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硬碟存儲是二極體么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存儲是二極體么

發布時間: 2022-04-27 09:11:11

A. 你好,請問下我硬碟這個是穩壓二極體嗎是5V的嗎

這個是普通二極體不是穩壓管。這板子上有大有小、黑色、一頭有一道白線的都是普通二極體。

B. 電腦硬碟和內存怎麼解釋

電腦的硬碟和內存是不一樣的。在電腦剛剛發明的年代,電腦是沒有硬碟的,當時的電腦只有內存,內存就是電腦進行數據運算的地方,電腦本身就是一個運算器,它需要內存這個舞台來發揮它的運算功能。內存是很多集成的存儲單元組成,它主要靠電流來維持CUP在它上面運算的數據,停電以後數據就馬上丟失了,但是它的速度很快,可以滿足CPU的高速運算。人們為了讓計算機停電後仍然可以記住數據,發明了磁介質的存儲器,首先用的是磁帶,這個磁帶的外觀看起來有點像電影的膠片卷,它的工作原理與我們平時用的磁帶錄音機是一樣的,它把電腦的數據轉換成磁信息,通過磁頭記錄在磁帶上,但是它的速度太慢了,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在一個高速轉動的硬碟上塗上磁粉,用一個磁頭在上面讀取和記錄磁信息,看起來有點像古老的唱片機,不過體積要小得多,把這個硬碟和磁頭封在一個盒子里,裝在電腦上,這就是硬碟。硬碟的作用就像一個倉庫,計算機的數據可以存放在硬碟中,使用的時候再從硬碟中讀取出來。在關機停電以後,因為硬碟上的磁軌已經記錄了數據的信息,下次開機的時候仍然可以原樣載入進入內存,這樣數據就可以反復使用了。

MP3用的快閃記憶體最初是從關閉電源後數據也不會丟失的只讀內存ROM派生出來的。通電後可改寫ROM的是EEPROM(電可擦可編程序只讀存儲器)。這么說可能有些復雜,形象的說吧,一個快閃記憶體裡面是由千千萬萬個小燈泡組成的,通電的時候這些小燈泡亮的就是1,不亮的就是0,很多很多1和0就組成了計算機要存儲的數據。當計算機要保存數據的時候,就用一個寫電流去改寫快閃記憶體,將要保存0的小燈泡燒掉,這樣即使後面通了電,這些小燈泡也不會亮了。當快閃記憶體拿到別的機子或在MP3閃通電的時候,根據這些小燈泡亮不亮,讀取的晶元就知道這些數據是0或是1,就可以讀出數據來了。
如果要重新改寫上面的數據,計算機可以用一個改電壓將所有的小燈泡全部復位,小燈泡都可以用了,再用寫電壓去燒掉一定的小燈泡,這樣又保存數據了。當然小燈泡不是可以無限的燒下去,一般的壽命是100萬次。

我上面的比喻不是很正確,不過原理應該說明白了。下面是正是一點的解釋,可能看起來比較頭暈:在快閃記憶體中,起著小燈泡作用的是一些類似二極體的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電流單向傳導的半導體上形成貯存電子的浮動棚。浮動柵包裹著一層硅氧化膜絕緣體。它的上面是在源極和漏極之間控制傳導電流的控制柵。數據是0或1取決於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動柵中是否有電子。有電子為0,無電子為1。

快閃記憶體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寫入前刪除數據進行初始化。具體說就是從所有浮動柵中導出電子。即將有所數據歸「1」。

寫入時只有數據為0時才進行寫入,數據為1時則什麼也不做。寫入0時,向柵電極和漏極施加高電壓,增加在源極和漏極之間傳導的電子能量。這樣一來,電子就會突破氧化膜絕緣體,進入浮動柵。

讀取數據時,向柵電極施加一定的電壓,電流大為1,電流小則定為0。浮動柵沒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1)下,在柵電極施加電壓的狀態時向漏極施加電壓,源極和漏極之間由於大量電子的移動,就會產生電流。而在浮動柵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0)下,溝道中傳導的電子就會減少。因為施加在柵電極的電壓被浮動柵電子吸收後,很難對溝道產生影響。

C. 這是硬碟的電路板,請問裡面哪個是穩壓二極體,這板短路了

硬碟主板上一般沒有穩壓二極體,這種硬碟是兩組電壓直接供電,5V供晶元,12V供機械驅動電路。首先要弄清楚是那組供電短路了。圖片中D3 和D4是二極體,但不是穩壓二極體,是防止電源浪涌電壓的,可以拆下來檢查一下。硬碟主板短路百分之90都無法修復的。

D. 硬碟上集成的二極體還是三極體

你好,硬碟上的電路有二極體也有三極體,不過都是貼片元件,希望可以幫到你!

