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在1946年2月誕生的
1.為什麼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在1946年2月誕生的?
答:正所謂你為何在這個時間提出「為什麼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在1946年2月誕生的?」問題是一個道理。可能是馮·諾依曼當時變態選了這么個時間。
據說第一台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是:約翰·阿塔那索夫 美國佬挺能爭的啊。
2.為什麼要以物理器件變革作為劃分計算機時代的標志?
這個我還真就不知道!不好意思。
3.計算機與數學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答:數學是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但不是全部。
開個玩笑的說,可以算上是一種娶妻生子的關系,沒有數學就沒有計算機,如果沒有計算機和數學,你的老師就不會腦抽,沒有計算機和數學就不會有你這個問題。如果沒有你這個問題,我也不會有機會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4.1936-2009國內外有哪些重大的計算機事件(20個)
答: 1.熊貓燒香。
2.世界上第一天計算機誕生。
3.第二代計算機
4.第三代計算機
5.第四代計算機
6.1642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採用與鍾表類似的齒輪傳動裝置,製成了最早的十進
制加法器。
7.1678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製成的計算機,進一步解決了十進制數的乘、除運
算。
8.1884年,巴貝奇設計了一種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機。這台分析機雖然已經描繪出
有關程序控制方式計算機的雛型,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而未能實現。
9.1938年,美籍保加利亞學者阿塔納索夫首先製成了電子計算機的運算部件。
10.1943年,英國外交部通信處製成了「巨人」電子計算機。這是一種專用的密碼
分析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應用。
11.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製成的大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12.1946年6月,馮·諾伊曼等人提出了更為完善的設計報告《電子計算機裝置邏輯
結構初探》。同年7~8月間,他們又在莫爾學院為美國和英國二十多個機構的專家
講授了專門課程《電子計算機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推動了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設
計與製造。
13.1949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實驗室率先製成電子離散時序自動計算機(EDSAC)
14.美國於1950年製成了東部標准自動計算機(SFAC)
15.1958年和1959年,中國先後製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電子管計算機。
16.60年代中期,中國研製成功一批晶體管計算機,並配製了ALGOL等語言的編譯程序和其他系統軟體。
17.從1953年開始研究,到1958年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計算機
18.1940~1947年期間也相繼製成了繼電器計算機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
19.1964年,在集成電路計算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也進入了產品系列化的發展時期。半導體存儲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儲器的主存儲器地位,磁碟成了不可缺少的輔助存儲器,並且開始普遍採用虛擬存儲技術。隨著各種半導體只讀存儲器和可改寫的只讀存儲器的迅速發展,以及微程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計算機系統中開始出現固件子系統。
20.據說在去年微軟公司為了讓中國計算機用戶更新用vista系統,攻擊中國XP系統,使之XP系統癱瘓,並強行更換vista系統。
計算機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5.計算機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答:1.巨型化 2.微型化 3.網路化 4.智能化 5.3G ,VOIP,IPV6
6.國內外有名的計算機公司有哪些?
答:1.聯想集團
2.華碩
3.方正
4.大唐電信
5.中興通訊
6.億陽通信
7.中創信測
8.振華科技
9.清華同方
10.廣電電子
11.AMD公司
12.惠普
13.微軟
14.Cyrix
15.美國蘋果電腦公司
16.英特爾公司
17.三星公司
18.飛利浦公司
19.索尼公司
20.美國康柏電腦公司
7.國內外有名的IT人才有哪些?
答:1.Mitch Kapor
2.Bob Noyce
3.Bill Hewlett
4.Jack Smith
5.Sergey Brin
6.Steve Jobs
7.John Warnock
8.Gordon Moore
9.Dave Packard
10.Larry Page
11.Chestor Carlson
12.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斯坦福大學的網路)
13.Marc Ewing
14.李想
15.黃一孟
16.高燃
17.戴志康
18.姚劍軍
19.王晨昀
20.宋海波
哥們,大半夜的,我已經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很努力的回答你這些問題了。腰酸背痛啊!
B. ADC代表啥數字
晶元世界中的ADC,全稱是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模擬數字轉換器!它是連接模擬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說的文藝一點,是ADC為這兩個世界帶來了愛情。
從宏觀上看,自然界產生的信號,都是模擬信號,比如我們說話的聲音,我們看到的圖像,我們感受到的溫度等等。但是這些模擬信號都得最終放在數字領域進行處理,存儲或者傳輸,那如何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呢?對的,機智如你,我們需要一個轉換器,它就是晶元界的老牌貴族—ADC!
說它老牌,因為第一個ADC晶元是由IBM的M. Klein於1974年發明,到2019年,已經整整45年的歷史,它的基本架構、設計方法、原理已經非常之成熟!之所以稱它為貴族,是因為這玩意很高冷,技術含量很高,卡脖子中的戰斗雞。在ADC的技術和市場上,美帝企業如亞德諾(ADI),德州儀器(TI)等一騎絕塵!在全球市場份額上,其中ADI佔有率最高,約為58%,TI的佔有率約為25%。不幸的是,在不平等條約—《瓦森納協議》下,高性能的ADC晶元在美帝的出口管控之中,高端ADC晶元甚至完全禁運到中國。
什麼是高端ADC晶元呢?簡單來說,它是區別於消費電子市場的ADC晶元,主要應用在軍工、航空航天、有線無線通信、汽車、工業和醫療儀器(核磁共振、超聲)等對工藝、性能、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領域。
ADC的基本指標
