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驗室設備及廢棄物安全管理方法有哪些
烘箱與箱式電阻爐等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使用的烘箱、箱式電阻爐(馬弗爐)、油浴設備等加熱設備,一般使用年限為12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有相關單位檢查每台加熱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況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加熱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用於化學相關類實驗的加熱設備嚴禁使用開放式電爐,應選用密封電爐、加熱套、水浴鍋、油浴、砂浴設備等。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以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電阻爐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含有有機溶劑的物質,不得放入烘箱內乾燥。
冰箱與冰櫃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存放化學易燃物質的冰箱(冰櫃),一般使用年限為10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由相關單位檢查每台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態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機械溫控類有霜或無霜型冰箱不能用於儲藏化學試劑等易燃易爆物質。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冰箱(冰櫃)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
大型儀器使用安全管理
1)大型、貴重、稀缺的精密儀器應建立以技術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保管、安裝調試,以免影響儀器精密度或造成損壞。2)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上崗,並按照儀器操作規程使用大型儀器設備。學生上機實驗等必須在實驗室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3)使用大型儀器必須按規定和格式要求填寫「儀器使用登記本」,出現故障或儀器異常時應記錄情況,以便檢查和維修。
實驗室廢棄物排放管理
1)化學實驗室廢棄物是實驗室重要安全隱患之一,各實驗室必須結合安全、衛生值日制度,做到及時清理實驗廢棄物,各相關實驗室至少沒星期清理廢棄物兩次。2)化學實驗室廢棄物必須粘貼標簽,標明主要成分、類別,分類存放。不得在實驗室大量積聚化學廢棄物,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化學廢棄物進行合並(混合)操作。3)產生有害廢氣的實驗室必須按規定安裝通風、排風設施。對排放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的實驗室,必須安裝廢氣吸收系統進行吸收處理。4)要加強排污處理裝置(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對無機廢水溶液,要做到達標排放。嚴禁將實驗室廢棄物倒入自來水下水道或普通垃圾箱等處。
答案來自
『貳』 如何處理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
廢液的處理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廢水來自有致病菌的培養物、洗滌水以及其他診斷檢測樣品等。對於實驗室產生的廢水,應盡快消毒滅菌,嚴防污染擴散,要加強污染源管理。
廢液處理方法有化學葯劑法和熱力消毒滅菌法。根據不同的處理對象和處理要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對廢液進行處理。
(一)化學葯劑法
化學消毒葯劑按其殺菌由強到弱可分為滅菌劑、消毒劑、抑菌劑。廢水化學法消毒最好採用相關發生器、虹吸投葯法或高位槽投葯法,也可以在廢水入口處直接投加。投放液氯用加氯機,投放二氧化氯用二氧化氯發生器,投放次氯酸鈉用發生器或液體葯劑,投放臭氧用臭氧發生器,投放過氧化氫用過氧化氫發生器。
(二)物理熱力法
生物安全實驗室物理熱力法廢液處理系統是通過加熱方式連續對廢液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的,目的是使廢液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到處理,避免引起污染擴散。
