,它是一種靜態電荷存儲介質(就像一隻水桶一樣,你可以把電荷充存進去,在沒有放電迴路的情況下,刨除介質漏電自放電效應/電解電容比較明顯,可能電荷會永久存在,這是它的特徵),它的用途較廣,它是電子、電力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電子元件。主要用於電源濾波、信號濾波、信號耦合、諧振、隔直流等電路中。
電容的符號是C。
C=εS/d=S/4πkd(真空)=Q/U
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常用的電容單位有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稱微微法)等,換算關系是:
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納法(nF)= 1000000皮法(pF)。
相關公式: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即:C=Q/U 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帶電量)或U(電壓)決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個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 k則是靜電力常量。常見的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εS/d.(ε為極板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的距離。)
電容器的電勢能計算公式:E=CU^2/2=QU/2
多電容器並聯計算公式:C=C1+C2+C3+…+Cn
多電容器串聯計算公式:1/C=1/C1+1/C2+…+1/Cn
三電容器串聯 C=(C1*C2*C3)/(C1*C2+C2*C3+C1*C3)
電容與靜電場
電容是指容納電場的能力。任何靜電場都是由許多個電容組成,有靜電場就有電容,電容是用靜電場描述的。一般認為:孤立導體與無窮遠處構成電容,導體接地等效於接到無窮遠處,並與大地連接成整體
電子製作中需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電容器,它們在電路中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與電阻器相似,通常簡稱其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顧名思義,電容器就是「儲存電荷的容器」。盡管電容器品種繁多,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原理是相同的。兩片相距很近的金屬中間被某物質(固體、氣體或液體)所隔開,就構成了電容器。兩片金屬稱為的極板,中間的物質叫做介質。電容器也分為容量固定的與容量可變的。但常見的是固定容量的電容,最多見的是電解電容和瓷片電容。
不同的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也不相同。規定把電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電壓時所儲存的電荷量稱為該電容器的電容量。電容的基本單位為法拉(F)。但實際上,法拉是一個很不常用的單位,因為電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納法(nF)、皮法(pF)(皮法又稱微微法)等,它們的關系是:1法拉(F)= 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納法(nF)= 1000000皮法(pF)
在電子線路中,電容用來通過交流而阻隔直流,也用來存儲和釋放電荷以充當濾波器,平滑輸出脈動信號。小容量的電容,通常在高頻電路中使用,如收音機、發射機和振盪器中。大容量的電容往往是作濾波和存儲電荷用。而且還有一個特點,一般1μF以上的電容均為電解電容,而1μF以下的電容多為瓷片電容,當然也有其他的,比如獨石電容、滌綸電容、小容量的雲母電容等。電解電容有個鋁殼,裡面充滿了電解質,並引出兩個電極,作為正(+)、負(-)極,與其它電容器不同,它們在電路中的極性不能接錯,而其他電容則沒有極性。
把電容器的兩個電極分別接在電源的正、負極上,過一會兒即使把電源斷開,兩個引腳間仍然會有殘留電壓(學了以後的教程,可以用萬用表觀察),我們說電容器儲存了電荷。電容器極板間建立起電壓,積蓄起電能,這個過程稱為電容器的充電。充好電的電容器兩端有一定的電壓。電容器儲存的電荷向電路釋放的過程,稱為電容器的放電。