ADC晶元主要看兩個基本指標,一個是速度—Speed,一個是精度—Resolution。顧名思義,速度代表著ADC可以轉換多大帶寬—Bandwidth的模擬信號,帶寬對應的就是模擬信號頻譜中的最大頻率。精度就是衡量轉換出來的數字信號與原來的模擬信號之前的差距。
ADC第一步操作是對模擬信號進行采樣,說到采樣,小麒要先引入一個20世紀資訊理論中偉大的香農-奈奎斯特采樣定理:為了不失真地恢復模擬信號,采樣頻率應該大於等於模擬信號帶寬的2倍。換句話說,如果ADC的采樣頻率是Fs(Hz),那麼它可以轉換的模擬信號帶寬至多是Fs/2(Hz)。對應采樣頻率為Fs(Hz)的ADC,它在時域里1秒中可以採集(1/Fs)點的信息。對於ADC的速度指標,我們通常用單位SPS(Sample Per Second)來表示,比如1MSPS代表著1M Samples Per Second,對應的ADC的采樣頻率就是1MHz,可以轉換的模擬信號帶寬至多是0.5MHz。
ADC第二步操作就是把采樣的模擬信號量化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代表的數值與模擬信號的真實數值之間的差距越小,代表著ADC的精度越高,我們通常用N-bit來表示精度,比如10-bit代表著數值之間的最大差距是1/(2^10)。精度越高的ADC,轉換出來的數字信號越接近於原來真實的模擬信號。
ADC的應用場景及性能要求
記住,ADC晶元的速度和精度指標是相互折中,此消彼長的。對應於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測量儀器、醫療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有線/無線通信等,對ADC晶元的速度和精度都有著不盡相同的要求。在這里,小麒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做一下小小的總結。
1. 超低的信號帶寬:轉換頻率很低,時間上變化很慢的信號,如應用於高精度的體重計,溫度計等測量儀器,ADC精度需求通常在20bit以上。
2. 低信號帶寬:轉換頻率低,帶寬100Hz或者更小的信號,如應用於生物信號的測量,精度在8bit-18bit左右。
3. 音頻帶寬:轉換人耳可以聽到的20Hz-20KHz的聲音信號,如應用於耳機,Hi-Fi上面,精度在8bit-18bit左右。
4. 視頻和圖像帶寬:在此,小夥伴們回想一下這些年電視畫面的變化,從小時候看的有雪花點的模擬電視到現代的高清數字電視裡面,圖像是越來越清晰了,ADC的性能需求也是越來越高了。模擬電視裡面的ADC大概需要20MSPS,8bit的ADC,而現代的高清數字電視則需要80MSPS,12bit-14bit左右ADC。ADC在成像中應用除了電視,相機等消費類電子,也包括醫療電子、如X射線、超聲波、核磁共振等。
5. 通信帶寬:高大上的無線通信領域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手機終端,一個是基站。從3G到4G,再到目前火熱的5G通信,模擬信號帶寬要求越來越大,但轉換精度要求基本保持不變,顯然易見,這兩個部分對於ADC晶元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5G通信下,手機終端需要160+MSPS,12bit的ADC晶元,基站裡面需要250MSPS-1GSPS,14-16bit的ADC晶元。
美帝管控下的ADC晶元
好了,介紹完ADC的基本指標和不同的應用需求,現在小麒就帶著各位看官大大看看哪些指標的ADC晶元在美帝出口的管控之中。點擊進入美國商務部旗下安全工業署的網站:
https://www.bis.doc.gov/index.php/regulations/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s-ear
我們可以看到9大類的商品管控名單,妥妥地都是硬核高科技領域,好吧,樂觀向上的我,不得不承認,這是給中國的科研事業指引道路。
在對應的電子類的名單中,我們就可以找到ADC晶元的相關描述,指標總結如下,
從美帝管控的ADC晶元指標中,我們可以看出高速ADC目前有著相當高的技術壁壘。這些高速ADC晶元雖然每年出貨量不到10%,但卻創造了接近50% 的行業銷售額。隨著5G、汽車電子、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持續發展,預計到2022年,全球ADC晶元市場規模接近750億美金。
而對於中國公司來說,想獨立研發出上述性能指標的ADC晶元,沒有數十年的長期積累和持續投入,基本都是在劃水!
中國ADC哪家強?
目前中國有哪些公司以及科研院所有研發上述規格的ADC晶元的能力呢?小麒好好地搜集了一番,但實在受制於有限的網路信息,小小總結如下,給各位看官大大做個參考:
1. 華為海思:作為國內晶元龍頭企業,首先還是要聊一下華為海思。菊廠在今年發布了海思研發的5G終端的巴龍5000和5G基站的天罡系列, 這些用於5G的基帶SOC晶元毋庸置疑都需要高速ADC轉換接收到的射頻信號。雖然海思關於ADC的研發相當神秘,網上並沒有什麼信息,但從海思發布的5G基帶晶元以及ADC人才招聘上面,小麒我大膽推測海思已具有很強的高速ADC研發能力,並且極有可能已經做到自給自足,假以時日,或許還會對外銷售呢。
2. 蘇州雲芯微電子:在ADI工作數十年的海歸博士,於2010年創立的公司,2016年被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收購。該公司靠著高性能ADC研發起步,應用於通信,雷達市場。ADC產品速度在65MSPS-250MSPS,精度在12bit-16bit之間。其中65-125MSPS,16bit 和250MSPS,14bit的產品規格達到美帝出口管控的規格。
3. 蘇州迅芯微電子:成立於2013年,背景略顯神秘,該公司主攻超高速ADC,ADC產品速度在2GSPS,10GSPS,30GSPS,精度在6bit-8bit之間。其中2GSPS,8bit和10GSPS, 10bit 都屬於美帝出口管控的規格之中。
4. 北京時代民芯:於2005年,為航天微電子資源而成立的公司,現為航天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出售的高速ADC晶元有兩款,一款是精度8bit,速度800MSPS,另外一款是精度8bit,速度1.3GSPS。小麒仔細地看了這兩款產品,二者結構基本一致,因為前者具有抗輻射的功能,所以速度相比於後者有所犧牲。非常有趣的是,後者的規格又剛好卡在美帝管控的ADC晶元性能上面。
5. 中電集團24所:坐落於美麗的江城重慶,是我國唯一的模擬集成電路專業研究所,是我國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主要產品有:ADC/DAC轉換器、高性能放大器、射頻集成電路、驅動器、電源以及汽車電子等,並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衛星定位、雷達導航、自動控制、汽車和通訊等領域。小麒我很早就聽說24所的ADC玩的蠻好的,跑去看一下它的產品中心,ADC這條線的產品相比於上面幾個公司確實豐富不少,明面上一共展示了16款產品,精度覆蓋8bit-16bit。非常有趣的是,可能鑒於科研所的背景,網上幾乎沒有展示任何一款產品對應的速度,只是簡單描述了下產品的應用領域。但從應用領域上,小麒已經深深地感受到24所低調強大的ADC實力。
以上幾家公司就是目前中國ADC實力的強力代表,數量上著實不多,當然,鑒於小麒有限的能力以及ADC的高度敏感性,一些低調或者有著軍工背景的公司就沒法在網上發掘了,期待各位看官大大的後續補充。
雖然信息有限,但是還是看的出來中國公司的ADC產品線很不完整,尤其是民營創業公司只專注於做幾款ADC。原因也很明顯,ADC技術壁壘太高,持續研發耗時耗力耗錢,市場競爭激烈,創業公司可以靠初始團隊熟悉的ADC起步,但ADC一條路走到底並不現實,靠著ADC拿到第一桶金,轉而做一些技術難度低的產品,不失為是一種明智之舉!
為祖國做ADC的情懷,放在資本主義市場並不好用,沒有麵包,哪有情懷?畢竟,創業公司怎樣活著才是王道。
相反,不差錢的中電集團24所更適合為情懷而奮斗,持續地研發投入也帶給了24所領先於全國的ADC實力。
對比美帝兩大巨頭ADI和TI的網站,從高精度ADC到高速度ADC應有盡有,查找非常方便,技術文檔描述非常詳盡,購物(晶元)體驗完全不遜於國內某寶。
這就是目前的巨大差距!如何打破美帝的壟斷,怎麼玩好ADC?中興華為事件一次次地激發國人的民族情緒。但在如今浮躁的社會,靠情懷來支撐造芯夢,然並卵!