連續式廢液消毒滅菌是一種對生物性廢液進行滅菌的新技術,主要運用於生物安全實驗室廢液的處理。實驗室產生的廢液通過雙層排水管道從廢液入口進入緩沖儲液罐,產生的廢氣經過高效過濾器除菌後從透氣管排出。當液面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廢液出口閥門自動打開,同時啟動流速控制泵。將廢液以設定流速壓入預加熱/冷卻櫃進行預加熱處理,之後進入電加熱滅菌器,在滅菌器內廢液通過電加熱滅菌盤管進行高溫滅菌。已滅菌的廢液再進入預加熱/冷卻櫃經緩沖管後進行冷卻,冷卻後的廢液通過排污口排出。如需如此處理,則通過迴流管迴流至儲液罐,或直接進行再次連續處理。預加熱/冷卻櫃通過熱交換器,使已滅菌的高溫廢液對進入的待處理廢液進行預加熱,同時自己得到冷卻,以節約能源。與傳統的儲罐式滅菌技術相比,連續廢液消毒在效率、有效性、安全性和節約成本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混合處理法
對於生物安全實驗室來說,其實驗的對象種類較多,需要對廢液進行不同的處理,適用於採用化學葯劑和物理熱力混合法處理系統。該系統將熱力法連續廢液滅菌系統與化學葯劑處理裝置結合,對廢液進行熱力滅菌處理和化學葯劑處理,還可對滅菌系統內管道進行化學消毒。
(四)第二級廢水處理系統
第二級廢水處理系統可以處理經生物安全實驗室內第一級廢液處理系統處理後排出的廢水,還可以處理來自食堂、洗澡池、衛生間、洗手盆的一般生活污水及普通實驗過程中排放的無致病性微生物,但含有其他化學污染物的廢水。第二級廢水處理系統具備有效去除酸鹼、重金屬、有機溶劑及殺滅一般微生物的功能,使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排放或中水回用的標准。
第二級廢水處理系統的原理及工藝流程如下:來自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廢水經隔油器除油,同生活污水經由孔徑為10mm的格柵除去較大的固體漂浮物後,匯集到調節池進行混合處理,再經直徑2mm~5mm的格柵處理,除去直徑大於5mm的固體漂浮物,進入初沉池。沉澱後上清液流入生化處理池進行生化處理,再經二次沉澱池沉澱後進入接觸池進行最後處理,符合GB 國家標准後排放。
02 廢氣的處理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的排風、儀器設備(生物安全櫃、通風櫃等)的排氣會帶有致病微生物,這種廢氣如果直接排放到實驗室外,將會感染人群及動物,引起流行病暴發,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因此,實驗室產生的廢氣,經過嚴格消毒處理後方可排放。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的污染廢氣主要來自實驗室空調通風系統、生物安全櫃、負壓通風櫃、干/濕熱消毒滅菌器、離心機排風罩等易產生帶菌、帶毒氣溶膠的設備的排風,以及焚燒爐排放的煙塵等。
對安裝的送排風系統的實驗室總體要求是控制實驗室的氣流方向和壓力梯度,使通過初效、中效、高效三級過濾器後的氣體由清潔區流向污染區;室內採用上送下排,使污染區和半污染區的氣流死角和渦流降至最小程度;特別要指出的是,要確保實驗室空氣只能通過高效過濾器經專用排風管道排出。第一級高效過濾器應安裝在實驗室排風管道的前端(其他通風設備同理).若需加裝第二級排風高效過濾器,應將其串接在離第一道高效過濾器後500 mm以遠至排風機之前的地方(選擇易維護、易操作和易更換的地方,如排風機技術夾層)。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安裝與更換應牢固、符合氣密性要求,並應由有資質的技術人員來進行。通常高效過濾器在更換前應經過消毒滅菌,或採用可在氣密袋中進行過濾器更換的位置。坐應急處理時維修人員應身著防護服,更換下來的高效過濾器應立即進行消毒或焚燒。每個高效過濾器在安裝、更換、維護後都應進行檢測,運行期間要進行日常監視,並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檢測,以確保其性能。應能控制實驗室排風系統與其他排風設備(生物安全櫃、負壓通風櫃、動物負壓隔離器、離心機排風罩等)排風的壓力平衡和響應速度匹配。應安裝自動聯鎖裝置,確保實驗室內不出現正壓和確保其他排風設備氣流不倒流。實驗室的排風應經高效過濾後由排風機向空中排放。外部排風口應遠離送風口,並設置在主導風的下風向,應至少高於所在建築屋面2m以上,應有防雨、防鼠、防蟲設計,但不影響氣體直接向上空排放。在送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性密封閥,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內或風管化學熏蒸或循環消毒滅菌。
03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在一定時間和地點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 2004年12月29日)中規定了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並對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做出了特別規定。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的固體廢棄物來源於實驗器材廢物、含有傳染性生物因子的廢棄樣本和培養物、廢棄的感染動物、實驗室廢棄的空氣凈化材料等。食品微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屬危險廢物,不能回收利用,必須經滅菌處理後丟棄或焚燒處置後填埋。固體廢物由於不適當地處理、儲存、運輸、處置或管理上的疏忽,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造成顯著的威脅。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進行污染廢物的收集、運輸、儲存。
