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態建築和基地有哪些
全球十大綠色生態建築:
1.生態之塔
英國建築師福斯特設計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總部大廈被冠以「生態之塔」、「帶有空中花園能量攪拌器」的美稱。49層高的塔樓採用弧線圍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間圍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個大煙囪,可以讓辦公空間進行自然通風,達到節能的效果。據測算,該樓的自然通風量可達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納陽光,創造良好的視野,同時又可減少對相鄰建築的遮擋。
2.蜂蘭生態房
英國科茨沃爾德自然保護內出現了一幢外觀奇特的生態房,其設計靈感來源於蜂蘭。這座房屋佔地550英畝,,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來自廢棄的沙礫。同時,它廣泛地應用地下熱能、雨水、太陽能以及風力解決整座房屋的日常需求。它的設計者沙拉·費瑟斯通還曾參與倫敦奧運村的設計。
3.蒲公英之家
對建築物進行立體綠化是一種重要的節能方法,即將植物攀緣在建築外牆上或種植在屋頂平台和空中庭園中,使其成為外圍護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據測算,建築外牆綠化後,可使冬季熱損失減少30%,夏季建築的外表面溫度比鄰近街道的環境溫度低5攝氏度。日本建築師藤森照信設計的東京蒲公英之家,就是立體綠化的典型實例。
4.和平王旅館
和平王旅館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在這家旅店寬大的房間能看到水面和熱帶雨林,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或釣魚之後,旅客還可以進行溫泉浴。它建造在海港上停泊的遊艇上,並充分利用水能和太陽能,盡量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可以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作貢獻。
5.綠洲酒店
這個酒店位於埃及的錫瓦綠洲上的白山腳下,擁有在世界上罕有的樸素原始的自然風光和舒適的溫泉。因為有自然的屏障,使它冬暖夏涼。這個酒店沒有從外面運送建築材料,充分採用了當地產的沙石,酒店的一部分甚至就在山洞中。這個酒店從不供電,由此也可以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遊客可以在晚上盡情享受燈籠和燭光帶來的樂趣
6.太陽能度假村
夏威夷馬納拉尼度假村是全球最環保的度假地之一。度假村擁有佔地12000平方米的光電太陽能系統,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電最多的一家豪華度假酒店。度假村在發展綠色能源方面做出的成績,獲得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能源部門頒發的諸多獎項。
7.生態賓館
帕來索-西西姆生態賓館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海邊,可提供15個寬敞舒適的俯視青綠色墨西哥灣的小屋,坐屋子裡不時可以看到當地十分有名的成群結隊的火烈鳥。這個賓館是根據最嚴格的環保要求設計起來的,它採用的建築材料是泥土、木材和草,既節能又環保。這里有採用環保的生物過濾方法的再循環水,還有利用太陽能加熱的游泳池。
8.叢林旅館
薩哈叢林旅館位於厄瓜多的一處密林中,遊客可以坐在旅館的房間里看到樹林里美麗的小鳥,聆聽到小鳥婉轉的叫聲。據當地人講,這片樹林里至少有60種鳥兒。這片叢林旅館全部採用本地的一些可持續使用的材料建成,設計十分合理,不會對樹林的生態帶來破壞,叢林旅遊業的可觀收入使得當地政府放棄了工業,這樣就使得森林可以免遭工業發展的破壞。
9.回收雨水的吊腳樓
斯里蘭卡丹布拉的坎達那瑪酒店的附近有兩處世界自然遺產。坐在酒店客房的陽台上,可以欣賞到壯美的山區風光。這處酒店被設計成吊腳樓,這種設計店通過了國際「節能與環保設計優先計劃」的認證,因為這是一種環保的設計,它可以讓雨水順利流入酒店下的雨水回收池中,不會讓寶貴的雨水被浪費掉。這些回收的雨水可以為遊客和工作人員提供游泳、洗浴、飲食等日常生活用水。
10.製造肥料的客棧
酒店裡的人流量相對較大,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這其中有不少有機垃圾,如果任其自然腐敗,會發出難聞的臭味,污染環境。哥斯大黎加的布蘭卡鄉村客棧利用生活有機垃圾製造肥料,提供給客棧周圍的有機咖啡農場使用,而且這個客棧還盡量回收利用其他廢棄物。這個客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隱藏在密林之中,遊客坐在房間里就可以觀賞到森林和附近的火山。
『貳』 什麼是 綠色存儲
..........來學知識的
『叄』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如何選擇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選擇的原則
編輯
邊遠省區、農村農業生態環境相對良好是綠色食品產地的首要選擇。城市郊區受城市污染較輕或末受污染,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較好,也是綠色食品產地選擇的理想區域。
大氣要求
要求產地及產地周圍不得有大氣污染源,特別是上風口不得有污染源,如化工廠、鋼鐵廠、水泥廠等,不得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也不得有煙塵和粉塵。生產生活用的燃煤鍋爐是大氣中二氧化硫和飄塵的重要來源,燃煤鍋爐需要裝置設備除塵、硫,須避開交通繁華要道汽車尾氣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用水要求
必須滿足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用水的需要。除了對水數量有一定要求外,如地面水的多少、分布、地下水資源的多少及降水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生產用水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汞、鉛、鉻、鎘、酚、苯、氰等。如果是食品加工廠,加工水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要選擇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質清潔無污染的地區,要遠離對水造成污染的工廠、礦山,產地應位於水源的上游。對於某些因地質原因而致使水中有害物質(如氟)超標的地區,應盡量避開。
土壤要求