如何玩好ADC?
如何玩好ADC?想彎道超車美帝公司,不存在的,為什麼呢?因為別人都在直行啊!變道超車才有可能!
1. 國家隊引領,資金支持:
玩晶元燒錢,這是業內公認的事實。
2014年前,中國晶元市場完全效仿歐美國家,自由競爭,結果顯而易見,晶元發展嚴重滯後。因為晶元研發高投入,高風險,社會資本大部分都在隔岸觀芯,精力都放在分分鍾就可以出只獨角獸的互聯網上面,500萬投個APP創業已然有模有樣,但要拿去投晶元公司,可能晶元影子都看不到。
2014年,中國晶元發展迎來歷史性轉折點—國家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國家隊開始主導投資,政府和市場雙管齊下,推動晶元發展。
對於有心玩好ADC的初創公司,投資人要耐心孵化,當地政府要給予強勁的資金和補貼支持,讓團隊能夠耐心克服技術難關,玩好ADC。
2. 科創板,並購重組,互通有無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一騎絕塵的ADI和TI也是通過不停地收購其它的公司,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進一步地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目光回到國內,除了海思這種大廠,國內有研發ADC能力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專注在自己熟悉的小領域,做幾款類型的ADC,沒有持續研發的想法。直接原因當然是,沒有足夠的錢,市場競爭殘酷!但對於任何一家科技企業來說,研發投入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研發投入的多少某種程度上會決定一個科技企業的高度。
今年科創板的問世給科技公司帶來了希望,相比於傳統的A股,科技公司上市難度大大降低,有了資本的注入,科技公司將更加有動力和實力去做持續地研發。
另一方面,各自為戰,相互消耗,並不有利於晶元公司的擴大發展,如果在上市前後,投資人可以撮合兩家ADC公司並購重組,強強聯合,互通有無,1加1是大於2的,才能更好地玩轉ADC。
3. 國內整機系統開放,嘗試國產化替代
世界工廠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通信供應商華為中興打敗了歐洲之流,手機品牌華為,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等在國內和國外市場也都各領風騷。
但隨著美帝對中興華為的制裁,看似光鮮亮麗的整機產業,衣服被扒的一干二凈!大部分整機系統在高端晶元上,幾乎沒有自主產權,完全依靠進口。
痛定思痛,國產晶元代替進口晶元,已成必然趨勢。幸運的是,國內的整機系統已經嘗試著開放,慢慢地孕育還在襁褓中的國產晶元,雖然起步艱難,困難重重,但這至少給國內晶元公司打了一針強心劑。
通信基站的信號鏈、國產的大型醫療器械、國產的示波器等測試儀器都需要高性能的ADC晶元,華為海思,毋庸置疑,一直在做ADC自主研發,慢慢地去美國化。國產醫療器械公司等整機公司可能沒有晶元自主研發的能力,但一步一步地嘗試使用國產ADC,陪著它們一起試錯,中國ADC產業才有機會發展。
4. 人才培養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指出,到2020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規模72萬人左右,而我國現有人才存量僅有40萬人,人才缺口將達32萬人。
中國晶元領域人才不足,人員短缺,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中國優秀的大學生首選都是金融和互聯網業行業,原因很簡單,賺的多。清北復交頂級名校畢業的學生,哪怕本科專業是晶元領域,很多也會積極轉行金融或者從事互聯網。
曾經年少無知的我,心中一直困惑,既然晶元對於中國這么重要,那為啥從業人員的工資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玩晶元苦逼,同樣都是996,干不過高大上的金融我們認了,畢竟人家是直接玩錢,但是和同樣走技術路線的互聯網同胞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不服啊。
Too YOUNG, Too SIMPLE。
現在是明白了,這一切都取決於市場。
聽過清華大學王志華教授的講座,才了解到整個中國的市場模型,其實是一個倒三角,半導體產業雖然貴為高科技經濟的基石,但產值是有限的。相反,BAT等軟體公司帶來的無限增值服務卻占據著倒三角的頂端,公司產值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工資自然會變高。
另外,半導體產業技術壁壘高,歐美日韓公司有著絕對霸主地位,占據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絕大部分產值。在半導體行業,有這樣一個說法,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基本沒有存在感。
歐美公司大口吃肉大口喝湯,而目前絕大部分中國公司只能小口喝喝涮鍋水,公司營收體量小,相關從業人員的工資自然不會太高,畢竟我們沒有核心技術。
現實很殘酷,但是所幸,情況已經越來越好。
經歷了中興,華為事件的沖擊,國家是越來越重視晶元,晶元領域的工資迎來了一波漲幅,地方政府也給予晶元從業人員不少的福利和優惠,科創板的問世更是帶給了晶元從業人員更多的資本激勵。
相信,明天會更好!
最後,我們再來談一下人才儲備,高校是人才最大的輸出口,目前國內有培養微電子人才能力的學校基本結構是:"10+17+2"。
10: 10代表著國內目前有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這10所大學代表了目前內地在微電子方面最為強悍的高校。
17: 17代表著目前正在籌備建設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高校,大部分都是985高校,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211的幾所大學如合肥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在微電子方面也展現著不俗的實力,今年深圳新貴南方科技大學也成功加入聯盟。
2:2代表著港澳的2所高校,香港科技大學和澳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作為頂級工科名校,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有著絕對的硬實力,師資力量也是無比強大,基本上都是早年畢業於美國的頂尖名校,堪稱大中華第一。
澳門大學這些年微電子發展非常迅猛,早期師資依靠本土培養,中期吸引了不少外校的青年才俊加盟,從2011年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後,就一路開掛到現在,在有著晶元奧林匹克美譽的頂級峰會ISSCC上,每年都刷新論文記錄,在國內外大放異彩,已然成為大中華區最閃耀的明星。今年,依託於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這些年的輝煌成果,澳門大學微電子研究院成立,擴大招生,進一步加強微電子人才培養。
相信在10個微電子老牌明星,17個蓄勢待發的微電子新星以及2個港澳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微電子人才,ADC方向的人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為各大高校插播一段免費廣告,高考考研有心報考微電子專業的熱血青年,請認准 "10+17+2"。
尾巴
寫到這,其實不難發現,中國ADC晶元與國外的巨大差距只是中國高端晶元遠遠落後於國外的一個縮影,如何玩好ADC?如何玩好晶元?
國家政策,市場,資本,人才缺一不可。
中興華為事件讓我們清醒的認識了自身,雖然打擊巨大,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二十年過後回過頭來看,這必然是中國晶元行業浴火重生的轉折點。
毛主席說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但東方雄獅從來不怕紙老虎!