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看到市售的整流電源在拔下插頭後,上面的發光二極體還會繼續亮一會兒,然後逐漸熄滅,就是因為裡面的電容事先存儲了電能,然後釋放。當然這個電容原本是用作濾波的。至於電容濾波,不知你有沒有用整流電源聽隨身聽的經歷,一般低質的電源由於廠家出於節約成本考慮使用了較小容量的濾波電容,造成耳機中有嗡嗡聲。這時可以在電源兩端並接上一個較大容量的電解電容(1000μF,注意正極接正極),一般可以改善效果。發燒友製作HiFi音響,都要用至少1萬微法以上的電容器來濾波,濾波電容越大,輸出的電壓波形越接近直流,而且大電容的儲能作用,使得突發的大信號到來時,電路有足夠的能量轉換為強勁有力的音頻輸出。這時,大電容的作用有點像水庫,使得原來洶涌的水流平滑地輸出,並可以保證下游大量用水時的供應。
電子電路中,只有在電容器充電過程中,才有電流流過,充電過程結束後,電容器是不能通過直流電的,在電路中起著「隔直流」的作用。電路中,電容器常被用作耦合、旁路、濾波等,都是利用它「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那麼交流電為什麼能夠通過電容器呢?我們先來看看交流電的特點。交流電不僅方嚮往復交變,它的大小也在按規律變化。電容器接在交流電源上,電容器連續地充電、放電,電路中就會流過與交流電變化規律一致(相位不同)的充電電流和放電電流。
電容器的選用涉及到很多問題。首先是耐壓的問題。加在一個電容器的兩端的電壓超過了它的額定電壓,電容器就會被擊穿損壞。一般電解電容的耐壓分檔為6.3V,10V,16V,25V,50V等。[1] [編輯本段]電容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國產電容器的型號一般由四部分組成(不適用於壓敏、可變、真空電容器)。依次分別代表名稱、材料、分類和序號。
第一部分:
名稱,用字母表示,電容器用C。
第二部分:
材料,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
分類,一般用數字表示,個別用字母表示。
第四部分:
序號,用數字表示。
用字母表示產品的材料:A-鉭電解、B-聚苯乙烯等非極性薄膜、C-高頻陶瓷、D-鋁電解、E-其它材料電解、G-合金電解、H-復合介質、I-玻璃釉、J-金屬化紙、L-滌綸等極性有機薄膜、N-鈮電解、O-玻璃膜、Q-漆膜、T-低頻陶瓷、V-雲母紙、Y-雲母、Z-紙介 [編輯本段]電容功能分類介紹 名稱:聚酯(滌綸)電容(CL)
符號:
電容量:40p--4μ
額定電壓:63--630V
主要特點:小體積,大容量,耐熱耐濕,穩定性差
應用: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不高的低頻電路
名稱:聚苯乙烯電容(CB)
符號:
電容量:10p--1μ
額定電壓:100V--30KV
主要特點:穩定,低損耗,體積較大
應用: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聚丙烯電容(CBB)
符號:
電容量:1000p--10μ
額定電壓:63--2000V
主要特點:性能與聚苯相似但體積小,穩定性略差
應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雲母電容,用於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雲母電容(CY)
符號:
電容量:10p--0.1μ
額定電壓:100V--7kV
主要特點:高穩定性,高可靠性,溫度系數小
應用:高頻振盪,脈沖等要求較高的電路
名稱:高頻瓷介電容(CC)
符號:
電容量:1--6800p
額定電壓:63--500V
主要特點:高頻損耗小,穩定性好
應用:高頻電路
名稱:低頻瓷介電容(CT)
符號:
電容量:10p--4.7μ
額定電壓:50V--100V
主要特點:體積小,價廉,損耗大,穩定性差
應用:要求不高的低頻電路
名稱:玻璃釉電容(CI)
符號:
電容量:10p--0.1μ
額定電壓:63--400V
主要特點:穩定性較好,損耗小,耐高溫(200度)
應用:脈沖、耦合、旁路等電路
名稱:鋁電解電容(CD)
符號:
電容量:0.47--10000μ
額定電壓:6.3--450V
主要特點:體積小,容量大,損耗大,漏電大
應用:電源濾波,低頻耦合,去耦,旁路等
名稱:鉭電解電容(CA)鈮電解電容(CN)
符號:
電容量:0.1--1000μ
額定電壓:6.3--125V
主要特點:損耗、漏電小於鋁電解電容
應用:在要求高的電路中代替鋁電解電容