要求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位於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區域,產地及產地周圍沒有金屬或非金屬礦山,並未受到人為污染。土壤中無農葯殘留。在選擇綠色食品產地時考慮土壤肥力指標,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區。對於土壤中某些元素自然本底高,如放射性元素高本底、重金屬元素高本底等的地區,不宜作綠色食品產地。
生態多樣性及環境要求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選擇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產地整體處於健全的生念環境之中,保證綠色食品生產能持續、穩定發展,還應考慮產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在區域內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區,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宜林則林,宜牧則牧,防止土壤沙化、鹽漬化和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搞好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生態農業,保持區域內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以保證原料生長和產品有一個良好環境
『肆』 冰箱十大排名
電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在選電器的時候,有很多技巧性的問題,怎樣選對適合自己的電器!我的建議是在商家做活動的時候,這時電器的價格比較優惠。
我當時選購冰箱的時候,受了銷售員的影響,買回來以後,感覺買的大了,用不上,這真是浪費錢啊!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大家可以學習和借鑒。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並刪除,謝謝。
『伍』 大家知道板材十大排名么綠色環保的板材,都包括哪些
材也是市場上需求量很大的材料之一,所以市場蛋糕大,但也競爭激烈,也會有良莠不齊的質量問題。對於想要購買好質量板材,就要好好斟酌選什麼品牌。下面排行榜123網為你公布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榜單是目前中國知名的板材十大品牌,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兔寶寶、露水河、金魯麗、吉象木業、福湘、德仁、千年舟、莫干山、金秋、萬象板材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1、兔寶寶板材
01
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是我國裝飾貼面板行業產銷規模領先企業。是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里上市公司品牌。公司股票於2005年5月1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簡稱:兔寶寶,股票代碼:002043),是國內同行業中首家上市公司。經過十多年不懈努力和創新發展,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室內裝飾材料綜合供應商,形成了從林木資源的全球采購,到生產板材、地板、木門、木皮、衣櫃、功能木、板材膠粘劑、裝飾五金等8大產品系列的完整產業鏈。
2、露水河板材
01
露水河板材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板材,是吉林森林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露水河板材主要原材料是松木,由於樹種單一,松木的穩定性也非常好,所以板材的各項工藝指標都非常優良。但由於松木本身的味道,造成有些板材有松木味道。露水河板材有4*8尺6*8尺和7*9尺三個規格,完全達到E1級標准,是10環認證產品。商品具體價格屬於商業秘密,不宜在此介紹,但根據用量的大小價格折扣有一定區別。
3、金魯麗板材
01
魯麗集團有限公司以人造板和鋼鐵為主業,控股(參股)膠合板廠、木業公司、鋼鐵公司、熱電廠、進出口公司等企業,有二十多年的發展史。是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里的中國馳名品牌。魯麗集團是山東省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山東省百強企業。「金魯麗」產品系「中國名牌」、「魯麗」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獲得ISO9001、ISO14001認證,除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外,還遠銷歐洲、美國、中東、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4、吉象木業板材
01
吉象木業由著名的新加坡林產行業泰斗莫若愚先生(環美傢具創始人)和前世界銀行亞太地區總裁史賓哲先生於1993發起並創立,是中國中西部地區規模較大的林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外資引進項目。吉象品牌的產品主要包括高品質的刨花板、中高密度纖維板、裝飾板和強化木地板等,涵蓋傢具、櫥櫃、門、包裝、裝飾建材、工藝品、電子線路墊板等多個木製品領域,吉象已經成為各行業知名品牌的首選原材料品牌,是全友家私、掌上明珠傢具、歐派櫥櫃、宜家家居等知名品牌的板材供應商。
5、福湘板材
01
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創新發展,福湘集團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以環保細木工板、膠合板、白乳膠、板材為主導產品,以環保石膏板、地板、飾面板、五金、木線、木門等為配套產品,集科研、生產、營銷、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裝飾建材企業。福湘集團子公司福湘木業有限責任公司系中南地區最大的木質板材生產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是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里最大的中南地區品牌。福湘集團長期致力於環保建材產品的開發,是湖南唯一一家入選建材行業環境友好與有益健康建築材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的企業。
6、德仁板材
01
