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
擴展閱讀
寫文章的資料庫選多少人 2023-06-05 14:36:53
混個硬碟 2023-06-05 14:36:06
鋼筋怎麼配置的 2023-06-05 14:34:19

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

發布時間: 2022-05-14 14:48:05

⑴ 8086cpu具有 條地址線 8086cpu的內部結構有何特點 由哪兩部分組成 8086cpu中的指

CPU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存儲單元和時鍾等幾個主要部分。
運算器是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組和狀態寄存器組成。ALU主要完成對二進制信息的定點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各種移位操作。通用寄存器組是用來保存參加運算的操作數和運算的中間結果。狀態寄存器在不同的機器中有不同的規定,程序中,狀態位通常作為轉移指令的判斷條件。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它決定了計算機運行過程的自動化。它不僅要保證程序的正確執行,而且要能夠處理異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邏輯、時序控制邏輯、匯流排控制邏輯、中斷控制邏輯等幾個部分。
指令控制邏輯要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操作。時序控制邏輯要為每條指令按時間順序提供應有的控制信號。一般時鍾脈沖就是最基本的時序信號,是整個機器的時間基準,稱為機器的主頻。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叫做一個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周期有可能不同。一般為便於控制,根據指令的操作性質和控制性質不同,會把指令周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就是一個CPU周期。早期CPU同內存在速度上的差異不大,所以CPU周期通常和存儲器存取周期相同,後來,隨著CPU的發展現在速度上已經比存儲器快很多了,於是常常將CPU周期定義為存儲器存取周期的幾分之一。
匯流排邏輯是為多個功能部件服務的信息通路的控制電路。就CPU而言一般分為內部匯流排和CPU對外聯系的外部匯流排,外部匯流排有時候又叫做系統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等。
中斷是指計算機由於異常事件,或者一些隨機發生需要馬上處理的事件,引起CPU暫時停止現在程序的執行,轉向另一服務程序去處理這一事件,處理完畢再返回原程序的過程。由機器內部產生的中斷,我們把它叫做陷阱(內部中斷),由外部設備引起的中斷叫外部中斷。

⑵ 8088、8086微型計算機的區別

一、CPU結構不同

1、8088:8088隻有8條數據信號引線。

2、8086:8086有16條數據信號引線。

二、位元組數不同

1、8088:8088片內指令預取緩沖器深度只有4位元組。

2、8086:8086片內指令預取緩沖器深度為6位元組。


(2)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擴展閱讀

微型計算機是由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的、體積較小的電子計算機。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配以內存儲器及輸入輸出(I/0)介面電路和相應的輔助電路而構成的裸機。

第3階段(1978——1984年)是16位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3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公司的M68000,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處理器。

其特點是採用HMOS工藝,集成度(20000~70000晶體管/片)和運算速度(基本指令執行時間是0.5μs)都比第2代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指令系統更加豐富、完善,採用多級中斷、多種定址方式、段式存儲機構、硬體乘除部件,並配置了軟體系統。

這一時期著名微機產品有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8086和8088在晶元內部均採用16位數據傳輸,所以都稱為16位微處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傳送或接收16位數據,而8088每周期只採用8位。

因為最初的大部分設備和晶元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數據傳送、接收能與這些設備相兼容。8088採用40針的DIP封裝,工作頻率為6.66MHz、7.16MHz或8MHz,微處理器集成了大約29000個晶體管。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個人計算機採用8088CPU。

⑶ 8086CPU 和8088CPU 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1)8088 指令隊列長度是4 個位元組,8086 是6 個位元組。

(2)8088 的BIU 內數據匯流排寬度是8 位,而EU 內數據匯流排寬度是16 位,這樣對16 位數的存儲器讀/寫操作需要兩個讀/寫周期才能完成。8086 的BIU 和EU 內數據匯流排寬度都
是16 位。

(3)8088 外部數據匯流排只有8 條AD7~AD0,即內部是16 位,對外是8 位,故8088 也稱為准16 位機。

⑷ 8086有哪兩種工作模式其主要區別是什麼

8086管腳信號的定義。8086是一個40管腳的器件,為了便於組成不同規模的系統, Intel公司為8086設計了兩種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管腳的定義不同。學習管腳信號的定義,是為下一步匯流排操作時序和系統組成的學習打下基礎。
8086的工作方式
1.兩種工作方式
為了便於組成不同規模的系統,在8086晶元中設計了兩種工作模式,即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2.如何設定工作方式
8086CPU的MN/MX#(Minimum/Maximum Mode Control)管腳,是最大最小模式控制信號(標號33),它決定了8086工作在哪種工作模式。如果MN/MX#接+5V, 則CPU工作在最小模式;MN/MX#接地,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MN/MX#管腳為信號輸入管腳, 在設計系統時,根據選擇的工作模式,將該信號直接連接+5V或地。
8086CPU引腳的特點:
多數引腳採用復用、分時,因為40條引腳不夠分配,只能使一部分引腳分時復用:一條引腳當兩條引腳使用。 8086管腳圖見圖4.2.1(圖4.2.1同時給出了8088的管腳圖), 圖中第24~31號管腳具有兩種定義。括弧中表示的是最大模式下的管腳定義。首先我們介紹8086在最小模式下的管腳定義。 有一部分引腳的功能和CPU的工作方式有關:在最小方式和最大方式下,這些引腳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⑸ 8086與8088有哪些不同