讀到這的,都是真愛,感謝各位看官大大,小麒只是一枚即將畢業的ADC領域的博士,在這里一本正經地胡說了一下,經歷有限,認知也有限,說的不太對的地方,望各位看官大大理解,期待交流和指正!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C. 中國股市軍工板塊有哪些股票
2021年最全軍工板塊 個股名單詳解
軍工板塊個股詳細解析!
按市值(100W起)大小排列,百分比是連續五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數值。
軍工元器件:
1. 立訊精密:19.2%我國最大的連接器製造廠商,電子製造,權重股, 一線藍籌
2. 京東方A:3.8%,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光學光電子,權重股, 一線藍籌
3. 藍思科技:11.4%,掌握了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生產的核心技術和工藝,電子製造,權重股, 一線藍籌
4. TCL科技:9.8%,主營半導體顯示技術及材料,"全球消費類電子領先品牌TOP10",光學光電子,二線藍籌
5. 歌爾股份:12.2%,電聲器件的知名製造商,一流的聲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電子製造,二線藍籌
6. 中航光電:18%,國內最大的軍用光電連接器製造企業,航天裝備,二線藍籌
7. 三環集團:19.2%,掌握了電子陶瓷類電子元件的核心技術,元件Ⅱ,二線藍籌
8. 紫光國微:10.2%,國內領先的智能安全晶元、特種集成電路、存儲器晶元研製企業,半導體,二線藍籌
9. 卓勝微:76.4%,業界率先基於RFCMOS工藝實現了射頻低雜訊放大器產品化的企業之一,半導體
10. 匯頂科技:35.2%,全球安卓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指紋晶元供應商,半導體,二線藍籌
11. 視源股份:46.6%,全球領先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供應商和國內領先的交互智能平板供應商,光學光電子,二線藍籌
12. 深南電路:21.2%,中國印製電路板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封裝基板領域的先行者,元件Ⅱ,二線藍籌,白馬股
13. 生益科技:16.8%,生產印製線路板、覆銅板、粘結片的領先企業,元件Ⅱ,三線藍籌
14. 聖邦股份:23.6%,專注於模擬晶元設計,產品覆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的半導體企業,半導體
15. 環旭電子:12.8%,為國內外一流的品牌廠商提供電子產品的設計製造服務,電子製造,三線藍籌
16. 欣旺達:18.2%,國內領先的消費類鋰電池模組製造商,電子製造
17. 振華科技:5.4%,新型電子元器件和移動通信終端製造商,元件Ⅱ
18. 東山精密:6.6%,我國最大的專業從事精密鈑金結構件工藝設計、製造服務企業,元件Ⅱ,三線藍籌
19. 盈趣科技:50.8%,自主研發了UMS系統及智能製造生產體系,電子製造
20. 火炬電子:12.6%,專業從事陶瓷電容器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支持的企業,航天裝備
21. 滬電股份:10.4%,國內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PCB製造商之一,元件Ⅱ,三線藍籌
22. 深天馬A:4.8%,國內規模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及模塊製造商之一,光電光電子
23. 歐菲光:5.8%,國內領先的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製造商,光學光電子,三線藍籌
24. 風華高科:7.4%,國內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及電子信息基礎產品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元件Ⅱ
25. 順絡電子:11.4%,國內最大片式壓敏電阻生產商,元件Ⅱ
26. 航天電器:13.4%,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電子元器件骨幹企業之一,航天裝備
27. 法拉電子:19%,全國最大的薄膜電容器製造廠商,元件Ⅱ
28. 領益智造:8.4%,新型電子元器件、手機及電腦配件行業中保持著較大的領先優勢,電子製造,二線藍籌
29. 橫店東磁:12.8%,永磁鐵氧體和軟磁鐵氧體的產量居全國第一,金屬非金屬新材料
30. 航天彩虹:5.8%,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公司,核心產品有:彩虹系列軍用無人機,航空裝備
31. 景旺電子:26.2%,主營印製電路板,是國內少數產品類型覆蓋RPCB、FPC和MPCB的廠商,元件Ⅱ
32. 鴻遠電子:18.2%,多層瓷介電容器(MLCC)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生產高新技術企業,航天裝備
33. 長盈精密:10.4%,國內領先的精密電子零組件製造公司,電子製造
34. 鵬鼎控股:15.6%,全球少數同時具備PCB產品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能力的廠商之一,元件Ⅱ,二線藍籌
35. 長信科技:12.6%,國內重要的平板顯示關鍵基礎材料生產基地,光學光電子
36. 和而泰:13.4%,國內智能控制器行業具有領導地位的龍頭企業,電子製造
37. 彩虹股份:負,國內領先的液晶基板玻璃、液晶面板製造商,光學光電子
38. 創世紀:負,國內金屬CNC領域龍頭,電子製造
39. 勝宏科技:14.8%,全球印製電路板製造百強企業,元件Ⅱ
40. 銳科激光:34%,國產光纖激光器的龍頭企業,激光行業的知名企業,其他電子
41. 宏達電子:20.4%,國內軍用鉭電容器生產領域的龍頭企業,元件Ⅱ
42. 水晶光電:10.8%,國內光學光電子產業領跑者,光學光電子
43. 景嘉微:14.6%,軍用級圖形顯控、小型專用化雷達的核心模塊及系統產品供應商,航天裝備
44.潔美科技:18.8%,電子元器件使用及製程所需耗材行業領導者,電子製造
45.南大廣電:3.3%,MO源產業化生產的企業,半導體
46.興森科技:8.6%,國內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樣板生產商,元件Ⅱ
47. 天華超凈:6.2%,國內外知名半導體、存儲、新型顯示、通訊的核心供應商,其他電子
軍工板塊個股詳細解析!
軍工船舶
1. 中國重工:負,研發生產體系最完整、產品門類最齊全的船舶配套設備製造企業,船舶製造,績差股
2. 中國船舶: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民用船舶製造企業,船舶製作
3.中船防務:負,大型綜合性海洋與防務裝備企業集團,船舶製造
軍工板塊個股詳細解析!