德仁集團始創於1985年,現由浙江德仁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德仁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臨海德仁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臨海德仁貿易有限公司、山東棗庄德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組成,是以人造板生產銷售為主,集林木資源培植、原木經營、房地產開發、陶瓷、花崗岩、大理石等建材產品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經營企業集團。
7、千年舟板材
01
千年舟集團全稱千年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健康居家建材的推動者,專業從事木工板、多層板、裝飾貼面板、地板、木門、阻燃板等居家環保建材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公司全力打造的「千年舟」品牌,先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浙江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中國環境標志產品」、「中國節能設計、施工、裝飾裝修一體化指定綠色環保建材產品」、「室內裝飾推薦綠色產品」、「2008國家自行車隊場館指定專用產品」等榮譽。今天,千年舟不僅已經成為中國健康環保居家建材的符號,更是邁入了國際市場,產品遍及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8、莫干山板材
01
浙江升華雲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5年,是全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升華集團旗下重點骨幹企業,歷經了十多年的奮斗與拼搏,成就了今天—中國規模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環保型裝飾材料生產企業之一。公司已經形成了從速生楊種植撫育到生產、經營裝飾貼面板、膠合板、細木工板、工藝木門、地板、工藝木皮、集成材、積成材、石膏板、白乳膠、板材、油漆、衣櫃等10多類裝飾材料的一條龍生產加工基地,產品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是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里影響力最大的品牌之一。
9、金秋板材
01
金秋木業擁有兩個控股子公司,兩個直屬生產廠,工業總佔地面積20餘萬平方米。有職工25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96餘名。現擁有4條人造板生產線。年可產"金秋"牌各類人造板15萬立方米,可創產值2.6億元人民幣。主要產品有"金秋"牌細木工板、刨花板、裝飾貼面板、中密度板等四大系列幾十個品種。公司及其"金秋"牌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均享有盛譽。
10、萬象板材板材
01
萬象板材是湖南旺德府木業有限公司木業板材品牌,是湖南旺德府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高品質 原生態」的萬象板材產品是行業發展的新標桿,萬象板材在裝飾建材領域率先與國際接軌,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中國環境標志認證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組織生產、規范管理。湖南旺德府木業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萬象天冠」、「萬象」、「萬象銀天」三大系列木製品,萬象峰乳膠、五金、波音軟片、輕鋼龍骨等優質環保產品。是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排行榜里知名度最高的品牌。
『陸』 生態板十大名牌排名榜
生態板十大名牌排名榜是福湘板材、兔寶寶、雪嶺、莫干山、黃貓、千年舟、騰飛、偉業、萬象、紐西蘭智閣。
1、福湘板材
濟南黃貓木業有限公司,始建於2000年,它主要生產高檔裝飾用板材和各種膠合板。是目前國內專業生產板材、膠合板的企業。是由山東著名木材加工企業----濟南樺林木業有限公司和英國歐瑞斯資本共同融資建造的木材加工合資企業。
『柒』 國裕集團的集團項目——綠色海量雲存儲基地
「綠色海量雲存儲基地」項目位於哈爾濱市經開區,中國雲谷國際數據城,於2010年5月,由國裕集團旗下哈爾濱國裕數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集成先進技術資源,建設國際標准、高等級數據中心環境,為客戶提供伺服器託管、場地設備租用以及運營維護等全方位外包服務。
規模化建設 Construction Scale
項目總體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高等級第三方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為「綠色金融數據中心」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旨在為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行業用戶,提供國際高標準的主數據中心、災備中心、金融演練中心及雲存儲中心服務。已建成1.5萬平方米,可提供機房面積5000平方米,首批金融機構已經入駐。
二期項目為「綠色金融暨互聯網數據中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同時為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及政務公共平台提供綜合的數據中心託管、災備及運維服務。
國際標准規劃設計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Programming and Design
「綠色海量雲存儲基地」由國際頂尖的數據中心設計公司美國惠普公司進行全程設計,採用了世界領先的節能環保理念,達到國際Tier3和國家A級機房的標准。
高標准建造 High Standards
按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A級標准設計、施工。按《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GB/T20988-2007)標准設計、施工。 數據中心設計與建造標准按照國際TIA-942中Tier3標准;機房布線和動力配備達到Tier4標准。
綠色、低碳、環保
Green, 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綠色海量雲存儲基地」採用一系列先進的綠色節能技術,總製冷能耗比採用標准ARI工況恆定製冷量壓縮機降低40%,設計PUE(用電效率比)達到行業最佳值。設計兼顧美國LEED標准認證及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頒發綠色建築標准認證。
