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存葯物的基本要求
不知您要知道的是專業葯品儲存要求?還是個人家庭葯品儲存要求?不過我還是提供你專業的知識吧,比較具體,你也可從中得到參考,並從中找到您所需要的:
一、葯品儲存的設施條件 按照GSP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設備、設施(略).
二、葯品的儲存要求,設置不同溫、濕度條件的倉庫。其中冷庫溫度為2~10℃;陰涼庫溫度不高於20℃;常溫庫溫度為0~30℃;各庫房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
三、 葯品倉儲管理 葯品存儲要按照安全、方便節約的原則,正確選擇倉位、合理使用倉容,儲存分區、分庫管理。堆碼合理、整齊、牢固、做到無倒置現象。
1. 「六分開」:內服葯與外用葯分區存放;性能相互影響的葯分庫存放,根據葯品要求的儲存條件(冷藏、陰涼、常溫)分庫儲存。名稱與外包裝容易混淆的葯品分開(隔垛)存放;葯品與非葯品分庫存放;同品種不同批號的要按效期隔開存放並作明顯的效期標志。
2. 「堆碼三距」:垛間通道距離不小於60cm;垛與牆、垛與梁、垛與柱間距不小於30cm;垛與地面間距不小於10cm。葯品不準觸地,靠牆且便於查看.
3. 「三色標管理」:待驗葯品、退貨待驗、停售待查的葯品黃色標記;合格品、待發品綠色標記;不合格品紅色標記。
4. 「溫濕度管理」:嚴格倉庫的溫濕度管理,堅持每日2次按時觀察庫內外溫濕度,填寫「溫濕度記錄表」,並根據具體氣候情況及時調控溫濕度並作好溫濕度調控記錄及調控記錄及調控設備的運行記錄,保證倉儲條件符合要求。
5. 「葯品催調管理」:電腦設置好,對存放時間超過三個月、半年的葯品分別自動提示。銷售退回的葯品、效期短,近效期一年以下的葯品、不易保存、易變質的葯品也列入催銷表中。
6. 倉庫須按照清潔衛生制度要求,定期進行掃除,保持庫房,貨架清潔,同時還要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熱、防蟲、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四、退貨葯品,不合格葯品,特殊管理葯品,中葯材、中葯飲片的管理另還有具體規定(略)
❷ 注射用鹽酸多西環素怎麼保存
看說明書上的儲存條件。常溫保存是10一30攝氏度,陰涼20以下,冷藏2一10,長時間超過溫度保存,葯品質量無法保證。
❸ 葯品陳列有哪些規定,哪些葯品應分開存放
按照GSP的規定,葯品要求分類管理。
一、葯品在陳列時:
1.首先葯品與非葯品要分開存列。(掛非葯品區綠牌)
2.處方葯與非處方葯要分開陳列。(掛處方葯區綠牌和非處方葯區綠牌)
3.(在處方葯與非處方葯這兩大塊中再分)口服葯與外用葯要分開,注射劑要分開。以上葯品分類陳列以後還要按劑型或用途分櫃或分層存放。(各櫃台用綠色及時貼標示如:抗菌消炎葯、消化系統用葯、呼吸系統用葯、婦科用葯、兒科用葯、等等)
4.易串味葯要有專用櫃台。(用綠色及時貼標明:易竄味櫃)
5.拆零葯品要集中放於拆零專櫃或抽屜。(用綠色及時貼標明拆零專櫃)並保留原包裝的標簽。
6.危險品不能陳列,必須陳列時應該用空包裝。
7.中葯飲片裝斗前應做質量復核,不得錯斗、串斗、防止混葯、飲片斗錢應寫正名正字。(掛綠色牌:中葯飲片區)
8.需要冷藏或陰涼處儲存的葯品要陳放在2—10度的冰櫃里。
9.還要在一個比較隱蔽的角落設不合格葯品櫃。(貼紅色不合格葯品櫃及時貼)。
10.大型零售企業,驗收一時半會驗不完,應該設一處待驗區,掛黃色牌。小型零售企業一般進貨就驗收完畢,一般不設待驗區。
二、在銷售葯品時:
1.處方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處方必須由駐店執業葯師審方後方可調配發葯。
2.非處方葯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消費者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