E. 硬碟的燈是怎麼閃的

實際上的情況是這樣的,這個硬碟的燈實際上是一個發光的led二極體~,我們知道硬碟在讀取數據的時候實際上是向計算機cpu或者內存發送1和0~在計算機中的1和0實際上就表現為電壓和電流~這樣,通過一個監測電流和電壓的電路就能夠實現硬碟燈閃爍。這樣說來向來你也明白了,在硬碟的與計算機通訊的線路上只要出現了電流電壓,硬碟燈就會閃爍~~~
硬碟的工作原理
現在的硬碟,無論是IDE還是SCSI,採用的都是"溫徹思特"技術,都有以下特點:
1.磁頭,碟片及運動機構密封。
2.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
4.磁頭對碟片接觸式啟停,但工作時呈飛行狀態不與碟片直接接觸。

碟片:硬碟碟片是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

盤體:硬碟的盤體由多個碟片組成,這些碟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盒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鍾轉速達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頭:硬碟的磁頭用來讀取或者修改碟片上磁性物質的狀態,一般說來,每一個磁面都會有一個磁頭,從最上面開始,從0開始編號。磁頭在停止工作時,與磁碟是接觸的,但是在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磁頭採取在碟片的著陸區接觸式啟停的方式,著陸區不存放任何數據,磁頭在此區域啟停,不存在損傷任何數據的問題。讀取數據時,碟片高速旋轉,由於對磁頭運動採取了精巧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此時磁頭處於離盤面數據區0.2---0.5微米高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靠的讀取數據。

電機:硬碟內的電機都為無刷電機,在高速軸承支撐下機械磨損很小,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高速旋轉的盤體產生了明顯的陀螺效應,所以工作中的硬碟不宜運動,否則將加重軸承的工作負荷。硬碟磁頭的尋道飼服電機多採用音圈式旋轉或者直線運動步進電機,在飼服跟蹤的調節下精確地跟蹤碟片的磁軌,所以在硬碟工作時不要有沖擊碰撞,搬動時要小心輕放。
原理說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頭和數據區是不會有接觸的,所以不存在磨損的問題。
其次,一開機硬碟就處於旋轉狀態,主軸電機的旋轉可以達到4500或者7200轉每分鍾,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沒有關系,只要一通電,它們就在轉。它們的磨損也和軟體無關。
再次,尋道電機控制下的磁頭的運動,是左右來回移動的,而且幅度很小,從碟片的最內層(著陸區)啟動,慢慢移動到最外層,再慢慢移動回來,一個磁軌再到另一個磁軌來尋找數據。不會有什麼大規模跳躍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損也是可以忽略不記的。

那麼,熱量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主軸電機和尋道飼服電機的旋轉,硬碟的溫度主要是因為這個。
其次,高速旋轉的盤體和空氣之間的摩擦。這個也是主要因素。

而硬碟的讀寫?
很遺憾,它的發熱量可以忽略不記!
硬碟的讀操作,是碟片上磁場的變化影響到磁頭的電阻值,這個過程中碟片不會發熱,磁頭倒是因為電流發生變化,所以會有一點熱量產生。寫操作呢?正好反過來,通過磁頭的電流強度不斷發生變化,影響到碟片上的磁場,這一過程因為用到電磁感應,所以磁頭發熱量較大。但是碟片本身是不會發熱的,因為碟片上的永磁體是冷性的,不會因為磁場變化而發熱。

但是總的來說,磁頭的發熱量和前面兩個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熱量是可以輻射傳導的,那麼高熱量對碟片上的永磁體會不會有傷害呢?其實傷害是很小的,永磁體消磁的溫度,遠遠高於硬碟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溫度。當然,要是你的機箱散熱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別人了。

我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某人的幾個錯誤:

一.高溫是影響到磁頭的電阻感應靈敏度,所以才會產生讀寫錯誤,和永磁體沒有關系。

二.所謂的熱膨脹,不會拉近盤體和磁頭的距離,因為磁頭的飛行是空氣動力學原理,在正常情況下始終和盤

片保持一定距離。當然要是你大力打擊硬碟,那麼這個震動......