『捌』 光伏十大品牌排名
國內光伏逆變器排在前列的有華為、陽光電源、科士達、古瑞瓦特、上能電氣、特變電工、易事特、山億等等。
『玖』 廣東有哪些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沖破綠色貿易壁壘,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傅爾林(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系)副教授,廣東 )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盡管綠色壁壘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有的綠色壁壘也違背了WTO的規則,但總的來說,綠色壁壘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它起到了保護人類、動植物健康及環境的作用,因而是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我們一方面要運用WTO的有關規則,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既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也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 鍵 詞]綠色壁壘;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249(2002)07-0031-04
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對我國的貿易出口的阻礙作用將愈來愈少,但非關稅壁壘,特別是綠色壁壘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這一障礙還呈發展的勢頭。我們應以什麼心態來面對來勢兇猛的「狼」?今後的戰略對策是什麼?本文認為,只要存在國際貿易就免不了國際貿易戰,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註定了國際貿易戰存在的長期性。但是,綠色貿易戰不僅僅表現在貿易的層面上,且更深層次地反映一個國家生態環境狀況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強弱。綠色貿易壁壘出現和強化既是為保護本國利益人為作用形成的,也是人類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壁壘的形成,既帶有主觀的色彩,但總體上又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因此,我們應主動應戰綠色壁壘,一方面利用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應對挑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環境質量,這不僅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需要,更是改善我國12億多人口生活質量、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的危機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並呈加快發展的態勢。特別是1999年11月30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貿組織第3屆部長會議上,各成員國就環境與貿易問題展開廣泛的討論,從此綠色貿易壁壘就成為世界貿易中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關稅壁壘的作用將愈來愈小,但非關稅壁壘的作用將逐漸凸顯出來。它對我國影響最深刻的是農產品貿易。綠色壁壘主要表現為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要求和生產環境的質量要求兩個方面。
(一)對農產品本身的包裝、檢驗、安全、衛生等要求愈來愈高,從而形成阻礙貿易的綠色非關稅壁壘。我國長期以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忽視農產品的質量。對農產品中農葯化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突如其來的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出現了農產品出口的危機。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最近幾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農葯超標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農葯殘留超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一個瓶頸。前美國食品與葯品管理局(FDA)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魯賓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僅數月間,美國FDA扣留了634批從中國進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農葯殘留、食物添加劑和雜質的含量過高。從2002年1月25日至2002年3月15日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整個歐盟、挪威及俄羅斯先後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性食品。2002年2月19日,英國食品標准局建議英國商店停售所有產自中國的蜂蜜以及混合蜂蜜。此後,歐盟各成員國對其市場上的中國蜂蜜進行強制檢查,對不合格貨物予以查封、退貨或銷毀。隨後,挪威、沙特等國也紛紛效仿。日本、加拿大、美國以及香港等市場也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蜂蜜的檢驗。在茶葉貿易方面,歐盟一方面成百倍地提高了茶葉的農葯殘留標准,同時,把限制禁止使用的農葯從原來的29種增至62種,這使得中國去年對歐盟的茶葉出口減少了37%,很多無法達標的中國茶出口企業面臨著被趕出歐洲市場的尷尬局面。歐盟甚至提出要檢驗包括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的環境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到2001年底前,僅中國出口日本的蔬菜就有96批次被日本海關檢出農葯殘留超標。在全球有機產品市場以年20%-30%的速度增長的同時,我國農產品出口卻累累受阻。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可喜的是我國的綠色食品目前還沒有一宗出口受阻的記錄,但我國去年綠色食品的出口額僅3億美元。