3.非處方葯可以開架自選銷售。處方葯不得開架自選銷售。
❹ 葯品儲存條件要求常溫區陰涼區的溫度要求
常溫區需在0-30℃內,陰涼庫需在20℃以下。
應按葯品的溫、濕度要求將其存放於相應的庫中,葯品經營企業各類葯品儲存庫均應保持恆溫。對每種葯品,應根據葯品標示的貯藏條件要求,分別儲存於冷庫(2-10℃)、陰涼庫(20℃以下)或常溫庫(0-30℃)內,各庫房的相對濕度均應保持在45%—75%之間。
所設的冷庫、陰涼庫及常溫庫所要求的溫度范圍,應以保證葯品質量、符合葯品規定的儲存條件為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即所經營葯品標明應存放於何種溫濕度下,就應當設置相應溫濕度范圍的庫房。如經營標識為15-25℃儲存的葯品,就應當設置15-25℃恆溫庫。
對於標識有兩種以上不同溫濕度儲存條件的葯品,一般應存放於相對低溫的庫中,如某一葯品標識的儲存條件為:20℃以下有效期3年,20-30℃有效期1年,應將該葯品存放於陰涼庫中。
(4)注射葯品的存儲條件擴展閱讀
中葯材、中葯飲片儲存:應根據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性質設置相應的儲存倉庫,合理控制溫濕度條件。對於易蟲蛀、霉變、泛油、變色的品種,應設置密封、乾燥、涼爽、潔凈的庫房;對於經營量較小且易變色、揮發及融化的品種,應配備避光、避熱的儲存設備,如冰箱、冷櫃。
對於毒麻中葯應做到專人、專帳、專庫(或櫃)、雙鎖保管。
針對不同的倉儲條件,結合《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各項要求,在日常工作當中,加大對葯品儲存及養護保管的重視,加強工作責任心,熟悉各種葯品理化特性,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葯品的儲存,是保證葯品質量可控的必要措施,也是葯品發揮治病救人本質屬性所必需的前提條件。
❺ 葯品貯藏條件
1、低溫冷藏防凍。
主要適用於生物製品、抗生素等葯品的貯存。這些葯品在高溫下貯存很容易變質而失效,溫度過低時又易引起凍結而失去活性,葯效也會隨之降低。因此,這些葯品必須在適宜的溫度下貯存,才能保證葯品的安全有效。
2、常溫貯存。
適用於任何未規定貯存溫度的葯品,這些葯品以保存在20℃~25℃為宜。
3、冷藏降溫。
主要適用於胰島素、疫苗、干擾素之類的生物制劑的貯存。這些葯品適合在冷暗處冷藏,一般可儲藏在冷藏庫或電冰箱中。貯存溫度宜控制在2℃~10℃范圍內。
4、防凍。
一般來說,很多葯品都適宜放在冷暗處或陰涼處。有些液體葯品在低溫環境中貯存時很容易發生凍結而造成容器破裂,生物製品在低溫條件下容易凍結而變質,造成葯品無法再用。
(5)注射葯品的存儲條件擴展閱讀:
在葯品的保管過程中有些葯物能吸收潮濕空氣中的水分,發生潮解、稀釋、變形、和發霉等,如:氧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吸濕而潮解;硫酸、甘油、乳酸吸入空氣中的水分而稀釋;甘油片劑、丸劑因吸濕後而膨脹破裂;膠囊劑受潮而軟化粘連、微生物生長霉變等;
此外,葯庫應根據天氣條件,分別採取措施,晴朗乾燥天氣可打開門窗,加強自然通風;遇下霧、下雨或室外濕度高於室內時應緊閉門窗,以防室外潮濕進入。庫房要必備濕度計,一般庫房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
❻ 注射用水貯存條件與貯存時間有何要求
注射用的生理鹽水要放在陰涼,乾燥,避光的地方儲存,儲存時間不要超過保質期。
❼ 葯品應該如何保存
1、性能相互影響,容易串味,名稱容易搞錯的品種也應分開存放。
2、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毒性葯品應專庫或專櫃存放,指定專人保管。
3、危險品應嚴格執行公安部頒發的「化學危險品儲存管理暫行辦法」、「爆炸物品管理規則」和「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等規定,按其危險性質,分類存放於有專門設施的專用倉庫。
