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機系統中採用的匯流排結構有哪四種
1. 單匯流排結構
在許多單處理器的計算機中,使用一條單一的系統匯流排來連接CPU、主存和I/O設備,稱為單匯流排結構。
2. 雙匯流排結構
在CPU和主存之間專門設置了一組高速的存儲匯流排,使CPU可通過專用的存儲匯流排與存儲器交換信息,以減輕系統匯流排的負擔,同時主存仍可通過系統匯流排與外設進行DMA操作,而不必經過CPU。雙匯流排系統是以增加硬體為代價的。
3. 三匯流排結構
三匯流排結構是在雙匯流排系統的基礎上增加I/O匯流排形成的,其中系統匯流排是CPU、主存和通道(IOP)之間進行數據傳送的公共通路,而I/O匯流排則是多個外圍設備與通道之間進行數據傳送的公共通路。
B. 什麼是匯流排匯流排分為哪幾類
匯流排(Bus)是計算機各種功能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線,它是由導線組成的傳輸線束。匯流排是一種內部結構,它是cpu、內存、輸入、輸出設備傳遞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匯流排相連接,外部設備通過相應的介面電路再與匯流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硬體系統。
匯流排的分類:
1、數據匯流排(Data Bus):在CPU與RAM之間來回傳送需要處理或是需要儲存的數據。
2、地址匯流排(Address Bus):用來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儲存的數據的地址。
3、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將微處理器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的信號,傳送到周邊設備。
4、擴展匯流排(Expansion Bus):外部設備和計算機主機進行數據通信的匯流排,例如ISA匯流排,PCI匯流排。
5、局部匯流排(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數據傳輸的擴展匯流排。
(2)匯流排按存儲結構分擴展閱讀:
匯流排的特性如下:
(1)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又稱為機械特性,指匯流排上部件在物理連接時表現出的一些特性,如插頭與插座的幾何尺寸、形狀、引腳個數及排列順序等。
(2)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是指每一根信號線的功能,如地址匯流排用來表示地址碼。數據匯流排用來表示傳輸的數據,控制匯流排表示匯流排上操作的命令、狀態等。
(3)電氣特性:
電氣特性是指每一根信號線上的信號方向及表示信號有效的電平范圍,通常,由主設備(如CPU)發出的信號稱為輸出信號(OUT),送入主設備的信號稱為輸入信號(IN)。
通常數據信號和地址信號定義高電平為邏輯1、低電平為邏輯0,控制信號則沒有俗成的約定,如WE表示低電平有效、Ready表示高電平有效。不同匯流排高電平、低電平的電平范圍也無統一的規定,通常與TTL是相符的。
C. 什麼是匯流排主板上的匯流排有哪幾種
匯流排,籠統來說就是一組進行互連和傳輸信息(指令、數據和地址)的信號線。主板匯流排實際上就是連接CPU、內存、緩存和外部控制晶元之間的數據通道。
主板匯流排分類
按相對於CPU或其他晶元的位置可分為:
片內匯流排:在CPU內部,寄存器之間和算術邏輯部件ALU與控制部件之間傳輸數據所用的匯流排。
片外匯流排:是指CPU與內存RAM、ROM和輸入/輸出設備介面之間進行通訊的通路。
按匯流排功能來劃分又可分為:
地址匯流排(AB):地址匯流排用來傳送地址信息。CPU地址線數目決定了CPU選址的內存范圍。地址信號一般由CPU發出,當採用DMA方式訪問內存和I/O設備時,地址信號也可以由DMA控制器發出。
數據匯流排(DB):數據匯流排用來傳送數據信息,來往於CPU與存儲器、CPU與I/O介面設備之間。數據匯流排的寬度決定了CPU一次傳輸的數據量,也就決定了CPU的類型與檔次。
控制匯流排(CB):控制匯流排用來傳送各種控制信號,有雙向、單向和雙態等多種形態,是匯流排中最靈活、最復雜也是功能最強的一組匯流排。
按匯流排層次結構來劃分主要有:
CPU匯流排:主要用來連接CPU和控制晶元,包括CPU地址線、CPU數據線和CPU控制線。
存儲器匯流排:主要用來連接內存控制器(北橋晶元)和內存,包括存儲器地址線、存儲器數據線和存儲器控制線。
系統匯流排:又稱I/O擴展匯流排,分為ISA匯流排、PCI匯流排、AGP匯流排和PCI-E匯流排等多種標准。
外部匯流排:用來連接各種外設的控制晶元,包括IDE匯流排、SATA匯流排、SCSI匯流排和USB匯流排等。
D. 匯流排的匯流排分類
匯流排按功能和規范可分為五大類型:
1、數據匯流排(Data Bus):在CPU與RAM之間來回傳送需要處理或是需要儲存的數據。