(二)綠色壁壘也體現在生產環境或生產過程方面。有些產品即使其質量符合國際或地方性的標准,但在生產過程中破壞了生態環境,這類產品也往往被某些國家的綠色壁壘所封殺。這類綠色壁壘有的也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但如果一個國家的消費者因環境意識的提高自覺抵制這類產品,產品即使進入了這些國家的國門也沒有市場。
二、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
為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有必要了解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客觀現實環境,因為農產品的生產直接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總體生態環境還在進一步惡化,如果這一惡化勢頭得不到徹底扭轉,在國際貿易舞台上再高明的談判能手也將會愈來愈被動。直接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的原因是土壤污染。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及滯後性的特點,其危害要通過食物鏈影響動植物和人的健康才顯現出來,所以土壤污染往往被忽視。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農葯化肥,二是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出的「三廢」。
(一)我國農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的污染。據近年來統計,我國單位耕地面積農田的化肥使用量為世界平均用量的219倍。早在1990年我國受農葯污染的土壤面積就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5。在以後的10多年中,我國的環境狀況總體上在進一步惡化,土壤污染也更為嚴重。一般地講,農葯的有效利用率僅為20%-30%,大部分飄浮在空氣中或降落在地面,後者又大部分進入土壤、水體、生物體內,通過食物鏈形成危害。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某市所產的葉菜,因施用氮肥過多,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鹽污染,相當比例的蔬菜仍可檢出六六六與滴滴涕。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菜的硝酸鹽污染超標現象也十分普遍。硝酸鹽在人體內轉化成亞硝酸鹽,成為致癌物質。
(二)生產生活的「三廢」導致土壤的污染。全國85%的工業廢水及8」%的工業廢渣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到5%,大部分廢氣亦未經處理而隨意排放。特別是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而環保措施不力,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致使土壤遭受重金屬、病原菌及放射性等污染。據報道,目前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公頃。我國每年生產的鎘米1億多斤,受汞污染的面積達48萬畝,每年的汞米約有319億斤。
早在1980-1988年,對珠三角發達地區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已十分嚴重,如某地產「鎘米」地區的青少年頭發中鎘的含量竟是正常地區的30多倍。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畜禽廢棄物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區,問題更為嚴重。僅在上海郊區,最近幾年畜禽糞便的年排放量已超過12000000t。由於畜禽糞便的長期排放和土壤的N、P和生物污染,造成郊區的蔬菜、果樹和草坪死亡事件多有發生。畜禽糞肥的過多使用,還引起了水體的富營養化。目前,在北京、武漢、沈陽、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郊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南京市郊菜園供試土樣中約50%以上的樣點,不再適宜種植蔬菜作物而只宜作林業用地或城建、道路及工礦用地。
三、我國農產品應對綠色壁壘的戰略對策
(一)以積極的心態迎接貿易壁壘的挑戰
目前,有一種片面的觀點,認為綠色貿易壁壘只是為了限制進口,保護貿易,所謂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只是一個借口,所以,對付貿易壁壘的手段也就是如何走借口的問題。
應該看到,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從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大會之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或地區,若不熱衷於可持續發展,就勢必給國際社會留下愚昧、目光短淺、對人類社會不負責任的形象,從而可能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反之,則有利於開展國際合作和競爭。綠色壁壘是在這種國際背景條件下形成的。因此綠色壁壘的出現符合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是客觀的和必要的。根據WTO規則,制定綠色壁壘是合理合法的。如在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6中指出,不應妨礙任何國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人類、動植物的健康以及環境。因此,貿易綠色壁壘是不可迴避的,我們應積極應對綠色壁壘的挑戰。其實,綠色壁壘也不僅僅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通過迎戰綠色壁壘挑戰,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及提高農產品質量。而且,改善優化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國「九五」制定的未來50年生態環境建設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改變環境惡化的狀況,使城鄉環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從2010年到203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從2030年到2050年,全國建立起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經濟系統。因此,迎戰貿易綠色壁壘與我們自身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當然,在認識貿易綠色壁壘是客觀性和必要性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如何設定綠色壁壘以及綠色壁壘的高低等,卻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因此,我們必須熟悉WTO的有關規則,充分運用這些規則,保護自己,沖破他人的壁壘。