8086與8088的區別:

1.數據線引腳的位數不同。8086數據線引腳為16個;8088數據線引腳為8個。

2.指令隊列容量的差別: 8086CPU的指令隊列可容納6個位元組,而8088CPU的指令隊列只能容納 4個位元組,且在每個匯流排周期中只能取一個位元組的指令代碼。

3.引腳特性的差別:AD15~AD0的定義不同,在8086中都定義為地址/數據復用匯流排;而在 8088中,由於只需用8條數據匯流排,因此,對應予8086的AD15~AD8這8條引腳,只作地址線使用。

8086和8088在晶元內部均採用16位數據傳輸,所以都稱為16位微處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傳送或接收16位數據,而8088每周期只採用8位。因為最初的大部分設備和晶元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數據傳送、接收能與這些設備相兼容。

(5)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擴展閱讀:

8086項目起始於1976年5月,是英特爾公司當時更為看重的16位的iAPX 432微處理器的備份項目。8086一方面要與Motorola, Zilog, National Semiconctor等公司的16位、32位微處理器競爭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是對Zilog Z80在8位微處理器市場上的成功的回擊。由於採用了與8085微處理器近似的微體系結構與物理實現工藝,8086項目進展相當快。

8086微處理器被設計為在匯編源程序上向前兼容8008, 8080, 8085等微處理器。指令集與編程模式是基於8080微處理器,但指令集做了擴展以完全支持16位計算。

新增加的指令包括:完全支持有符號整數、段基址+偏移量定址、類似於Z80的自重復操作、直接支持嵌套的ALGOL類語言如Pascal或PL/M、微碼實現的乘法除法指令、以及更好支持與協處理器(8087或8089)和多處理器系統的匯流排結構.

⑹ 8086CPU寄存器的特點和作用

8086/8088共有14個16位寄存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為以下三組
通用寄存器組
這組寄存器含有8個寄存器,分別是:AX,BX,CX,DX,SI,DI,BP,SP
說明:
1、通用寄存器AX,BX,CX,DX為4個16為寄存器,他們也可作為8個8位寄存器來使用
2、堆棧指針寄存器SP用於在堆棧操作時,確定堆棧區在內存中的位置。但SP必須與堆棧段寄存器SS一起使用才能確定當前堆棧操作的物理地址。
3、基址指針寄存器BP、源變址寄存器SI和目的變址寄存器DI主用用於擴充了定址方式,和BX寄存器一樣,用於對操作數據的間接定址或變址定址。
段寄存器組
這組寄存器含有4個寄存器,分別是:CS,DS,SS,ES
段寄存器的主要用途說明:
8086/8088在執行取指令操作或跳轉執行或尋找存儲器操作數的地址時,採用了分段定址方式,在同一時刻可將內存分為4個邏輯段,段首地址即由段寄存器的內容給定。段寄存器內容為16位二進制數,稱為段地址,一條指令或操作數據的物理地址是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共同確定。採用段地址的方式能使8086/8088在1MB的范圍對內存進行定址。
控制寄存器組
這組寄存器含有2個寄存器,分別是:指令指針寄存器IP和狀態標志寄存器PSW組成
1、指令指針IP寄存器的內容為下一條將要執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IP寄存器應與代碼段寄存器CS相配合,才能形成操作指令的物理地址。
2、狀態標志寄存器PSW用以反映系統狀態和運算結果的特徵。它共有6個狀態位和3個標志位。詳情如下:1、狀態位:
OF:溢出標志
CF:進位標志
AF:輔助進位標志
ZF:結果為零標志
SF:符號標志
PF:寄偶標志
2、標志位
TF:跟蹤標志
IF:中斷標志
DF:方向標志

⑺ 8086CPU工作在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時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有何區別

8086可以在兩種工作模式下工作,即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一: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1:最小模式--即系統中只有8086(或8088)一個微處理器。最小模式是單處理器系統。系統中所需要的控制信號全部由8086(或8088)CPU本身直接提供。