軍工航空
1. 航發動力:5.2%,國內領先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航空裝備,權重股, 一線藍籌
2. 中航沈飛:負,大型現代化飛機製造企業,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的主要研製基地,航空裝備,二線藍籌
3. 中航西飛:3.2%,我國軍民用大中型飛機整機及航空零部件的研製企業,航空裝備,二線藍籌
4. 中航高科:7%,航空復合材料原材料技術和產業規模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航空裝備
5. 中國衛星:7.8%,專注於宇航製造與衛星應用兩大主業的企業集團,航天裝備,三線藍籌
6. 中航電子:8%,航空機載電子設備領域的領先企業,航空裝備
7. 中直股份:6.8%,國內直升機製造業的骨幹企業,航空裝備
8. 洪都航空:1.4%,公司的教練機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航空裝備
9. 航發控制:4.4%,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製技術和能力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航空裝備
10. 航天電子:4.8%,從事航天電子測控、航天電子對抗、航天制導的高科技公司,航天裝備
11. 中航重機:3.6%,中國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高壓柱塞液壓泵/馬達研製企業,航天裝備
軍工產業鏈上游
1,電容器:鴻遠電子,火炬電子,宏達電子,振華科技
2,連接器:中航光電,航天電器;
3,碳纖維:光威復材,中簡科技,中航高科
4,鈦合金:寶鈦股份,西部超導,西部材料
5,高溫合金:鋼研高納,ST撫鋼,
6,石英材料:菲利華
二,中游
1,集成電路:紫光國微,景嘉微,振芯科技,高德紅外,睿創微納,大立科技,亞光科技,和而泰
2,發動機配套:應流股份,航發控制發科技,航發科技
3,零部件加工:利君股份,華伍股份,上海滬工,中航重機,西菱動力,派克新材,愛樂達
三,下游
1,飛機:中航沈飛,中航西飛,中直股份,洪都航空,航天彩虹;
2,導彈:高德紅外,宏大爆破
3,發動機整機:航發動力;
4,衛星:中國衛星,中國衛通
5,坦克:內蒙一機,中兵紅箭
6,船舶:中國海防,中國船舶,中國重工
7,通信設備:上海瀚訊,海格通信,七一二
D. 全球10大晶元設計企業,中國哪些企業榜上有名
晶元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一部分。是由大量晶元體組成的,是當代社會科技上最偉大的一項發明。
觀點:該公司是IGBT里邊的龍頭股,目前,該公司的IGBT是我國產品線最集全的供應商,其次,公司的產品未來將會走向替代國產的趨勢,而且加上晶元被市場炒作時,該公司是最有希望受到青睞的一個企業。
上海貝嶺:電子晶元的龍頭企業
國內智能電表領域品種最全的集成電路供應商,計量晶元在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統招市場的出貨量均排名第一。公司的當前經營模式是經過轉型而來的,具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當前,該公司始終跟隨電子市場的趨勢,使得公司的電子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公司的電子產品在未來的估值價值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觀點:該公司是電子晶元的龍頭企業,其次,該公司與一些知名晶元廠商之間建立起來良好的戰略性關系,從而使得公司的營銷網路體系得到了完善。
北方華創: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
該公司是世界級半導體設備後備軍,目前,半導體相關領域產品是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而且公司的半導體產品的發展得益於5G的不斷推進和半導體需求的不斷增長,相信未來公司的業績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觀點:該公司是我國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其中半導體設備的營收佔66.67%左右,是該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業務和估值來源,其次,公司的部分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市場的壟斷,後期有望提升市場份額。
中芯國際:晶元圓代工龍頭企業
世界第三的晶元先進代工,該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等業務,目前該公司的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在世界上占據首位。其次,隨著晶元產業的不斷發展,對於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的需求將會呈現上漲的趨勢,這對於公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觀點:該公司是我國晶元圓代工龍頭企業,其次,公司旗下子公司在全球上擁有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元圓代工,是我國技術最先進和規模最大的國家。而且該公司在行業高景氣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長電科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
世界前三的先進晶元封裝,是我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主要的經營業務是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其次,公司在關鍵應用領域中擁有行業領先的半導體高端封裝技術優勢。
觀點:作為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的龍頭企業,該公司通過不斷的優化公司治理等,相信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將會與中芯國際協同發展的前景廣闊。
聖邦股份:模擬IC行業龍頭
中國模擬IC晶元設計龍頭,該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是模擬半導體設計,其次,由於該公司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因此通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公司在市場上搶佔先機,不斷拓展公司在市場上的份額。
觀點:該公司作為模擬IC行業龍頭,緊跟市場的發展趨勢,不斷拓展公司的業務,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其次,公司專注於模擬晶元的研究開發,使得公司在多個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條件。
中環股份:光伏矽片領域的龍頭
世界級大矽片潛力後備軍,其次該公司供應光伏新能源材料在世界上具有領先的地位,半導體矽片、半導體功率等是公司當前最重要的經營業務。在光伏新能源領域中,公司重視技術創新,不斷研發出新一代的電池技術,這對於該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觀點:該公司作為我國光伏矽片領域的龍頭,在半導體產業領域中,與優秀企業進行戰略性的配合,從而使自身的技術和質量控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目前公司在邏輯晶元和存儲晶元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未來公司的估值價值有望翻倍上漲。
TCL集團:顯示龍頭企業
世界前四的半導體顯示,其次,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為半導體技術以及材料。目前,公司把半導體顯示以及材料作為公司的核心主業,使得公司更加有優勢鞏固自身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觀點:作為顯示龍頭企業,公司在半導體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中進行一定的布局,目前布局的新賽道成效顯著,從而使得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得到成功的建造。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沿著電子產業鏈逆流而上,展望未來,公司的發展前景廣闊。
中微公司:半導體設備龍頭
該公司是世界級半導體設備的後備軍,當前,該公司主要在半導體設備行業中深究發展,其次,該公司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纍,而且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強大,未來增長可期。目前,由於數碼設備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泛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從而對公司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觀點:作為半導體設備龍頭,該公司的刻蝕設備空間巨大,其次隨技術的進步,諸多新興領域的市場規模將有望進一步擴大。
E. 晶元國產化概念股有哪些
晶元國產化相關概念股:
華微電子(8.86 +0.11%,買入):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設計研發、晶元製造、封裝測試、銷售等業務,功率半導體器件龍頭
長電科技(18.78 -1.26%,買入):封測絕對龍頭,攜手中芯國際(SMIC)及國家大基金,以7.8億美元收購新加坡星科金朋,形成「設計-製造-封測」國內最強IC產業聯盟
中穎電子(40.46 -0.74%,買入):在家電主控晶元、鋰電管理晶元和 AMOLED 顯屏驅動晶元方面技術積累深厚:AMOLED顯示驅動晶元是國內唯一取得了量產的供應商;家電類晶元產品是國內許多一線品牌大廠的主要供應商
全志科技(77.30 +0.05%,買入):國內領先的智能應用處理器SoC和智能模擬晶元設計廠商。主要產品為多核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智能電源管理晶元,在超高清視頻編解碼、低功耗、高集成度等方面技術領先
東軟載波(25.20 -0.08%,買入):國內領先的多種通信晶元製造商和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窄帶載波、寬頻載波和無線晶元技術及相關產品的企業。公司打造「晶元、軟體、終端、系統、信息服務」全產業鏈布局,在集成電路設計、智能電網、能源管理、智能家居、信息安全等領域已形成完整的產品線。
F. 電腦硬體屬於什麼產品,是IT產品嗎,有沒有一個精確點的分類!!
2001年對中國股市來說是個「政策年」、「監管年」、「辯論年」,也是大起大落充滿戲劇色彩的一年。證監會加強監管,違規事件不斷曝光。T族股票的退市機制也逐步建立完成並實施。政策出台覆蓋面廣、頻率高、影響大。隨著這些事件,中國股市也從6月14日的2245點開始下落,最低達到1339點,這是一個向理性回歸擠泡沫的過程,痛苦而悲壯。
在此過程中,許多曾風靡一時的高科技股成為先行跳水的對象,無論是因為造假事件,還是受行業不景氣影響,作為所謂高科技板塊主力的IT股已經在眾多股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使資本市場敬而遠之。股市是國民經濟的風向標,那麼將股市攪得人心惶惶的IT股,其真實的情況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些在擠泡沫過程中下跌幅度達90%以上的IT股能否真正反映我國IT業的現狀?如果能,以現有IT上市公司為代表的我國IT業基本現狀究竟如何?