(二)及時掌握國際農產品質量標准,並迅速作出反應
中國農產品要想順利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除了質量要達到國際通用的食品衛生標准,還要滿足發達國家各自製定的更為苛刻的技術標准,而且這些標准還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必須及時全面掌握農產品的質量標准及其變化情況,以便盡快調整我們的對策。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產品的數量,而忽視對食品安全的需求,直到2001年9月18日,農業部才出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行業標准。我們所說的「無公害農產品」,一般是指農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農葯殘留量和硝酸鹽含量不超過規定標准。但是我國的這些標准都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對於有毒有機物指標和標准則根本沒有考慮。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中共涉及62種化學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學農葯以及諸如砷、汞、氰化物等污染物。然而,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迄今已公布了有關農業在食品中的最大限制標准共2522項,美國則多達4」」」多項,其他發達國家也有數百項至上千項。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差距是明顯的。而且,我國農產品某些控制標准太松以及管理不力等缺陷,使其安全品質更無保證。
此外,我國大量的出口企業在「綠色」方面反應十分遲鈍,對「綠色壁壘」視而不見。如歐盟茶葉委員會早在1993年便提出了茶葉農葯殘留新標准,並於1996年實施,後應產茶國要求給了一個「緩沖期」,然而就在此期間中國進入歐盟的茶葉農葯殘留超標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例如氰戊菊酯的超標率,1997年紅茶為16.4%,綠茶為27.5%;1998年紅茶為42.7%,綠茶為37.9%。目前,我國許多地方負責貿易的政府部門,不清楚國際標准認證,許多企業更不知ISO是何物,或者只知道ISO9000,卻不知道ISO14000。因此,有必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行業性中介組織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朝外向型農業健康發展。
(三)規范我國農產品質量標准,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公認的質量認證標准
我國綠色產品、綠色營銷、綠色消費可謂是「生機勃勃」。有人曾統計,近年來報刊上頻頻出現有關產品和企業的「綠色」詞彙竟達318個之多。但是,包括農產品在內,我國的許多所謂「綠色產業」或「綠色產品」,沒有統一的標准,各企業或地方不斷推出「綠色」大旗,推銷產品,形形色色披著「綠色」的外衣的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泛濫成災。西方發達國家,主要農產品都已經建立了健全的質量標准。雖然我國也頒布實施了一些食品安全質量標准及法規,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標准還很不規范,且許多產品的質量標准低於國際標准規定的水平。為了使我國的農產品達到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質量標准,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應該制定統一的、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標准體系技術條例和標准,使產中、產後的質量監督、管理都能與國際接軌。並在質量認證及實施過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非政府機構的工作必須統一。使我國農產品安全生產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同時,給予綠色產品生產以優惠的鼓勵政策,從信息、技術、稅收、貸款等各方面,支持綠色農業基地的建設。WTO規則規定,當補貼不具有「專向性」時,補貼是被允許的。如政府對綠色農產品生產環境方面的補貼,不僅不對貿易造成直接影響,而且還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因而這種綠色補貼稱為正常補貼,是被允許的。同時,應逐漸改變我國目前普遍使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手段的做法,充分利用WTO守則中列入「不可起訴」范圍的3項專向補貼,即RLD活動()、地區扶貧和環保項目,通過立法將其歸入WTO守則中「不可起訴」范圍。目前,中國政府建立了唯一授權的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這家機構已先後與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國鑒定了認證合作協議,這為我國綠色農產品順利進入對方市場打通了渠道。
(四)全面整治農業環境,逐步規范綠色基地的建設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文明,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祖祖輩輩精耕細作沒有被污染的耕地。然而,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破壞已從城市擴散到農村。為了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提高我國農產品環境質量水平,必須加強對農業環境、草原牧區、漁業水域等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充實基礎環保隊伍,利用法規、行政及經濟等手段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對大中城市郊區、工礦企業周圍等重點區域的土壤環境,開展常規性監測,及時掌握環境污染、損失狀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