4、有效葯品按效期遠近,按批號,依次專碼堆放。並按「中國醫葯公司醫葯商品調拔責任制」規定的期限,定期報告業務部門及時銷售。
5、長期儲存的怕壓商品定期翻碼整垛,貨垛間應採取必要的隔墊措施等。
(7)注射葯品的存儲條件擴展閱讀
葯品有效期是控制葯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
葯品有效期是控制葯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標之一。有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對超過有效期的葯品,依據《葯品管理法》之規定,已屬於劣葯。過期葯也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不能再用。
葯品在有效期內,伴隨時間的推移,經受各種物理、化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發生各種變化。國家葯品研究、生產單位在葯品上市之前,均考慮了上述影響,並依據科學方法的參數,制定了每個葯品的有效期限,即保證質量的時間段。一旦過了有效期限,葯品質量就難以保證。
光線中的紫外線能量極大,是葯品發生化學變化的催化因素,長時間的光照能直接引起或促進葯品發生氧化、還原、分解、聚合等化學反應,出現色澤改變、葯效降低甚至無效。
❽ 葯品貯存條件有哪些講究
適當的貯存條件是保證葯品質量的前提。除了說明書中特殊說明(如需要冷藏),大多數葯品在避光、乾燥、陰涼(20℃以下)環境中保存是比較合適的。該條件下,未開封的葯品在有效期內都可以放心使用。
胰島素制劑未開封前可冷藏保存,開封後則需要放置在室溫(30℃以下),四周內用完。糖漿等口服溶液因為含有蔗糖等成分較易變質,即使在有效期內,再次使用前也需要仔細觀察葯品性狀,如果有沉澱、變色、異味等現象要避免使用。
❾ 葯品儲存條件的標準是什麼
(1)色標管理
為了有效控制葯品儲存質量,應對葯品按其質量狀態分區管理,為杜絕庫存葯品的存放差錯,必須對在庫葯品實行色標管理。
葯品質量狀態的色標區分標准為:
合格葯品――綠色;不合格葯品――紅色;質量狀態不明確葯品――黃色。
按照庫房管理的實際需要,庫房管理區域色標劃分的統一標準是:待驗葯品庫(或區)、退貨葯品庫(或區)為黃色;合格葯品庫(或區)、中葯飲片零貨稱取庫(或區)、待發葯品庫(或區)為綠色;不合格葯品庫(或區)為紅色。三色標牌以底色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現色標混亂。
(2)搬運和堆垛要求
應嚴格遵守葯品外包裝圖式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怕壓葯品應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裝箱擠壓變形。葯品應按品種、批號相對集中堆放,並分開堆碼,不同品種或同品種不同批號葯品不得混垛,防止發生錯發混發事故。
(3)葯品堆垛距離
葯品貨垛與倉間地面、牆壁、頂棚、散熱器之間應有相應的間距或隔離措施,設置足夠寬度的貨物通道,防止庫內設施對葯品質量產生影響,保證倉儲和養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葯品垛堆的距離要求為:葯品與牆、葯品與屋頂(房梁)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庫房散熱器或供暖管道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地面的間距不小於10厘米。另外倉間主通道寬度應不少於200厘米,輔通道寬度應不少於100厘米。
(4)分類儲存管理
企業應有適宜葯品分類管理的倉庫,按照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狀等進行分類儲存。可儲存於同一倉間,但應分開不同貨位的葯品有:葯品與食品及保健品類的非葯品、內用葯與外用葯。應專庫存放、不得與其它葯品混存於同一倉間的葯品有:易串味的葯品、中葯材、中葯飲片、特殊管理葯品以及危險品等。