名稱:空氣介質可變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00--1500p
主要特點:損耗小,效率高;可根據要求製成直線式、直線波長式、直線頻率式及對數式等
應用:電子儀器,廣播電視設備等
名稱:薄膜介質可變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5--550p
主要特點:體積小,重量輕;損耗比空氣介質的大
應用:通訊,廣播接收機等
名稱:薄膜介質微調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1--29p
主要特點:損耗較大,體積小
應用:收錄機,電子儀器等電路作電路補償
名稱:陶瓷介質微調電容器
符號:
可變電容量:0.3--22p
主要特點:損耗較小,體積較小
應用:精密調諧的高頻振盪迴路
名稱:獨石電容
容量范圍:0.5PF--1ΜF
耐壓:二倍額定電壓。
應用范圍:廣泛應用於電子精密儀器。各種小型電子設備作諧振、耦合、濾波、旁路。
獨石電容的特點:電容量大、體積小、可靠性高、電容量穩定,耐高溫耐濕性好等。
最大的缺點是溫度系數很高,做振盪器的穩漂讓人受不了,我們做的一個555振盪器,電容剛好在7805旁邊,開機後,用示波器看頻率,眼看著就慢慢變化,後來換成滌綸電容就好多了。
就溫漂而言:獨石為正溫糸數+130左右,CBB為負溫系數-230,用適當比例並聯使用,可使溫漂降到很小。
就價格而言:鉭、鈮電容最貴,獨石、CBB較便宜,瓷片最低,但有種高頻零溫漂黑點瓷片稍貴,雲母電容Q值較高,也稍貴。
裡面說獨石又叫多層瓷介電容,分兩種類型,1型性能挺好,但容量小,一般小於0。2U,另一種叫II型,容量大,但性能一般。 [編輯本段]電容的應用 很多電子產品中,電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電子元器件,它在電子設備中充當整流器的平滑濾波、電源和退耦、交流信號的旁路、交直流電路的交流耦合等。由於電容器的類型和結構種類比較多,因此,使用者不僅需要了解各類電容器的性能指標和一般特性,而且還必須了解在給定用途下各種元件的優缺點、機械或環境的限制條件等。下文介紹電容器的主要參數及應用,可供讀者選擇電容器種類時用。
1、標稱電容量(CR):電容器產品標出的電容量值。
雲母和陶瓷介質電容器的電容量較低(大約在5000pF以下);紙、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質形式的電容量居中(大約在0005μF10μF);通常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較大。這是一個粗略的分類法。
2、類別溫度范圍:電容器設計所確定的能連續工作的環境溫度范圍,該范圍取決於它相應類別的溫度極限值,如上限類別溫度、下限類別溫度、額定溫度(可以連續施加額定電壓的最高環境溫度)等。
3、額定電壓(UR):在下限類別溫度和額定溫度之間的任一溫度下,可以連續施加在電容器上的最大直流電壓或最大交流電壓的有效值或脈沖電壓的峰值。
電容器應用在高壓場合時,必須注意電暈的影響。電暈是由於在介質/電極層之間存在空隙而產生的,它除了可以產生損壞設備的寄生信號外,還會導致電容器介質擊穿。在交流或脈動條件下,電暈特別容易發生。對於所有的電容器,在使用中應保證直流電壓與交流峰值電壓之和不的超過直流電壓額定值。
4、損耗角正切(tanδ):在規定頻率的正弦電壓下,電容器的損耗功率除以電容器的無功功率。
這里需要解釋一下,在實際應用中,電容器並不是一個純電容,其內部還有等效電阻,它的簡化等效電路如下圖所示。圖中C為電容器的實際電容量,Rs是電容器的串聯等效電阻,Rp是介質的絕緣電阻,Ro是介質的吸收等效電阻。對於電子設備來說,要求Rs愈小愈好,也就是說要求損耗功率小,其與電容的功率的夾角δ要小。
這個關系用下式來表達: tanδ=Rs/Xc=2πf×c×Rs 因此,在應用當中應注意選擇這個參數,避免自身發熱過大,以減少設備的失效性。
5、電容器的溫度特性:通常是以20℃基準溫度的電容量與有關溫度的電容量的百分比表示。
補充: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如C13表示編號為13的電容)。電容是由兩片金屬膜緊靠,中間用絕緣材料隔開而組成的元件。電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電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貯存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量有關。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號的頻率,C表示電容容量)電話機中常用電容的種類有電解電容、瓷片電容、貼片電容、獨石電容、鉭電容和滌綸電容等。
