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儲容量和地址線、數據線的關系是什麼
1、存儲器
ⅠFlash ROM:SST39VF1601
數據位寬為16位(16根數據線);20根地址線;2M(1M*16bit)。
ⅡSDRAM:HY57V641620HG
數據位寬為16位(16根數據線);12根地址線(行地址選擇線有12根,列地址選擇線有8根(12根的低8根)),2根bank選擇線,總共有22根有效地址線;8M(4bank*1M*16bit)。
2、CPU編址:以位元組(8bit)為單位
存儲器編址:以其位寬為單位,也就是說每個存儲器地址下的數據位數為位寬。如
8K*12bit的存儲器中的12就是存儲器的位寬,指每個存儲器地址下數據的位數。
這個12與地址線的多少無關,8K就是指有8K個不同的地址8K=8*1024=2^?2的多少次方等於8*1024就有多少根地址線,8=2^3,1024=2^10, 那麼8K=2^13 ,存儲器地址線就為13根。
3、存儲容量計量單位的換算
1M(MB,mbyte)=2^10K(KB,kbyte)=2^20B(byte);
1Mb(Mbit)=2^10Kb(kbit)=2^20b(bit);
1字(Word)=2半字(half word)=4位元組(B,byte)=4×8位(b,bit)。
4、關系的確立及舉例
以上面的SST39VF1601為例,
存儲容量2M=16Mbit=16*2^20bit,
地址線定址范圍:2^20*16bit(地址線根數20,位寬16)。
以上面的HY57V641620HG為例,
存儲容量8M=8*8Mbit=64*2^20bit,
地址線定址范圍:2^22*16bit=64*2^20bit(地址線根數22,位寬16)。
總結:
存儲器位寬表示每個地址下有多少位數據,與它的數據線根數相等;
存儲器的地址線根數(N)決定了它的地址編號范圍(2^N);
存儲器的位寬與它的地址線根數是沒有聯系的;
而存儲器容量是位寬與2^N的乘積,此處單位為bit。
2. 存儲容量與計算機的地址線是什麼關系
計算機的地址線與存儲容量的關系是2的N次方關系
如32位操作系統,其最大定址空間為2^32=4GB
所以在32位操作系統的電腦上你裝個8G內存的話,
系統並不支持這么大的內存空間。
3. 某機存儲容量為 2K×16,則該系統所需的地址線為多少根,數據線位數為多少根
地址線為11根,數據線位數為16根。
2K地址有2048個,是2的11次方;數據是16位的。定址的存儲單元也是1個位元組,即8位,32位的字長共佔4個存儲單元,所以16M×32位共需67108864(64M)個存儲單元,所以需要對67108864個單元定址。
因此67108864個存儲單元共需26根地址線,地址匯流排的寬度,指的就是地址匯流排的根數。
地址線的數量n滿足:2^n>=存儲容量的比特數,解出最小的n,即是地址線的數量。地址線是用來讀取或寫入數據的,所以數據線的數量,與存儲單元的位數相同。
(3)存儲容量與地址線根數之間的關系擴展閱讀:
在大多數的微電腦中,可定址的元件都是8位元的"位元組"(所以"K"在這情況像相等於"KB"或kilobyte),有很多的電腦例子是以更大的資料區塊當作他們實體上最小的可定址元件,像是大型主機、超級電腦、以及某些工作站的CPU。
cpu在內存或硬碟裡面尋找一個數據時,先通過地址線找到地址,然後再通過數據線將數據取出來。如果有32根.就可以訪問2的32次方的空間,也就是4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