三.所謂尋道是指硬碟從初使位置移動到指定磁軌。所謂的復位動作,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因為磁軌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裡面,硬碟並不需要移動回0磁軌再重新出發。只要磁頭一啟動,所謂的復位動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啟動電腦,不然復位動作就不會再發生。

四.IDE硬碟和SCSI硬碟的盤體結構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碟的介面帶寬比同時代的IDE硬碟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會有一個類似CPU的東西來減緩主CPU的佔用率。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會把它的SCSI硬碟的技術用在IDE硬碟上。

五.硬碟的讀寫是以柱面的扇區為單位的。柱面也就是整個盤體中所有磁面的半徑相同的同心磁軌,而把每個磁軌劃分為若干個區就是所謂的扇區了。硬碟的寫操作,是先寫滿一個扇區,再寫同一柱面的下一個扇區的,在一個柱面完全寫滿前,磁頭是不會移動到別的磁軌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碟上的存儲,並不是像一般人的認為,是連續存放在一起的(從使用者來看是一起,但是從操作系統底層來看,其存放不是連續的)。所以FLASHGET或者ED開了再多的線程,磁頭的尋道一般都不會比你一邊玩游戲一邊聽歌大。當然,這種情況只是單純的下載或者上傳而已,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啟動其它需要讀寫硬碟的軟體?可能很多人都喜歡一邊下載一邊玩游戲或者聽歌吧?更不用說WINDOWS本身就需要頻繁讀寫虛擬內存文件了。所以,用FG下載也好,ED也好,對硬碟的折磨和平時相比不會太厲害的。

六.再說說FLASHGET為什麼開太多線程會不好和ED為什麼硬碟讀寫頻繁。首先,線程一多,cpu的佔用率就高,換頁動作也就頻繁,從而虛擬內存讀寫頻繁,至於為什麼,學過操作系統原理的應該都知道,我這里就不說了。ED呢?同時從幾個人那裡下載一個文件,還有幾個人同時在下載你的文件,這和FG開多線程是類似的。所以硬碟燈猛閃。但是,現在的硬碟是有緩存的,數據不是馬上就寫到硬碟上,而是先存放在緩存裡面,,然後到一定量了再一次性寫入硬碟。在FG裡面再怎麼設置都好,其實是先寫到緩存裡面的。但是這個過程也是需要CPU干預的,所以設置時間太短,CPU佔用率也高,所以硬碟燈也還是猛閃的,因為虛擬文件在讀寫。

七.硬碟讀寫頻繁,磁頭臂在尋道伺服電機的驅動下移動頻繁,但是對機械來說這點耗損雖有,其實不大。除非你的硬碟本身就有機械故障比如力臂變形之類的(水貨最常見的故障)。真正耗損在於磁頭,不斷變化的電流會造成它的老化,但是和它的壽命相比......應該也是在合理范圍內的。除非因為震動,磁頭撞擊到了盤體。
硬碟有一個參數叫做連續無故障時間。它是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英文簡寫是MTBF。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具體情況可以看硬碟廠商的參數說明。這個連續無故障時間,大家可以自己除一下,看看是多少年。然而大家自己想想,自己的硬碟平時連續工作最久是多長時間。
最後補充一下若干點:

一.硬碟最好不要買水貨或者返修貨。水貨在運輸過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似乎無損傷,但是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而對機械體造成損傷。返修貨就更加不用說了。老實說,那些埋怨硬碟容易損壞的人,你們應該自己先看看,自己的硬碟是否就是這些貨色。

二.硬碟的工作環境是需要整潔的,特別是注意不要在頻繁斷電和灰塵很多的環境下使用硬碟。機箱要每隔一兩個月清理一下灰塵。

三.硬碟的機械最怕震動和高溫。所以環境要好,特別是機箱要牢固,以免共震太大。電腦桌也不要搖搖晃晃的。

四.要經常整理硬碟碎片。這里有一個大多數人的誤解,一般人都以為硬碟碎片會加大硬碟耗損,其實不是這樣的。硬碟碎片的增多本身只是會讓硬碟讀寫所花時間比碎片少的時候多而已,對硬碟的耗損是可以忽略的(我在這里只說一個事實,目前網路上的伺服器,它們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統是UNIX,但是在UNIX下面是沒有磁碟碎片整理軟體的。就連微軟的NT4,本身也是沒有的)。不過,因為磁頭頻繁的移動,造成讀寫時間的加大,所以CPU的換頁動作也就頻繁了,而造成虛擬文件(在這里其實准確的說法是換頁文件)讀寫頻繁,從而加重硬碟磁頭尋道的負荷。這才是硬碟碎片的壞處。