所有棄置的樣本、培養物和其他生物性材料應棄置於專門設計的、專用的並有標記的用於處置危險廢棄物的容器內,並集中存放在指定地點。在從實驗室取走之前,應通過高壓滅菌、化學消毒或其他被認可的技術進行處理,然後置於密封的容器中,分類做上標記,由專人安全運出實驗室。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充滿量,不能超過其設計容量。利器(包括針頭、小刀、金屬和玻璃等)應直接棄置於耐扎容器內。培養物必須經121 ℃ 30 min高壓滅菌。
載玻片上的活菌標本應裝於密閉容器中進行高壓滅菌,或經3%來蘇爾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24 h後方可丟棄。染菌後的吸管,使用後放入5%煤酚皂溶液或石炭酸液中,最少浸泡24 h (消毒液體不得低於浸泡的高度)再經121 ℃ 30 min高壓滅菌。塗片染色沖洗片的液體,一般可直接沖入下水道,致病菌的沖洗液須沖在燒杯中,經高壓滅菌後方可倒入下水道。做凝集試驗用的玻片或平皿,必須高壓滅菌後才能洗滌。打碎的培養物,立即用5%煤酚皂溶液或石炭酸液噴灑和浸泡被污染部位,浸泡30 min後再擦拭乾凈。污染的工作服或進行致病菌檢測所穿的工作服、非一次性的實驗帽和口罩等,應放入專用消毒袋內,經高壓滅菌後方能洗滌。
實驗室應確保由經過適當培訓的人員,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和設備處理危險廢棄物。不允許積存垃圾和積存實驗室廢棄物,已裝滿的容器應及時封存,在去污染或最終處置之前,應存放在指定的通常在實驗室區內的安全地方。答案來自
『叄』 誰有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的方法啊越全面越好
實驗室廢棄物的處理
一、實驗室一般化學廢棄物(化學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化學廢液產量大,處理任務重,是三廢處理中的重要環節。廢液處理必須分類收集、安全存放,嚴禁隨意排放。在廢液桶上將廢棄物的詳細情況,如廢棄物的成份、含量、性質、收集日期、負責人等信息填寫在廢液收集單上,貼上標簽,由專職人員定期交由學校回收處理。
二、實驗室氣體廢棄物(廢氣)的處理
1、對少量的有毒氣體可通過通風設備(通風櫥或通風管道)經稀釋後排至室外,通風管道應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氣體易被空氣稀釋。
2、大量的有毒氣體必須經過處理如吸收處理或與氧充分燃燒,然後才能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氣體,可用導管通入鹼液中,使其被吸收後排出。
3、對於生物安全櫃、超凈工作台、紫外燈等採用紫外臭氧殺菌的設備,由於臭氧分解的半衰期為20~50min,因此消毒結束後,需關閉紫外燈至少半個小時以上再進行無菌操作實驗。
三、實驗室固體廢氣物(廢渣)的處理
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同廢液處理類似,需根據其性質進行分類收集處理,禁止隨意混合存放。其中,需特別的注意事項如下:
1、存放實驗廢棄物必須使用標記有「醫療廢物」的專用黃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必須使用黑色塑料袋。
2、使用過的微生物、細胞等培養材料的固體廢棄物,如:培養基、培養瓶、培養皿、培養板等需經過有效的消毒處理(如高壓蒸汽滅菌30min、或有效氯溶液浸泡2-6h)後方可丟棄或清洗。
3、鑒於溴化乙錠(EB)的強誘變性,研究院不鼓勵使用EB染料,建議選用毒性小的新型替代染料(如熒光染料、花箐類染料等)。如果一定要使用EB,則EB污染過的廢棄物嚴禁隨意丟棄,必須經過有效的凈化處理(如使用專業的EB清除劑或採用活性炭吸附、氧化使其失活等方法)。
(3)遼寧實驗室廢棄物安全存儲櫃擴展閱讀:
化學廢棄物按污染物形態分類
(1)廢水。實驗室產生的廢水包括多餘的樣品、標准曲線及樣品分析殘液、失效的貯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滌水等。幾乎所有的常規分析項目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廢水污染問題。這些廢水中成分包羅萬象,包括最常見的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對少見的氰化物、細菌毒素、各種農葯殘留、葯物殘留等。