2、識別方法:電容的識別方法與電阻的識別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標法、色標法和數標法3種。電容的基本單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單位還有:毫法(mF)、微法(μF)/mju:/、納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00毫法(mF),1毫法=1000微法(μF),1微法=1000納法(nF),1納法=1000皮法(pF)
容量大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直接標明,如10 μF/16V
容量小的電容其容量值在電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數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 μF 1P2=1.2PF 1n=1000PF
數字表示法:三位數字的表示法也稱電容量的數碼表示法。三位數字的前兩位數字為標稱容量的有效數宇,第三位數宇表示有效數字後面零的個數,它們的單位都是pF。
如:102表示標稱容量為1000pF。
221表示標稱容量為220pF。
224表示標稱容量為22x10(4)pF。
在這種表示法中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第三位數字用"9"表示時,是用有效數宇乘上10-1來表示容量大小。
如:229表示標稱容量為22x(10-1)pF=2.2pF。
允許誤差 ±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電容為104J表示容量為0.1 μF、誤差為±5%。
3使用壽命:電容器的使用壽命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主要原因是溫度加速化學反應而使介質隨時間退化。
4絕緣電阻:由於溫升引起電子活動增加,因此溫度升高將使絕緣電阻降低。
電容器包括固定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兩大類,其中固定電容器又可根據所使用的介質材料分為雲母電容器、陶瓷電容器、紙/塑料薄膜電容器、電解電容器和玻璃釉電容器等;可變電容器也可以是玻璃、空氣或陶瓷介質結構。以下附表列出了常見電容器的字母符號。
電容分類:
a.電解電容
b.固態電容
c.陶瓷電容
d.鉭電解電容
e.雲母電容
f.玻璃釉電容
g.聚苯乙烯電容
h.玻璃膜電容
i.合金電解電容
j.絛綸電容
k.聚丙烯電容
l.泥電解
m有極性有機薄膜電容
n.鋁電解電容
5.電容的基本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 [編輯本段]電容一般的選用 低頻中使用的范圍較寬,如可以使用高頻特性比較差的;但是在高頻電路中就有了很大的限制了,一旦選擇不當會影響電路的整體工作狀態;
一般的電源里用的有電解電容、和瓷片電容、但是在高頻中就要使用雲母等價格較貴的電容,就不可以使用絛綸的電容,和電解的電容,因為它們在高頻情況下會形成電感,以致影響電路的工作精度。 [編輯本段]電容器標稱電容值 E24 E12 E6 E24 E12 E6
1.0 1.0 1.0 3.3 3.3 3.3
1.1 3.6
1.2 1.2 3.9 3.9
1.3 4.3
1.5 1.5 1.5 4.7 4.7 4.7
1.6 5.1
1.8 1.8 5.6 5.6
2.0 6.2
2.2 2.2 2.2 6.8 6.8 6.8
2.4 7.5
2.7 2.7 8.2 8.2
3.0 9.1
註:用表中數值再乘以10n來表示電容器標稱電容量,n為正或負整數。
主要參數的意義:標稱容量以及允許偏差:目前我國採用的固定式標稱容量系列是:E24,E12,E6系列。他們分別使用的允許偏差是+-5% +-10% +-20%。 [編輯本段]電容器主要特性參數 1、標稱電容量和允許偏差
標稱電容量是標志在電容器上的電容量。
電容器實際電容量與標稱電容量的偏差稱誤差,在允許的偏差范圍稱精度。
精度等級與允許誤差對應關系:00(01)-±1%、0(02)-±2%、Ⅰ-±5%、Ⅱ-±10%、Ⅲ-±20%、 Ⅳ-(+20%-10%)、Ⅴ-(+50%-20%)、Ⅵ-(+50%-30%)
一般電容器常用Ⅰ、Ⅱ、Ⅲ級,電解電容器用Ⅳ、Ⅴ、Ⅵ級,根據用途選取。
2、額定電壓