2、地址匯流排(Address Bus):用來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儲存的數據的地址。
3、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將微處理器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的信號,傳送到周邊設備。
4、擴展匯流排(Expansion Bus):外部設備和計算機主機進行數據通信的匯流排,例如ISA匯流排,PCI匯流排。
5、局部匯流排(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數據傳輸的擴展匯流排。其中的數據匯流排DB(Data Bus)、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和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也統稱為系統匯流排,即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匯流排。
(4)匯流排按存儲結構分擴展閱讀:
匯流排的特性:
1、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又稱為機械特性,指匯流排上部件在物理連接時表現出的一些特性,如插頭與插座的幾何尺寸、形狀、引腳個數及排列順序等。
2、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是指每一根信號線的功能,如地址匯流排用來表示地址碼。數據匯流排用來表示傳輸的數據,控制匯流排表示匯流排上操作的命令、狀態等。
3、電氣特性:
電氣特性是指每一根信號線上的信號方向及表示信號有效的電平范圍,通常,由主設備(如CPU)發出的信號稱為輸出信號(OUT),送入主設備的信號稱為輸入信號(IN)。
E. 什麼是匯流排為什麼採用匯流排結構微機匯流排通常分幾類
一、匯流排的概念
匯流排是連接計算機有關部件的一組信號線,是
計算機中用來傳送信息代碼的公共通道。
面向匯流排的結構主要有以下優點:
① 簡化了系統結構,便於系統設計製造;
② 大大減少了連線數目,便於布線,減小體積,
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③ 便於介面設計,所有與匯流排連接的設備均采
用類似的介面;
④ 便於系統的擴充、更新與靈活配置,易於實
現系統的模塊化;
⑤ 便於設備的軟體設計,所有介面的軟體就是
對不同的口地址進行操作;
⑥ 便於故障診斷和維修,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匯流排的邏輯電路有些是三態的,即輸出電平有
三種狀態:邏輯「0」,邏輯「1」和「高阻」態。
二、匯流排的分類
匯流排可以按其功能、性能和級別分類。
1、按傳輸信號的性質分類
匯流排按其信號線上傳輸的信息性質可分為三組:
① 數據匯流排,一般情況下是雙向匯流排;
② 地址匯流排,單向匯流排,是微處理器或其他主
設備發出的地址信號線;
③ 控制匯流排,微處理器與存儲器或介面等之間
F. 微型計算機中常見的匯流排結構有那幾種試分別敘述其優缺點
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存儲匯流排 (雙匯流排結構中)一、匯流排的概念
匯流排是連接計算機有關部件的一組信號線,是
計算機中用來傳送信息代碼的公共通道。
面向匯流排的結構主要有以下優點:
① 簡化了系統結構,便於系統設計製造;
② 大大減少了連線數目,便於布線,減小體積,
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③ 便於介面設計,所有與匯流排連接的設備均采
用類似的介面;
④ 便於系統的擴充、更新與靈活配置,易於實
現系統的模塊化;
⑤ 便於設備的軟體設計,所有介面的軟體就是
對不同的口地址進行操作;
⑥ 便於故障診斷和維修,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匯流排的邏輯電路有些是三態的,即輸出電平有
三種狀態:邏輯「0」,邏輯「1」和「高阻」態。
二、匯流排的分類
匯流排可以按其功能、性能和級別分類。
1、按傳輸信號的性質分類
匯流排按其信號線上傳輸的信息性質可分為三組:
① 數據匯流排,一般情況下是雙向匯流排;
② 地址匯流排,單向匯流排,是微處理器或其他主
設備發出的地址信號線;③ 控制匯流排,微處理器與存儲器或介面等之間
G. 在計算機系統中,匯流排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
應該為5大類,而非3類。
匯流排按功能和規范可分為五大類型:
1、數據匯流排(Data Bus):在CPU與RAM之間來回傳送需要處理或是需要儲存的數據。
2、地址匯流排(Address Bus):用來指定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之中儲存的數據的地址。