(2)廢氣。實驗室產生的廢氣包括試劑和樣品的揮發物、分析過程中間產物、泄漏和排空的標准氣和載氣等。通常實驗室中直接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實驗都要求在通風櫥內進行,這固然是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保護分析人員健康安全的有效辦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環境空氣。實驗室廢氣包括酸霧、甲醛、苯系物、各種有機溶劑等常見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氣等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體廢物。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多餘樣品、分析產物、消耗或破損的實驗用品(如玻璃器皿、紗布)、殘留或失效的化學試劑等。這些固體廢物成分復雜,涵蓋各類化學、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過期失效的化學試劑,處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嚴重的污染事故。
『肆』 實驗室危險廢棄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使實驗室的廢棄物能依照本辦法規定處理。
2.適用范圍
適用於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
3.術語
3.1 危險廢棄物(包括液體和固體):指各種帶有有機溶劑的廢棄物,以及帶有鉛/鎘/砷/汞/ 鋇/鹵素等的無機廢棄物;
3.2 一般廢棄物:指除危險廢棄物以外的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廢棄物。
4.職責
3.1實驗室檢驗員負責各種廢棄物分類收集/處理。
3.2實驗室領班負責聯系污水處理或外部機構處理危險廢棄物。
5.內容及要求
5.1廢棄物的處理
5.1.1危險廢棄物的處理
5.1.1.1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危險廢棄物分類收集,不能相互混合的廢液要分開存放:如過氧化物和有機物,氫氟酸、鹽酸等揮發性酸和不揮發性酸,銨鹽、揮發性胺和強酸,濃硫酸、磺酸、羥基酸、聚磷酸和其他的酸,硫化物、氰化物、次氯酸鹽和酸等。
5.1.1.2將收集好的廢液放在指定的位置,由公司污水處理或外部有資格的危險物廢棄處理公司來定期處理。
5.1.2廢氣的處理
5.1.2.1實驗室產生的廢氣主要由葯品室存放葯品時產生,以及在實驗室過程產生。
5.1.2.2在實驗中可能產生有毒廢氣的操作時,都應在通風櫃中進行。
5.1.2.3實驗室產生的各種廢氣要通過通風裝置排除室外。
5.1.3廢液的處理
5.1.3.1危險廢液的處理按4.1執行。
5.1.3.2一般的廢液由實驗室初步處理或直接排放後由公司集中處理達標後排放。如廢酸液和廢鹼液的處理,可以將其相互中和後排放。
5.1.4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5.1.4.1危險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按6.1執行。
5.1.4.2廢棄帶菌培養基的處理,可以將培養基放到滅菌鍋121度滅菌30分鍾後再當作一般固體廢棄物來處理,並做好相應的記錄。
5.1.4.3一般固體廢棄物由實驗室收集後交公司指定的地點存放,由公司統一處理。
5.1.5實驗用廢玻璃的處理
用於實驗的廢玻璃容器或耗材,用紙箱盛裝並密封,放入實驗垃圾專用垃圾桶。
5.2 廢棄物的收集和暫存
5.2.1實驗室按危險廢棄物類別配備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的臨時貯存櫃(箱)等收集容器或其他設施、設備。收集容器不能存在可能導致廢棄物泄露的隱患,並且應粘貼廢棄物標簽,標明其中的廢棄物名稱、主要成分與性質,保持清晰准確。
5.2.2實驗室危險廢棄物應嚴格投入相應的收集容器中,嚴禁將危險廢棄物與生活垃圾混裝。
5.2.3實驗室危險廢棄物收集容器應存放在符合安全與環保要求的房間里或室內特定區域,要避免高溫、日曬、雨淋,遠離火源及生活垃圾。存放危險廢棄物的房間應張貼危險廢棄物標志、實驗室危險廢棄物管理制度,各實驗室應根據產生危險廢棄物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收集注意事項、意外事故防範措施及應急預案,並張貼於收集容器旁醒目處。
5.2.4不具相容性的廢棄物應分別收集,不相容廢棄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貯。
5.2.5產生放射性廢棄物和感染性廢棄物的實驗室應將廢棄物收集密封,標明其名稱、主要成分、性質和數量,並予以屏蔽和隔離。
5.2.6實驗室人員向收集容器投放危險廢棄物時應做好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廢棄物的名稱、主要成分、數量、性質以及產生廢棄物的實驗名稱、投放時間、投放人姓名等信息。
5.2.7對已收集的危險廢棄物應建立相應的防護設施,以避免他人盜用或意外泄漏而造成危害。各種盛裝各種危險廢棄物的瓶要貼上標簽,並及時做好各種危險廢棄物的處理記錄。
6.質量記錄表單
6.1 《實驗室廢棄物分類處理統計表》答案來自
『伍』 BSL-2生物安全實驗室有什麼功能用途(急!!!)