懷著這樣的疑問,互聯網實驗室對國內IT上市公司的現狀進行深入詳細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以多年IT咨詢業專家的眼光對IT上市公司進行剖析和估量,為各類投資者、管理者和IT業專家提供參考。
在對IT上市公司2001年的總體狀況進行分析研究之前,互聯網實驗室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148家IT上市公司2001年報數據重新分類整理,將包括公司基本狀況、股本結構、十大股東情況、高管人員情況、員工學歷構成、員工職能構成、主營業務構成、控股子公司情況、募集與非募集資金使用情況、訴訟與仲裁情況、資產轉讓情況、重大關聯交易情況、重大合同履行情況、重大擔保事項、財務狀況等十幾個方面的數據製作成資料庫,並生成近百個變數,通過歸納整理,去除了大部分個性數據,選取其中一部份能夠代表IT上市公司分行業整體情況的共性指標進行分析,盡可能使本報告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IT上市公司基本現狀,並結合自身IT咨詢經驗對未來的中國IT產業及各子行業做出初步的預期和推測。
整理數據的同時,我們發現各公司年報披露的格式雖然相近,但其中的信息含量差異較大,導致某些數據缺失和不完整,從而無法進行完整全面地分析。因此,互聯網實驗室只能在數據可獲可用的基礎上,對中國IT上市公司的基本現狀進行描述。
研究IT上市公司之前,首先應該界定什麼是IT?哪些公司屬於IT公司?但是,對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國內國外都有無數的標准來定義。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介入IT這個新興熱門的行業。99年網路股較熱的時期,市面上流傳和媒體報道的網路概念股曾一度達到數百家。很多公司都忙著參股、控股與IT、互聯網題材相關的公司,惟恐失去資本市場的青睞。2001年網路股、IT概念風光不再,資本市場也一直倡導理性投資的理念,但媒體上仍然經常出現某些從事傳統主營的公司宣稱自己邁入IT行業的報道。
究竟這類公司能否納入我們的研究范圍?如何才能使我們研究的對象真正反映整體IT上市公司的水平?這是 在研究IT上市公司之初,我們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和困惑。
針對這些問題,互聯網實驗室通過對國內外大量不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的分析比較,並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經過反復論證,制定了一套既符合通用標准又符合國內實際和我們研究目的的分類標准。
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互聯網實驗室閱讀比較大量標准後,選取了其中的四個作為我們制定IT業分類標準的依據和基礎。這四個標准分別是《國際標准產業分類》、《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以上這些標准都是由國內外權威機構或業內資深投資公司制定發布的。下面分別就這四個標准中涉及到信息技術業的分類進行比較。
1.1 現行分類標准比較
1.1.1 國際分類標准
對於國民經濟中的行業分類,眾說紛紜。現今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兩個標准如下:
l 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此標準是由聯合國於1989年制定並審議通過,推薦各國政府進行國際間統計數據比較時使用的統計分類標准。此標准為各國提供了用於各種經濟活動分類比較的基本框架,使之成為國際間統計數據對比和交流的工具。以下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產業分類:
圖表1?1 國際標准產業分類摘錄
D類:製造業
30 辦公、會計和計算設備製造
31電子設備器械製造
32半導體、電視機、通訊設備製造
資料來源:國際標准產業分類
l 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Global In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摩根斯坦利和標准普爾公司於1999年聯合發布。摩根斯坦利和標准普爾都是美國資深的金融投資公司,而全球信息技術業最發達的地區也在美國,所以這兩家公司在99年公布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中》將信息技術業詳細進行了分類和劃分,是互聯網實驗室制定IT上市公司分類標准最重要的參考之一。以下是該標准中與信息技術業相關的行業分類:
圖表1?2 全球行業分類標准摘錄
門類 大類 中類 小類 說明
45 信息技術 4510軟體和服務 451010互聯網軟體和服務 45101010 互聯網軟體和服務 從事開發銷售互聯網軟體和/或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包括在線資料庫和互動式服務,互聯網地址注冊服務,資料庫建立和互聯網設計服務,不包括互聯網零售企業
451020 IT咨詢和服務 45102010 IT咨詢和服務 在數據處理服務和互聯網軟體&服務中未分類的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包括信息技術咨詢和信息管理服務
451030 軟體 45103010 應用軟體 為商業或消費市場設計、開發和生產專業應用軟體的公司,包括企業級、技術級和娛樂軟體。不包括生產系統或資料庫管理軟體的公司
45103020 系統軟體 從事開發生產系統和資料庫管理軟體的公司
4520技術硬體和設備 452010 通訊設備 45201010 網路設備 計算機網路設備產品製造商,包括區域網、廣域網和路由設備
45201020 電訊設備 電訊設備製造,包括電話,交換總機和交換機。不包括網路設備子類中的企業
452020 計算機&外圍設備 45202010 計算機硬體 個人電腦,伺服器,大型機和工作站製造商,包括自動提款機(ATM),不包括復印機、傳真機和相關產品
45202020 計算機存儲&外圍設備 電子計算機元件和外圍設備製造商,.包括數據存儲設備,主板,視頻,音頻卡,顯示器,鍵盤,列印機和其他外圍設備。不包括半導體設備
452030 電子設備和裝置 45203010電子設備和裝置 電子設備或元件生產和/或發行。包括電子分析、測試和測量工具,電子元器件,及其他未分類的連接裝置和設備
452040 辦公電子用品 45204010辦公電子用品 辦公電子設備的製造商,包括復印機和傳真機。
452050 半導體設備和產品 45205010半導體設備 半導體設備生產商
45205020半導體 半導體及相關產品生產
50電信服務 5010電信服務 501010 各種電信服務 50101010 數據轉換 主要通過高速寬頻或光纖網路提供通信和高密度數據傳輸服務
50101020綜合通信服務 主要固定通信網路運營商和同時提供無限和固網通信服務的公司
501020 無線通信服務 50102010無線通信服務 蜂窩電話或無線長途通訊服務提供商,包括呼叫服務
資料來源:全球行業分類標准
1.1.2 國內分類標准
l 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是國家統計局於94年公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並於2002年5月進行了修訂,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將於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起用。新標准中增加了「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這一門類,其中分為3個大類、10個中類和14個小類。由於目前資料有限,我們研究時依然採用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GB/T4754-94》,以下是此標准中與IT業有關的分類:
圖表1?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摘錄