同時,嚴格按照綠色產品的標准,逐步完善我國綠色基地的建設。各地區應有計劃、分區域、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綠色農產品示範基地的建設。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利用許可證、質量認證等手段,創立農產品優質品牌,通過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以經濟杠桿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
(五)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1.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綠色產品的開發,二是農葯化肥的生產和使用,三是土壤污染的治理。
(1)應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開發和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2)要調整農葯化肥結構。我國缺乏高效低毒的新農葯,在不足200種農葯中,產量最高的21種大多是高毒農葯。應積極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和化肥,淘汰對人體危害很大的高毒、高殘留農葯。大力推廣有機肥工程,減少無機肥的用量。逐步引導和發展准確農業,改變偏施、重施化肥的習慣。(3)研究開發並引進農葯降解技術。有些技術如利用臭氧消毒降解技術,在國外運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我國用於解決農葯殘留問題才是最近幾年的事。
2.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要充分利用世界銀行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建立的「全球環境基金」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環保領域的優惠貸款的條件,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我國農業環境保護及綠色農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積極參與國際性及區域性的環境技術合作,通過環保技術的轉讓,促進我國綠色農產品的發展。
『拾』 什麼是綠色儲存
綠色儲存就是指在儲藏貨物時要注意環境影響。
什麼是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產生的現實背景
1.企業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環境污染成本
日本物流成本計算的權威西澤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說,其含義是說人們對物流費用的總體內容並不掌握,提起物流費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潛藏在海水裡的整個冰山卻看不見,實際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費用的主體部分。
物流成本「冰山」理論也同樣揭示企業物流結構的不合理對社會造成的成本,這個成本就是環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環境污染都根源於物質的不適當流動,且流動的量達到了一定規模就超過了環境的負載能力。因此企業在進行物流管理時不能不考慮由此產生的環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會成本。
2.企業物流活動中存在的非綠色因素
現代物流活動是由實現物質、商品空間移動的輸送、時間移動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裝、裝卸等元素構成。現代物流活動中的各個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綠色因素而對環境造成污染。
輸送過程的非綠色因素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產生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輸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如石油在海運過程中發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這樣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並且在很長時期內都無法恢復常態。
保管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須用一些化學方法對之進行養護,如噴灑殺蟲、菌劑,對周邊生態環境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由於保管不當,爆炸或泄漏也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
流通加工對環境也有非綠色影響因素,表現為加工中資源的浪費或過度消耗,加工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物都對環境和人體構成危害。
包裝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包裝材料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過度的包裝或重復的包裝,造成資源的浪費,不利於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無益於生態經濟效益。
裝卸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有:裝卸不當,商品體的損壞,造成資源浪費和廢棄,廢棄物還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可見,現代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已經威脅到我們的日常生活。21世紀,人類面臨人口膨脹、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的三大危機,綠色物流將備受關注。
綠色物流發展的必要性