(一)進入BSL-2 實驗室操作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實驗室工作人員要經過特殊培訓並且在資深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工作。
(二)操作感染性氣溶膠或濺出物的特定操作程序需在生物安全櫃或其它具有物理防護功能的設備中進行。
(三)BSL-2 實驗室標准操作準則:
1. 實驗正在進行時,限制其他人員進入實驗室。
2. 操作活的病原材料後、脫下手套後洗手,離開實驗室前也要洗手。
3. 工作區內禁止吃東西、喝水、抽煙、操作隱形眼鏡及使用化妝品。
4. 嚴格禁止用嘴吸移液管取液,要使用機械吸液裝置。
5. 制定尖銳物品的安全操作規范。
6. 所有的實驗操作步驟盡可能小心,減少氣溶膠或飛濺物的形成。
7. 工作日結束後,應實行終末消毒處理。如有任何潛在危險物濺出時,工作台表面應立即凈化消毒處理
8. 所有培養物、貯存病原和其它控制的廢棄物在處理之前應使用批準的去除污染方法(如高壓滅菌法)進行凈化處理。
9. 控制昆蟲和嚙齒類動物的孳生。
(四) BSL-2 實驗室特殊操作準則。
1. 正在操作有流感病毒或其它感染性的生物因子時,限制其他人員進入實驗室。科室主任最終負責每種情況的評估並決定誰可以進入實驗室工作。
2. 科室主任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准入制度和操作規程。
3. 實驗室入口處要貼有生物危害標識。標識包括使用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級別,是否需要免疫接種,研究者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在實驗室中必須穿戴的個人防護裝備,從實驗室出去必須辦理相應手續。
4. 實驗室人員接受與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實驗室內潛在的生物因子相應的免疫接種或檢測。
5. 考慮到所操作的生物因子,在需要時收集保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正常基線血清標本。更多的血清標本可以根據有關生物因子或安全設施的要求定期採集。
6. 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驗操作前應了解有關危險因素,並須閱讀及遵守有關操作及規程的要求。
7. 實驗室人員每年應進行實驗室安全方面(如潛在危害性,保護暴露者必要的注意事項以及暴露評估程序)的培訓。實驗室人員必須接受年度最新的補充培訓,了解操作規程和政策的變化。
8. 必須高度注意被污染的尖銳物品,包括針頭、注射器、載玻片、移液管、毛細玻璃吸管和解剖刀。
9. 非腸道注射、靜脈切開術、從動物或試劑瓶抽取液體時,如果沒有其他替代品,針頭、注射器或其它尖銳物品應局限在實驗室使用。塑料製品可以替代玻璃製品使用。
只有針頭鎖住的注射器或可處理的注射器-針頭(針頭已連接到注射器上)才可用於注射或抽吸感染性的液體。用過的可處理的針頭千萬不能彎折、剪斷、折斷、再戴帽、或從可處理的注射器上取下以及其它用手的操作;而是必須仔細地放在一個方便放置並且能防止扎傷的容器內,這個容器專用於尖銳物品的處理。不能處理的尖銳物品必須放在堅固的容器內,之後運送到處理場所進行消毒處理,最好選擇高壓滅菌。
最好使用可重復安裝針頭、無針頭系統和其它具有安全裝置的注射器。
10. 破碎的玻璃製品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必須用機械手段如刷子、簸箕、鉗子或鑷子等取走。盛裝污染的針頭、尖銳設備和破碎玻璃的容器在處理之前應按照相關規定先進行消毒處理。
11. 體液培養物、組織、標本或具潛在感染性的廢棄物應放在帶蓋子的容器內,以防止在收集、處理、保存、運送過程中發生泄漏。
12. 實驗室設備和工作檯面在處理完感染性標本後,尤其有明顯的溢出、飛濺或其它由感染性標本造成的污染時,應該用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常規消毒處理。需要維修或打包裝運送的污染設備在搬運出實驗室之前必須遵照相關規定進行凈化處理。
13. 因為溢出或其它意外事故造成了對感染性物質的明顯暴露,應立即報告實驗室主任,對相關人員提供適當的醫療評估、監測和治療,並記錄存檔資料。
(五)BSL-2 實驗室生物安全設備(一級屏障)。