五.在硬碟讀寫時盡量避免忽然斷電,冷啟動和做其他加重CPU負荷的事情(比如在玩游戲時聽歌,或者在下載時玩大型3D游戲),這些對硬碟的傷害比一般人想像中還要大。

總之,只要平常注意使用硬碟,硬碟是不會那麼快就和我們說BYEBYE的。當然,如果是硬碟本身的質量就不行,那我就無話可說了.呵呵,知道怎麼用好你的硬碟了吧!

F. 電腦裡面的晶元是什麼組成的是由二極體組成的嗎

電腦CPU晶元里邊有二極體(主要用於基準電壓源),但是更多的是MOS管和三極體;電腦內存里邊大概沒有二極體。實際上包括CPU和內存在內,即使晶元集成電路電路中需要二極體,從工藝上也是製作成基極和發射極連接起來以三極體的集電極作為二極體的形式。

G. 計算機工作、儲存信息、組成原理

我來回答:
電腦晶元組成,從最小的單位說起的話就是,晶體二極體,三極體。先組成加法器,觸發器,等一系列有獨立功能的小單位。比如,:計算機的CPU,裡面就有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這些都是二極體,三極體組成的小單位按功能再組成的。
保存的東西都是存儲在電腦的硬碟上,因為存儲器分2種,一種是有電能保存東西的,ROM斷電內容就消失了,另一種是存儲後斷電也不消失的存儲器。硬碟就是了。
屏幕後面是什麼這個要看是什麼屏幕,。以前的CRT是通過電子槍把電子打到熒光屏上才顯示出來內容的,當讓按一定的標准。如果是液晶的又不一樣了。,他是一種物質同時具備了液體的流動性和類似晶體的某種排列特性。在電場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會產生變化。這樣按照一定標准就可以組成圖像。
按鍵盤然後把指令穿給CPU,CPU做出判斷,執行指令,指令控制響應的程序按,接受鍵盤的內容,軟後執行完後CPU早通過控制器協調,顯示到屏幕上。
電腦內部指令傳輸比較復雜了,也就是通過各種匯流排,相當高速公路,在線上傳輸,cpu起協調控制這些信息的作用,
不是,沒按系統,但是電腦又主辦,主板上有BIOS,裡面裝有基本的輸入輸出指令,電腦的啟動和bios裡面的程序有很大關系,系統估計你說的就是WINs系列的。沒裝系統,電腦必須可以啟動,不然系統也裝不上。
好了。無聊!

H. 關於硬碟存儲信息的原理

聲音是模擬信號,而硬碟上保存的信息是數字信號.
而硬碟上保存的信息是依靠磁來的.
數字信號要依靠數模轉換才能變成模擬信號的

I. 為什麼硬碟、內存、U盤、MP3等硬體實際容量總比標的要少呢

這是因為容量的演算法問題,

電腦的容量的進制是1024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而有些廠商的演算法採用的進制是1000
1GB=1000MB 1MB=1000KB 1KB=1000B

這樣按照後一種演算法就會使容量變大,
事實上就沒有標的那麼大

J. 我的硬碟(希捷80G7200.7)這個元件燒了,裡面有重要文件,我想知道這個是二極體還是帖片電容,什麼型號

這個是5V 保護二極體
Seagate Barracuda 7200.7 (ALPINE、APLUS)系列電路板
該二極體代號為VD1 5V的保護類型二極體 該元件是常見的損壞故障元件
他右上角那個二極體代號VD2 12V的保護類型二極體 (黑色的不是黃色的 豎立著的)

硬碟不轉是因為這個屬於電源介面的二極體 在它出問題時 電源會執行短路保護所以不轉~

------------------------------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在線交談或者追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DISK(碟碟)-網路知道硬碟問題服務 QQ-316008101