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檔案保存年限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話,兩年。掛在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的話,沒具體時間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費就可以了,聽說還可以掛在街道辦的,據說這個事免費的。
2. 一般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保存,就是無限期地盡可能長遠地保存下去。長期保存,一般是指檔案須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後兩者稱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計算方法,一般是從文件產生後的第二年起計算,有些特殊文件和專門文件可以從其失效、結案後算起。所有確定為定期保存的檔案,到保管期滿後還須復查一次,如發現有繼續需要保存的,仍應保存下去,有的延長保管期限,有的轉為永久保存。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各地檔案部門的詳細規定。
⑵ 個人檔案在自己手中可以存放多長時間
個人檔案除了應屆畢業生在自己手裡可以存放60天。其他檔案均不可以在自己手裡存放,這樣就變成死檔。
⑶ 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列為永久保存的檔案,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項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檔案,列為長期保存的檔案,是不具有廣泛社會意義和科學歷史意義的。
屬本機關在較長時間內進行機關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列為短期保存的檔案,是低於上述兩個層次的,本機關在較短時間內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有關規定,為了便於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准確地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文書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長期和短期三種,長期為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為十五年以下。
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分析和鑒別檔案內容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
⑷ 醫院檔案一般保存多少年
住院病病歷保存為30年。
滿30年的病歷檔案經病案管理委員會鑒定後決定處理,有價值的繼續保存,無價值的登記後予以銷毀。你可以去出生的醫院補開的,醫院有病歷保存的,能夠查到當時出生的情況。
門診病歷是交給個人保管的,保存時間長短要看個人習慣,門診台賬一般至少保存三年。
病歷:
包括診斷證,是醫務人員對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進行檢查、診斷、治療等醫療活動過程的記錄。也是對採集到的資料加以歸納、整理、綜合分析,按規定的格式和要求書寫的患者醫療健康檔案。
⑸ 派出所紙質檔案材料保存年限
看重要程度,有永久的和10年的,一般都是10左右。
派出所是公安系統的基層組織,上級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派出所依照國家治安管理法規和上級公安機關規定的許可權,其主要任務是:堅決貫徹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防、控各種事故的發生,管理社會治安,維護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衛國家安全。
(5)檔案資料存儲時限擴展閱讀:
紙質檔案是以紙張作為載體的一種檔案,如保存備查的公文圖紙、信札、電報、戶籍、帳冊、契約、證書、書稿、日記、筆記、家譜的原本和原稿。紙質檔案具有易損壞,無法再生,需要保密等特點,對檔案的保護和修復是檔案工作必須重視的工作和任務。
1定義介紹
以紙張作為載體的一種檔案,如保存備查的公文圖紙、信札、電報、戶籍、帳冊、契約、證書、書稿、日記、筆記、家譜的原本和原稿。紙張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紙質檔案最先產生在中國(見紙質文獻)。東漢時已經開始用紙張書寫文件,魏晉以後紙質文件逐漸增多,但官府公文仍以簡為主。到東晉末葉,公元403年底,桓玄代晉自立,下令公文全部用紙書寫。他在詔令中說:「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從此紙質檔案大量產生。從4世紀到17世紀末,中國造紙術先後傳入越南、朝鮮、日本、阿拉伯國家、歐洲各國、美洲大陸,乃至全世界,促進了世界檔案事業的發展。紙張的使用引起檔案數量急劇增長,以羅馬教皇形成的檔案為例:使用紙張以前,在1243~1254年的11年間,每年平均形成730件;使用紙張以後,在1294~1303年9年間,每年平均形成5萬件,增加近70倍。紙質檔案優點較多,便於管理和利用。當代聲像檔案和機讀檔案已有顯著增長,但紙質檔案在世界各國檔案館的總藏中仍佔主要地位。
2紙質檔案的保護
由於歷史的原因,當前主要的檔案文獻資料都是採用紙質材料為載體進行保存,特別是一些機密性較高的機關文件,大多採用紙質文件存檔,這樣就為保存紙質文獻檔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重視紙質文獻的保存和修復工作是檔案工作人員必須要注意和認真對待的重要問題。
⑹ 醫院病人檔案保存多長時間
醫院病人檔案保存的時間:門診病歷的保存期大於等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大於等於三十年。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三十年。
【法律依據】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的印章、銀行帳戶、牌匾以及醫療文件中使用的名稱應當與核准登記的醫療機構名稱相同;使用兩個以上名稱的,應當與第一名稱相同。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消毒、隔離制度,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處理污水和廢棄物,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
第五十三條
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十五年;住院病歷的保存期不得少於三十年。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標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實施醫療質量保證方案,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⑺ 最新會計檔案保存年限的規定
你好!我查閱的資料里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具體如下:
企業和其他組織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序號 檔案名稱 保管期限 備注
一 會計憑證
1 原始憑證 30年
2 記賬憑證 30年
二 會計賬簿
3 總賬 30年
4 明細賬 30年
5 日記賬 30年
6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7 其他輔助性賬簿 30年
三 財務會計報告
8 月度、季度、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10年
9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永久
四 其他會計資料
10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10年
11 銀行對賬單 10年
12 納稅申報表 10年
13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30年
14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5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6 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 永久
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稅收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序號 檔案名稱 保管期限 備注
財政
總預算 行政單位
事業單位 稅收
會計
一 會計憑證
1 國家金庫編送的各種報表及繳庫退庫憑證 10年 10年