1.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正當維護的二級生物安全櫃或其它相應的個人防護裝備或物理防護設施。
2. 一些可能產生感染性氣溶膠或飛濺物的過程,包括離心、研磨、混合、劇烈振盪或混勻、超聲破碎、裝有感染性物質的開口容器(其內部壓力可能與周圍環境壓力不同)、動物的鼻腔內接種、從動物或胚胎中收集感染性組織。
3. 使用高濃度或大體積的感染性生物因子。如果使用密封的轉頭或安全離心杯,這些感染性物質可以在開放的實驗室離心;如果這些轉子或安全杯是開口的,那感染性物質只能在生物安全櫃中離心。
4. 當必須在生物安全櫃外操作感染性微生物時,要佩戴面目防護裝置(面罩、面具、護目鏡或其它防止飛濺的防護裝置)以防止感染性物質或有害物質飛濺或噴射到臉上。
5. 在實驗室工作時要穿戴實驗室專用的防護服、防護袍或制服,在離開實驗室到非實驗區域時要脫下防護服並留在實驗室里。所有的防護服可以在實驗室處理也可以由專門部門洗熨,決不能帶回家。
6. 當用手接觸具有潛在感染性的物質、污染的表面或設備時,必須戴手套。必要時可以戴兩副手套。操作感染性物質結束後或手套的完整性被破壞以及手套明顯地被污染時應取下手套並加以處理。處理後的手套不能再進行沖洗、使用或接觸「干凈」的表面(鍵盤、電話等),尤其不能在實驗室外再使用。實驗室應准備替換用的粉末膠乳手套。脫下手套後應立即洗手。
(六)BSL-2 實驗室設施(二級屏障)。
1. BSL-2 實驗室房間必須有可鎖住的門。
2. 實驗室具備洗手和洗眼裝置。
3. 實驗檯面是防水的,並且能夠耐受中等程度的熱、有機溶劑、酸鹼及其它用於凈化處理檯面和設備的化學葯品。
4. 能夠提供實驗室設施預期的安裝和使用情況。桌凳、櫃子和設備間的空間應易於清理。實驗室里用的椅子和其它設施上應蓋上一層易凈化處理的非編織材料。
5. 生物安全櫃應以下列方式進行安裝:空間的波動和排出的空氣不能夠引起生物安全櫃在運作時超出其控制參數。生物安全櫃要放在遠離門、開放的窗戶、走動比較頻繁的實驗室區域以及其它具潛在破壞性的設備處,以維持生物安全櫃的氣流參數。
6. 所有的活動中的照明應充足,避免妨礙視力的反射和眩目的光。
不需要特殊的通風換氣。但是,計劃新的設施時應考慮配有機械通風換氣系統,用於提供不需要循環到實驗室外的內向氣流。如果實驗室有向外開放的窗戶,窗戶上應安裝防蚊蠅的紗窗。
『陸』 養細胞需要生物安全1級實驗室嗎
以下是SICOLAB整理得出的P1實驗室標准,可以自行比對,嚴格來說,是需要的。
生物安全實驗室一級標准(BSL-1)
(一)生物安全實驗室一級(BSL-1)適用於具有以下特徵的生物因子的操作:已知不會導致健康工作者和動物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且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環境的潛在危害性最小。
(二)進入BSL-1 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要通過實驗室操作程序的特殊培訓,並由一位受過微生物學及相關科學一般培訓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監督管理。
(三)BSL-1 實驗室標准微生物操作準則:
1. 實驗正在進行或正在操作組織和標本時,實驗室主任應限制人員進入實驗室。
2. 操作潛在危險物和摘下手套後要洗手,離開實驗室之前也要洗手。
3. 工作區內禁止吃東西、喝水、抽煙、操作隱形眼鏡、使用化妝品及儲存食物。在實驗室戴隱形眼鏡的人員應佩戴護目鏡和防護面具。食物要儲存在工作區外的專用櫃子或冰箱里。
4. 嚴格禁止用嘴吸移液管,要使用機械吸液裝置。
5. 制定尖銳物品的安全操作規范。
6. 所有的實驗操作步驟盡可能小心,減少氣溶膠或飛濺物的形成。
7. 工作日結束後,應實行終末消毒處理。如有任何潛在危險物濺出時,工作台表面應立即凈化消毒處理。
8. 所有培養基、保存物和其它系統管理的廢棄物,在處理之前應使用經審定批準的凈化方法(如:高壓滅菌法)進行凈化處理。
9. 實驗室應具備防止昆蟲和嚙齒類動物在實驗室孳生的防護設備。
(四) BSL-1 實驗室生物安全設備(一級屏障)
1. 操作屬於生物安全一級的生物因子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裝置和設備,如生物安全櫃。
2. 實驗服、實驗袍或實驗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臟。
3. 如果手部皮膚破損或起疹時應戴上手套;要配備可替換的膠乳手套。
4. 操作中遇到可能有微生物或其它有毒害物質飛濺出來時,應佩戴保護性眼罩。