在最低環境溫度和額定環境溫度下可連續加在電容器的最高直流電壓有效值,一般直接標注在電容器外殼上,如果工作電壓超過電容器的耐壓,電容器擊穿,造成不可修復的永久損壞。
3、絕緣電阻

直流電壓加在電容上,並產生漏電電流,兩者之比稱為絕緣電阻.
當電容較小時,主要取決於電容的表面狀態,容量〉0.1uf時,主要取決於介質的性能,絕緣電阻越大越好。
電容的時間常數:為恰當的評價大容量電容的絕緣情況而引入了時間常數,他等於電容的絕緣電阻與容量的乘積。
4、損耗

電容在電場作用下,在單位時間內因發熱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損耗。各類電容都規定了其在某頻率范圍內的損耗允許值,電容的損耗主要由介質損耗,電導損耗和電容所有金屬部分的電阻所引起的。
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電容器的損耗以漏導損耗的形式存在,一般較小,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電容的損耗不僅與漏導有關,而且與周期性的極化建立過程有關。
5、頻率特性

隨著頻率的上升,一般電容器的電容量呈現下降的規律。 [編輯本段]電容的潛在危險及安全性 在電容充電後關閉電源,電容內的電荷仍可能儲存很長的一段時間。此電荷足以產生電擊,或是破壞相連結的儀器。一個拋棄式相機閃光模組由1.5V AA 干電池充電,看似安全,但其中的電容可能會充電到300V,300V 的電壓產生的電擊會使人非常疼痛,甚至可能致命。
許多電容的等效串聯電阻 (ESR) 低,因此在短路時會產生大電流。在維修具有大電容的設備之前,需確認電容已經放電完畢。為了安全上的考量,所有大電容在組裝前需要放電。若是放在基板上的電容器,可以在電容器旁並聯一泄放電阻 (bleeder resistor)。在正常使用的,泄放電阻的漏電流小,不會影響其他電路。而在斷電時,泄放電阻可提供電容放電的路徑。高壓的大電容在儲存時需將其端子短路,以確保其儲存電荷均已放電,因為若在安裝電容時,若電容突然放電,產生的電壓可能會造成危險。
大型老式的油浸電容器中含有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因此丟棄時需妥善處理,若未妥善處理,多氯聯苯會進入地下水中,進而污染飲用水。多氯聯苯是致癌物質,微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影響。若電容器的體積大,其危險性更大,需要格外小心。新的電子零件中已不含多氯聯苯。
高電壓電容潛在的危險

在高電壓和強電流下工作的電容有著超出一般的危險。
高電壓電容在超出其標稱電壓下工作時有可能發生災難性的損壞。絕緣材料的故障可能會導致在充滿油(通常這些油起隔絕空氣的作用)的小單元產生電弧致使絕緣液體蒸發,引起電容凸出、破裂甚至爆炸,而爆炸會將易燃的油弄的到處都是、起火、損壞附近的設備。硬包裝的圓柱狀玻璃或塑料電容比起通常長方體包裝的電容更容易炸裂,而後者不容易在高壓下裂開。
被用在射頻電路中和長期在強電流環境工作的電容會過熱,特別是電容中心的捲筒。即使外部環境溫度較低,但這些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集聚在內部可能會迅速導致內部高熱從而導致電容損壞。
在高能環境下工作的電容組,如果其中一個出現故障,使電流突然切斷,其他電容中儲存的能量會湧向出故障的電容,這就即有可能出現猛烈的爆炸。
高電壓真空電容即使在正確的使用時也會發出一定的X射線。適當的密封、熔融(fusing)和預防性的維護會幫助減少這些潛在的危險。

Ⅷ 電容器怎麼儲存電子的

電容器接上電源後,電源里的電子只要很少想電容移動,因為電子在導體中的移動速度很慢,只有幾毫米每秒。
電容器不能儲存電子。電容器接上電源後,電源對電容施加一個電場,這個電場也是一種電磁波。當電容受到電場作用時,它內部兩極的電子在電場作用下開始發生同向移動,從而使電容表現出電場。它可以存儲一定電量。

Ⅸ 電容的作用是什麼

根據電容的種類不同,電容的作用不同: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

2、去耦

去耦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互間的耦合干擾,在電路中進一步減小電源與參考地之間的高頻干擾阻抗。

3、濾波

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的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沖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4、儲能

儲能型電容器通過整流器收集電荷,並將存儲的能量通過變換器引線傳送至電源的輸出端。電壓額定值為40~450VDC、電容值在220~150 000μF 之間的鋁電解電容器是較為常用的。

用電容檔直接檢測

某些數字萬用表具有測量電容的功能,其量程分為2000p、20n、200n、2μ和20μ五檔。測量時可將已放電的電容兩引腳直接插入錶板上的Cx插孔,選取適當的量程後就可讀取顯示數據。

2000p檔,宜於測量小於2000pF的電容;20n檔,宜於測量2000pF至20nF之間的電容;200n檔,宜於測量20nF至200nF之間的電容;2μ檔,宜於測量200nF至2μF之間的電容;20μ檔,宜於測量2μF至20μF之間的電容。

經驗證明,有些型號的數字萬用表(例如DT890B+)在測量50pF以下的小容量電容器時誤差較大,測量20pF以下電容幾乎沒有參考價值。此時可採用串聯法測量小值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