1.綠色物流適應了世界社會發展的潮流,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一些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漸淡化,環境壁壘逐漸興起,為此,ISO14000成為眾多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ISO14000的兩個基本思想就是預防污染和持續改進,它要求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使其經營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最小。而國外物流企業起步早,物流經營管理水平相當完善,勢必給國內物流企業帶來巨大沖擊。進入WTO後,我國物流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佔一席之地,發展綠色物流將是其理性選擇。
2.綠色物流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綠色物流與綠色製造、綠色消費共同構成了一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經濟循環系統。綠色製造是製造領域的研究熱點,指以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方式製造綠色產品,是一種生產行為。綠色消費是以消費者為主體的消費行為。三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
3.綠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的必由之路。
專家分析認為,產品從投產到銷出,製造加工時間僅佔10%,而幾乎90%的時間為儲運、裝卸、分裝、二次加工、信息處理等物流過程。因此,物流專業化無疑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礎。綠色物流強調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綠色物流不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視的是綠色化和由此帶來的節能、高效、少污染。
4.綠色物流還有利於企業取得新的競爭優勢。
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和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使企業為了持續發展,必須積極解決經濟活動中的環境問題,改變危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產方式,建立並完善綠色物流體系,通過綠色物流來追求高於競爭對手的相對競爭優勢。
綠色物流的發展戰略
(一)政府管制,制定政策法規
政府在物流綠色化剛起步階段,要高度重視,積極支持,採取措施全面引導,使物流企業綠色化能順利進行。
(二)轉變觀念,樹立全民參與意識
綠色物流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業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著眼於長遠利益,這就要求企業領導與員工轉變觀念,樹立全員參與意識。全員參與還包括企業要運用綠色理念來指導規劃和改造產品結構,並切實制定「綠色計劃」,實施「綠色工程」,對生產第一線的員工,要培育「綠色消費」、「綠色產品」 和珍愛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使「環保、生態、綠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實施綠色營銷戰略
所謂綠色營銷,是以常規營銷為基礎,強調把消費需求與企業利益及環保利益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是一種較高級的社會營銷。綠色營銷較社會營銷更重視環境保護。實施綠色營銷,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綠色形象在新的國際市場環境中提高產品的環境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企業本身也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對公眾的消費行為發揮著引導和強化作用,因此,利用綠色營銷,可以促進綠色產品市場的開拓。
(四)物流企業物流流程的綠色再造
企業物流流程的綠色再造包括:運輸裝卸方面的及時安全性;保管加工方面的保質保鮮性;包裝信息處理方面的健康環保性以及以上任何一環的無損毀。因此,企業首先要選擇綠色運輸策略,實施聯合一貫制運輸。聯合一貫制運輸是指以單元裝載系統為媒介,有效地巧妙組合各種運輸工具,從發貨方到收貨方始終保持單元貨物狀態而進行的系統化運輸方式。這種運輸方式可削減總行車量,包括轉向鐵路、海上和航空運輸,通過有效利用車輛,降低車輛運行、提高配送效率;使用 「綠色」運輸工具,降低廢氣排放量。
其次要開展共同配送,減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區域內的配送需求為對象,人為地進行有目的、集約化地配送。它是由同一行業或同一區域的中小企業協同進行配送。共同配送統一集貨、統一送貨可以明顯地減少貨流;有效地消除交錯運輸;可以提高市內貨物運輸效率,減少空載率;有利於提高配送服務水平,使企業庫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實現「零」庫存,降低物流成本。
(五)加強對綠色物流人才的培養
綠色物流作為新生事物,對營運籌劃人員和各專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因此,要實現綠色物流的目標,培養和造就一批熟悉綠色理論和實務的物流人才是當務之急。各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應有針對性地開展綠色物流人才的培養和訓練計劃,努力為綠色物流業輸送更多合格人才;還可以通過調動企業、大學以及科研機構相互合作的積極性,促進產學研的結合,使大學與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能轉化為指導實踐的基礎,提升企業物流從業人員的理論業務水平。
綠色物流的現實意義
總之,實施綠色物流發展戰略,大力加強對物流綠色化的政策和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物流系統目標、物流設施設備和物流活動組織等進行改進與調整,實現物流系統的整體最優化和對環境的最低損害,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有利於我國物流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對於我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