(五)BSL-1 實驗室設施(二級屏障)
1. BSL-1 實驗室應該有控制進入的門。
2. 每個實驗室應配備一個洗手用的洗滌槽。
3. 實驗室的設計應使實驗室易於清潔。實驗室里不適合鋪設地毯。
4. 實驗檯面應是防水的,並且能夠耐受中等程度的熱、有機溶劑、酸鹼及其它用於凈化處理檯面和設備的化學葯品。
5. 實驗室器材設施應能支持預期的承重和使用需要。桌凳、櫃子和設備之間的間距應便於清掃。如果實驗室有向外開放的窗戶,窗戶上應安裝防蚊蠅的紗窗。
『柒』 我是高校實驗室管理員,實驗室安全事故有沒有好的預防方式
實驗室因為其特殊性,稍不注意就可能會觸發安全事故,那到底可能會產生哪些安全事故,以及到底該怎麼預防呢?下面為樂小編簡單給大家梳理下,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火災,爆炸以及防毒這些實驗室安全事故外,還有以下幾種安全事故需要多注意下。
一、注意防範生物安全事故
一些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人群感染;生物廢棄物具有傳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質,甚至比化學實驗室的更危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都可能造成極大的危害。
二、注意防範設備損壞事故
因為線路故障或雷擊造成突然停電,致使被加熱的介質不能按要求恢復原來狀態,從而導致設備損壞;或者高速運動的設備因不慎操作而發生碰撞或擠壓,導致設備受損。上述這兩類事故多發生在用電加熱的實驗室。
三、注意防範機電傷人事故
因為操作不當或缺少防護,造成擠壓、甩脫和碰撞傷人;違反操作規程或因設備設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電觸電和電弧火花傷人;使用不當造成高溫氣體、液體對人的傷害。這類事故多發生在有高速旋轉或沖擊運動的機械實驗室,或要帶電作業的電氣實驗室和一些有高溫產生的實驗室。
四、注意防範設備或技術被盜事故
因為實驗室人員流動大,設備和技術管理難度大。如果實驗室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就會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此類事故是實驗室安全常發事件,不僅造成了財產損失,影響了實驗室的正常運轉,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術的外泄。
預防措施:
1、 要杜絕人為隱患
因為人的因素是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只有從「人」著手,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實驗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素養,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隱患。比如研究生在使用實驗室前,均需接受大學安全與環境事務處安排的強制性安全訓練及考試,合格後方可進入實驗室。對理工類本科生也要強制進行安全訓練,既有大課教育,也有網路課程,並開設防火、逃生等一般性安全訓練課程。
2、要構建安全環境
因為良好的安全環境是保證實驗室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實驗室要配備完善的安全設施,如消防器材、報警裝置、緊急噴淋裝置、洗眼器、急救箱、廢棄物收集裝置等。要經常對安全通道進行檢查,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保證實驗用電和用水安全、合格。針對各個實驗室的潛在危害張貼明顯標志,對各種儀器設備的安全注意事項、使用規則明確告知,對葯劑的危害、應急處理措施予以明確標注。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開展安全學習和安全知識實驗技術與管理競賽,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營造安全氛圍。
3、要完善制度,提高安全意識
要建立完善、明確的實驗室管理制度體系並嚴格執行,是實驗室安全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安全准入制度運行的必要條件。