2:最大模式--系統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微處理器,即除了主處理器8086(或8088)以外,還有協處理器(8087算術協處理器或8089 輸入/輸出協處理器)。最大模式可構成多處理器系統,系統中所需要的控制信號由匯流排控制器8288提供。

二:區別

1:最大模式是相對最小模式而言的。最大模式用在中等規模的或者大型的8086/8088系統中。在最大模式系統中,總是包含有兩個或多個微處理器,其中一個主處理器就是8086或者8088,其他的處理器稱為協處理器,它們是協助主處理器工作的。

2:和8086/8088配合的協處理器有兩個,一個是數值運算協處理器8087,一個是輸入/輸出協處理器8089。

3:8087是一種專用於數值運算的處理器,它能實現多種類型的數值操作,比如高精度的整數和浮點運算,也可以進行超越函數(如三角函數、對數函數)的計算。

CPU工作模式的選擇是由硬體決定的,將8086/8088的第33號引腳接地,則工作於最大模式,第33號引腳接高電平,則工作於最小模式。8086/8088CPU有8條引腿(第24號~31號)在兩種不同工作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7)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擴展閱讀:

(1)1Intel 8086是一個由Intel於1978年所設計的16位微處理器晶元,是x86架構的鼻祖。不久之後,Intel 就推出了 Intel 8088 (一個擁有8根外部數據匯流排的微處理器)。它是以8080和8085的設計為基礎,擁有類似的寄存器組,但是數據匯流排擴充為16位。

(2)匯流排介面單元(Bus Interface Unit)透過6位元組預存(prefecth) 的隊列(queue)位指令給執行單元(Execution Unit),所以取指令和執行是同步的,8086 CPU有20條地址線,可直接定址1MB的存儲空間,每一個存儲單元可以存放一個位元組(8位)二進制信息。

⑻ 8086系統中的存儲器為什麼要採用分段結構有什麼好處

8086CPU中的寄存器都是16位的,16位的地址只能訪問64KB的內存。086系統中的物理地址是由20根地址匯流排形成的,要做到對20位地址空間進行訪問,就需要兩部分地址,在8086系統中,就是由段基址和偏移地址兩部分構成。

這兩個地址都是16位的,將這兩個地址採用相加的方式組成20位地址去訪問存儲器。在8086系統的地址形成中,當段地址確定後,該段的定址范圍就已經確定,其容量不大於64KB。同時,通過修改段寄存器內容,可達到邏輯段在整個1MB存儲空間中浮動。

各個邏輯段之間可以緊密相連,可以中間有間隔,也可以相互重疊(部分重疊,甚至完全重疊)。採用段基址和偏移地址方式組成物理地址的優點是:滿足對8086系統的1MB存儲空間的訪問,同時在大部分指令中只要提供16位的偏移地址即可。

(8)8086存儲器有什麼特性擴展閱讀

把段的起始單元的物理地址除以16的結果稱為段地址,它為16位,寫成十六進制是4位:XXXXH。顯然,段地址決定了段在lMB空間中的位置。段內各存儲單元相對段的起始單元都有一個距離,稱為段內偏移量。

在對內存進行操作時,段地址先確定下來,然後給出不同的段內偏移量,就可以實現段內的定址。段地址也是可以改變的,即段在1MB空間中的位置是可變的,因而可實現1MB的全范圍定址。

由於採用了分段結構,因此可以把每一個存儲單元看成是具有兩種類型的地址: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物理地址就是實際地址,它具有20位的地址值,它惟一地標識1MB存儲空間的某一存儲單元。CPU與存儲器之間的信息交換都是使用這個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是編程時所使用的地址,它由段地址和段內偏移量組成。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關系為:物理地址=段地址16+段內偏移量。由邏輯地址形成物理地址是由匯流排介面部件中的電路實現的。

⑼ 簡述8086存儲器的組織結構特點

裡面提供了一個叫做地址加法器的東西,它可以將要訪問的地址從16位加工成20位的地址。 以這個20位地址為起點CPU可以向後訪問64KB的內存,如果需要訪問更多地址,則可以用地址加法器生成一個更大的起點地址(段基址),再從此起點向後又可以

⑽ 8086存儲器問題

Intel 8086是一個由Intel於1978年所設計的16位微處理器晶元,是x86架構的鼻祖。不久之後,Intel 就推出了 Intel 8088 (一個擁有8根外部數據匯流排的微處理器)。它是以8080和8085的設計為基礎,擁有類似的寄存器組,但是數據匯流排擴充為16位。匯流排介面單元(Bus Interface Unit)透過6位元組預存(prefecth) 的隊列(queue)位指令給執行單元(Execution Unit),所以取指令和執行是同步的,8086 CPU有20條地址線,可直接定址1MB的存儲空間,每一個存儲單元可以存放一個位元組(8位)二進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