(5)溫濕度條件
應按葯品的溫、濕度要求將其存放於相應的庫中,葯品經營企業各類葯品儲存庫均應保持恆溫。對每種葯品,應根據葯品標示的貯藏條件要求,分別儲存於冷庫(2-10℃)、陰涼庫(20℃以下)或常溫庫(0-30℃)內,各庫房的相對濕度均應保持在45%—75%之間。
企業所設的冷庫、陰涼庫及常溫庫所要求的溫度范圍,應以保證葯品質量、符合葯品規定的儲存條件為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即所經營葯品標明應存放於何種溫濕度下,企業就應當設置相應溫濕度范圍的庫房。如經營標識為15-25℃儲存的葯品,企業就應當設置15-25℃恆溫庫。
對於標識有兩種以上不同溫濕度儲存條件的葯品,一般應存放於相對低溫的庫中,如某一葯品標識的儲存條件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應將該葯品存放於陰涼庫中。
(6)中葯材、中葯飲片儲存
應根據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性質設置相應的儲存倉庫,合理控制溫濕度條件。對於易蟲蛀、霉變、泛油、變色的品種,應設置密封、乾燥、涼爽、潔凈的庫房;對於經營量較小且易變色、揮發及融化的品種,應配備避光、避熱的儲存設備,如冰箱、冷櫃。
對於毒麻中葯應做到專人、專帳、專庫(或櫃)、雙鎖保管。
❿ 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藏嗎
一般的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處方葯是必須冷藏的,還有部分維他命可以冷藏。
一般的口服葯、外用葯、注射劑大都不需要,因為這些葯的保存溫度在18-25度左右,(常溫避光保存)而冰箱的溫度都在10度以下;一些血液製品比如白蛋白,靜丙之類還有就是說明書要求保存在10度以下的葯品就需要保存在冰箱。
一般都含有糖漿成分,細菌正喜歡冰箱這樣的環境,只要開啟冰箱1次,就會出現細菌滋生的問題。冰箱內外的溫度有差異,葯品進進出出反而更容易受潮,進而縮短保質期。
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葯品,一般葯品並不建議放冰箱。放冰箱保存的葯品一旦拿出來服用,忘了放回去,溫度升高,更容易凝結水珠,使葯品潮濕變質。
(10)注射葯品的存儲條件擴展閱讀:
葯物保藏注意事項:
1、分類收納:
葯箱里的葯物建議按用途歸類,標簽好。同時葯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兒童誤拿誤服。
2、注意貯存條件
葯物會因為光、熱、溫度等外界條件影響而變質,因此要避免高溫、光照、潮濕,大多葯品的保存常溫(0-30℃)即可,有的要求陰涼(0-20℃)、避光。某些特殊葯品明確的要求放在「冷處」,即2-10℃,則需要放置冰箱的冷藏室保管。
3、注意有效期和失效期:
和食品一樣,葯品也有有效期和失效期,一旦過了有效期,就不建議再使用葯物。同時葯物在開封之後,有效期會縮短到2周或者幾個月。因此家用葯箱的葯物在購置時,選擇有效期時間長的;
葯品一旦開封,最好標注開封日期,在開封使用期限內盡快使用。定期檢查葯物,一旦發現過期,或者有變質的現象,應當及時丟棄,更換新葯品,以免誤用。
4、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葯品應存放於相對濕度低於60%的環境中。有一些固體葯品,容易吸潮結塊,如阿斯匹林就會因為潮濕而分解,會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
各種膠囊劑、糖衣片(多酶片、呋喃妥因片)、顆粒劑、散劑(如思密達)、泡騰片(如克霉唑泡騰片、維生素C泡騰片)等劑型的葯物也很容易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