看了上面注意防範的四個安全事故以及預防措施後,相信大家也能學到不少。為樂信息科技始終致力於實驗室管理軟體的研發和實施,不斷追求實驗室信息化的適用性和實施的成功性,努力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想了解更多關於實驗室管理系統資訊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捌』 安全儲存櫃,化學品存儲櫃,質量怎麼樣招商
防爆櫃介紹:
1.採用優質1.2mm的冷軋鋼板材料,經過米格式焊接方式,使用時間在10年以上;
2.採用雙層櫃體,中間有38mm的空氣隔絕層,有效地緩解櫃體外部熱量傳遞到內部的速度;
3.櫃體內部配備防泄漏的隔層板,可以在6cm間距自由上下調節高度,有效地利用空間來存放裝有各類可燃性化學品物質的安全罐;
4.櫃體低部有50mm高度的防泄漏槽,防止可燃性液體化學品的溢出;
5.在櫃體的兩側,配有2個防火透氣孔,用於釋放櫃體內部的可燃性氣體,以及在發生火災時,阻隔外間火種進入櫃體內部;
6.櫃體內外採用ABS噴塗,再經過高溫烤制,可以抗各類化學品物質的腐蝕;
7.靜電接地導線防止櫃體產生靜電火花;
8.櫃體顏色:紅色、黃色、藍色;
9.醒目的可燃性化學品標志;可根據客戶要求定製特殊尺寸櫃子以滿足現場要求;
『玖』 實驗室設備分類目錄
也可以參考一下如下分類:
生化儀器
離心機 培養箱 氣候箱 搖床 電泳設備 恆溫設備 乾燥設備 振盪器 勻漿/混合器 攪拌器 製冷設備 各類泵 其他
凈化純水設備
生物安全櫃 凈化工作台 超聲波清洗設備 純水機 蒸餾水器 滅菌器 過濾器 潔凈室 凈化配套設備
分析儀器
電化學儀 紫外分析儀 水質分析儀 氣體分析儀 熱分析儀 光譜儀 色譜儀 其他
實驗室配套設備
理化板 水龍頭 氣體考克 水槽/杯槽 滴水架 洗眼器 抽氣罩 升降凳 附件
光學儀器
顯微鏡 光學投影儀 光學元配件 其他
實驗室成套設備
實驗台 儲存櫃 通排氣設備 成套設備
計量儀器
天平 衡器 量具 其他計量設備
實驗室耗材
移液器 玻璃儀器 化學葯品試劑 其他
檢測儀器
材料檢測儀器 石油檢測儀器 環保檢測儀器 其他檢測儀器
行業專用儀器設備
試驗箱 試驗機 實驗電爐 研磨混合設備 數控車床 土工儀器 其他專用儀器
教學儀器
物理實驗儀器 化工實驗裝置 生物實驗儀器 單片機 計算機實驗裝置 自動化控制實驗裝置 實驗儀 實驗箱 實驗軟體 半導體冷阱 普教教學儀器 其他教學儀器
電子電工儀器
萬用表 示波器 信號發生器 掃頻儀 邏輯分析儀 計數器 頻率計 電源 電子元器件 各類表 防雷產品 其他電子電工儀器
試驗設備
試驗機 試驗箱 試驗室 其他試驗設備
『拾』 實驗室廢棄物收集貯存注意事項有哪些
實驗室廢棄物收集、貯存注意的事項
1).廢液的濃度超過規定的濃度時,必須進行處理。但處理設施比較齊全時,往往把廢液的處理濃度限制放寬。
2).最好先將廢液分別處理,如果是貯存後一並處理時,雖然其處理方法將有所不同,但原則上要將可以統一處理的各種化合物收集後進行處理。
3).處理含有絡離子、螯合物之類的廢液時,如果有干擾成份存在,要把含有這些成份的廢液另外收集。
4).下面所列的廢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過氧化物與有機物;
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鹽與酸;
③鹽酸、氫氟酸等揮發性酸與不揮發性酸;
④濃硫酸、磺酸、羥基酸、聚磷酸等酸類與其它的酸;
⑤銨鹽、揮發性胺與鹼。
5).要選擇沒有破損及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進行收集。將所收集的廢液的成份及含量,貼上明顯的標簽,並置於安全的地點保存。特別是毒性大的廢液,尤要十分注意。
6).對硫醇、胺等會發出臭味的廢液和會發生氰、磷化氫等有毒氣體的廢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類廢液,要把它加以適當的處理,防止泄漏,並應盡快進行處理。
7).含有過氧化物、硝化甘油之類爆炸性物質的廢液,要謹慎地操作,並應盡快處理。
8).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棄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並必須嚴格按照有關的規定,嚴防泄漏,謹慎地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