信息化學品製造業 包括感光材料、磁記錄材料、電子材料、光纖維通訊用輔助材料等,如感光膠片、磁帶、磁碟、螢光粉、液晶材料等的生產。
傳輸設備製造業 包括載波設備、微波設備、無線設備、衛星通信設備等的製造。
交換設備製造業 包括長途電話交換設備、市內電話交換設備、數據交換設備、電報交換設備等的製造。
通信終端設備製造業
其他通信設備製造業
電子計算機整機製造業 包括大型、小型、微型各種電子計算機的製造,不包括電子計算器製造業。
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製造業 包括輸出、輸入、制圖、製表等各種外部設備、外圍介面設備等的製造。
電真空器件製造業 包括各種電子管的製造。
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製造業 包括各型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的製造,攝錄一體機的製造也包括在本類。
收音機、錄音機製造業 包括各種收音機、錄音機、音響機的製造。電唱機、擴音機的製造也包括在本類。
電子計算器製造業 包括袖珍電子計算器、台式計算器等的製造。
電子設備及通信設備修理業
通信設備修理業
電信業 包括經營電話、電報、移動通信、無線電尋呼、數據傳輸、圖文傳真、衛星通信等電訊業務和電信傳輸活動(如線務、微波總站系統單位等)。
軟體開發咨詢業 包括各種計算機軟體的開發及其咨詢活動。
數據處理業 包括各種數據的處理及製表活動。
資料庫服務業 包括資料庫開發、數據存儲、資料庫維護、網路服務、對外咨詢服務等。
計算機設備維護咨詢業 包括計算機主設備、外圍設備的維護、簡單修理以及對硬體的類型與配置和與之有關的軟體提供咨詢等活動。
資料來源: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
l 《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這是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實施的,其目的是為證券行業內的各有關單位、部門對上市公司分類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及其他相關工作,為上市公司行業分類進行指導,此標准規定了上市公司分類的原則、編碼方法、框架及其運行與維護制度。其中與信息技術業相關的分類如下:
圖表1?4 《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行業分類標准摘錄
G 信息技術業
G81 通信及相關設備製造業
G8101 通信設備製造業
G8110 雷達製造業
G8115 廣播電視設備製造業
G8120 通信設備修理業
G83 計算機及相關設備製造業
G8301 電子計算機製造業
G8310 計算機相關設備製造業
G8335 計算機修理業
G85 通信服務業
G8501 電信服務業
G8599 其他通信服務業
G87 計算機應用服務業
G8701 計算機軟體開發與咨詢
G8705 計算機網路開發、維護與咨詢
G8710 計算機設備維護咨詢業
G8799 其他計算機應用服務業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1.1.3 四個分類方法的比較
以上羅列的四種行業分類標准,是國內外權威機構經過反復研究實踐得來的,具有代表性和可用性,是我們研究IT業分類的基本參考框架。
互聯網實驗室在研究過程中對以上四個標准進行比較,發現聯合國在89年制定的標准中只含有傳統的IT製造業,而缺失了很多90年代以後新興的軟體、網路等行業的分類。而《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中對信息技術業都有專門的、較詳細、較全面的分類。
從總體上來看《全球行業分類標准》比較全面,它包括了其他標准中沒有的IT咨詢業,但是在我國IT咨詢目前的確還不能稱其為一個行業,實際研究過程中我們也未發現有類似的上市公司,這也說明後兩個標准,即《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更為切合我國國情。以下是對四個標準的比較:
圖表1-5 4個行業分類標準的比較
國際標准產業分類 全球行業分類標准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 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軟體 無 有 有 有
IT服務 無 有 部分有 部分有
通訊設備製造 有 有 有 有
計算機製造 無 有 有 有
計算機外圍設備製造 無 有 有 有
電子設備製造 有 有 有 無
半導體設備製造 有 有 無 無
電信服務 無 有 有 有
無線通信服務 無 有 無 無
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製造業 有 有 有 有
計算機網路開發、維護與咨詢 無 有 有 有
資料整理:互聯網實驗室
綜合以上四個分類方法的優劣,互聯網實驗室研究制定了IT行業分類標准。
1.2 互聯網實驗室IT行業分類標准
1.2.1 各行業分類
通過對以上四個分類標准深入研究分析,並結合實際研究需要,互聯網實驗室確定了IT上市公司分類標准。即將IT上市公司分為:
圖表1-6 IT各行業分類表
大類 小類 說明
IT增值服務類 軟體 為商業或消費市場設計、開發和生產專業應用軟體的公司,包括企業級、技術級和娛樂軟體。
IT服務貿易 提供系統集成,IT媒體服務,IT產品交易等
互聯網 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包括在線資料庫和互動式服務,互聯網地址注冊服務,資料庫建立和互聯網設計服務,互聯網零售企業。
IT製造類 電器製造 個人電腦,伺服器,大型機和工作站製造,各類信息家電製造
通信網路設備製造 計算機網路設備產品製造,電訊設備製造
電子元器件製造 電子元件生產或發行。
IT配件製造 包括數據存儲設備,主板,視頻,音頻卡,顯示器,鍵盤,列印機和其他外圍設備。
IT綜合類 IT綜合 從事多種以上行業的公司
IT概念類 IT概念 業務中包含以上行業,但其業務收入不佔總業務收入的主體的公司
資料來源:互聯網實驗室
說明:
1.由於當今家電信息化趨勢十分明顯,所以我們將電腦整機製造和家用電器製造合並稱為電器製造類。
2. IT綜合類、IT概念類公司的具體定義參見1.2.2 IT上市公司歸類標准。
此分類標準是專門針對我國IT行業制定的,在行業內部具有普遍通用性,且適應我國國情,可與現實狀況一一對應,最重要的一點是此分類標準是在IT產業鏈已經成型後制定的,所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從而使該標准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我們認為,這套分類方法無論是對我們現有的研究還是以後可能涉及到的研究范圍都能做到行業界定清晰,從而使研究有的放矢。
完成對IT業分類標准制定後,還需要制定一套歸類原則和標准,旨在當上市公司業務范圍涉及到多種IT業務時,將其劃入最恰當的類別。在制定歸類標準的時候,我們採用了各標准中常用的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作為標准,由於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國內IT上市公司,所以在制定歸類標准時,主要依據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並結合研究和實際需要進行一定調整,以便最恰如其分地表現國內IT上市公司現狀。
1.2.2 歸類方法
歸類原則和標准主要是依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上市公司分類指引》中對各類公司的歸類原則及方法制定的。
l 《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分類原則及方法:
原則: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准,所採用財務數據為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合並報表數據。
分類方法:
(1) 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