2 各收入機關編送的報表 10年
3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各種會計憑證 30年 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傳票匯總表
4 財政總預算撥款憑證和其他會計憑證 30年 包括:撥款憑證和其他會計憑證
二 會計賬簿
5 日記賬 30年 30年
6 總賬 30年 30年 30年
7 稅收日記賬(總賬) 30年
8 明細分類、分戶賬或登記簿 30年 30年 30年
9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三 財務會計報告
10 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永久 下級財政、本級部門和單位報送的保管2年
11 部門財務報告 永久 所屬單位報送的保管2年
12 財政總決算 永久 下級財政、本級部門和單位報送的保管2年
13 部門決算 永久 所屬單位報送的保管2年
14 稅收年報(決算) 永久
15 國家金庫年報(決算) 10年
16 基本建設撥、貸款年報(決算) 10年
17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會計月、季度報表 10年 所屬單位報送的保管2年
18 稅收會計報表 10年 所屬稅務機關報送的保管2年
四 其他會計資料
19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10年 10年
20 銀行對賬單 10年 10年 10年
21 會計檔案移交清冊 30年 30年 30年
22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永久 永久
23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永久 永久
24 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 永久 永久 永久
這個表很復雜,但是也很全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⑻ 檔案保存年限是多少年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話,兩年。掛在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的話,沒具體時間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費就可以了,聽說還可以掛在街道辦的,據說這個事免費的。
2. 一般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保存,就是無限期地盡可能長遠地保存下去。長期保存,一般是指檔案須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後兩者稱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計算方法,一般是從文件產生後的第二年起計算,有些特殊文件和專門文件可以從其失效、結案後算起。所有確定為定期保存的檔案,到保管期滿後還須復查一次,如發現有繼續需要保存的,仍應保存下去,有的延長保管期限,有的轉為永久保存。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各地檔案部門的詳細規定。
⑼ 檔案保管期限是多少
企業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和短期,長期為30年,短期為10年。
根據《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七條企業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第十三條企業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見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發文稿紙或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企業對於無相應紙質或確實無法輸出成紙質的電子文件應納入歸檔范圍並劃分保管期限。企業對歸檔的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要進行相應歸檔。
檔案保存的其他規定。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九條定期保管的企業管理類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業資本金管理、資產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涉及職工權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二)本企業部門工作或專項工作規劃,半年、季度、月份計劃與總結等文件材料;
(三)本企業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發布的一般性公告;
(四)本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五)本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六)本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本企業黨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八)本企業關於一般性問題向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請示、報告、報表及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復函、批復,有關機關和上級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制發的需本企業貫徹執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對本企業出具的一般性證明文件,本企業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協議文件材料;
(九)直屬單位、所屬和控股企業一般性問題的請示、報告、來函與本企業的批復、復函等文件材料;
(十)本企業參與國家和社會活動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職工參加省以上黨、團、工會、人大、政協等代表大會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業接待重要來賓的工作計劃、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檔案局——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⑽ 文件保管期限長期是
企業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和短期,長期為30年,短期為10年。
根據《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七條企業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第十三條企業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見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發文稿紙或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企業對於無相應紙質或確實無法輸出成紙質的電子文件應納入歸檔范圍並劃分保管期限。企業對歸檔的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要進行相應歸檔。
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是:
(一)反映本企業在研發、生產、服務、經營、管理等各項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業在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對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權益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業需要貫徹執行的有關機關和上級單位的文件材料,非隸屬關系單位發來的需要執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與本企業有關的文件材料;所屬和控股企業報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歸檔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對本企業各項活動具有查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檔案局-企業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