3、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將微處理器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的信號,傳送到周邊設備。
4、擴展匯流排(Expansion Bus):外部設備和計算機主機進行數據通信的匯流排,例如ISA匯流排,PCI匯流排。
5、局部匯流排(Local Bus):取代更高速數據傳輸的擴展匯流排。
(7)匯流排按存儲結構分擴展閱讀
採用匯流排結構的主要優點:
1、面向存儲器的雙匯流排結構信息傳送效率較高,這是它的主要優點。但CPU與I/O介面都要訪問存儲器時,仍會產生沖突。
2、CPU與高速的局部存儲器和局部I/O介面通過高傳輸速率的局部匯流排連接,速度較慢的全局存儲器和全局I/O介面與較慢的全局匯流排連接,從而兼顧了高速設備和慢速設備,使它們之間不互相牽扯。
3、簡化了硬體的設計。便於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方法,面向匯流排的微型計算機設計只要按照這些規定製作cpu插件、存儲器插件以及I/O插件等,將它們連入匯流排就可工作,而不必考慮匯流排的詳細操作。
4、簡化了系統結構。整個系統結構清晰。連線少,底板連線可以印製化。
H. 匯流排分為哪三類
系統匯流排分別是以下三類:
1、控制匯流排。主要用來傳送控制信號和時序信號。
2、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它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輸入輸出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他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
3、地址匯流排。是有CPU或有DMA能力的單元,用來溝通這些單元讀取或者寫入的。
匯流排是一種內部結構,它是cpu、內存、輸入、輸出設備傳遞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匯流排相連接,外部設備通過相應的介面電路再於匯流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硬體系統。
I. 什麼叫匯流排匯流排分哪兩大類分別說出它們的特點和用途
匯流排是一組信號線的集合。這些線是系統的各插件間(或插件內部晶元間)、各系統之間傳送規定信息的公共通道,有時也稱數據公路,通過它們可以把各種數據和命令傳送到各自要去的地方。
根據匯流排傳送信號的形式,匯流排又可分為兩種:(1)並行匯流排:數據各位同時傳送。並行匯流排的特點是能以簡單的硬體來運行高速的數據傳輸和處理,但需要多位數據線。一般用於近程數據通信。(2)串列匯流排:串列匯流排是按照信息逐位的順序傳送。其特點是不論數據有多少位只、需要一對傳輸線,不足之處是傳送速度較慢。主要用於遠程數據通信。
J. 計算機的匯流排一般分為哪三類
計算機的匯流排分為:控制匯流排、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
1、控制匯流排:主要用來傳送控制信號和時序信號。
2、數據匯流排:是雙向三態形式的匯流排,即它既可以把CPU的數據傳送到存儲器或輸入輸出介面等其它部件,也可以將其它部件的數據傳送到CPU。
3、地址匯流排:是由CPU
或有DMA
能力的單元,用來溝通這些單元想要存取(讀取/寫入)。
電腦內存元件/地方的實體位址。
匯流排是一種內部結構,它是cpu、內存、輸入、輸出設備傳遞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匯流排相連接,外部設備通過相應的介面電路再與匯流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硬體系統。
在計算機系統中,各個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匯流排,微型計算機是以匯流排結構來連接各個功能部件的。
(10)匯流排按存儲結構分擴展閱讀:
計算機匯流排是一組能為多個部件分時共享的信息傳送線,用來連接多個部件並為之提供信息交換通路。匯流排不僅是一組信號線,從廣義上講,匯流排是一組傳送線路及相關的匯流排協議。
a、主板的匯流排
在計算機科學技術中,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計算機匯流排的種類很多,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
b、硬碟的匯流排
一般有SCSI、ATA、SATA等幾種。SATA是串列ATA的縮寫,為什麼要使用串列ATA就要從PATA——並行ATA的缺點說起。
我們知道ATA或者說普通IDE硬碟的數據線最初就是40根的排線,這40根線裡面有數據線、時鍾線、控制線、地線,其中32根數據線是並行傳輸的(一個時鍾周期可以同時傳輸4個位元組的數據),因此對同步性的要求很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