(2) 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如果某類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劃入此類業務相對應的行業類別;否則,將其劃為綜合類。
互聯網實驗室經過對此標準的調整,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歸類標准,力求做到客觀、公正、全面地反映IT上市公司實際情況。
l 原則: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歸類標准,所採用財務數據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網站上刊登的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2001年上市公司年報數據。
l 互聯網實驗室IT上市公司歸類標准:
(1) 當上市公司某類IT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
(2) 當上市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但如果某類IT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15%,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
(3) 如果上市公司經營業務多元化,無突出主營,但所有IT業務的營業收入相加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為IT綜合類;
(4) 如果上市公司經營業務多元化,無突出主營,所有IT業務的營業收入相加比重小於50%,但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高出15%,則將其劃為IT綜合類;
(5) 當上市公司業務中涉及IT業,但不滿足以上條件的,劃為IT概念類。
需要說明的是:
a) 上述歸類方法第二條中,將營業收入比重由證監會規定的30%調整為15%。由於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國內IT上市公司比較年輕,主營業務較不穩定,變動頻繁,且存在一定的多元化現象,如果按照30%的比例,會將過多企業劃為IT綜合類企業,這不利於反映其實際業務情況,也不利於分析研究各子行業的情況,所以考慮到常年追蹤比較研究的需要,我們將此比例降低為15%。
b) IT綜合類是一個特殊的類別,它與《上市公司分類指引》中所提到的綜合類有類似之處。IT綜合類企業的主營業務分散,無突出主營收入,但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源於IT業,為了對IT上市公司進行全面分析,我們將這類公司的IT業務收入加總,與其他業務收入單獨比較,符合以上歸類原則(3)、(4)條的,歸屬於IT綜合類。
c) 其餘歸類方法基本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一致。
1.2.3 國內IT上市公司的歸類結果
根據以上分類標准,互聯網實驗室將2001年末國內IT上市公司分為以下幾類:
(1) IT增值服務類-共24家,其中:
軟體類:9家 匯通水利、創智科技、新大陸、中軟股份、用友軟體、
東軟股份、浪潮軟體、科利華、寶信軟體
IT服務貿易類:10家 宏智科技、聯通國脈、兆維科技、托普軟體、億陽信通
浙大網新、華東電腦、粵華電、賽迪傳媒、比特科技
互聯網類:5家 數碼網路、龍發股份、歌華有線、炎黃在線、聚友網路
(2) IT綜合類-共13家:
IT綜合類:13家 青鳥天橋、新太科技、愛使股份、清華紫光、飛樂音響
深華強、湘計算機、清華同方、海星科技、大恆科技
ST黃河科、和光商務、朝華科技
(3) IT製造類-共71家,其中:
電器製造類:24家 天大天財、宏圖高科、宏盛科技、甘長風A、東方電子、廣電信息、深康佳、長城電腦
數源科技、蘭光科技、廈新電子、海信電器、福日股份、方正科技、青島海爾、實達電腦
四川長虹、廈華電子、天津磁卡、南天信息、雄震集團、粵美的A、陝長嶺、四通高科
通信網路設備製造類:24家 新宇軟體、上海科技、閩福發、中科健、中興通訊、特發信息、TCL通訊、太光電信、
中訊科技、長豐通信、寧通信、永鼎光纜、波導股份、鼎天科技、大唐電信、長江通信
烽火通信、南京熊貓、東方通信、深桑達A、青鳥華光、上海郵通、浪潮信息、長安信息
電子元器件製造類:11家 振華科技、銀河科技、上海貝嶺、飛樂股份、風華高科、世紀光華
聯創光電、深華發A、阿繼電器、浙大海納、咸陽偏轉
IT配件製造類:12家 京東方、深科技、深大通、深天馬、深賽格、賽格三星
寶石A、福地科技、彩虹股份、大顯股份、甬成功、國能集團
(4) IT概念類-共40家
IT概念類:40家 北大高科、世紀星源、ST達聲、麥科特、海虹控股、南開戈德、瓊海德A、ST金馬
遠東股份、寶麗華、廈門信達、華東科技、西藏發展、美亞股份、隆源雙登、中信國安
山大華特、電廣傳媒、福星科技、中關村、華工科技、多佳股份、羅頓發展、西水股份
ST國嘉、航天中匯、綜藝股份、航天長峰、工大首創、ST縱橫、火箭股份、富邦科技
蘭寶信息、航天科技、上海金陵、永生數據、信聯股份、聖方科技、渤海物流、湖大科教
【查看所有評論】【列印本頁】【關閉窗口】
相關信息
政務信息化的下一個金礦是政府門戶網站搜索 (2006-01-05)
2006第四屆深圳國際磁性材料及設備、技術展覽會 (2005-12-29)
2005歲末盤點:信息化八大深層問題(二) (2005-12-15)
2005歲末盤點:信息化八大深層問題(一) (2005-12-15)
電子行業英文縮寫 (2005-12-13)
西部共建電子商務平台 (2005-09-14)
聚焦:「地板」新趨勢 (2005-06-24)
得了知名品牌 也應居安思危 (2005-06-24)
五金大國向五金強國的轉變 (2005-06-24)
「小」鎖具要創「大」品牌 (2005-06-24)
三類裝飾裝修材料實施強制認證 (2005-06-24)
怎樣裝飾床頭 (2005-06-17)
最近評論
匿名發表: 用 戶: 密 碼:
參與評論:
請 注 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茂名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您在茂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平台留言板發表的言論,茂名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 留言板管理員 或 茂名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反映。
關於我們 | 法律聲明 | 服務條款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使用幫助 | 聯系我們 | 留言版
Copyright &;2005 http://www.mm06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證粵B2-20050074
本站法律顧問:廣東嶺南律師事務所
茂名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藍太陽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華工電腦網路工程有限公司
G. 求中國十大晶元企業排行榜,有哪些比較靠前
中國十大晶元企業是:紫光集團、華為海思、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太極實業、中環股份、振華科技、納斯達、中興微電、華天科技。其中比較靠前的是紫光集團、華為海思。
材料方面,日本是全球領先者。反觀中國,硅晶圓幾乎是空白,8英寸國產率不足10%,12英寸依賴進口,打破壟斷的希望還在張汝京創辦的新升半導體,今年即將量產。他也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晶元製造,國內最先進的是中芯國際和廈門聯芯,目前能做到28納米量產。而它們的競爭對手,三星、台積電等巨頭即將在今年量產7納米,相差兩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